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占据长安 议取汉中
作者:一斤绿豆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815

没能从曹操手中夺回天子和百官,袁峰只得引兵回了长安,正好碰上独自等候自己的荀彧,袁峰不由面带愧色地向荀彧说到,

“文若,我没能追回天子,被曹操抢了先……”

袁峰将自己如何追击贾诩,又如何遇上曹操,再到被曹**得退军的事向荀彧简短说了一遍,荀彧虽然失望但也知道于事无补,况且袁峰已经尽力全力,谁也没料到曹操会行军几百里来接天子,荀彧反而安慰有些垂头丧气的袁峰,

“主公,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只要尽了全力那方可问心无愧。.”

“哎,文若,我不是忧心此事,而是担心曹操得了天子之后会做些什么,我此番争夺天子时对曹操处处为难,曹操虽然对我一再忍让,但我猜曹操心里恐怕将我恨得要死,眼下他得了天子,我担心他会对我们不利。”

“主公不必担心,眼下曹操虽然得了天子,但依在下所见曹操不但不会对主公不利,反而会以天子的名义为主公封官晋爵,安抚主公。”

“文若言之有理,曹操虽然得了天子,但其实力与我相差不小,加上曹操占据的是兖州之地,四面强敌,曹操断然不愿再与我为敌,因此,他会百般交好我们……”

“主公英明,但主公万不能被曹操的伎俩所迷惑,曹操此时不与我们为敌,但当他实力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他断然不会容忍主公的存在。”

荀彧说的这些袁峰当然清楚,曹操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时间,以便用天子的名义来壮大自己的实力,逐步蚕食其周围的势力,演义之中便是如此,最后与袁绍的官渡之战更是一举奠定统一北方的基础,决不能任由曹操如此壮大下去,袁峰向荀彧说到,

“文若,依你所言,我们是否应该趁曹操立足未稳之时将其消灭?”

“不可,主公,眼下曹操虽是立足未稳,但我们新据长安,也是立足未稳,而且我们四面也有强敌,汉中张鲁,西凉马腾和韩遂等等,这些都是夺取长安之后要面临的强敌,加之并州也是强敌环伺,恕属下直言,主公与曹操的处境相比也好不到哪儿去,眼下还不是我们与曹操一决高下之时……”

“那依你之见,我们是不是要先将这些强敌铲除,然后在和曹操决一死战?”

“正是,主公,曹操虽然夺得天子,但天下群雄未必肯听从他的号令,短期之内曹操的处境会愈加艰难。反观主公则不同,主公占据关中,已得地利,只需遣一员上将守住关隘就能保关中安宁,之后,主公便可除张鲁,灭马腾韩遂等辈,若能趁势夺取西川,必然实力大涨,届时主公可全力养民,同时操练精兵,修复兵械以观时变,待曹操和关东群雄杀得筋疲力尽之时,主公率兵出虎牢奇袭许昌,一战便可定鼎天下……”

“哈哈!文若,对你的眼光我可是喜爱得紧,曹操要是听到你这番话肯定会吓得尿裤子。”

眼见袁峰忽然开起玩笑,荀彧顿时哭笑不得,不过他也清楚,曹操若是知道这番话那必然日夜不得安宁,笑罢之后袁峰忽然向荀彧说到,

“文若,听你所言,怎么你话里话外都只提曹操一人,似乎已将曹操当成了我们的唯一对手,这天下间实力超过曹操的诸侯可不止一人啊,我那两位兄长,荆州刘表都不比曹操弱…...”

“主公,请恕属下直言,天下诸侯虽多,但能成大器者却是寥寥无几,曹操此人乃是难得一见的枭雄,此次贾诩携天子逃亡,关东众诸侯就他一人前来接驾,由此可见此人眼光绝非一般,各路诸侯都将天子看作一个累赘,曹操却看到了天子的价值,仅此一项便胜出其他诸侯许多。所以,属下以为,主公最终的敌人必然是曹操,若胜了曹操,天下再无主公敌手。”

“曹操的确是难得一见的枭雄,不瞒文若,我曾有数次取曹操性命的机会,但都没有下手,你可知道这是为何?”

荀彧闻言不由愕然,袁峰历来给他的印象就是有威胁就要趁早铲除,想不到在曹操身上却反其道而行,荀彧当然不相信袁峰没有意识到曹操的威胁,但略一琢磨心里便明白这是为何了,当下向袁峰说到,

“主公必是觉得杀掉曹操不如击败他来得痛快,来得光明正大。”

“哈哈,文若知我,杀掉曹操容易,但要彻底击败他却更有挑战性,这天下本是一盘棋,曹操和我这类人好比下棋之人,若是将对手杀掉,谁来陪我下棋?!”

