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 忠奸本色
作者:笔杆子木晓      更新:2020-05-05 13:52      字数:2639

发落毕,宗翰看到真也里身旁的潘屠白而肥,和女真将士相比,显得甚是娇嫩,遂略带愠色道:“你又是何人?”

潘屠此人虽是一介武夫,但自小便赞同渔父劝屈原的那句话:“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竟尊渔父为师,自称“归州渔孽”。

潘屠既有了这番见识,便要“同乎流俗,合乎污世”,以图来日能与贵者同醉。但无论他如何钻营,始终是郁郁不得志,这才明白大宋之天下终乃“庸儒”之天下,容不得武夫“鸱枭翱翔”的,也就慢慢地泄了气。直到汴京城破,他立马“弃暗投明”。

潘屠在金人之中果然如鱼得水,周旋数月,军中诸将但有一面之缘的,皆成生死交。他又探知宗翰与金主完颜晟乃是力主亡赵宋的一派,正切合自己日后荣归中原的一番深谋远虑,故早有攀附之意,那应对宗翰的话,已是揣摩得烂熟。

如今,听宗翰问他,正是机不可失,忙禀道:“末将潘屠本是童贯手下一小吏.....”

宗翰打断道:“何故背弃旧主?”

潘屠镇定答曰:“未得好处。”

宗翰听潘屠回话直言不讳,甚合其心,不由开怀大笑。

刘彦宗不屑道:“只怕是阁下自己未得好处吧!”

潘屠从容应曰:“小人生性忠厚,不善交际,故而落魄失意。”

刘彦宗讥讽道:“倘有寸功,自可居于上流!”

潘屠从容而对:“但有寸功,揽之高俅而已。”

刘彦宗待要再问,却见宗贤接过宗翰递来的牛角杯,一饮而尽,忽地向潘屠掷了过去,断喝道:“因何投靠我大金?”

潘屠单刀直入道:“伸抱负、取富贵尔!”

宗贤醉眼惺忪,凝视潘屠良久,方道:“焉知投靠我大金便有富贵?”

潘屠昂扬道:“‘顺服方能蒙福’,大金国势必一统天下,富有四海!”

宗贤喜道:“何以知之?”

潘屠铿锵道:“天命使然,人心所向!昔日天命在于赵宋,故赵匡胤始能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今天下人杰皆弃宋投金,岂非天命眷于大金乎!”

宗贤点头道:“你倒是个直来直去的实在人、顺应时势的明白人!然而你们汉人不是最重‘忠臣不事二主’吗?”

潘屠应声答道:“末将只闻‘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

刘彦宗对宗翰道:“此人乃是个无义趋利之徒,应当杀了他,好警告那些背主求荣的叛贼!”

潘屠反驳道:“‘义或不义,得利失利’,倘若汉人都是我这样的人,赵宋岂能不亡?!大金岂能不昌?!况我潘屠之所以弃宋投金,不过是为了活下去而已!大英雄完颜阿骨打不正是为了女真族人的生存才愤而反抗契丹的么?”潘屠说着,微觑刘彦宗,冷笑道:“大金行伍之内,辽国旧将不亦多乎?”

原来刘彦宗也是汉人后裔,辽国大臣,大辽亡国后,便投降大金,如今听了潘屠此言,刘彦宗竟一时语塞。

宗翰将口中一块牛骨狠狠喷出,若无其事道:“什么他娘的忠不忠、义不义,本帅待人,一向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所以正应该厚赏他,好让那些希望投靠大金的人看到!”又打着嗝对潘屠道:“但你也要明白,高官显爵岂可唾手得之?今有一人,可赐你富贵,坚你降心!”

宗翰说罢,招一亲卫近前低语,亲卫奉命离去,很快便押了一个蓬发垢衣者返回。

那人乍见宗翰等人,即泼天骂道:“背信弃义、犯我邦国、屠我百姓的贼酋,倘有来日,定要食汝肉、寝汝皮!”

宗翰对潘屠道:“这个人乃是宋朝礼部侍郎李若水,活着说鬼话,该如何处置?”

