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 双九射柳
作者:笔杆子木晓      更新:2020-05-05 14:57      字数:1793

柔福既失宠于完颜晟,也就彻底打消了“得攀若木之枝,助力父皇归乡”的念头,她在度日如年中,迎来了自己在金国的第一个九月九。

据传,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神力又神射,曾肩架雄库鲁,单人匹马,在“双五”、“七月十五”和“双九”之日,以三百二十步开外箭射柳枝白的绝技,接连降服白山黑水间最大的三个部落,从而统一了女真,被族人视为神鹰转世。

阿骨打称帝后,应群臣奏请,遂将每年的“双五”、“七月十五”和“双九”定为大金节日,以“拜天射柳”的方式赞美柳鹰二神,欢庆女真一统,发扬阿骨打的尚武精神。

其时,宋金友好,女真贵族尊崇中原礼俗,加上九月九乃汉人重阳节,其“国运永隆、天赐永丰、长者永寿”的“三永”良愿,与女真射柳节“祈福、感恩”的旨意不谋而合,为攀附文明,故尤以“双九射柳”为盛。

北方俗语云:九月九,抄着手,莫要河边走。只为此日虽值晚秋,但在上京,却是西风送雪的节点。果然,二更方过,乍阴乍寒,第一场雪便如约而至,零零星星,似探似警。近五更时,风、雪渐有收敛之意,天气却越发寒冷起来。

当破晓的钟声从宝胜寺传来的时候,数以万计的上京汉子纷纷挣脱婆娘的怀抱,从暖炕上一跃而起,穿上白衣白裤,扎上白色腰带,手提酒囊,肩背饭袋,腰别短刀,走出坎居或毡屋,顶风冒雪,沿着遍地牛羊粪的街道,潮水般涌向祖庭,去享受一年中最快乐的时光。然而,当他们兴致勃勃地赶到祖庭时,却沮丧地发现,无论是庭内冰冷的地面上,还是高大的钻天柳上,或者是令人坐卧不安的残垣断壁上,都挤满了远道而来、就地夜宿的盛装观众!

几个曾在数月前杀入汴京并满载而归的幸运儿,不甘心被随后赶来的婆娘们耻笑,就落落大方地掏出两三个宋币,买一囊香喷喷的糜子酒,在喊声所及的人群中不厌其烦地引诱,甚至扮出一副可怜相,苦苦地哀求,指望着会有哪个外乡的穷鬼利令智昏或不合时宜地动了恻隐之心,竟将自己的位置让给他。至于那些惟余伤痕和往事的女真老兵,只好远远地守在庭外,谛听从场内传来的喧闹声,追忆松花江畔佐太祖、铁马冰河逐辽狗的峥嵘岁月。

子时,鹰主完颜晟亲率文武重臣在乾元殿外祭了天地;寅时,到太祖庙内祀了柳鹰二神,又焚了一匹鞑靼部赠送的千里马作为阿骨打的云中坐骑;辰时,登祖庭看台与观节的百姓共诵《金嘱》,并宣告大赦天下,节庆也就随即开始。

欢呼声中,一个年老的女萨满,穿着一件缀有背饰和胸饰的神衣,脖子上戴着一串马蹄腕骨和人牙穿成的项链,腰带上挂满装有稗子米的无锤悬铃,率领十数个小巫,俱头戴鹿角帽,赤露上身,腰围豹纹裙,脚蹬蛇图靴,纷纷攘攘,窜到看台上。

祖庭之内,瞬间静寂。

萨满手举一面背刻莲花雕纹的铜镜,徐徐跳起《神谕舞》,一边唱道:“九月九,吼九吼。”众人立时吼了九吼,整齐划一,震耳欲聋。吼毕,萨满又唱:“先拜天,后射柳。”众人又是齐齐朝南三叩首。叩罢,萨满再唱:“天地之门今洞开,九霄九泉任我走。先降地府驱鬼魅,再升天庭讨福佑......”

渐渐地,萨满便时而癫狂如抗争下界作祟,时而蹑手蹑脚如恐惊动上仙静修。小巫们亦响应萨满,或击鼓摇铃,张牙舞爪;或垂头闭目,战战兢兢。台上台下的观者则屏气凝神,时喜时忧。

“如来在西天,须经天河去,”萨满说着,陡现惊恐神色,“好大的浪呵,过不得!”众人刚愁上眉头,萨满又雀跃起来,“妙哉,乐哉,柳母化作一巨舟,鹰父领航在舟头。”须臾,拊掌大笑,“好险,这就上了岸来!”台上台下,皆如释重负。

“前方就是灵鹫山,这就参拜佛祖去,”言已,萨满猝然跪倒,拜了九拜后,俯伏于地,半响不语。众人正猜疑,萨满突地挺身喝道:“神谕下!”继而呆若木鸡,如聆训示。

祖庭之上,无论贵贱,俱肃然起立,静盼神灵赐福。

良久,萨满方缓抬头、慢张口,轻轻吐出一只体如蜂、色如雪、口衔柳木的小鹰来!

众人虔诚而观,但见小鹰飞上看台,落在完颜晟近前,将柳木吐于地上,嘎嘎数声,似有叮咛,而后振翅腾空,没于太祖庙内。

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不单在场的女真人,就是那些受邀观节的西夏人、日本人、高丽人、波斯人、大理国人和被逼而来用以宣扬战功的宋辽阶下囚,亲睹此景,亦不得不确信:难怪阿骨打神勇盖世、洪福齐天,果乃雄库鲁下凡也!

完颜晟捡起柳木,阔步走到台沿,示于众人,并发出了射柳表演正式开始的信号:“神鹰衔柳,吉兆天送。风调雨顺,五谷丰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