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十二:木棉庵
作者:萧岿      更新:2020-03-19 18:25      字数:2289

“喂,该你了!”

“但愿,我能躲过此劫吧!”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杨思妍在内心默默地祈祷着,希望那些人不要发现自己是女人,她心里清楚,自己女扮男装,虽然可以省去不少的麻烦,但与此同时,也会给鞑子汉奸不少“胡思乱想”的空间,只要他们发现了,她这个身着青衣的书生竟然是一介女流,到时候,在怀疑和好奇心的驱使之下,这些鞑子汉奸一定会严查下去,直到,再度揭开她的真实身份。

“大人!”

就在杨思妍准备接受检查之际,一个将领模样的军官策马而至,骑在马上,用马鞭指着城门口通缉杨思妍海捕文书,问了守门的士卒一句:

“你们,还没有发现罪妇杨思妍?”

“回大人,暂且没有发现杨思妍,不过,凭目前的铜墙铁壁,她已然是插翅难飞,只要出城,必定就是自投罗网!”

“甚好,我这就去报告蒲大人!”

说完这,将领就调转马头,策马而去,杨思妍这才稍微感觉轻松了些,于是乎,她向前跨了一步,故作镇定,开始准备应对检查。

“汝是何人?”

面对元兵的质问,杨思妍只是咳嗽两声,说道:

“在下徐谓,本想返回漳州照顾家父,却不想,遇上了官兵检查,以至于耽误了行程!”

“怪哉,你一介书生,嗓音咋会像妇道人家?”

元兵嘀咕了句,慢悠悠地绕着杨思妍走了一圈,眼神里,分明露出的就是疑惑与不安。而杨思妍却是故作嗔怒,瞪了元兵一眼,反问了句:

“想多了吧,我只是一介书生,又怎么可能是妇道人家?”

“是吗?不过看起来,你的脸颊,咋会和女人一样白净?”

元兵还想再多问几句,却不想,就在这时,一辆载着干草的马车向着城门疾驰而来,眨眼间,就冲到了南门口。

“站住!”

刹那间,元军士卒和蒲家私兵几乎不约而同地惊呼起来,纷纷拔枪挡在了城门前,然而,马车然没有停下的意思,车夫狠狠地抽了抽马的臀部,老马嘶鸣一声,撞倒了几个士卒,冲散了元军和蒲家私兵组成的的人墙。

“快给我追!”

“得令!”

看着元军士卒乱作一团的样子,杨思妍不禁嘴角一翘,趁着混乱,她随着人群挤出了南门,向着漳州的方向而去。

“别跑!”

“给老子站住!”

十几个元军士卒骑着马,在马车后头紧追不舍,眼瞅着元兵越来越近,车夫索性心一横,纵身一跃,跳进了路旁的小溪之中。

“娘的,跑哪去了?”

元兵面面相觑,看着流淌的溪水,一时之间也不知该如何去找人,看起来,除了下水去找,否则,绝无可能找到那个跳河的车夫。

“大人,这该咋办?”

元军士卒纷纷将目光投向了一个百户,而百户则思索片刻,摆了摆手,说道:

“也罢,杨思妍一介妇人,岂有如此胆量跳河?撤!”

元军打马撤退了,看着元兵撤离的背影,一个人忽然从溪边的草丛里爬了出来,自嘲道:

“哈哈,没想到这么容易就放弃了,实属可笑至极!”

这个人,就是黄溍,虽然他早已不再和杨思妍一起走,但眼瞅着她即将再度落入魔爪,他还是决定,最后救她一次。

“真是好险,要是被这帮竖子逮住,那我可就死定了!”

逃出泉州,杨思妍终于松了口气,自以为又多活了几天,不曾想,徒步走了几里地,她忽然觉得脚底下传来一阵疼痛,抬脚一看,这才发觉,自己的鞋子已经破了,脚趾和脚跟,也从破洞里露了出来。

“好吧,这可真是倒霉!”

杨思妍无可奈何,只得从包袱里掏出了布条和绢帛,脱下鞋之后,将其缠在脚上,之后,套上鞋袜,她总算是觉得舒服了些,休息片刻,她就整了整包袱,继续踏上了前往漳州的路。

“再走两天,就可以到漳州了,到时候,还是经月港坐船回流球吧!”

一路上,杨思妍琢磨着,自己是不是应该从月港离开,不过,思量许久,她却放弃了这一念头:

“不行,事到如今,蒲师文一定已经在月港埋伏了重兵,若是我一个人去,则无异于自寻死路!”

……

“累死我了,总算是到漳州了!”

经过两天多的步行,杨思妍终于抵达了漳州境内,此刻,她的鞋子早已磨坏,脚底也被磨得满是血泡,因此,她此刻最希望的,就是去城里买双新鞋,然后去漳州车站坐火车前往广州。

“这是?”

在漳州城外,走了几步,杨思妍发觉,自己来到了一处古庵庙前,这里树影婆娑,庵前有棵郁郁葱葱的大榕树,遮住了炽热的骄阳,而在树下,则放着一块低矮的石碑,上书“木棉庵”三个字。

“木棉庵?”

杨思妍娥眉微蹙,忍着血泡破裂的痛楚,一瘸一拐地走到了石碑前,看着石碑上的三个字,曾经在这里发生的一幕往事,忽然涌上了她的心头:

“这不就是,郑虎臣杀死贾似道的地方?”

对于贾似道,杨思妍自然并不陌生。她记得,他是大宋在大陆统治期间的最后一位权臣,也是目前的最后一位权相,在她的记忆里,贾似道与她母亲赵珍珠在朝廷中的关系,始终是若即若离,不仅如此,杨思妍还记得,赵珍珠曾说过,贾似道一心想要利用她来除掉政敌,然后一手遮天,却不想,赵珍珠并不想背上祸国殃民的罪过,因而,也没有力配合他的一举一动。

杨思妍走进了木棉庵的大门,此刻这里空无一人,在庵庙的厅堂里,供奉着一尊塑像,看起来,也早已经斑驳不堪,似乎是开漳圣王陈元光的塑像。

开漳圣王陈元光,是唐代建立漳州的名将,也是被漳州人奉为神灵的英雄,陈元光自未弱冠之年即随父率众南下,直至殉职,始终坚守在闽戍地,长达四十二年;治闽有方,开科选才,任用贤士,招抚流亡,烧荒屯垦,兴办学校,劝民读书,还在州内设36个堡,立行台于四境,作为军事绥靖和政治教人的据点,因为这些功绩,他才被漳你现在所看的《宋韵梅花》番外十二:木棉庵只有小半章,要看完整版本请百度搜:()进去后再搜:宋韵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