潘屠应声喝道:“此等辈不能犯颜死谏于败前,而鸦噪聒耳于亡后,明为示其忠,实则沽名钓誉耳,留着祸害大金,不如现在就废了他!”说着,抽刀疾步上前,竟将李若水的舌头割掉!李若水仍喷血点指,潘屠又砍断他的手脚!李若水瞋目裂眦,潘屠便挖去他的双眼!

“国乱方显忠奸”,可叹大宋忠臣,竟被同族败类虐成“人彘”!满座宋俘,无不含恨饮泣。

刘彦宗看得惨目,就嘲讽道:“没想到阁下与李若水竟有这么深的仇恨!”

潘屠憨笑道:“与我无仇,只对大金有恨,难道咱们大金国的敌人不该杀么?”

刘彦宗冷哼道:“也太残忍了吧!”话音未落,忽听潘屠吃惊道:“咦,还想骂!”径自跑上前对着李若水的舌头猛跺了几脚。

刘彦宗立马向宗翰进谏道:“这厮绝非真心归附,不过是小人不得志,想借俺大金之手报复故国而已!”

宗翰摆手道:“相比他是否怨恨故国,本帅更相信他投靠大金的虔诚!”转而对潘屠笑道:“不料你竟如此实诚,堪比我儿设马也!”

潘屠闻言,连滚带爬,跪在宗翰脚下,抚心流涕道:“潘屠愿誓死追随,做孝子贤孙,义父在上,请受孩儿三叩首!”说罢,竟行大礼。

宗翰仰天大笑,似乎第一次感受到女真族的尊贵,他慨然应允,并赐潘屠一个女真名字“罕卜离”,暂留身边听用。

“罕卜离,你既做了大帅的干儿,可有孝敬啊?”宗贤取笑道。

潘屠微怔之下,忙从怀中掏出一把带鞘短刃,奉与宗翰。

宗翰接过,见柄长三寸,鞘身长五寸余,势若偃月,轻似鹅毛。抽刀谛视之,刀刃薄如叶而寒如霜,发英雄相吸之气,令人颈毛立竖,急于自裁!宗翰忙归刀入鞘,纳入怀中。

潘屠对宗翰道:“据历史记载,秦始皇一统天下后,打算重用赵国公子赵高,但又担心他复仇,故而迟疑不决。一个太监知道后就进谏说,咸阳城内有位刀子匠,姓段名根,绰号‘一刀段’。他家自商纣始,世代单传阉割之法,凭着一把‘绝后刀’,阉割人畜无数,从没有致残或死去的,最奇的是,被阉之人,倘能被‘一刀段’切下命根后,在一个时辰内,喝一碗其家秘制的‘失忆汤’,不仅**不思,连老爹是谁都忘却了,唯知一心一意效忠新主!民间因此赞叹说,‘一把绝后刀,一碗失忆汤。刀落再无后,汤饮不思往!’秦始皇闻听大喜,便命人找来“一刀段”,命令他将赵高阉割,并许以事成之后,黄金一十一两为赏。”

宗贤插话道:“但我却听说赵高最终还是为故国报了仇,可见汉人一向喜欢无中生有,夸大其词。”

潘屠禀道:“将军博古通今,属下佩服,那赵高的确复仇成功,但原因并非‘失忆汤’无效,而是因为执事太监贪污克扣,只答应给‘一刀段’八两,‘一刀段’因此记恨,便故意减少了‘失忆汤’的剂量,以致成全其志。锱铢之较竟阉割了大秦帝国的根,岂非‘三两黄金一碗汤,七百功业三世亡’乎!”众蛮听得有味,纷纷叫好。

潘屠小人得志,立刻狐假虎威,命人将李若水的无舌尸与明见的无头尸相向而悬,俱开膛破肚,以饲群隼。又别出心裁,撰了一副对联,上联是“空口怎表忠心”,下联是“无脑何言明见”,以讽二人虚忠假智,徒死无益,飞白体书横批“逆大金者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