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蠢蠢欲动的袁绍
作者:灵光如梦      更新:2020-01-13 06:35      字数:3304

唯一让叶寻感到不解的是,廖化并没有来到青州,就跟消失了一样。

“算了,不来就不来吧,反正我也不缺他一个人。系统大爷,启动召唤系统,将两个召唤机会都给我用来召唤文臣。”叶寻在心里说道。

“叮咚,系统启动中。恭喜主人获得北宋范文正公范仲淹,武力43,统率88,智力95,政治97。当前植入身份为东平陵县令。”

“第二位人才为南宋抗元名臣文天祥,武力54,统率79,智力92,政治95。当前植入身份为主公帐下幕僚。”

“由于上次并未出现制约人才,因此本次召唤补上。本次制约人才共有两名,请主人仔细聆听。”系统机械的说道。

“我说系统大爷,你这个经常卡机的毛病真的要改一改了。要么不灵敏,要么就灵敏过了头,现在就连人才简介都没有了,你这样让我很为难的。”叶寻无奈的摊开手说道。

“系统也很想修正,但由于漏洞的原因,系统的程序一直处在混乱中,无法有效的工作。”系统也很无奈道。

“得!你现在竟然还成了残缺品。说好的高科技呢?竟然连一个小小的漏洞都修补不了,你对得起将你制造出来的人吗?”叶寻吐槽道。

“系统已经将漏洞修补了一大半,目前只有在召唤人才的情况下,才会出现制约人才,并且数量限制在了一个,不会再出现多个制约人才的情况。而且如果不是为了你,系统也不至于导致程序混乱,出现漏洞。你这么倒打一耙,良心不会痛吗?”系统反驳叶寻道。

“抱歉,还真不会。”叶寻厚着脸皮说道。反正他跟系统打打闹闹惯了,完全不用客气。

系统就知道叶寻会这么回答他,干脆不予理会,公事公办道:“第一位制约人才为:唐朝酷吏来俊臣,武力45,统领57,智慧71,政治55。当前植入身份董卓亲信,专事告密。”

“好家伙,竟然把请君入瓮兄给搞来了。这下子,长安那边的官员可就真得把脑袋别在裤腰带里过日子了。”叶寻万分感叹道。

这来俊臣历史上就是一个诡谲奸诈、反复无常、凶险邪恶的混混,专门喜欢告密。结果武则天还就偏偏喜欢他这种人,委任为亲信。

要不是这来俊臣最后作死,得罪了太多人,四处树敌,只怕还不至于这么轻易的就狗带。

“第二位制约人才:梁山第三十位好汉浪里白条张顺:武力79,统领71,智慧50,政治42。特殊技能善水:在水里时,武力+5。当前植入身份为荆州渔民。”

这还是第一个在野的制约人才吧,不过这样也好,不然这家伙无论给谁都会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自己手下的将领几乎个个都是旱鸭子,下了水还有没有战斗力都是一个问题。可人家却没有这样的担忧,下了水之后武力反倒直接涨到了84。

也难怪这家伙在水浒传里这么喜欢呆在水里面,原来是有增加武力。只可惜这家伙基础武力太低,要换成其他高武力的将领,那水战就基本上没得玩了。

叶寻让人召来范仲淹,只见那那范仲淹身长七尺有余,文质彬彬,留有长须,深邃的眼睛里藏着无数的智慧。

叶寻问道:“我听说所有的县令里,也就只有你反对济南太守,为什么?”

范仲淹不慌不忙,拱手道:今日之局面,便是当初我劝说太守的话。”

对于这番回答,叶寻表示很满意。当即直入话题道:“百姓传闻里,数你名声最佳,吾欲表奏你为济南太守,治理济南郡。”

“臣谢过主公。”范仲淹丝毫没有感到惊讶,既然叶寻召见了他,如果不是处罚,那就一定是升官了。

“恭喜主公,成功收服15位人才,获得一次召唤机会,当前共有3次召唤机会。”系统忽然说道

“济南太守之职,位贵权重,所以我有一句话要赠送给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叶寻很是严肃的说道。

对于剽窃了范仲淹名言的行为,叶寻厚脸皮的表示,只要是没出世,那都算我的。

范仲淹平淡不惊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诧异,叶寻的打油诗他早有耳闻,但没想到叶寻竟然还可以说出这样的名言,实在是大开眼界。连忙拱手道:“希文谢主公赠词;属下回去后,一定会让人刻在案桌上,时刻警醒自己。”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叶寻讪讪的说道。被名言的创造者夸奖,终归是有些不好意思的。

