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刚:自媒体与百分之八十个体商户融合之路长篇
作者:林建刚      更新:2020-02-26 02:35      字数:4625

原创声明,本文作者林建刚,联系请加osheet,原创竞品分析自媒体guanggaogo创始人,本文可不经过任何授权发布到任意公众号平台和各种网站,所获得的盈利归转载者所有,唯一要求,请保证文章标题和内容的不可篡改,多一个字,少一个字都不行,谢谢

林建刚:自媒体与百分之八十个体商户融合之路长篇

【困兽之斗】

如果一个人,稍微懂点产品,运营,营销,写作,策评,活动,等等,去了各种地方,接触了各种行业的人,了解了各种事情,有了很多的想法,最后做了自媒体,在不断的试错前行中,达到了全平台日均阅读量10000+的水平,他的下一步该如何走

在这个垂直领域细分非常严重的时代,如果不是做平台有巨大的流量,那么就是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好像什么都会一点的人,都会过的不怎么样,还好,我不信这个邪

【服务好80%的人】

马云说,阿里巴巴的金融是要准备服务好80%的用户的,大概意思就是这样,原话我忘记了,在金融领域,过去的想法都是服务好20%的优质的客户就可以了,普通人,小微企业,想要贷个款,借个钱,基本连银行的门都进不去

裸贷事件为什么会发生,为什么受害的大部分都是学生,甚至在十几个gb的视频文档图片资料中,还有很多年纪偏大的中年妇女,为了一千块钱都可以拍那个地方照片的人,当时这份资料,我花了大概一周的时间看完

说实话,我看吐了,我以为我们所在的世界不应该是这样的,但是现实就是这样的,贫富差距过大,有钱的越有钱,穷的越来越穷,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除了钱,还有各种基础性的服务,基础性的资源,是个体商户都拿不到的

【得不到的数据】

有的商家并不喜欢团购,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些团购网站就是赤裸裸的侵略者,压榨者,虽然可以带来一定量的客流,但是却隔断了商家和顾客之间的联系,商家最后变成了一个只要生产产品的加工厂,顾客认的只是团购平台,根本不会去认到底是哪个店家提供的服务

所以很多时候,这些商家就会出现不满意,甚至有的想不开的,基本就把这样的怒火撒在了顾客身上,然后顾客在平台举报,然后平台撤掉这个商家,平台不需要考虑这些,你是商家,你给我提供服务就好,你不想干,和你一样的店铺多了去了

在中国,低基础的服务提供者真的是太多太多了,同质化非常的严重,这也是为什么这些平台有恃无恐的原因,团购平台如此,招聘平台如此,很多公司也是如此

想不通内在逻辑的就是那些普通的个体商户,还有就是求职者等等

平台可以拿到各种数据来做他们的大数据,而个体商户还有普通人只能通过一次一次的经验和教训来试错,总结来的所谓的数据又会因为更新不及时,导致总是跟在平台的后面跑

无奈

【浪费掉的钱】

为什么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会这么流行,为什么普通用户更喜欢使用微信进行高频率小额支付,而商家更喜欢使用支付宝进行大额度的转账,信任

如果是现金,你的每一笔支出和收入都是可以做到心中有数的,但是如果是电子支付,每一笔花出去的钱,进来的钱,除了你最后对账的时候是有感觉的,其他过程中基本都没有什么感觉,因为虚拟,看不到,摸不着,享受了便捷的服务,却也失去的在货币流通过程中可以得到的各种数据

挣钱就好了,关心那些干嘛,这是商家的常态,花钱就好了,关心那些干嘛,这是顾客的常态

每一笔资金的流动,都变成了金融机构的数据,成为了平台的大数据,钱是商家和顾客的,但是最后真正得到钱流通过程中价值的,只有这些支付平台

无语

【还有什么渠道会被干掉】

过去,顾客用餐是来店里,顾客预订是通过电话,顾客叫外卖也是通过打电话,现在,各种团购外卖平台做了

过去,顾客觉得这个菜不好吃,不对味,或者说有的建议和意见,第一时间就可以和商家商量,在快速的决策中,店家的反应能力和沟通能力是在不断提升的,现在,所有的意见和建议都留在的平台,原本简单几句话的吐槽说不定还可以换来店家的一次免单

