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困感 四
作者:湘水情怀      更新:2020-04-13 03:26      字数:3082

尚小的九儿望着小小玉佩却又哪知家族的心酸,她什么也不懂,只知道自己是穷孩子,更不晓还有个引以为傲的爷爷。

而出嫁后的日子就再也没见过深爱自己的父亲,但她一直在等待着父亲的出现,她又哪知道父亲沉沦到只剩皮包骨头还在思念着她。

也许因为这个原因,九儿的爱恨分明,爱打抱不平的个性从骨子里就深埋着,这更象极了她那刚正不阿的爷爷。

此刻,轻叹岁月如梭已是白发苍苍的九儿何尝不是有着万般思绪千般情,清玉在她中越发闪亮珍贵,不是因为它的价值而是一种家族的光芒让她心潮澎湃。

所幸之事,她没有成为永远的家庭主妇,而是走向社会,让自身的价值越来越灵光,或许这种骨子里的东西,本身就是命中注定。

自从在居委会工作以来,她就走上了一条没有回头路不可退缩的人生,无时不刻都在积极投身之其中。

最让她心中哽得慌的就是那忍气吞声的周老师,只是她现在束手无策。她很想很想找组织,可是她觉得这样会弄巧成掘,反而帮不了她。她寻思第一关就是得通过李大爷的支持才行。

这日,她打扫着宽敞的堂屋,虽然简陋但是空旷的,正收拾着间,隐隐地却萌生了一个念头,突然觉得这屋能不能在这件棘手的事情上派上用场。

这种急不来的事情,只能在一日一日的等待。好快,又是年三十了,在娘家吃完饭过来的圆圆一家来到九奶奶家拜年是好不热闹。

笑声满屋的孩子穿上她亲手所缝的新衣新鞋无比兴奋着这时奶奶同样拿出三件花衣裳给三个孩子,这些盼星星盼月亮盼过年的孩子们在她眼里是越发幸福了。

很意外又穿上棉花铺得暖暖的棉鞋的圆圆,小宇宙在点赞着阿婆的能量,她没说出口只是不停地道着谢谢阿婆。

这时的冬天是干冷的,围在煤火边取暖就是唯一的方向,寒从脚下起,一双鞋子温暖了孩子们的全身,也许这将成为三个孩子永恒的记忆。

一双鞋都是穿上几个秋冬,甚至姐妹换着穿。

而这双鞋子对于初中即将毕业的杨三杉更是雪中送炭,风里来雨里去读书路上要走半小时的她好几年没有穿过新鞋,姐妹俩一双棉鞋共着穿的日子终于可以结束,所以她那厚厚眼镜片下共是感激。

而当彭医生看看奶奶脚下的单薄的旧鞋子心里却是辛酸,一年下来省来省去,苦了自己,为了孩子,这就是一个母亲的伟大,勤劳节俭,自强不息的中国女性。

过完正月,在居委会办公室里各忙着各的几位老人又相聚在一起了,先开口的九阿婆道:"过了一个热闹年啊!我家小女儿三杉可就是要初中毕业了,她说想考第一师范,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要是考取了我就轻松好多了。"九奶奶不经意间说着。

李主任接口道:"那是好啊,毛主席读书的地方,我们都知道哎,光荣啊!可以成为一位为人民服务的老师啊!"

"好是好,要她考取了,才算数哎。也可以说我那老头子让闺女读书的心愿实现了,高兴着呢!不过,不论三杉考取或是没有,我都有个想法,想说出来,不知你是否赞成。"

李大爷道:"不碍事,你说吧,只要有理,我支持你帮助你。"

听了李大爷的表态,她胆子冲出来了说道:"我有些可怜隔壁周老师家的三个孩子,那日看着三个小孩上学的背影心酸。所以我有了个想法就是我家房子有两层楼,只有三个人住,堂屋也比我们现在办公的要大,我愿意腾出我家的堂屋做办公室,况且还在马路边,方便来访者,那就意味着我们居委会随时可以接待有困难的同志。我也是做娘的人,将心比心,思前想后的才做出了这样一个决定,我无尝的把堂屋做为办公室,你看成吗?"

