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难解的家常事 四
作者:湘水情怀      更新:2020-04-13 04:06      字数:2428

话说杨衡这边,众人猜的没错,他的确是落榜了,他想好了,复读一年,明年再继续。但他的父亲杨一冰却不是这么考虑的,他想让儿子进设计院。

所以这父子一直都在挣扎中,在没决定前,他一直没有把儿子高考失利的事,告知母亲和妹妹,他想这学习的事,是可以在边工作中边学习,条条道路通罗马。

小时侯的他不完全是靠自己自学,走出了一条属于他的人生的路吗,何必又去耽误一年青春年华,挤上那独木桥。

刚刚成熟一些的杨衡,却只梦想走入校园,去追求自己的理想,这种矛盾一直缰持着。

"杨衡,现在已经要开学,复读也要开始了,我还想听听你的想法。"杨一冰静静地望着儿子,下巴的印痕愈发明显,仿佛又看到小时候那日被长刀刺过来的情形,当然,杨衡是永远也体味不到父亲小时候的辛劳。

"我很想读书。"杨衡还是那句话。

"那好,如果今年你再读一年,又没考上,怎么办呢?"

"再读。"

"儿子啊!我可以认可你的任何决定,作为父亲我是深深知道学习的重要性,要不然我小时候也不会钻三打洞,寒天酷暑的苦苦求学,不读书,我也奋斗不到今天的成绩,人,就要自强不息。"

“那么说,你同意我再读一年了。”

"你听我说完。我是靠着自学成材读了个夜校,在泥木工学校的那三年,我学到了很多,但是在建筑行业,实践这门功课是很重要的,只有两者完全结合了,才可以很好地成为建筑学人才。"

他不完全明白父亲的意思,又似乎听出了弦外之音,父亲想引导他上建筑行业这条道路吗,想有一个自己的接班人吗?他疑虑着。

"父亲,你的意思是要我和你一样学建筑。"

"我有这个想法,却不知你有这个心愿没有,既便是儿子,我也不能强人所难啊!"

"那你的想法是什么?"

"我的想法是,我想让你先到设计院工作,从最基础的做起,然后慢慢地了解这个行业,有了一定的认识后,再去学习理论知识更容易,你可以继续深造的。"

"那么说,你是要我进设计院工作,对吗?"

"是的,爸爸还没退休,你要进设计院是相对容易一些,我还可以指导你很多不懂的东西,况且设计院是鼓励年轻人学习,只要是勤奋好学的,任何人我们都给予无条件支持,这也是党委会一致通过的文件,所以你进了设计院,你仍然可以选择读书。"

听了这番话,杨衡要读书的思维开始松动了,道:"既然父亲是过来人,给我指引了一条路,那就按你的意思办吧,先工作。"

这次做通了杨衡的思想工作,很顺利,他觉得儿子还是顺从的,要是儿子再一定坚持要复读,他也会尊重他的想法的,没想到很意外的达成了一致意见,他很高兴。

于是,这才动手写信给长沙,告知母亲,孙子杨衡在设计院准备工作的事宜。

"妈,哥来信了。"三杉手拿着信,还没来得及拆分,就奔到了母亲身边。

"快念给我听,只怕是孙子的消息哦,快念。"有些急切的她催着女儿。

打开信封,她没有一个字一个字的念出声,只是在那深度眼镜片下的眼睛来回转动着,她看完后,还没说话,这不是故意调着妈妈的味口。

她惊讶地看看这封信,说道:"你孙子杨衡在设计院准备工作了,高兴吗!"其实,杨衡在三姑心中还只是个孩子,这么快参加工作了,她有些觉得不可思议了。

她不禁想起了自己那年误闯误打地参加工作的经历。因为朗诵了一段声情并茂的高尔基的《海燕》,让她初中毕业,就成为了少年之家的播音员,她无比感谢把她喊进去考试的那位老师,而那位老师也终身成了她的良师益友。

记得去报道的第一天,她也是胆子很大一个人去的,所有的新成员站成一排,在礼堂里,很认真地接受着新生入职训练,那可是她初中刚刚毕业的时光,她什么也不懂,她的人生之路就这样开始了。

对于这一切她是新奇的,总算让她度过了师范被人顶替的阴影。

站在那里的她,听着领导的发言,似乎很认真,却又好似在想着其他,一阵掌声过后,她下面的听到的可清楚了。

"同学们,你们就是少年之家的一员了,国庆节马上要来到了,组织上交给你们新成员的第一个任务,彩排出一个优秀的节目,《献礼祖国》。"听到这个,顿时台下叽叽喳喳开来。

"好了,你们和王老师一起酝酿出一个好节目出来,代表少年之家,参加市里汇演。"

这就是她第一天上班的开始,她没想到就在这种轻松好玩的状态中开始了工作,王老师给她提出的最重要的一个工作要求,就是刻苦练好普通话,培养她成为小小讲解员和播音员。

在这儿已没有之前繁重的学习任务了,轻松许多的她有些乐此不彼了,当王老师准备了一只少数民族舞蹈排练时,同学们被舞蹈室里的各种服装惊得木瞪口呆。

"真是太漂亮了,太美了。"姑娘们一时拿着服装是爱不释手,这些青春年华的少女,从没穿过这么亮丽的演出服,拿着各自的挑选的衣服往身上一披,简直是判若两人。

她穿了一条xj纱裙,戴着维吾尔族帽子,第一次画上浓妆,取下眼镜,简直是美爆了,她在镜子底下照了又照,从没有体验过的生活,让她美丽照人。

妆扮好的姑娘们,聚在一起,看着各自的风彩,纷纷请求王老师让她们合影留恋,这位象妈妈一样的老师,是那么的懂孩子们的心,一张集体照留下了一群青春的光芒,如今这张相片,还压在了相框下很是特别。

国庆汇演,姑娘们也用汗水回报了王老师的辛勤劳动,在无数的掌声中,她们一举获得了一等奖,为少年之家争得了荣誉,那欢呼雀跃的声音还犹在她的耳畔。

妈妈看到走神的三儿,不禁说道:"想什么了,侄儿上班是好事啊!"

"妈,侄儿让我想起了我工作的第一天,也是很小年龄,很意外。我本认为杨衡可以考取,没想到他却是去上班,而那年,我本应读书,却工作了。"

"是啊,每个人都有着命运的安排,什么都无法强求。"

人的命天注定,谁顶替了自己的师范资格,若她一直耿耿于怀走不出阴影就没有今天活泼的性格,她很想知道谁顶替了资格,因为她后来晓得是同班同学。这个谜底能解开吗?

代代相传根不断,此情胜过旧时光

日月腾飞新景象,跃上枝头梦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