现在变成了只要在平台看到这家店,必定去看评论,在那些认真评论和恶意评论中迷失掉方向,而我,不管是外卖还是团购,我都懒得在平台里面写下评论,甚至是几星好评,因为懒,明明几句话就可以搞定的事情,非要搞的这么麻烦,而我在消费开始和消费结束和店家一句话互动没有

这部分意见反馈渠道也被平台截胡了,用来制作各种标准来给行业制定规则,把很多店家洗牌

过去,大量的广告出现在墙体,汽车,马路,等等地方,现在,朋友圈信息流广告,新闻资讯app隔几个新闻来一段广告,微博里面隔一些信息流变成了广告,还有各种app启动页面的闪图,甚至各种rom里面内置的广告,最出名的是小米的adui,传统的广告渠道被弱化,手机终端的广告被不断的集中,微信公众号,各种自媒体平台等等

【传单,优惠券,广告卡片】

直到现在,很多店铺还是会发传单,然后制作各种优惠券,还有各种广告小卡片,然后街头大规模的招很多人去发,我问过很多发传单的小姑娘,小伙子,甚至是大妈,我问他们,如果是你,你会看这些传单吗,他们的回答基本上都是这样的

不知道能做什么,所以就发传单,兼职发发传单,赚点零花钱,老板要求的,必须做,最后的回答统一起来就是,tm的傻子才看,我才不会看

甚至我盯着一个发传单的,给很多人发传单,对方那传单的状态都很不一样,有的直接绕道而行,有的经过不予理睬,有的只是礼貌的笑笑,说声不用,有的会出于同情心接过来,走上一段路后把传单扔进了垃圾桶

简单分析一下其实就知道了,很多信息在传播的时候,都会遇到的问题

这个信息我看到了,但是我不需要,这家店铺我去过,不想再去了,这个传单都是我今天第n回看到了,我也曾经发过传单,不远处一定有个sb老板在盯着看呢,反正一会可以扔进垃圾桶,一会坐的时候还可以垫屁股

最后的最后,发传单的人在老板想当然的命令中去发了传单,苦哈哈的站了一天,被n个人拒绝,心里和不爽,然后发出去的很多传单还给环卫工人增加了各种压力,而这个传单的时效性还很短,做传单还要花好几百块钱,还是不算任何设计费用,最后都没人看

图个啥

【自媒体的价值】

撇开那些号称有几万十几万几百万的平台可以接到很多钱的广告

撇开那些抄袭别人文章,洗稿的所谓的自媒体平台

撇开那些各种公司自有的微信公众平台

那么作为一个全平台日均阅读量只有10000+,而且流量还都来自全国各地的自媒体来说,我们可以做点什么

想了很多,也做了很多,从一开始没有定位,到现在逐步清晰的定位,从一开始不清晰的服务体系,到现在逐步清晰的服务体系

在巨头的领域和巨头争第一,思路一条,而在巨头没有涉及的领域做高度垂直的服务,做大后等待巨头收购,或者自己成为巨头,这个时间周期,技术,人员等投入也不是一个人可以承受的,那么就让这日均10000+的阅读量浪费掉吗

想得美

【做一个有价值的自媒体】

我可以不用服务那些巨头公司,甚至大中小型的企业,我都不用提供服务,我只要把微型的企业,还有是个体商户给服务好就可以了呀,怎么服务

我的微信公众号到现在也就135个关注,而且大部分集中在山西太原和山西孝义,其余是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关注者,很多都是某个行业里面的老板,店主,微商,网店店主,手艺人,鱼龙混杂,但一个基本的定位就有了,那就是这里面的人都是商户,那我之前还傻逼的天天给他们推送我写的各种文章也是吃饱了撑的

