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危机重重的将军
作者:满要      更新:2020-03-27 03:35      字数:3122

现在真的是他们一厢情愿了。

自家主子的心思不好猜,亦无谓再多此一举,免得惹杨远飞不高兴。三人一商量,跟府里的各人说了莫再提沈家小姐的事,众人问清楚缘故,不由唏嘘惋惜。

这夜杨远飞一回府,便察觉府上人很不妥。

大家脸色皆是不好,死气沉沉的,虽说还是卖力地干活,但是总觉哪里不对劲。

让仆从小安牵好如风时,小安反常地摸了摸马头,眼中似乎含着泪花,也不理他这个主子,竟抚着马毛自顾地长叹气。

看得他跟马也愣住了。

晚膳时,余嬷嬷也闭着一张嘴不说话,双目怔怔的毫无精神,杨远飞问她是不是身子不适,她也只是摇摇头。

就连杨远靖用完晚膳后,也匆匆忙忙地回房了。这一屋子人到底怎么了?无缘无故的,到底演的是哪一出啊?

早两日不是沈小姐沈小姐的叫得那个欢那个乐的吗,今早出门也是,为何晚上一回府,这府里的人都跟丢了魂魄一样?话也不说了?

晚上王总管如常端来夜宵,他抬头问:“今日府里人怎么了?出何事了?”

王总管闻言,眼神竟生出哀怨,深深地凝视杨远飞一眼,应了一句无事,便飘走了,留下杨远飞一人在书房浑身打颤。

鬼上身了?

第二日也如此,第三日也是如此,杨远飞实在是受不了了,他被一府上人怪异的举动弄得浑身不自在,如其这样,他倒宁愿天天听着他们喊沈二小姐沈二小姐的。

他来到杨远靖房间,问他到底发生了何事。

杨远靖老实交巴,一五一十把事情缘由说了。

“李厨说看见你跟沈姑娘一同回酒铺,余嬷嬷与王总管便以为你心里对沈姑娘有意,怎知原来不是,他们失望了呗。”

杨远飞语塞,他就知道李厨那大嘴巴,合不拢口的。

“话说回来,我怎不知哥你去过沈家的酒铺?”

杨远飞借故溜走了。

好吧,既然府上的人都知道了,他也懒得理,反正不是什么大事,任他们再沮丧也就是个三四天的事,举动怪异嘛,他忍一忍总能熬过去。

这头杨府里的人在努力平复着心情,那头沈因思心里却犯了愁。

昨日晚上,郭以年来酒铺了。

快到中秋,订酒的客人开始多起来了,沈因思,苏桥与田力忙了一天,夜幕降临时才忙得完,打道回府。

三人关好铺门,转过街口,沈因思远远望见郭以年站在树下,似在等人。

“沈姑娘。”郭以年也看到她,走了过来,手里捧着一个大布包。

沈因思听得他唤自己名字,才知是等着自己的。

“郭公子。”沈因思福了一礼。

“我未曾来过酒铺,也不好打扰,便等在此处。”郭以年温润如玉,说话声音低低的,动听悦耳。

苏桥与田力识相地站远了一些,好让他们二人说话。

“前日因城外商铺突然有事,拒了长公主大人的邀请,未能如期到沈府拜访,还望姑娘莫怪。”

“岂会,公子办事要紧,到府上之事改日再与长公主相约亦无妨。”沈因思应道。

郭以年微扬嘴角,看着沈因思,一脸腼腆:“沈姑娘是要回沈府吗?”

沈因思点头:“嗯,正要回去。”

“不如我送姑娘回去?”郭以年语气胆怯小心,“这天色也快黑了,姑娘一人走也不安全。”

沈因思转身看了苏桥与田力一眼,对郭以年说:“不怕,我与他们一起回去。”

郭以年“哦”的一声,似有点失望,想了想又说了:“那我不送姑娘了,换姑娘来送我吧。”

“啊?”沈因思惊愕。

“姑娘三人行,我只得一人,这街上危险,我想与姑娘一道走。”

郭以年说着说着低下了头,认真一想才知自己驴唇不对马嘴,看到沈因思一脸诧异后连忙摆了摆手:“瞧我说什么胡话,沈姑娘若是不愿当未曾听过也罢。”

沈因思看他羞臊难当,忍不住笑出了声:“郭公子,你真有趣。”

郭以年脸腾的一下红了。

她不愿他送,那就换成她来送他,这有何不同的?