“主公说得是……”

荀彧和袁峰两人相谈甚久,不知不觉从城外回到临时入驻的府中。两人不但将以后的扩张路线定了下来,还把天下大势和曹操给从头到尾分析了一遍,袁峰是获益良多,他能够料敌预先凭的是自己对历史的了解,但对具体每一步如何走却是两眼一抹黑,哪像荀彧这种能将每一步算得如此精确,就在两人意犹未尽之时,郭嘉从屋外走了进来,袁峰立刻起身相迎,

“哈哈,奉孝,我正想去找你,没想到你自己来了,来得正好,我们坐下来谈。”

袁峰拉着郭嘉进了屋,郭嘉趁着袁峰没有开口说话的间隙快速向袁峰说到,

“主公,我军已取下郿邬,张郃将军正在着人统计郿邬中的钱粮,稍后自会呈报给主公。此外,钟繇从并州传来捷报,高顺将军率军大破北匈奴,擒杀左贤王,斩获数万,北匈奴一溃千里,高将军请问主公下一步该如何……”

袁峰闻言不由大喜,笑着向两人说到,

“奉孝,文若,这是我们这几个月来听到的最称心如意的捷报,高顺果然不负所望,这回北方那群蛮子总不敢再轻易向我们叫板了……”

己方终于打了一个干净利落的胜仗,荀彧和郭嘉也高兴不已,袁峰的话让两人不由赞同,这一场大胜足以震慑各族,数年之内无人再敢南犯,荀彧借机向袁峰说到,

“主公所言极是,此战一胜必然令大漠各族丧胆,十年之内没人敢与云中抗衡,但不知主公打算如何对付北匈奴?”

袁峰闻言不由一顿,他打心底不愿多生杀戮,如今自己实力远胜从前,就更不需要通过杀戮来削弱敌人了,他想起了自己当初进军大漠时许下的豪言,那就是让大漠变成自己出兵中原的大后方,虽然如今自己已经占据关中,下一步必然会图谋汉中和西凉,但好事哪会有嫌多的道理,袁峰快速思索一番之后就向荀彧和郭嘉说到,

“文若,奉孝,我打算让高顺在大漠之中筑起一座坚城,地点就选在弹汗山,你们觉得如何?”

“主公是想将整个大漠变成自己的属地?”

荀彧和郭嘉自然一眼就看出了袁峰的意图,对此袁峰也不隐瞒,而是向两人说到,

“文若,奉孝,自高祖皇帝立国以来,大汉的边患始终没有断过,汉庭强盛时北方少数民族自然不敢南犯,但汉庭衰弱时他们就会趁火打劫,将整个边境搅得天翻地覆,而且这帮人来去如风,边关的将士只能被动防御,究其根本,你们可知这是为何?”

“主公,荀彧明白了,北方各族祸乱边境,究其原因就是居无定所,朝廷每每进兵讨伐却不知该往何处进兵,主公在大漠中筑起一城,是想将各族的根扎住。”

“文若所言甚是,奉孝,你觉得呢?”

“主公此举不但能让北方各族扎根,而且从此可以在大漠之中驻军,若是各族一有异动便可就地举兵讨伐,免除了边患之苦。”

“正是,如此一来大漠便可成为大汉的一州之地。”

这可是开疆辟土,荀彧和郭嘉二人心里不由激动,但荀彧很快想到一个关键问题,于是向袁峰说到,

“主公,大漠之中尽是沙土和草皮,从何处取得筑城的坚石和木材,离大漠最近的莫过于云中,若是从云中运过去,那岂不是劳命伤财?”

“呵呵,筑城之法我心中有数,你二人赶紧替我传令,让高顺将大军在大漠中驻扎下来,不得再屠杀任何俘虏,我要留之以为筑城之用,至于筑城之法我稍后便差人送至高顺手中,让他静等便是……”

“遵命。”

二人虽然疑惑袁峰为何如此信心满满,但还是将袁峰的命令传了出去。袁峰则连夜将如何取土烧砖、烧瓦的方法写出来让人送给高顺,同时让并州的钟繇和徐庶二人为高顺派去几百工匠,帮助高顺筑城。用现有的筑城方法自然没法在大漠中筑城,但若有几千年之后的方法那就不同了,当这一座坚城被建成时,天下人必然会为之震惊……

将筑城的方法交给高顺之后,袁峰便全力处理长安诸事,他听从荀彧的建议,效法刘邦当年入关中的方法,严令不准士兵扰民,同时将关中诸地的徭役免除一年,关中百姓为之欢喜不已,袁峰顺利拿下长安等地。当然,最让他高兴的莫过于缴获所得,这一仗虽然没怎么打,但李郭二人带走的钱财却被赵云一文不少地带了回来,加上郿邬之中所缴获的钱粮,拿到张郃送来的清单之后袁峰笑得险些合不拢嘴,

“哈哈,文若,有此钱粮为后盾,我数十万大军三年之内不用为粮饷担忧,这李郭二贼总算帮了我一点忙……”

“主公所言极是,眼下正好趁机养民,让各地失散的百姓归农,待三年之后我军的粮草便可由这些百姓供给。”

“好,文若,这内政之事我全交由你来办,你去吧,顺便将奉孝给我传来,我有事与他商量。”

“遵命。”

荀彧闻言退去,不一会儿郭嘉匆匆走了进来,袁峰起身向其说到,

“呵呵,奉孝,这些日子你随我四处奔波,这身子可还挺得住?”

“多谢主公关怀,属下身子还算硬朗,不知主公召属下前来是为了何事?”

袁峰拉着郭嘉来到行军地图前,手指汉中之地郭嘉说到,

“嘿,奉孝,我想要这一块地方,你可愿意替我取来?”

“主公打算攻取汉中了?”

“不错,我们要赶在曹操之前做好决战准备,平定我们的后方,省得到时候四面楚歌。”

“呵呵,为主公分忧乃属下份内之事,主公要这汉中之地,属下自然要为主公取来。”

“奉孝可有良策?”

“暂时没有,不过在主公兵临汉中时,属下自然会奉上讨敌良策。”

“也好,那就暂缓用计,等出兵之日再说……”

至此,袁峰便极力消化长安和关中之地,同时不动声色地将兵马源源调入长安,只等万事俱备便出兵汉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