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7章 三条路的说法
作者:景涵秋      更新:2020-05-05 03:17      字数:5471

李灵逸奔回药铺的时候,老郎中已经为麻衣汉子敷好了药膏,正在后院熬药。

他把龙炎诀心法,说与麻衣男孩,让他记熟,以后就按照上面的法门修炼内功,接着又传了他几招八卦掌和通背拳。

这几招都是正宗精妙武学,麻衣男孩一时无法理解。可李灵逸明日就要随老头向东,前往东津地区,只好让麻衣男孩先把招式精要和口诀要义记住,留待日后慢慢体悟。

李灵逸把怀里的一包银子,作二八分开,把大份包起来,送给霍家父子,自己只留一小份,当做接下来几日的盘缠。李灵逸见麻衣男孩也不接银子,低着脑袋,抠着小手指,大眼睛里含着薄薄的眼泪,却强忍着不哭出来。知道他不舍离别,就学着大人的样子,拍拍麻衣男孩的肩膀,豪迈的道:“我家老头子说,走江湖,不单单是看山河风情,也要品味风土人情,聚聚散散本来就是常事。聚在一起的时候,大可一起喝酒,一起吃肉,一起泡妞。要散了,也不必挂怀。

再说,到时候咱俩都在江湖闯出名堂,难道还怕没机会再见面不成?”

麻衣男孩抬起脑袋,看向李灵逸,小拳头紧紧的握着,道:“我一定会好好练功。”

李灵逸一扬下巴,道:“那是当然,江湖人不练武功,那就相当于穷秀才不读书,能有啥出息?”

眼看东边天际已经泛白,男孩只好返身客店。

麻衣男孩趴在药铺门框上,看着李灵逸的身影渐行渐远,小脑袋里想着:“只要我好好练功,就一定能再见到小哥哥吧?”

他想不到,也无法预料的是,当他练功有成,冲过一道生死关,窃得部分天机,成为真正的“天上中人”的时候,苏氏与田氏早已二分天下,他一直想要追寻的那个人,也已经走出这座幅员辽阔,却依然只能称为岛屿的大岛,踏过大西洲,横扫了中州,冲上九天,把那些高高在上的天上神仙打得鬼哭狼嚎。

奔走了一生,终究还是没能再相见。

有人说,世事无常,人各有命,大概说的就是这个理儿。

男孩与老头吃了早饭,就离开小镇,向东而去。按照之前说定的‘六日之约’,今天老头要传男孩一手功夫。不过与以往不同的是,在男孩细细碎碎的念叨下,老头子终于把那门西凉法剑的第一招“法正”,传给了他。

西凉法剑招式简单,重在剑势,这一点,男孩早已听老头子说过。因此当他只用小半个时辰,就学会了“法正”这一招的剑招走势时,非但没有高兴,心里反而沉重了起来。

西凉法剑招式变化这么少,威力却那么大,也就意味着对招拆招的时候,基本都要靠剑势,来强势破开对方的招式了。剑势绝非一朝一夕就能促就,要想练到大成之境,非得长积累月的苦功不可。

不过他年纪虽小,却向来心性沉稳,牢牢守住“以体魄为熔炉,百炼成剑势”的基本要诀,有条不紊的步步推进。

二人过了关渡江,又向东走出二百多里,终于来到了东津地区。

东津地区属于江阳行省,与江东行省比邻,外围是低矮丘陵,里面都是奇峻大山。这片地区气候温热多雨,河道纵横,比之南面更甚,因此生长的植物,也是格外的高大葱郁,向来都有“东津雨林”的称誉。

男孩甩甩总感觉湿漉漉的袖子,看着几乎无法行走的茂密灌木和藤蔓,问道:“老伯伯,之前那个庄子里的婆子,说这片山林是精怪的地盘,千万不能进,是个啥意思?”

