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五名贪官被判凌迟刑
作者:杨马林      更新:2020-01-08 10:47      字数:2788

第3节五名贪官被判凌迟刑

朱元璋对大臣们说:“朕多次说,不仅贪钱贪物贪色是贪官,贪权贪势贪名贪享乐的也是贪官。廉洁的官员犯了过失,朕可从轻发落;贪官污吏,腐败蠹政,侵害百姓,罪行就是轻一些,朕也要从重惩处。一般囚犯遇赦可赦,谋反和贪赃腐败的囚犯遇赦不赦!”

大臣们神情严肃,专注地听着。

朱元璋:“古人为何把钱做成刀形,唵?是警告天下人,钱是一把刀,它既能刮利也能杀人!贪金子贪宝贝,历来没有好下场。大家看看钱这个字,金字边上两把戈,意思是说,有两个拿刀的人守着金子,贪金有杀头之险。再看贱这个字,两个执戈的人抢一个宝贝,贱得很;再看贼这个字,十个执戈的人抢宝贝,这十个人就是贼!”

大臣们都钦佩地点头。

朱元璋口气稍有缓和:“今天朕之所以在朝堂上亲自审问并处置贪官,是想借这个案件教育朝内外的官吏。朕再说一遍,清廉虽然清苦,但半夜不怕鬼;贪婪虽然暴富,但无风常惊心。帝王贪婪腐败,必丧其国;臣僚贪婪腐败,必亡其身。如何做官,大家都要慎重考虑。”

四名罪犯念完后,又惶惶然回到御案之前:“陛下,罪臣已经念完了。”

“王公贪赃,朕且不饶,何况你们这些平庸之辈!”朱元璋指着罪犯们训斥,“朕常训导你们,为官者,大节一亏,百事涂地。宁可清贫自乐,不作浊富多忧。贪婪为迷魂之汤,喝它一口,就不愁百口、千口!只有见利不动,才能遇鬼不惊,你们把朕的训导全当成了耳边风!”

丁嗣忠等四名罪犯连连叩头,连声说:“罪臣该死,有负圣恩!”丁嗣忠的头叩得最响,嘭嘭嘭!叩了五下,额头的皮便破了,血流了出来。

韩铎趴在地上拱着手说:“罪臣一时糊涂,财迷心窍,辜负了陛下的训导。罪臣愿痛改前非,求求陛下饶恕!”

朱元璋问韩铎:“你贪这些钱,是怎么用的?”

汪广洋心里都紧张起来,生怕韩铎供出向他送礼之事。

韩铎:“回陛下,贪来的钱没怎么用,想留着养老,只是给几位大臣送礼用了一些钱。”

汪广洋的心顿时嘭嘭直跳,都快蹦到嗓门眼上了。

朱元璋:“给谁送了礼,送了多少钱?”

汪广洋阴冷地瞟了一眼韩铎,想暗示韩铎不要揭发他,可是韩铎的眼睛望着朱元璋,没看着他。

韩铎不安地看了一眼汪广洋,对朱元璋说:“韩国公李善长的儿子娶媳妇,罪臣送了一千贯;汪丞相的女儿出嫁,罪臣也送了一千贯。还有,给定远县的知县朱桓送了一千贯。”

李善长一直在家养病,只是身体好时偶尔上朝。朱桓是朱元璋的远房侄儿,任定远县知县,此刻也不在朝堂之上。朱元璋和大臣们都朝汪广洋看去,汪广洋立即跪到朱元璋面前:“启禀陛下,微臣嫁姑娘时,韩铎是送来一千贯。微臣当时再三推辞,可他非送不可,说这钱是他侄儿子做买卖赚来的,是干净的,他也不求我为他办什么事,微臣实在推不掉,只好收下了。现在看来,这钱是赃钱,微臣上了他的当,马上把这笔钱交给朝廷。”

朱元璋严肃地说:“商人相互送礼,送一万贯也无妨。可是你是丞相,下级给你送礼,而且是这么重的礼,他安的什么心,你不会不知道。他一出手就送一千贯,清廉之官谁送得起?他不贪,哪儿来这么多钱送?你当时就应当严责他,可是你没有,反而收了他的礼,连这点原则都守不住,怎么能当好丞相?”