那我来给这些人提供服务好了

比如提供免费的guanggaogo专属名片,这个我在半年前还不是自媒体的时候就已经在山西孝义给120多位来自不同地方不同行业的女性店主做过了,只是当时就是很简单的用锤子便签把他们的店名,产品,营业时间,位置,电话,微信,产品照片等等信息聚合,然后排版,生成图片,然后发给她们,女士第一次免费,即使当时很简单的一个规则,而这这个基础上,我还策划了广告go活动1,广告go活动2,而且还自费在某个当地的有四万粉丝的微信公众号上投了400的第二位置的广告

结果没人去,钱白花了,然后还被一些店主抛弃了,当时我以为的问题是出在店家身上,逼格不够,后来我连旅游公司找来,还有做高档木门的找来,女子瑜伽会所找来,结果也是没有用,那就是说他们的店铺知名度不够,那我就去北京找小米,一加,锤子,后面的故事我就不说了,之前有大量的文章写过,反正是对方不鸟我

再后来就想的给各种媒体平台写文章,投稿,48个媒体平台,还是很知名的那种,邮件不回复,内部投稿直接拒稿,拒稿100多封后,我也就明白了,这些媒体真不是东西,看来还得自己弄

刚好新媒体崛起,于是我就阴差阳错的进来,从一开始的微信公众号,到后来的各种自媒体平台,博客,专栏,甚至连起点中文网我都上去写了两部十万字的小说,再后来又接触到了做硬件媒体的,做营销的,做广告的,做技术的,做媒体机构的,这么一圈下来后

我的微信公众号的粉丝从一开始的0到25到后来的99到后来的74再到后来的125再到后来的100,再到现在的135,完全就是过山车,翻翻关注我的人,基本上很多都是新的,能从一开始陪我走到现在的大半年的时间

我曾经服务过的120多位女性店主,到后来的78位店主,到后来360多微信好友里面有大量的免费伙伴,付费伙伴,特殊伙伴,到现在,微信公众号里面有的,不超过20人

而做自媒体呢,一开始文章的零阅读,到后来文章在多个平台都开始发布,到后来不定期的总是有文章被别人抄袭,转载,洗稿,而这些人里面,有的是普通的不备案的个人网站,有的是稍微有点名气的网站,有的是公司媒体机构的网站,还有一些是注册资本都在几百万的广告公司

过去我介绍自己,都是要一遍一遍告诉对方名字和我做了什么的,现在,我可以直接告诉他,我的名字叫广告狗林建刚,我的品牌是guanggaogo,你可以随便到百度,360搜索,搜狗里面去搜索

我所有的信息,我所有写过的文章,都可以搜索到,而这一招,还是我2013年入职360写简历的时候,我曾经的上级告诉我的,现在想想,真是百试不爽

而我的文章从一开始可能一个月,一个星期,才可能被各种平台收录,到现在,文章发出去一个小时,就已经被某些网站收录,在百度里面搜,还排名靠前,比我自己所在的自媒体平台的排名都靠前

真是有趣到不行

所以我就想,虽然我在各种领域都做的不精通,但是我的优势就是什么都接触,什么行业都接触,什么人都接触,什么事情都去思考,什么样类型的文章都写,是不是这就是属于我自己的风格和优势所在

那么依托我自身的优势,是不是就可以找到guanggaogo专属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

先从免费的guanggaogo专属名片作为一个切入点,进而按照无现金和无纸化的思路,逐步把现在的名片,广告传单,优惠券,活动卡片,等等实体的东西,一步一步的淘汰掉呢?

而这,就是我

而这,就是我自媒体guanggaogo与百分之八十个体商户的融合之路探索

未来已来,只是尚未流行,我喜欢这句话

原创声明,本文作者林建刚,联系请加osheet,原创竞品分析自媒体guanggaogo创始人,本文可不经过任何授权发布到任意公众号平台和各种网站,所获得的盈利归转载者所有,唯一要求,请保证文章标题和内容的不可篡改,多一个字,少一个字都不行,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