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观音山上那点事
作者:云朵儿gao      更新:2020-04-13 11:30      字数:3176

观音山上那点事

由于这段时间一直下雨,山上湿度太大,加上今天气温过高,使观音山上雾气弥漫,能见度很低,整个山峦一片混沌。这样的天气让我很不舒服,感到很压抑。避免情绪受到太大影响,我尽量不抬头远眺。

观音山今天是第三次来了,这座山的景色我还是喜欢的。原因有三点:当我站在山下,仰望岱顶上云中的那座建筑时,心里就有向往到达的兴奋和冲动。当我站在岱顶上时,就会有飘然欲仙和超然的感觉。还有下到法华寺的鹤场,回望岱顶之上入了云端的建筑,我就会有一种自豪的陶醉!

这个时候,我会给同伴说:你看,那么高,刚才我们在那里。很是佩服我这双脚啊,它送我们到了那么高的地方!

非常奇怪的是,我两次都是在同一个位置,给不同的伙伴说出我的感叹,字不差一个,而我的心情也是一样,都是很自豪很陶醉的那种。

这个心情是我没有去西藏前的。在西藏我到了5190米的山。但是,没有我在法华寺鹤场回眸时的这种心情。总结后我认为是这样:5190米是我坐着车上去的,站在那里感觉是一个数字高度而已。而观音山不一样,这是我一步步走上去的,回眸后自然就有了成就感。

也许就是这个原因,我很喜欢来这里爬山,为的就是享受这种感觉。

刚上山时太阳火红。我每次上山都是开始上时很难受,今天加上天热,上一会就明显感到体力不支,我想可能是身体还没有恢复。上不动了,心里就抱怨这天气怎么会这么热!来时明明是阴天,怎么到了山上就成晴天了,真是事事不顺啊,情结有点小低落了。

这时想起昨天和天空说的话。我告诉他:从西藏回来后,我最近事事心烦,心静不下来。

天空说:静不下来,那就动吧……

这下好了,动到观音山热得也心烦,呵呵!

没有想到,半个多小时后,进入相对的密林后,天气阴了,凉爽舒服。虽然四周是白雾茫茫,但是对于爬山来说,真是个好天气啊,心情好起来了。

同伴们决定,今天景色是观不到了,我们就好好的享受爬山吧,慢慢的爬,享受这个过程。

边聊边爬,也不知道和同伴们聊的啥话题,就说到了观音山顶的那两个主人。这座山上,让我很烦感就是那位住在高处的人,只要想起他,我就愤愤不平。

既然谈到这里,我就开始批判了:山顶上庙里的人太奇怪了,有一男一女主持着。他们却不是僧人和尼姑,女的和我们一样留着长发。我到后边去时,男的刚吃完西瓜,他还吃肉夹馍,真是不伦不类的。更可气的是他还沽名钓誉,给我说《牧马人》是他写的,气得我回去后在文章中就鞭打他了。本来还想顺访一下华法寺的那位长发飘然的老者,结果让观音山上这位气的没有了兴趣,担心那也是位打酱油的话,会把我失望的下不了山的。

说的时候我的气就来了,声音都有点高了。同伴‘醉心’也不清楚怎么又把话题转到、唐师僧的北大同学隐居北京深山的事,恰好我知道,我们就谈了起来了。

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一位女士时时停下来看着我。我当她是爬山者,也没多留意,继续我们的话题。

她也奇怪,只要我看她,她就在那看着我。我认真看了一下,我的心忽的沉下去了。

我不安的说:“怎么是你啊!”

“是我。我早就认出你了,你是那位老师。”她平静的说。

唉,她越平静,我就更不平静了,心里满是不安。

因为,这位女士正是山顶那位女主人!

