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不正经的涮火锅
作者:默默写书的狼      更新:2020-08-19 06:28      字数:2345

而刘辩则是一脸懵逼,这个司马徽啥情况?躲猫猫这么好找的?

然后看了一眼拉着的董白,自己只是陪着董白去看望一下董卓的,听说董卓负伤了,想亲自去慰问一下的。反正朝堂上有曹操主持,又有荀彧他们扶持着问题不大。

正好碰到了躲猫猫的司马徽,还真是巧了。

“司马先生,你躲得我好苦啊!快,上船。”

“却之不恭了。”

将他们接到了船上,就看到了董白在一边,刚想要离开,就被刘辩喊住了,“无妨,你坐着吧,听听也好。”

“臣妾哪里听得懂嘛,陛下总是为难人家。”

话这么说,纵然是万般不愿意,还是跪坐在了刘辩的身边,看着董白这样的模样,刘辩就笑了起来,“倒是真羡慕你,什么也不用管的。”

“有陛下在嘛,还要臣妾想什么。”

司马徽领着诸葛兄弟和五条鱼进了船舱,“也是有缘,正好五条鱼。”

“司马先生的鱼,定和寻常的不一样。”

接着刘辩就开始准备东西了,升起了锅,“这可是我花了好大的功夫才弄好的。”

架起陶罐,倒入了一些水,又从一边拿出一个陶罐,舀出十几勺的半透明的东西,“你们别小看啊,这可是我让御厨花了半天时间熬制的鸡汤,十分的醇厚,作为火锅底汤再好不过了。”

“火锅?”

“带你们吃涮火锅。”

接着董白就从一边拿出了一小包的东西进去,刘辩勾了一下董白的鼻尖,“爱妃懂我,放一包就够了,你不能吃辣。”

“知道了。”

刘辩看着几人说道:“这里面啊,我放了一些生姜、大蒜、茱萸、芥末还有花椒之类的东西,可惜没有辣椒,要不然也不用这么多东西凑味道了。”

“辣椒?”

连司马徽都未曾听过这种东西,刘辩知道自己多说了,现在以汉代的航海能力,可没法从大洋的彼岸带回辣椒的种子,最多去把东南亚的胡椒带回来。不过说起来,士燮不就是在那边嘛?回头让他往那边拓展疆土,这样就能吃胡椒了。可惜也没有办法吃烧烤,没有孜然的烧烤是不香的。

算起来,现在那边的罗马帝国应该正处于五帝时期,要是论起战斗力,他对于自己的军队还是有把握的,但距离太远了,远征不合适。

又没有铁锅,只能用陶罐代替,现在戏志才的事情够多了,他也不能总是甩东西给他,身子本就不好,这要是出了事,那可就不妙了。

汤已经烧开了,只是其他人不敢下筷子,这可是当今的皇上和他的宠妃,这在一个锅里吃东西,还是不太好的吧?

刘辩才不在意呢,“你们吃啊,都烧开了,这鱼肉嫩的,没有污染的鱼就是好呀!”那边的董白小口吃着,没办法,陛下弄得的调料有点辣,她又不敢吃,又想吃,手边随时准备喝茶。

司马徽这才缓缓说道:“这,不太好吧?”

“这有什么,吃吃吃,你们要是真放不开的话,典将军,再给他们弄个炉子。”

不就是在一起吃个火锅嘛?那么多讲究的,那边典韦早就闻着味了,“陛下。”

“嘿,你还真不客气。”

眼见着典韦端着碗就弄走了许多的鱼片,刘辩佯怒了起来,“越来越不要脸了。”

“好吃。”

刚出门就被许褚截胡了。

那边三人也煮好了,许褚又端着碗进来了,还有蒸好的粟米,刘辩忙说道:“他那边的辣一点,别来霍霍的我的。”

许褚厚着脸皮就去司马徽那边弄了一碗鱼走了,同样被典韦给截胡了。

司马徽尝着鱼,一种别样的滋味萦绕在嘴里,刘辩看着司马徽,“先生,怎么样?够味吧?”

“鱼肉的嫩和这样的辣味掺和在一起,倒是别有一番滋味,和草民以往的吃法都不一样,很不错,陛下果然是奇思妙想。”

一边的诸葛亮和诸葛均连吃了几片鱼,就有点上头了,嘴里因为花椒,已经有些不知味了,连连喝茶,才好多了。

董白看着都笑了,“陛下,这两人好傻。”

听着董白的评价,两人都脸红了,也可能是被辣红的,刘辩笑着说道:“他们可不傻,都是大才,以后我还得靠他们呢。”

“陛下,我吃饱了,我去外面玩。”

“不晕船吧?”

“不晕。”

在刘辩的脸上留下了一个油乎乎的唇印,董白就出去了。

“好吃不?以后你们三都跟着我,如何?”

“陛下想用美食收附我们?”

诸葛均开口问道。

刘辩已经吃好了,就看着三人,见三人都打算放碗,连说道:“你们吃,我这里没那么多礼仪。”

“美色要不要?这种东西,你别说你不要,我都订好了。”刘辩看着诸葛亮说道:“你媳妇我帮你找好了,黄承彦的女儿,黄月英,我给赐名的,比你小三岁,今年已经十一了,再过五年就让你们成婚。”

“陛下,这……”

自己貌似和陛下只是第一次见面吧?就算是家兄在,也不至于这样见面就给赐婚的,诸葛亮一时有些不知道说些什么一边的诸葛均笑着说道:“恭喜兄长得嫂。”

“谢陛下赐婚,只是草民还没有这个打算。”

诸葛亮还年纪小呢,今年也不过十三岁,还有几年才到谈婚论嫁的年纪。刘辩倒是不在意,“没事,早点定下来,免得你媳妇跑了。最近去黄承彦家的人可不少,我可是提前去帮你定下来的。你媳妇要是跑了,我可对不起你了。”

陛下的话有些莫名其妙的,但既然是赐婚,诸葛亮也只能受着。再说了,岳父可是黄承彦这样的名士,现如今也调到了中正司里面,可不是籍籍无名之徒。

“至于诸葛均嘛,前一段时间皇后为了给我选妃,倒是选了几个人,一个东海孔晨的女儿,也就是孔尚书的侄女,知书达理的,性格也好。一个是泰山羊秘的族妹,也是出自名门,悬鱼太守的族人,总也不会太差。”

“还有曹丞相的女儿曹清,除了脾气有点不太好,其余的都还行,也是从小读书识字的。还有弘农杨彪的一个族女,年纪小了点,但也有十四岁了,你到时候挑着看看。”

这时候司马徽冷不丁冒出一句,“草民记得蔡伯喈还有长女未嫁,原先有个婚约,但未婚夫却早亡。”

“守孝呢,虽然没有过门,但也还需要服孝一年的。”

这个糟老头子,坏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