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他姓孙,我姓陈
作者:晨早      更新:2020-02-27 15:02      字数:2142

书接上文,孙悟空走上前,轻轻的拿起,丢一个蟒翻身拗步势,指着那贼头道:“你造化低,遇着俺老孙了!”

那贼上前来,又拿g朝孙悟空头上打了五六十下。

孙悟空笑道:“你也打得手累了,且让俺老孙打一棒儿。”只见那孙悟空展开g子,幌一幌,有井栏粗细,七八丈长短,当的一g,把那贼头压倒在地,嘴唇贴在土上,再不做声。

那一个贼头开口骂道:“这秃驴真是大胆!盘缠没有,转杀我一个人!”

孙悟空笑道:“且消停,且消停!待我一个个打来,一发教你断了根!”当的又一g,把这个贼头又打死了,唬得那众喽啰撇枪弃g,四路逃生而走。

却说那唐僧骑着马,往东正跑,猪八戒、沙僧拦住道:“师父往哪里去?走错路了。”

唐僧兜马道:“徒弟啊,趁早去与你师兄说,教他g下留情,莫要打杀那些强盗。”

猪八戒道:“师父停下,等我去来。”呆子一路跑到前边,厉声高叫道:“哥哥,师父教你莫打死人。”

孙悟空闻言暗笑道:“兄弟,我一个和尚,哪会打死人?”

猪八戒道:“那强盗都往那里去了?”

孙悟空道:“别的都散了,只是两个头儿在这里睡觉哩。”

猪八戒笑道:“这两个遭瘟的,没想到打劫也这么累,想必是熬了夜,不去回窝睡,却睡在此处!”猪八戒走到身边,看看道:“倒与我是一样的,张着口睡,淌出口水来了。”

孙悟空笑道:“哪里是口水,是俺老孙一g子打出豆腐来了。”

那猪八戒疑惑道:“人头上哪里有豆腐?”

孙悟空道:“呆子啊!是打出脑子来了!”

猪八戒听说打出脑子来,慌忙跑回去,对唐僧道:“那强盗散了伙了!”

唐三藏闻言道:“善哉!善哉!往哪条路上去了?”

猪八戒道:“打也打得直了脚,又会往哪里去!”

唐三藏道:“那你怎么说散伙?”

猪八戒道:“贼头被打了,不是散伙是什么?”

唐三藏赶紧问道:“打的怎样?”

猪八戒道:“头上打了两个大窟窿。”

唐僧闻言道:“快解开包袱,取两个膏药与他两个贴贴。”

猪八戒笑道:“师父好没正经,膏药只贴得活人的疮肿,哪里贴得了死人的窟窿?”唐三藏闻言道:“真打死了?”说完就恼起来,口里不住的絮絮叨叨,猢狲长,猴子短的,兜转马,与沙僧、猪八戒至死人前,见那血淋淋的,倒卧于山坡之下。

这唐僧甚不忍见,即对猪八戒道:“快使钉钯,筑个坑埋了,我与他念卷倒头经。”

猪八戒道:“师父使错了人,大师兄打死人,还该教他去烧埋,怎么教俺老猪去做土工?”

孙悟空被唐僧骂恼了,对着猪八戒喝道:“泼懒夯货!趁早儿去埋!迟了些儿,就是一g!”

那猪八戒慌了,赶紧往山坡下筑了有三尺深,但是钉钯锋利,一扒拉土就漏过去了,于是丢了钯,便用嘴拱,这长嘴大耳真不是吃干饭的,一嘴有二尺五,两嘴便有五尺深,把两个贼尸埋了,最后垒作一个坟堆。

唐僧:“悟空,取香烛来,待我祷祝念经。”

孙悟空努着嘴道:“好不知趣!这半山之中,前不巴村,后不着店,哪里去讨香烛?就是有钱也无处去买。”

唐三藏恨恨的道:“猴头过去!等我撮土焚香祷告。”说完开始念经,最后道:“两位好汉,听祷原因:

念我弟子,东土唐人。奉太宗皇帝旨意,上西方求取经文。适来此地,逢尔多人,不知是何府、何州、何县,都在此山内结党成群。我以好话,哀告殷勤。尔等不听,返善生嗔。却遭孙悟空,g下伤身。吾念尸骸暴露,便随掩土盘坟。折青竹为香烛,无光彩,有心勤;取顽石作施食,无滋味,有诚真。你到森罗殿下兴词,倒树寻根,他姓孙,我姓陈,各居异姓。冤有头,债有主,切莫告我取经僧人。”

却说那唐僧念完悼词,猪八戒笑道:“师父推了个干净,他打时却也没有我们两个。”

唐三藏闻言,真个又撮土祷告道:“好汉告状,只告孙悟空,也不干猪八戒、沙僧之事。”

孙悟空闻言,忍不住笑道:“师父,你老人家忒没情义;为你取经,我费了多少殷勤劳苦,虽然降妖除魔之功多归刘晨师伯,但是俺老孙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如今打死这两个毛贼,你倒教他去告俺老孙;虽是我动手打,却也只是为你;你不往西天取经,我不与你做徒弟,怎么会来这里,会打杀人!索性让我念些悼词。”

那孙悟空说完,便攥着铁棒,望那坟上捣了三下,道:“遭瘟的强盗,你听着!我被你前七八g,后七八g,打得我不疼不痒的,触恼了性子,一差二误,将你打死了,任凭你到哪里去告,俺老孙实是不怕:玉帝认得我,天王随得我;二十八宿惧我,九曜星官怕我;府县城隍跪我,东岳天齐拜我;十代阎君曾与我为仆从,五路猖神曾与我当后生;不论三界五司,十方诸宰,都与我情深面熟,随你到哪里去告!”

唐僧见孙悟空说出这般恶话,道:“徒弟呀,我这祷祝是教你有好生之德,为良善之人,你怎么就认真起来?”

孙悟空道:“师父,这儿不是久留之地,且和你赶早儿去寻人家借宿去。”

那唐僧只得怀怒上马,孙大圣亦有不睦之心,师徒都面是背非。

师徒四人依大路向西正走,忽见路北下有一座庄院。唐三藏指着道:“我们到那里借宿去。”

沙僧道:“师父说得对啊。”

几人遂行至庄舍边下马。看时,却也好个住场,但见:野花盈径,杂树遮扉。远岸流山水,平畦种麦葵。蒹葭露润轻鸥宿,杨柳风微倦鸟栖。青柏间松争翠碧,红蓬映蓼斗芳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