老头怪眼一翻,阴阳怪气的道:“这种鬼话,你小子也信?不知道多少年来,只要进入这片山林的人,没有一个能出来的,久而久之,自然就演变出来了各种精怪乱谈。以老子来看,里面应该住着一只,甚至一窝实力不俗的兽妖才对。”

男孩跟着老头这个高人四处行走,眼界也变宽了不少。知道这座天下,诞生灵智的生物,不单单只有人族,还有站在兽族顶端的妖类。

此刻听到老头之言,男孩眼睛一亮,拉着老头的袖子,喜道:“里面真的有兽妖?”

老头斜眼看着他,道:“咋的,你还想专门跑到人家家门口去看看?先不说里面的妖兽,是不是一整窝,要是只有一只,那就更麻烦。活了几百年的老妖怪,天知道它已经修炼到了什么境界。你以为人家寒山派当年得到这遗书之后,能忍得住不来这地儿?

恐怕是来的次数不少,可每次都是铩羽而归呦。”

男孩咧咧嘴,讪笑道:“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跟人一样,有灵智的动物。这不有些惊奇嘛,又没说一定要去人家门口瞧。”

老头没好气的道:“得了,别白话了,快走吧。如果那块旧羊皮上画的地势走势不错的话,那座居雍山应该在这片雨林大山的最深处,咱爷俩要想到那,可得费一番苦功了。”

这片山区里的草木实在太过茂密,如果一路压倒野草,劈斩藤蔓灌木,必定走得很慢,二人只好使出内功,跃上大树,在树上腾跃前行。

男孩身子小,手脚灵活,内功又纯正雄浑,在树林中跳来跳去,前行速度比在路上行走,还要快上不少。只是内劲消耗不少,走出二三十里,就要休息小半个时辰。

相比来说,老头子的姿势就好看多了,脚尖在树干上轻轻一点,就能平平稳稳的跃出五六丈,轻松惬意,看起来更像是在飞。

男孩跟在后面,看着老头子赶路,就像仙人游山玩水,不由得大为艳羡。不过看到老头子转头像看猴子一样,看着他的眼神,和幸灾乐祸的坏笑,已到嘴边的那句“老伯伯,你真厉害”,是打死都不开口了。

二人在树林中穿梭,走出六七十里,眼看天色向晚,只好停下,准备夜宿。这片山林,地下潮湿,实在没办法打地铺,他们也只能在树上枝叶交错的地方,用树枝搭建一个平台,当做床榻来用。

老头坐在树枝平台上,优哉游哉的啃着一个果子,向下面正在生火做饭的男孩道:“臭小子,刚才咱们走过的地方,有一片果树,老子去摘一些来。”

男孩往火堆上添些干柴,头也不回的点头道:“好。”

他没回头,自然也就看不到,老头咧开嘴,露出那口缺了门牙的老黄牙,老脸上那张要多贱有多贱的笑容。

老头手脚微一用力,身影就纵跃而起,足足飞出十来丈远。他走出一两里地,兜一个圈子,又悄悄反身回来。像一个老猴一样,蹲在不远处一棵大树的顶梢上,乐滋滋的看向男孩那边,活脱脱就像是在看戏,同时心里叨叨念:“臭小子,坏小子,武功不咋地,藏银子的本事,倒是不小。老子摸了半天,硬是没找到。只可惜了昨天那个姐儿呦,那小蛮腰又细又软,要是能搂在怀里,那滋味,让老子当神仙,老子都不干。

万恶的坏小子,不给老子银子,让老子只能干瞪眼的看着。今儿个就让你个小混蛋,好好吃点苦头。”