沈因思也不好再开口拒他,回头跟苏桥与田力说了郭以年也一道走,四人便两两并行走着,苏桥与田力跟在他俩身后。

“公子既然让我送,那我们就送公子回郭府吧。”沈因思笑着对他说。

郭以年挠了挠头,一脸不好意思,“怎好让姑娘送我回府,其实我方才不是这个意思,我……”

沈因思又捂嘴笑了,不再捉弄他:“我也只是开玩笑。”

郭以年才松了一口气。

“此刻才关铺,沈姑娘最近很忙吗?”郭以年问。

“还好,快到中秋了,订酒的人多了些,但每年也如此,早就习惯了。”

“铺中只有你们三人吗?”

沈因思点头:“在铺中打点的就只我们三人,若是送酒忙不过来,兄长便让府上的人来帮忙。”

郭以年支吾一阵开口了,“若是有需要在下的地方,沈姑娘尽管开口便是,我对买卖也算是在行,应该能帮上忙的。”

沈因思歪头看他,要这郭家大公子来这小小酒铺帮忙,太大材小用了吧?

怎说也是全国有名的大富商啊。

“不可不可,都是粗重功夫,铺中也有人手,因思岂敢劳烦郭公子?”见得他默言,顿了顿说:“但公子有此心意,因思心中感动,先谢过了。”

月色朦胧,郭以年看着她,缓缓说:“在驸马与公主大婚前,在下曾见过沈姑娘,只是姑娘不知情而已。”

“竟有此事?”

“嗯。”郭以年点了点头,道:“有一回,我陪母亲到隍母庙还神上香,因皆是女子,我不好在庙中久留,便在庙外等着。”

“平素庙外总有很多困苦难民等着富家夫人或小姐施舍银两,可那时却无人在外。我闲着没事到处游逛,发现了有位姑娘正在为那些难民派发饭菜。”

沈因思笑了笑。

“难民衣脏,人多亦是杂乱,可我只觉得那位姑娘心善人美,不由记挂在心中,日日想念。”

郭以年厚着脸皮,壮着胆子说完那句话后,耳根也红了。

沈因思听着听着也涨红了脸,手已不知道该往哪儿摆。

“我原以为再无机会相见。”郭以年手心已全是汗,悄悄地握了握拳,隔了好一阵子又轻声说:“但幸好让我再遇见了。”

沈因思抿着唇没应话,只觉脑子嗡嗡嗡作响,脸火辣辣地烧着。郭以年猝不及防的说了这些话,她都不敢抬头了。

不知过了多久,沈因思才小声说:“郭公子……”

“在下亦知方才的那番话唐突无礼。”沈因思话音未落,郭以年就抢着说了,他轻咳了几声,似乎刻意压低了声音:“沈姑娘现在不必说什么,在下并不敢强求沈姑娘何事,亦不敢奢望姑娘现在对在下怀有相同的情义。”

郭以年的话断断续续,停顿了一会又说:“虽然不是现在,但我心中会期盼着,姑娘有朝一日能接纳我。”

沈因思心里怦怦直跳,只知道自己心跳声大得厉害,好像全然听不到周围吵闹的声响,嗓子更像塞满棉花,她脑子一直是嗡嗡的响,还没缓和过来,又听得他说:“我是诚心诚意的。”

路上行人不少,来来往往热闹无比,万家灯火炊烟袅袅,不知从何处飘来饭菜肉香,苏桥与田力跟在身后,不知谈论何事,说说笑笑甚是开怀,沈因思木纳地往前走着,郭以年背影高大,挡住了路旁烛火的亮光。

很快回到沈府门前,郭以年低头看她,见沈因思脸色绯红,一时失神,愣了愣,可又马上反应过来,把手上一直提着的布包塞给她,“我上回听明意公主说沈姑娘喜欢看书,尤其是英雄小说江湖列传这些的,我便找了好些来,希望姑娘喜欢。”

沈因思抱着那沉甸甸的布包,眨了眨眼,才知他一直提着这么重的书,心中一暖,柔声道:“谢谢郭公子。”

郭以年抿紧嘴亦难掩心中欢喜之意,嘴角止不住上扬,露出了亮白整齐的牙齿,“那在下先告辞了。”

沈因思笑着点了点头。

“还有。”郭以年左顾右盼看了看四周,俯低身,头靠到她耳边,压低了声:“郭某方才跟沈姑娘说的那番话,沈姑娘可不许忘了。”

沈因思有些羞,紧张抬头,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却见郭以年一溜烟跑了。

转眼就不见了人影。

沈因思站在原地,看得傻了眼,方才一幕幕像做梦一样,后来实在忍不住,噗的一声笑了出来,这郭公子,真的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