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影
作者:朴成国      更新:2020-03-07 04:58      字数:2251

荀彧和美馨就着香喷喷的白米饭,吃了酸菜鱼、宫保鸡丁、农家小炒肉等相对下饭的菜式,饮了一盏茶,离开二楼的餐馆。荀彧要去甲板下面找船老大,美馨反正百无聊赖,想随荀彧一道下去。

“那可不是什么好玩的地方,”荀彧道,“你确定要去?”

“去看看嘛,反正无聊。”美馨回道。

这艘楼船,甲板下有二层甲板、三层甲板。三层甲板提供动力,几十名水夫在那里挥汗如雨,划桨助船前进,并设有物资仓库、货物仓库等。二层甲板设有炮台,共计二十来尊火炮。

二层甲板同时也是船员、副官和船老大船长室的所在,看守甲板入口的水夫见到荀彧,主动与之攀谈,叫一声“荀令君”,似是旧时相识。

这些船夫都是二十来岁的虎狼年纪,二十来岁,也是风花雪月的好年华,但他们为了一口吃食,常年在水上讨生活,空空练就一身本领,却只能在船上打熬龙虎精气,心曲寂寞,永夜销魂,左右两手相伴不过。有的水夫忍无可忍,索性与同侪暧昧,成水上鸳鸯。

那些坚守男儿本色的水夫,寻常见到婉娩绰约的女子,免不了阻截调戏一番,美馨所以免去言语肢体的骚扰,因她是和荀令君同道而来。水夫领着荀彧、美馨下了二层甲板,径直来到船长室门外,唤一声:“大哥,荀令君拜见。”

船长室的门“呀”的一声开了,一个肌肉如山峦般棱角分明的汉子在门后出现。他站在那,块头大得足够把门框撑破,美馨不由揣测,他平素是如何在屋里屋外进进出出的。

船老大头上绑着红头巾,身后挂一顶斗笠,上身一件磨得褪了色的琥珀金短马甲,下着总角马步裤,腰间缠着盘蛇缆绳,左手执一柄通天惯地铁锈色大船桨,手臂处缠着灰迹斑驳的绷带,船桨在地上一剁,庞大的身躯望后一退,右手向屋内一请,荀彧和美馨便走了进来。

荀彧和美馨走进屋内之后,船老大关上船长室的门。美馨举目四顾,只感到一片狼藉。室内徒有四壁,竟连一张桌子也无,室内仅有两把椅子,一把船老大坐了,另一把荀彧去坐。美馨有座无座,两个男人都没有刻意理会。

但这房间却不是仅此而已,除了两把椅子,房间的一个角落铺满了稻草,室内灯光幽暗,潮湿阴翳,久而久之,便毛骨悚然。美馨不由后悔随着荀彧来到此处,现在后悔固然迟了,唯有期盼荀彧和船老大早些商谈完毕。

“令君,有话请讲。”船老大也不客套,直奔主题。

“二哥,我去东莱有要务处理,事有轻重,非此不来叨扰,荀彧想请二哥用一次大浆,加快水上行程。”

“令君想几日到?”

“三日之内。”

“两月的行程,想三日之内到么。”

“所以我来找二哥,这黄河之上,想三日到东莱,非二哥不能为也。”

“纵是我,若非十二分用力,也不能够……”

“请二哥助我一臂之力。”

“好……你们有几人?”

“五十来人。”

“我会让水夫加速,到了顿丘,”船老大道,“楼船靠岸,我们换一条船。”

此时,五楼头等舱卧房内,夏侯惇正与那捏死信鸽的铁手男子对答。男子嘴里叼着牙签,站在阳台上,背向夏侯惇,眼望天涯云端。夏侯惇则展开一张信笺,从上至下,详读备细,读完却将信笺撕做碎片。

“夏侯将军,你为何撕了我的证物。”铁手头也不回地问道。

“哼,我和文若奉主公命令行事。东莱海上青龙二帮,主公尽皆知晓,你想凭一封信,定文若的罪责,夏侯元让不答应。”

“将军难道忘了,我也是奉主公之命。”

“难道是主公命你们一路追查我和文若么?”

“若是追查将军和荀彧大人,将军此刻怕是不会见到我。”铁手道,“主公待将军如手足,将军不必心疑,我们追踪的不是将军。”

“难道孟德怀疑文若?”夏侯惇皱起眉头,眼下荀彧是阵营里的居中重臣,军国事务皆经其手,纵是夏侯惇眼里,亦是一人之下的无上信赖。荀彧居此位前,曹操明里暗里多次试探,方有今日君臣局面,熟料曹操对荀彧依旧心怀揣测,命“影”的人暗中盘查。

一方面,夏侯惇对自己身为曹操的心腹重臣充满信心,感恩不尽;另一方面,不由觉得曹操用人猜忌太过,无论如何,不想让荀彧横遭“影”的构陷。

“主公胸怀寰宇,包容山海,任人唯贤,仇雠不避,荀彧大人是军中栋梁,王佐天谋,怀疑之言,子虚乌有。”铁手道。

“既然没有怀疑,我劝你们就此收手。”

“将军,”铁手故意顿了顿,黄河之水依然汤汤荡荡,向东流进,“荀彧大人才比天高,但东莱海上青龙之事,有欠稳妥。”

“如何欠妥?”

“东莱是主公领内的第一流水军,造了我中原之地的第一大港,北通半岛,东抵倭国,实则利害难定。这青梅、龙火,终究不是曹家麾下,不受主公节制。且江湖传言,青龙二帮,朝秦暮楚,与东吴往来密切,此等江湖草莽,肆意放任,日后只怕反为其害。”

夏侯惇也曾听族弟夏侯武德家书中提到,青梅帮帮主梅湘夏与东吴大都督周瑜是昨日相知,多有书信往来。江湖帮派与地方势力,本就互为利用,无信用可言,梅湘夏左右逢源,说好听一些,是乱世求生的权宜之计……

他又想起那时曹军攻破袁绍最后一阵,影在袁绍幕府收集到无数曹家阵营的家臣与袁绍往来通敌的书信,曹操没有责罚有通敌嫌疑的幕僚,而是命人将这些书信付之一炬,多少人曾因曹操如此宽宏举动心悦诚服。

曹操在大局上恰到好处地把握人心,但在圈内往来之中,却充满猜忌,所以设立了直属特务机构“影”,监察官员、百姓。导致人人自危,民不敢言,民间甚至有“不惧曹公,但惧行空”的说法。

“这件事,我会亲自调查,”夏侯惇道,“在掌握十足证据之前,你们不要轻举妄动,否则,别怪我不客气。”

“……”铁手狡黠地一笑,再次从阳台上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