第16章 低商既是治大国
作者:余万篇      更新:2021-02-12 23:22      字数:2698

“你这娃儿,可知今日这番话传扬出去,整个太平村都会因你遭殃?”

钱有为笑够了,冷起脸对着方晨喝道。

方晨不明,“传扬出去又如何?”

“哼!因言获罪你竟不知?此乃动摇国本之言,若是他人知晓,定你个谋逆之罪,死不足惜!”

方晨傻住了,因言获罪是什么鬼?

当惯了自由世界里的键盘侠,突然有一天,别人告诉你,乱说话可能会被判死刑,换做谁能受得了?

若是把宋代的法律挪到后世,可能一天之内会使得国家人数锐减一成,甚至两成以上。

口无遮拦的后世人,实在太多了。

“娃儿还小,县大人恕罪。”

方九爷一旁替方晨开脱。

钱有为虽然对方晨冷脸,但是对于方九爷还是十分尊敬。

“老丈说笑了,本县又岂是胡作乱为之辈,不给这小家伙一点教训,日后少不得要多吃些苦头。”

“县大人说的极是,娃儿,还不快快谢过县大人?”

方九爷给了方晨一个眼神,示意方晨道谢。

方晨心里那个憋屈啊,挨了打,还得跟人家道谢,自己咋就那么贱?

这他娘的,就是古代啊!

“大人,方晨知错了。”

形势比人强,道个歉没什么大不了的。

钱有为丝毫不在意方晨内心真实的想法,“带我去瞧瞧,你那熏鱼有什么名堂。”

肯定的语气,不给方晨反悔的可能,再加上方九爷就在边上,方晨不得不听。

“大人,这边请!”

前方引路,方晨心中始终过不去这道坎。

一句话,挨了一巴掌,怎么想怎么委屈,可他奈何不了钱大人。

村中因为之前下雪,土路有些泥泞,坑坑洼洼的,方晨专门往小坑中引路。

钱有为稍不注意,就会崴脚,也算是变相的报复一下对方。

而钱有为还真想不到这方面,只当是村中土路本该如此。

来到熏鱼所在的房子外,三人闻到一股很浓重的烟熏味。

方晨将门打开,一股浓烟散出。

屋内有不少人正在忙碌,钱有为轻轻点头,似乎很喜欢看到这样的氛围。

“这是县大人,快快过来行礼。”

方九爷扯开嗓子吆喝道。

屋内旁人听后,赶忙上前。

钱有为迎笑而上,面对村民,十分和善,颇有一种领导下乡考察的感觉。

而依照宋代的规矩来看,钱有为本就是在下“村”考察。

作为县领导,面对这种抛头露面的事情,经验丰富的不得了。

不一会,就让众村民感激涕零,直言钱有为是天大的好官。

对此,钱有为也不出声反驳,而是颇有一种自鸣得意的感觉。

方晨从他眼中看到了希冀,这家伙似乎注重名声,十分喜欢这种被人吹捧的感觉。

“诸位辛苦,钱某此来,也是想见识一下村中的熏鱼,不知.....”

话音刚落,就有人将茶熏鱼献上,“大人,请!”

撕下一缕放入口中,钱有为鼻音发出了惊叹声。

“不错,味道当真不错!”

“大人见笑了,娃儿胡闹而已。”方九爷一旁笑道。

钱有为却是摇头,“这可不是胡闹,这小子说的没错,他真给太平村寻了一条生路。”

“大人?”

“此鱼若是送去吴县,本县敢保证,一条不低于十文!鱼中有茶香,想必熏烤时添了茶叶,虽不是什么高明的手段,却也叫鱼肉多出一丝特别,就凭者这一丝特别,不怕熏鱼卖不出去!”

不愧是商贾出身,眼界比方九爷高出太多了。

只不过与方晨的预估,还是差出太多。

方九爷苦笑道:“一条死鱼,怎能值十文,依老头子看,最多两文罢了。”

“老丈切不可低估熏鱼之法,此活计若是可行,可抵得上百担精粮,一条鱼十文也不过是本县猜测,若是送去临安府,怕不得三十文都有可能。”

“三十文?娃儿也说三十文,看来老头子确实是老了。”

听到方九爷此言,钱有为再次将目光放在方晨身上,“小子,你打算卖到三十文?”

方晨点头,对于钱有为还有些戒备,所以说话时慢慢移动步伐,想离对方远一点。

“小子确实有这番想法,大人见笑了。”

“仔细说说,若是能让本县满意,这些熏鱼本县全要了!”

越看心中越喜欢,这娃儿机灵的很,肯定是个读书的料。

钱有为心中已经有了打算,无论如何都要将方晨带回到县中,好好培养一番,日后指引对方踏入仕途。

至于之前失言之举,钱有为并不认为是缺点,若是直言不讳的胆量都没有,那还是老老实实当百姓吧,仕途可不是光靠脑子就能走好的。

方晨脸上多有苦涩,他是真不愿意面对这个“仇人”。

至于为什么结仇?

他的脸现在还疼呢!

“回禀大人,此鱼若是能送去临安府,一条三十文属实不假。可若是再加上几个条件,一条鱼百文也不是问题。”

“仔细讲来。”

“是!物以稀为贵,凭着太平村这点人,七日最多也就能做百余条熏鱼,这是其一;其二,茶熏鱼风味独特,大人你都赞不绝口,更不提旁人;其三,读书人附好风雅,若是寻个由头,给茶熏鱼按上不食无以读书的名头,定会使得茶熏鱼名声大振,到时还会愁没人买吗?”

钱有为笑道:“若是让你从商,日后定为一方豪强!”

“大人说笑了。”

“不,本县说的是实话。”

“那就多谢大人指点,小子今后必.....”

“不准!”

“嗯?大人?”

“小子,你的路,不在商!”

钱有为拉着方晨,将他带出屋子,示意众人不要跟上。

“你是外地逃难来的,有些事我不会过问,但是我不希望看到一个灵醒的娃子走上不归路。”

方晨不解,“何为不归路?”

“商!商便是不归路!”

“大人说笑了,为何从商便是不归路?”

钱有为苦笑摇头道:“若商路好行,本县又何苦弃商从仕,最后导致自己再无升迁之望?”

方晨皱起眉头,在思考钱有为话中含义,一时半刻不知该如何反驳。

钱有为继续道:“可曾读书识字?”

方晨摇头,“我读的并非四书五经,字识得不多,略懂而已。”

“家中可有秀才?”

“算是有吧......”他家老爷子曾经也干过公务员。

“既是书香门第出身,何苦走上邪路?”

方晨越来越糊涂了,一个商贾出身的县官,竟然会说从商是邪路?

钱有为语重心长道:“低商,既是治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