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颠覆性飞艇平台!
作者:幸福饱和      更新:2019-12-30 13:49      字数:2563

巨型飞艇距离地面还有50多米的距离,就已经像给小学的校园加上了一层穹顶。

他们学校虽然有个标准的足球场地,但显然也容不下这个庞然大物降落,所以飞艇是在飞向校园旁边的一座建好的系留塔。

因为飞艇的时速并不慢,甚至可以说很快,所以四台电力涡扇微一加力,就朝系留塔飞去。

眼看就要飞过的时候,吊舱下方砰地射出一道绳索,绳索头部是带着一圈圈环形卡槽的圆形插头,插头准确地射入系留塔上一个漏斗状的接收靶中。

漏斗状的接收靶中心有一个卡索,它与插头上一圈圈的环形卡槽就像螺公与螺母一样,直接吻合锁死。

卡槽和卡索上的机械自锁系统,就跟空中加油时的连接处一样,只不过他们这个没有空中加油那么危险,不比小心翼翼。

他们这个大漏斗像个半径一米半的巨型大喇叭,发射出的插头只要能够进入直径三米的范围内就行。

因为距离近,又是固定目标,所以到现在为止还没出现射不中的情况。

即便出了万一,没射中,把绳索收回来再射一次就好,没什么风险。

所以他们的系留操作比空中加油粗糙的多,很容易的就完成了系留塔和飞艇的连接。

至于飞艇下方的射绳枪或者说叫抛索器,就更是大路货色,成本也不高。

这东西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之处还有很多。

比如海上补给时就是先射出一条钢索,另一条船勾住这条钢索后拉紧,再沿着钢索把物资、油管等的运送到另一艘船上。

另外还有捕鲸索或者电影里那种发射钩子的爬楼神器,都是利用高压气体发射绳索的原理。

只不过他们这艘飞艇上的射绳枪带有自动瞄准功能,驾驶室内的屏幕上有个小框,就像拍照时的面部识别一直跟着人脸运动一样,小框能够锁定巨大的圆形接收靶,然后发射。

当绳索开始被缓缓收紧,缩短,夏小嘟他们面前的这艘飞艇逐渐停靠在了系留塔上。

飞艇的吊舱位于“巨型充气床垫”的中央,成长条状,尺寸类似两节火车厢。

眼前这艘飞艇的吊舱,前面的一节是客舱,后面一节是货舱。

这些吊舱设计得跟火车车厢一样,标准化,模块化,可以更换、组合。当然,因为材料和结构不同,吊舱整体要比车厢轻盈的多。

普通的乘客吊舱跟一节火车硬座车厢一样,可以容纳118个座位。

如果是空中观光,可以选择沙发椅吊舱。

长排沙发椅纵向排列,就像公司开会时,坐在长条桌一圈的格局,只不过人们坐的方向全都面向外侧的落地窗,地面也布置有钢化玻璃,可以看到脚下的景色。

这样的观光吊舱比起观光客机、观光直升机要爽的一点是,因为安全性极高,人们不用非得像直升机或客机那样必须待在舱内,也可以到舱外设计的观光台。

只不过可能得带些衣物,因为这艘飞艇的动力是电力,所以不像内燃机飞机和飞艇那样有升限限制。

所以,升到高空后,外面的观光台可能会很冷。

当然,新型飞艇可以跟气象气球那样一直升到大气层边缘,气囊内部有自动调节压强的系统,不用担心高空压强变小,气囊会爆掉之类的问题。

而且,飞艇之所以安全,是因为他不像气球和热气球那样,只有一个气囊,爆掉就废了。飞艇的气囊真的就像个巨大的充气床垫。

我们都知道充气床垫要想躺在上面不会被压扁,导致身体直接接触地面,床垫里面都设计有很多独立气囊,就像运动鞋的气垫一样,不是一个空泡。

所以,即便出现万一,飞艇的气囊爆掉,因为内部诸多其他气囊的存在,它也不会像飞机或热气球那样直接掉落坠毁,而是往下飘。

当然,你要是真想挑战一下,升到大气层边缘,需要专门研制的加压舱,或者穿着防护服,带着氧气瓶上去......

除了普通吊舱,观光吊舱以外,还有专为空中旅行设计的软卧吊舱可以选择。

根据不同价位,软卧有单人间、双人间,甚至豪华大床房。

豪华大床房的效果是这样的:一个像巨型人造假体一样的透明水囊构成的水床,下面是玻璃栈道上用的“单12毫米双层夹胶玻璃”,总厚度约为30毫米,具备极强的耐磨耐压抗冲击特性,怎么震,怎么冲击都没事......

而且因为是空震,下面也没人能看到......

对于个人买家,还可以根据需求进行内部定制。

因为飞艇不是在地面上行驶,所以吊舱不像火车厢和气车厢一样有限宽,所以标准化模块化的吊舱,并不只是眼前这种火车车厢的长条尺寸。

只要吊舱在飞艇气囊下方能够左右平衡,你也可以横向发展,就像两个车厢并在一起一样。

所以,飞艇吊舱可以做得比豪华房车和豪华火车的车厢更加自由宽敞。

你甚至可以把吊舱连成一个环,在里面弄个跑道,进行比高原训练效率更高的空中低氧训练......

你想要多高的海拔?30000米能坚持住吗?

好吧,这就像大飞机平台可以改成反潜机、加油机和预警机一样,只要有了牛逼的平台,你想往平台上装什么,还不是脑洞问题?

这艘飞艇的气囊,仅计算压扁后的纯平面面积就高达1万3千多平米,因为是由几个纵向排列的柱状体气囊构成,其实表面积更大,起码能达到1万7千多平米。

再算上气囊四周的面积,其太阳能镀膜总面积高达1万9千多平米。

之前说过,嘟厉害科技的太阳能镀膜即便是在光资源最不丰富的云贵川地区,用最保守的算法,打了三次对折后,每平米每年也可以发电2500千瓦时,也就是平均每天6.85度电。

况且一旦升到天上,能接收到的太阳光要比这些在地面上的理论数据更好。在高空,甚至云层上方,很多时候都比高海拔地区地面上的太阳辐射能还要高。

仅以眼前的第一艘产品为例。

它在西北地区,中高空收集的数据来说,这艘飞艇每平米每天的发电量是以上最保守数据的两倍,也就是每天每平米超过13度电。

刚刚他们上了高原后,这个数据还略微上涨,达到了约14度,也就是14千瓦时。

那么总共1万9千平方米的镀膜面积,平均每天就能产生26.6万千瓦时的电量。

这款飞艇的4台电力涡扇发动机,每一台的最大功率是3370千瓦,4台就是1万3480千瓦。

那么每天吸收转化出的26.6万千瓦电量可以让飞艇以最大功率,也就是最大速度,行驶19.7个小时!

如果是一般经济航速,也就是无风状态下时速100公里的水平,除了维护以外,它可以24小时不间断运转!

事实上,在连接系留塔的状态,这艘飞艇完全可以当做一个小型太能能发电机组,通过电缆给地面供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