沉默半天的李大爷皱着眉头听完,并没立刻说话,她心里是等着李大爷说上几句的。

忽然李大爷开口了道:"这个想法好是好,只是我同意了还得办事处同意才行,周老师成分不好,可是可怜,这也不是我可以决定的事,是这样吧,星期一开碰头会,我们去找刘主任说说看,看看他的意思。"

她总算鼓起勇气说了这件事,总之,任何事情只要向前迈,就会有希望。而在李主任心里不仅仅是办公室那么简单了。

他在用异样的眼光审视着眼前的这位女性,这种舍已为人的精神,不是常人能有。甚至这还冒着有可能遭到组织上批评,周老师这种被打压的人是不能想维护就去帮助的,一不小心波及自身的危险是存在的。

不该维护的后果,在这种政治斗争激烈的时期,哪怕是行为可佳,都有可能因为走错路线而殃及到她本人,所以李主任认为她很勇敢,此刻他决定要出手相助。

李大爷也算是放在了心上,第二天清晨,在办事处开完碰头会后,他们走进了刘主任的办公室坐了下来。

李大爷开门见山地开口了,道:"主任,我有件事想汇报一下,听听主任的意见。行,我们就办,不行,我们就停止。"

坐在桌前的主任喝着水热情地说道:"大爷,有事,你尽管说,我们看着办。"

于是李大爷一股脑儿就说明着来意,最后还道:"居委会的确在周老师家麻烦有是好几年,也是想想办法还人家房子了,要不是九阿婆的心细如丝顾全大局大公无私的精神提醒我,我还真不知怎么样去找一间办公室来呢!"

刘主任一口气听完他的汇报,沉思了一会儿说:"原来是这样,呆会儿我们三个人先去看看周老师家所具体情况,再作决定吧!不过,我们组织上对周老师的境况的确了解不够,虽然周家是地主身份,可是孩子是无罪的啊!"

望着松了口的刘主任的回答,两人似乎是吃了定心丸一样看到了希望,于是满怀兴奋地就带着刘主任走出了办公室向周老师家走去。

当周老师莫明其妙地看着三位干部在他家前后左右,里里外外的看了又看,他害怕极了,他估计不是什么好事,甚至他以为是不是街道看上了他整套房子。他一句话不说地跟着,只听到刘主任走出房门的时候说了一句道:"老周啊,没想到你们五口之家挤在不到二十平米的房子里生活这么久,怪不得我们有同志看不下去了,想做做好事罗,你碰到了一个好人啊!"说完后,一行人就离开了,此刻周老师是云里雾里,不知怎么回事。

然后刘主任径直又向九奶奶家的方向行进,他走进了木屋,也象在周老师家一样他屋前屋后的里里外外的都看片了,此时他憋一肚子的话终于说开了,道:"我还真没有看错你啊,你的胆量气魄真的男人都无法比拟,你的正义感是与生俱来,还是你内心的善良盖过了邪恶呢?这么无私的让出自己的房子不是人能做的事,佩服你啊!"

又对李大爷说:"我也十分赞赏你能用宽大的胸怀重新衡量周老师的处境,对你给予黄大姐的帮助我是赞同的,你维护着街道居民的根本利益,相信你们这个居委会一定会越来越好。"

李大爷道:"我这点都不能去帮助,那真是说不过去,我应该这么做了。"

刘主任道:"最后,我表个态吧,在适当地时候我会找周老师谈谈,另外你们写份材料把他出狱后的情况作个书面总结,我根据你们的汇报再请示组织的意见,如果一致通过就争取在杨三杉初中毕业考完,归还周老师的房子,桂花居委会的办公室就正式挂牌在大姐家了,以后我不叫你大姐了,也象居民一样叫你九阿婆了,谢谢你,你给我们作出的榜样,也提醒着我,工作时刻要改进啊!。"

阿婆此刻对于李主任的大力相助是无比的感激,她想如果没有李主任的通情达礼,恐怕这件事会有点困难,她也更感谢刘主任在这种政治敏感时期能够乘肩担当,心里又是无限感动。这个集体让她很温暖,她也看到了无限光明,她第一次走在李大爷的身边这么近,心也这么近,两位已过半世纪的男人和女人,今天的心情也是一样的相似,在他们的心底今天的阳光是无比的灿烂,他们迈开的步伐又是多么的自豪。

当周老师知道一道久违的阳光照射在他的已孤寂的心灵时,他又会是怎样的心情呢?到底最后的定局又是什么呢?

情义难挡理在先,西下阳光东边升

善言善行回暖意,一片冰心在玉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