剩余济南太守的同党,被叶寻一一惩治,得到了应有的下场。各地的县令,也被叶寻换了下来,换上了一些有学识,名声好的一些人。

而在军事方面,叶寻留下了秦琼领着四千人驻守在历城,与祝阿的平安互为犄角,相互照应;顺便劝说一下尉迟恭这头倔驴。

叶寻这边在发生权力交替时,北边的冀州也是暗流涌动,不曾安宁过。

袁绍虽然是名门之后,但他现在在渤海的日子里却并不怎么好过。渤海郡是一个穷地方,温饱尚且没有解决,更别提去养着袁绍的两万人马。

因此,袁绍也只有找冀州牧韩馥借粮。虽然韩馥很大方,有求必应。却始终限制着每次给袁绍的数量,只够两万人吃大半个月。

袁绍也想离开渤海郡这个穷地方,但奈何现在的朝廷是由董卓一手把持的,升官完全是由董卓说了算。

这天,袁绍正在府里借酒消愁之时。谋士逢纪进来劝说道:“大丈夫纵横天下,主公何待人送粮为食!冀州乃钱粮广盛之地,将军何不取之?”

“我为渤海太守,有何理由夺取冀州之地?”袁绍颇为忧虑道。他也想要冀州这块肥肉,可是却一直苦于没有好的理由计策。

逢纪拱手笑道:“主公可暗使人驰书公孙瓒,令其进兵冀州,互相夹攻,事成平分冀州。公孙瓒垂涎冀州富饶之地已久,必然兴兵。受到公孙瓒的进攻,以韩馥无谋之辈,必然请主公抵御公孙瓒;到时再取冀州,唾手可得。”

“妙哉!我立刻书写一封,让人送给公孙瓒。”袁绍大喜,一扫酒意,让人取来纸墨笔砚,写下计谋后,送往幽州。

却说公孙瓒得到袁绍的书信后,见到平分冀州,不禁大喜过望。

幽州地处北方,不仅环境恶劣,税收糟糕,还时常有异族的侵境,人口也是少的可怜。在大汉的十三州里,综合实力只是勉强排在了倒数第四名。

如果这样也就算了,可他上头还偏偏有个幽州州牧刘虞制约着他。在对待异族的问题上,两人一向是水火不容,刘虞主张以柔治理,不仅宽恕了异族的罪过,竟然还搞了一个汉族与异族共同居住的村庄,意图同化异族。

这下可触怒到了公孙瓒这个刚硬派,所以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公孙瓒立刻带着一队白马义从前去灭了这村子。全村无论男女老少,汉族异族一律被砍下了头,装上车送往蓟县。

刘虞在见到数车的人头后,当场就气晕了过去。从此就与公孙瓒结下了梁子,水火不容。

两人本身都对异族有着乱视,但奈何两人的方针和策略都是相冲的。矛盾也就在这一天天中积累了下来,只需一点点的火星,就可以引爆两人之间的战火。

因此,富饶的冀州也就成了公孙瓒眼中的香馍馍。只要他能得到冀州,以冀州的钱粮储备,完全可以支持他将刘虞一口气给灭了。

当即公孙瓒集合了近两万的大军,带着刘关张兄弟浩浩荡荡地杀奔冀州而来。

袁绍在发出书信后,立刻遣人前往邺城告知韩馥。得知公孙瓒即将来攻,软弱的韩馥立马慌了神,召集了自己的心腹谋士荀谌、辛评问道:“今公孙瓒来袭,志在冀州,我该怎么应对?”

韩馥并不知道的是,他的两个心腹早就已经被袁绍收买,自然是向着袁绍道:“公孙瓒领燕、代之众,长驱而来,其锋不可当。兼有刘备、关、张之助,难以抵敌。今渤海太守袁本初智勇有加,手下兵将甚广,不如主公请其共领州事,以抵公孙瓒。”

“这....我怕袁本初夺我冀州,不敢用之,可有其他法子?”韩馥忧心忡忡道。

荀谌和辛评对视了一眼,彼此使了个眼色。荀谌站出来拱手问道:“使君可有能力抵御公孙瓒?”

“没有,公孙瓒威震边疆,勇猛过人,更有白马义从,我远远不如。”韩馥惭愧的说道。

“主公既然没有能力抵御公孙瓒,何不让袁本初一试?我们只负责粮草供应,让袁本初和公孙瓒斗个你死我活,岂不美哉?”荀谌乘热打铁道。

韩馥果然心动,这样一来的话,不仅可以抵挡公孙瓒,更可以削弱袁绍的力量。

袁绍的这两万人马,如鲠在喉,时刻刺激着韩馥的神经。俗话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更何况袁绍的这两万人马,可不仅仅只是睡客,还是饿着肚子的老虎。

袁谌提出来的计谋,正中韩馥下怀,他立刻就让别驾关纯去请袁绍。

一切都在按照袁绍的剧本进行着,冀州已经是近在眼前,唾手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