老头越想越乐,忍不住嘿嘿怪笑了起来。

那边,男孩在火堆上搭好木架,然后把随身携带的小铁锅挂在架子下面,准备烧些开水。他拿起竹筒,走到水潭岸边,正要蹲下来舀水,却是面色一变,猛地一惊。

只见碧绿潭水之中,浮现一对墨绿色,泛着淡淡荧光的竖瞳。紧接着,就是一个硕大的蟒蛇头颅冲出水面,张开大口,竖起毒牙,快似离弦利箭一般,向他扑咬过来。

男孩惊叫一声,赶紧向后纵越,同时挥拳砸向蟒蛇下颚。

锋利的毒牙,紧紧地贴着男孩胸前布衣,咬合在一起,男孩的拳头,也狠狠的砸在了蟒蛇下颚上面。

砰地一声闷响,蟒蛇头颅被打得向后翻起,可它只是轻轻一晃脑袋,就稳住了后倾之势,再度向男孩看来。

男孩落到地上,看到这一幕,忍不住咧了咧嘴,他的拳头已经有些发麻,可这蟒蛇却似乎一点事都没有。

男孩心里叫苦不迭,从蟒蛇刚才扑杀时,身上散发的气息来看,这家伙已经相当于江湖武夫七品上境的高手,如果再加上体魄强横,打都打不动这一条,总的战力,恐怕就要在他之上了。

不过,最让男孩心悸的,还是蟒蛇在他身上上下打量的眼神,兴奋里带着垂涎,就像是看到了最渴望的食物,另外还有几分,不将他这个人类放在眼里的戏谑。

这蟒蛇哪里是山间野兽?分明就是一只,已经生出不弱灵智的妖物。

不远处的大树上,老头子看到蟒蛇从水潭里面扑出,一点都不意外,显然早就知道了蟒蛇的所在。他乐呵呵的看着下面的男孩,非但没有出手相救的打算,反而啃着果子,嘟嘟囔囔的自说自话:“臭小子的无暇体魄,对这些妖物来说,就是最好的大药。这小蟒蛇要是吃了他,不但能够立刻攀升到九品大成境界,未来的成就更是不可限量。臭小子,要想摆脱人家,恐怕不容易呦。”

那蟒蛇游动上岸,渐渐露出两尺粗细,十余丈长的庞大身躯。它的眼眸盯着男孩,盘好蛇阵,稳住根盘之后,就激动的大叫一声,挥动头颅,迫不及待的再度向男孩扑杀过来。

男孩不知这蟒蛇,为什么这么迫不及待的想要吃掉他,可想着人类武学对这体型特异的蟒蛇,恐怕用处不大,当先并不与它纠缠,就地一滚,来到放置背囊的地方,取出那截木柱里面的春寒剑,腰胯一沉,铁剑平抬而起,与肩齐高,笔直的直刺横扫而来的蛇尾。

男孩使出的这一招,正是西凉法剑里的第一招,“法正”。经过一个多月的练习,他以自身为熔炉,日夜熬炼剑势,虽然只能算是初窥门径,可剑势之强,也已不容小觑。

剑出三寸,剑身气势逼发出来,已经震得四周空气波动起来。

砰地一声大响,铁剑与蛇尾撞在一起,男孩被震得倒退六步,蛇尾也被打得向后翻飞出去。

男孩抬头一看蛇尾,心中更沉一分,以他这一剑的威能,如果再遇到一月前在奉都城外小镇上,遇到的血影门老汉那个级别的高手,不说直接要了老头半条命,也能废了他那一双手爪。可斩在那蛇尾上面,竟然连个痕迹都没留下。

但他沉着不乱,眼见蟒蛇头颅扑来,稳稳的抬起铁剑,与肩平齐,再次平直刺出,还是那一招“法正”。

老头子蹲在不远处的树上,看得暗暗摇头。西凉法剑威力奇大,可也非常消耗内劲,以男孩现在的内功境界,就算修炼的是混元神功,也最多只能斩出七剑。七剑之后,再无还手之力。

他摩挲着下巴,念叨着:“万恶的臭小子虽然可恶,可基本还算看得顺眼,被蟒蛇吃了,那就有点可惜了。”他身子微一前倾,正要下去,却见男孩不退反进,每刺出一剑,就向前逼进一步,身上气势也随之更高一层。

老头惊咦一声,细瞧了瞧男孩周身流转的气息,恍然而悟的哦了一声,随即又啧啧感叹,道:“挨千刀的臭小子,胆子倒是不小。”说完,看着男孩,好像是在跟男孩说话,继续道:“只要再往前走三步,就成了。”