朱元璋会不会趁机撤我的职?汪广洋心中一惊,立即叩头:“陛下训责得对,微臣非常惭愧,今后一定汲取教训,不收任何官吏的礼。”

朱元璋心想,虽然眼前这件事太小,不能作为撤职的理由,但这机会不能放过,要好好地敲打敲打他。朱元璋威严地说:“你是丞相,是百官之首,要在各方面作表率,你就这样作表率?”

汪广洋:“微臣一时糊涂,松了警戒,忘了职守,铸下大错,乞请陛下严惩。”

朱元璋:“东汉名相杨震拒收礼金之事你知道吗?”

汪广洋:“知道,他不收礼金,送礼金之人说,天黑,无人知晓。杨震却说,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送礼金之人愧而离去。”

朱元璋:“你为何不学杨震?”

汪广洋:“微臣惭愧。”

朱元璋厉声地说:“政风清正,国家才能昌盛;贪污腐败猖獗,国势就会衰败。丞相收受贪官的礼金,百官若向你看齐,那会是个什么局面!”

难道朱元璋真要严惩我?汪广洋惊惶地连连叩头:“微臣知罪,若有改过之机,臣一定以杨震为榜样,清正为官,报效朝廷。”

见他如此惶恐狼狈,朱元璋的心如同在酷暑之中淋了一瓢凉水,非常惬意,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的语气缓和了下来:“施政之本在于廉洁,别以为收受一千贯礼金是小事,要知道,贪小而蹈火,忘义而入魔。历览古今官吏,无不是成由清廉败由贪。身为丞相,每做一事都要仰不愧天,俯不愧地,内不愧心,成为百官之楷模。”

汪广洋嗅到宽恕的气味,赶紧说:“微臣一定铭记陛下的训诫,凡事都从严律已,以廉扬正气,以慎守清风。”

朱元璋:“起来吧。”

“谢陛下宽恕之恩。”汪广洋站了起来,他虽然心中松了一口气,但仍在猜测,是不是朱元璋暗地指使郑士元揭发韩铎贪污,好借助钟馗打鬼?若不是朱元璋支持,八品小官郑士元怎么会有这大的胆量揭发三品官员?汪洋也因此恨上了郑士元,心里咬牙切齿地说:“好你个郑士元,居然敢跟我作对。你敢做初一,我就会做十五,总有一天,我会要你难受!

朱元璋:“古人说得好,君子当权造福天下,小人仗势贪财肥已。但是,造福天下者,天福之;贪财害民者,天怒之!黄雅生,你说说,《大明律》中,对惩处贪官是如何规定的?”

大理寺卿黄雅生:“回陛下,《大明律》中规定:受财枉法者,赃一贯以下,杖刑七十,每五贯加一等,至八十贯绞。监守自盗者,则不分首从,并赃论罪,一贯以下杖八十,四十贯绞。受贿而不枉法者,一贯以下杖六十,每五贯加一等,至一百二十贯杖一百,罢其官职,永不叙用,流放三千里。监守自盗罪不上刑者,在右臂刺‘盗官钱粮’字样,耻其终身。”

朱元璋:“他们这几个应当判什么刑?”

黄雅生:“他们贪污数额巨大,罪大恶极,按律应当判凌迟刑。其亲属知情不报,同享赃钱,按律应当满门抄斩。”

朱元璋指着罪犯们愤怒地说:“按你们贪污之数,够杀你们几百次,不严惩,不足以正法!来人,将这五个贪官拉下去!”

卫兵们将韩铎和其他四犯拖起,翁经正挣扎着大喊:“陛下,我贪的钱全都退了,求求你,饶了我!”胡顺华大喊:“陛下,我只贪了这一次,是初犯啊,饶我这一次吧!”卫兵们推着他们离去,罪犯们不停地大呼饶命,离大殿很远了,仍能听到他们的惨叫。

朱元璋好一阵不吭声,心里晃动着两个人,一是韩国公李善长,另一个是定远县知县朱桓,他们都收过韩铎的礼金。朱元璋认为,韩铎是由朱桓之父朱初六推荐给李善长当小吏的,李善长提拔过韩铎,韩铎要感激他们可以,但不能贪污钱财来感激。李善长和朱桓不能不问钱财是否干净,就一律照收。李善长在京城,敲打他好办;朱桓在定远县,隔着四百里,用什么方式敲打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