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丛林古寺
作者:菜刀姓李      更新:2020-04-18 05:30      字数:3274

“我的妈啊!这是些什么兵啊!?”海里木关是看到他们这一招,就已经目瞪口呆了。

“他们是我们最好的兵。”彭万里在后面说道。

海里木转过身来,看到彭万里一脸的深沉。

“我和他们打过交道,我知道他们的本事,这都是些钢铁铸成的人,有他们的守护,我们的国家会安全很多。”

海里木也有些动情了,这个将自己的半生都丢在这片土地上的警察,第一次亲眼目睹了传说中的那些兵,他有些骄傲,那种骄傲塞满了他的胸膛。

“头儿,平头哥为什么没来?他是最应该来的人。”一旁的老虎实在是觉得好奇,不禁问道。

彭万里侧身瞪了他一眼:“知道纪律吧?”

老虎嘿嘿地笑了笑:“我是内部人员,也算他的半个朋友,打听点他的消息不算违反纪律吧?”

“不该问的不要问!他们的情况,尤其是平头哥的,是军队机密也是国家机密,你要再瞎打听,我就送你小子去坐禁闭。”彭万里非常严肃地说道。

老虎紧张地吐了一下舌头:“头儿,算我错了,我不问了还不行吗?”

海里木也有些惊诧:“他们可以走正门,为什么不走,要翻墙呢?”

彭万里看了看他和老虎:“这就是他们过人的地方,每一个细节对他们来讲都是极其重要的,这才是真正的专业。”海里木和老虎终于明白了,小镇人太少,街面冷清,如果有恐怖分子潜伏在这个小镇上,像派出所这样的政府执法单位自然是他们盯哨的重点,大摇大摆出现在派出所里,难免不会引起恐怖分子的紧张和怀疑,还有可能导致他们铤而走险,或越境潜逃或者狗急跳墙做出对人质不利的事来。这也是二十一区向地方部队和警力一再强调,让他们不要大张旗鼓搜查的原因。

地图上显示,未搜索区域的周边十公里范围内,共有十六个小型的村庄,还有一座寺庙。这边境之地,地广人稀,这是正晌午时分,虽然刚刚下过了雨,但这雨去得快,太阳也来得快,天气还是有些炎热的,走到街角处,四人分开。按照事先的计划,四人各自负责一片区域,独立行动。

镇上的路边,零零散散地停了四辆摩托车,这是当地警方早就准备好的,摩托车都是当地警方特意在小镇上的两家摩托车店租来的。四个人分别骑上摩托车冲镇外驶去。

他们都是一流的战士,又都是共同经历过死生的兄弟,几乎不需要过多的语言交流,就能非常默契地进行各种配合。他们都是一流的战士,又都是共同经历过生死的兄弟,几乎不需要过多的语言交流,就能非常默契地进行各种配合。

摩托车离开镇上十来分钟后,刘君来按照事先设定的路线,转入了山下的一条小路。他本就是富家公子出身,换上便装后更像是恢复了他公子哥的风采,举手投足,活脱脱一个大城市来的富二代,从头到脚一身名牌,连帽子和墨镜都是价格不菲的进口大牌。

走访了几个村庄后,他一无所获,这里所谓的村子,有时就仅仅只有十来户人家,这些人只要看一眼,就知道他们都是些老实本份的农民。长年累月辛勤劳作的人们,脸上和手上总是写满了艰辛和沧桑,他们看到陌生的外乡人进了村,很多人都友好地冲他点头示意,露出憨厚的笑。刘君来天生就是个交际家,随便到一个地方,三言两语加上几根香烟,立即就能赢得人们的喜欢和信任,他就像一个真正的驴友,眼睛里充满了新鲜,一路走,还不时装模作样地拿着一台诺基亚1020和一台索尼xperiax,两款拍照神机轮流上阵,甚至和朴实的当地村民玩起了自拍合影。如果这时候就算是有恐怖分子发现了他,他们绝对也想不到这个从大城市来的公子哥有着另外一层身份。

有人的地方无疑才是安全的,恐怖分子也不傻,而且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军警已经这么快就追踪到了这里。但是,从第四个村子出来的时候,刘君来有点沮丧了,通讯器里,熊猫他们三个人同样一无所获。刘君来就想到了那座寺庙,他突然鬼使神差地决定,绕开一个村庄,直奔寺庙而去。

寺庙建在一座小山上,寺庙不大,却有些年头了,古老斑驳的山门显示出它在岁月长河中历经的苍桑,寺庙的四周是古树参天,好一方佛门圣地,和远处一个荒芜的山坡形成鲜明对比。山门之后,更是一大片的树林,刘君来被这幽深、古朴的景致惊呆了,他没想到,在这一片以信奉伊斯兰教为主的土地上,佛教竟然神奇般地生存在此。