你说我咋这么不顺呢?竟然让她听到了我的批判。人真是个奇怪的动物。上一篇,我批判那位山顶‘高人’时,唯恐打不中他。而今天面对这位女士,我感到的全是内疚不安,感到自己有点太过分。

同伴反复安慰我说:“她没有听见你说她,她到时,我们在谈北大那人。你不要不安。”

我怎么能当她没有听见呢?还是认定她听见了吧。

这位比我年纪大了那么多的女士,声声老师、老师的叫着我,我却在背后那样定位她。

为了降低不安,我让她先走。

从这开始,我的心再也没有舒展过。她在我们前面上山,我们也不好意思超过她。

另一位同伴说:“我们还是超过她吧,要不老看着她,多别扭啊。”

我无可奈何的说:“她就住在山顶,我们也是要到山顶,到了还是要碰到的,还是让她先走吧!。”唉,真是烦心啊。

只有我们走慢点,眼少见,心少烦啊……

终于到山顶了。我们决定今天到房顶去做饭,这样就可以看不见她了。

还没走到房顶上,就听到“老师,给你一个桌子做饭吧。”

哎呀!听到声音,我的心咯噔一下:真是躲不过去啊!是女主人在给我说。

我们四个人脚步都慢了一下。

我只好调动最大的‘热情’和她说话,心里这个别扭啊!她热情的招呼我,让我用水用什么的,比上次来还热情。

她越这样,我越不安。我给同伴说:“你看她多平静,这么多人,她没让用桌子,却给我们用,而且老师长,老师短的叫着。唉,真是折磨我啊。”

同伴说“就是的啊!呵呵!”

原认为就这样了,没有想到她竟然让我把她从北京带回来的点心,捎给法华寺那位长发‘高人’。

接过她的点心,我心里更是不轻松了“这么多人,好多人她都认识,都要从那里下山的,她怎么不让别人捎呢?分明是告诉大家,她是多么信任我啊?”

同伴说:“就是的。她这么做,可能真的没有听到我们讲的。”

“我认为她是听到了才这样的。这样才能体现她与我们有多么的不同啊!再者,她很希望我能认识那位长发先生,上次她就告诉我,只要说是她介绍的就可以的,她显然知道我上次并没有见他。”唉,我今天算是遭遇‘滑铁卢’啦!”

饭后,三个同伴去见那位住在后面大殿里的‘高人’,我实在烦他。

同伴到后面去的时候,我和女士谈了一会儿,去和她谈的原因还是要弥补内疚。

她告诉我:“我可喜欢你讲话了,在山路上,我听到你讲的可有道理了,本来想叫你的,又怕你不好意思讲了。你一定要把你的书写下去……”

什么事啊?

本来我不喜欢狗的,今天看见女主人的这只‘会说话的狗’,分外喜欢啊,满面笑容的和它玩,让它吃了牦牛肉,还给它拍了照片。

要下山了,和她握手话别时她说“国庆的时候,你来山上住几天吧,那个时候我女儿也回来了。”

哦?我没有想到她会这样说,一时顿语。仓促中说:“尽量吧。”

尽的什么量啊?

我真是要疯了!这时,我理解网友不让我再写出家人的原因了。因为,我真切感到他们真的拿我不当外人啊!

你们不当我是外人,我自己还清醒呢!

下到静风池,去见今天第一位女士让我认识的人,那位写书的年轻人。结果一看,原来也是位不僧不道的人。这观音上山寺院怎么都是这样的人?交谈几句感到我们还是快快赶路下山吧。

到了华法寺,见了那位长发老者,因在观音山顶女士将他的背景大概告诉我了,所以就没有了神秘感。

也许是捎礼物的原因,他今天愿意和我交谈。

我也不想浪费时间,直接切入主题。

我问了前次在岱顶问那位男‘高人’同样的话题,他们的答复如出一辙:不信佛,不信道,不受任何组织管……

我明白了:他们这个几人是一样的,什么都不信却守着寺院,收着香火钱,他们的身份是看庙人更准确些。

看到长发‘高人’抽着中华烟,就明白他真的是没有宗教信仰。

虽然如此,那我也没有必要有什么顾忌了:请问你们是不是×××?

我捕捉到他听我问话后的表情了,也明白了他是怎么回事了。他的头下意识的低了一下,而后回答我:不是……

也是这次谈话,我才明白他这里不是法华寺,法华寺是旁边那位住着两位尼姑的寺,一座真正的寺院。

这里,这位号称是本寺主持的人,是什么身份的人不重要了。

爱憎分明的性格,让我在这里也出了一口气,因为,我不客气的说“既然这‘感悟寺’你是自封主持,那么,我也可以请你离开这里,我来主持……”

他讲了很多,没有写出来的价值了。

当我又在同一位置回眸那观音山岱顶时,那里一片混沌什么也看不见。

2011-8-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