武道精进,只要是走在坦荡正途,自然是越快越好。无论是内功,还是外功,只要快到所有人都追不上你,那就能天下无敌了。

而武道精进的道路,一般有三条,第一条是按照内功心法,稳扎稳打,按部就班的修炼,第二条是服用能够助益内劲增进的丹药,第三条是以战斗磨砺自身,找一个厉害对手过招,借助对手猛烈进逼,把自己逼迫到最强状态,然后借机突破。

三条道路,各有优缺。第一条路最稳,可也最慢。第二条路很快,但丹药里面的一些杂质和能量,会堆积在体魄之中,使体魄变得驳杂不纯,越到后期,影响越大。

第三条路,则是太过危险,需要极大的胆魄去做。因为一旦牵扯到修为之战,就都是最为激烈的对决,心中唯有一个“战”字,修为能不能精进,反而不能放在心上。而这种程度的对决,稍有不慎就有重创,甚至生死之忧。

不过,这第三条路的好处,也很明显。不但能够进益极快,而且还没有任何后患。除此之外,当武夫心里只有“战”之一字的时候,体魄、心窍、神魂,也就是武道上常说的“三灵神”,一旦一齐达到最高处,很容易暂时合而归一,互相补益,无论是当下,还是今后,都是好处无穷。

看着下面一剑一步的男孩,老头忽然想到了当年的李元真。

那些年,李元真就是靠着这个法门,来快速提升内功境界和武学境界。也是因为这个,当年李元真在年轻一代,内功境界虽不是最高,可战力却是毫无疑问的魁首。

老头总喜欢骂他夯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总喜欢用这个笨方法,去提升内功境界。

而有时候,老头会想,是不是会有那么一天,李元真去跟人打架,就再也回不来了?

这就是为什么,老头子很佩服那个家伙,却又总想骂他。

看着下面,正在鏖战的男孩,老头子忽然想大骂:“真他娘的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老子可没教过这个法门,你他娘的都会用。”

可终究没有骂出口。

因为他实在也是佩服,那些敢把性命赌上,去打架的人。无论这些人是为了铲奸除恶,还是提升功力,抑或只是为了保住性命。

这样的人,在江湖很少。最出名的有两个,一个真名姓卓,一个化名姓秦。

水潭岸边,男孩越战越勇,手中铁剑刺出一剑,就向前走出一步。如此又走出三步,也就是刺出第七剑的时候,他那本已攀升到最高处,被一道无形屏障拦住的气息,可只是稍一停顿,就轰然而起,冲过这道屏障,进入另一个层次。

而体魄之内的剑势,也是紧随其后,如磅礴巨峰拔地而起,直入云霄。

男孩内功进入七品中境,本来即将干涸的内劲,以极为惊人的速度,再度变得雄浑起来,体魄内的剑势,也从初窥门径,一步登天,踏进小成境界。

这次不等蟒蛇攻来,男孩就抢先刺出了第八剑。

这一剑威能之强,比之先前,何止倍增?

蟒蛇不及躲避,被一剑斩在身上。剑刃划过之处,一道深达一寸的口子触目惊心。

蟒蛇大怒,向男孩大吼一声,可墨绿色的巨大眼眸,第一次显露出了忌惮之色。但是男孩现在心里,只有战斗这一个念头,一剑出完,又是一剑,逼得它退都无法退,只能拼命扑杀。

一人一蟒鏖战许久,男孩内劲越来越强,剑势越来越猛,终于一剑贯穿了蟒蛇下颚,刺入蟒蛇头脑,将其击杀。

男孩心境一松,只觉全身都是酸痛难耐,一屁股坐在地上,连手指都懒得动一下。

老头不知何时,回到了树枝平台上,怀里抱着一大堆红彤彤的果子。他啃着一个果子,看着下面的男孩,笑道:“臭小子,不过是做一顿饭,你用得着宰这么大一条蛇?”

男孩扁扁嘴,有点幽怨,心里叨叨念:“老伯伯呀,我刚才差点被这大蛇吃掉,你晓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