他将摩托车停靠在山门之外,强压着内心复杂的感受,踏上了通往庙门的台阶。当他看到庙门前那“诚修静性”四个大字和“静听寺”三字寺名的时候,他突然有些口渴,其实背包里还有水,但是有一种说不出的神秘感催他加快了脚步。

寺庙门口,有一个年轻的僧人无精打采地在门口的一张石桌上睡觉,刘君来敲了敲门,那和尚立即像踩到蛇一样弹了起来。

“阿弥陀佛,打扰西(师)傅了!”刘君来双手合十,给和尚行了一礼,那和尚不忍耐地还了一礼:“施主,本寺只有周末才对外开放,现在不接待游客。”

“我细(是)从广州来的,经过介(这)里,无意中看到寺庙,想进来参观一哈,顺便歇歇澡(脚)。希望西(师)傅行个方便啦!”刘君来换了一口港式国语,其实他的普通话,说得比北方人还溜。

那和尚好奇地将他上下打量了一番,终于答应了:“好吧!你就在这里坐一会儿,佛门之地,不要乱走。”他刚说完,刘君来就一屁股坐在石板凳上,一副累成狗的模样,然后掏出两个手机,左拍拍右拍拍,很新奇的样子。

年轻和尚盯着他的手机看了看,又说:“施主,在佛门之地,还是不要乱拍照的好!”

“我就随便看看啦,不拍交(照)。”刘君来想了想又说道:“西(师)傅,我口渴了,能不能讨碗水喝?”然后他就看到了石桌上摆着一把紫砂壶,这把紫砂壶让他有些震惊,因为,那绝对不是一把普通的紫砂壶,还是一把价值不菲的寅春壶。

“西(师)傅,你介(这)把壶了不得啊!值不少钱呢!”刘君来一副惊讶的样子,站起身来,围着那把壶仔细端详起来。

那和尚看外星人一样地看着刘君来:“施主认得这把壶?”

“何止细(是)印(认)得,我闭上眼睛都几(知)道它的来历……”

正说着,一个六十来岁的老和尚走了过来,这老和尚虽然有些年纪,而且瘦削,但是目光炯炯、精神健旺,他听到刘君来说话,就插嘴道:“施主好眼力,你说说这壶的来历,让出家人开开眼界?”

刘君来施了一礼:“这是一把寅春壶的紫泥高梅壶,细(是)大细(师)王寅春的手笔,而且有些年头了,他老银(人)家织(制)作的壶有治几自己的风格和个信(性),还是蛮好认得啦!”

“施主这么年轻,就有这样的眼力,真是了不起。”老和尚双手合十,微微一笑地赞他一声,然后对年轻和尚说:“去彻壶茶来,施主是口渴了。”年轻和尚自从老和尚来了后就不再吭声,老老实实地去沏茶去了。

“多谢西(师)傅,我细(是)真的口渴了。”刘君来眼睛一直盯着那把壶,好像他关心的只有这把壶,对其他毫无兴趣。

老和尚笑笑,又说道:“施主是做这一行的吗?”

刘君来摇摇头:“真银(人)面前不说假话,我爸喜欢饮茶,也喜欢收藏各种茶壶,像戒(这)种寅春壶,我家鸡(至)少有细(十)把,所以我印(认)得它。”说着他还比划了一个十字的手势。

“原来施主出生于富贵之家,难道有这样的惠眼,不错,不错!”老和尚察言观色,从他的衣着和谈吐,不难猜出他的来头,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就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富二代啊!

刘君来又指了指寺门,问道:“西(师)傅,这个寺名叫静听寺,细(是)不(细)出鸡(自)唐代诗银(人)刘长卿的《听弹琴》,里面有依几(一句)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细(是)不细(是)从戒(这)里出来的?”

老和尚脸上露出几些惊诧:“年轻人真是了不得,居然还有这么深的文学造诣,你说的没错,寺名就是从这里来的。”

刘君来“得意”地笑了笑:“我也细(是)猜的。”

年轻和尚端着茶水过来了,老和尚打心眼里佩服他,亲手给他倒上,刘君来装模作样喝了几口茶,说道:“茶也不错!”又说:“西(师)傅,我从广州来的,经过戒(这)里,想参观一下可不可以啦?我蛮喜欢佛教文发(化)的啦!”

老和尚思索了一下,点点头:“当然可以,出家人给你带路。”真人小姐姐在线服务,帮你找书陪你聊天,请微/信/搜/索热度网文或rdww444等你来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