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向番外——涂美人篇(一)
作者:司空破晓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966

首先道歉……这几天的奥运比赛看的我太爽了……

另,解释一下为何标“正常向”三字,涂多多篇为正常向,沈天骄篇为半神经向,沈千娇篇……抽风向。

疯美人之前生事

涂多多,何许人也?

不好说,这女人大概就算活到了八十岁,仍旧还是妖精一样的老太太。头顶天下第一美女的光环,脸蛋美艳身材妖娆,菩萨心肠却端的是恶魔手段,混迹在后宫之中,风头无两。

惹得人不禁要问:

“美人,你从何处来?”

诸位且先放下手头事务,搬来小马扎,倒上茶叶水,听司空我一一道来。

余夕是个妖孽。

妖孽之所以为妖孽,不是她自己想要妖孽,而是她找不到和她一类的人,所以也就成了妖孽。

余夕在电影学院表演系是个纯粹的异类。

余夕长得极美,基本人长成她那样就可以直接与惊心动魄,危险勿近画对等号了。

在电影学院这种地儿,只要是样貌好,想出名,想成家(表演家、艺术家等等),是很容易的事。

可余夕不行。

余夕虽然是电影学院霸占了数年校花榜首位置的人物,却从没接拍到过一个电影、电视,甚至广告。

起因,就因为一个嘴巴子。

其实,在余夕大学一年级的时候就已经有导演来找过她。让她拍一个电影。

导演是国内知名导演,有这一代执牛耳者的地位。

年纪也不算小。

在外,一向是口碑良好。

同学们都为余夕的好运感到高兴。当然,也捎带了许多嫉妒。

一年级就有导演找拍戏。还是刚刚入学三个月地时候,实在是有些天方夜谈的意思。

尤其是像余夕这样的没有任何背景也没有任何手段地人。

必须要说一说余夕的出身。

余夕是一个孤

自从懂事起就在社会福利院里生活,幸运地是,余夕没有什么先天性的疾病,不要笑。没有先天疾病是很难得的。

一般能进社会福利院的孩子,都是被父母遗弃,或者是父母双亡,或者是与父母失散并无法找到的。而绝大多数是第一种。.Wap,16K.cn.

余夕也是。

亲生父母,能遗弃自己家地小孩,基本都是出于无奈。

所以,多半是贫苦人家生了一个患有严重的先天性疾病的孩子,没办法就医,最后不得不抛弃在城市的闹区。期望能有怜悯的人士能筹集到善款医治,再不济也有政府的收容地方接收了照顾,总比呆在家里等着坐困愁城的好。

余夕虽然是被遗弃的。却不是因为疾病,昌平区社会福利院是在院门口拣到余夕的。连脐带都没剪断。浑身皱巴巴地,显然是刚出生没多久的样子。

包着一块北方常见的半旧大红碎花布。打了个包袱地样子,要不是余夕在院长出门的时候那一声哭,多半当成*人家丢掉地废旧包裹,随着垃圾再躺上那么一两天,“死”是一定地了。用余夕自己话将,就是去面见伟大领袖毛主席了。

包袱里什么都没有,倒是包袱皮上绣了一个字。

“徐”

也不知道是娘姓徐还是爹姓徐。

院长是个当年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医护兵,从部队上下来之后,转业到了地方,干脆干起了福利,有着慈眉善目地模样,也有着刚烈如火的军营气息。

一拍桌子:“都嫌她是个累赘,他们是少了一个宝贝!就姓余,徐家少人了!多去一半,叫夕,就叫余夕!徐家少了一个人,少了一半的家!”

余夕就这样在昌平区社会福利院呆了下来。

这一年,是1988年。

就在1988年的这个春天,余夕开始了她的人生历程。

要说余夕,还真是个异数。

先不说她是个没病没灾被爹妈抛弃的城市女娃,也不说她是个天生的大美人坯子,单说说她那股子妖孽劲

福利院的院长叫郝建萍,是193年出生的,抗美援朝那会儿,凭着一股子热血劲,在1951年刚满18岁那年跟着百万军队投身了那个雄赳赳气昂昂的战场,救过人,也杀过人。

一个大姑娘家,杀过人,即使是在战场上,杀的是敌人,是侵略者,也多少还是让人胆寒。

郝院长脾气不好,尽管长的慈眉善目,可脾气一点都不慈眉善目,甚至有些狰狞。

可对待余夕是个例外。

绝不单单是余夕长的漂亮的缘故,在她还没长开的时候,就已经深得老院长的青睐了。

为了这个余夕,郝院长本该在余夕来到福利院的那年办理退休的,可郝院长楞是只交接了院长职务,依旧天天来上这没有待遇的班,亲手照料,把屎把尿地拉扯。

都说人和人之间是讲缘分的,缘分到了,就没道理,郝院长就是这样被余夕这个妖孽给迷惑了眼,弄得好好的退休干部生活变成了一出生动活泼的婴儿---幼儿----少年……成长大戏。

郝院长对余夕的疼爱超越了一切,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余夕是在她办理退休手续当天拣到的缘故。

余夕很聪明,在福利院里长大,没有一个人能逃出她的美色攻势和马屁攻势,即便是在她才三两岁的时候。她也能用她那轻飘飘的一眼先电晕你,再来上那么一个飞扑和口水弹让你投降,投降地没道理。

余夕就这样在福利院舒舒服服地呆到了十三岁。

十三岁。到了可以上中学的年纪,余夕又不同于其他残疾、智障之类的小孩。必须去接受正规地学校学习,不能就这样呆在福利院里让那些保幼阿姨教教看图说话之类的“极其简单”(余夕语)地知识。

郝院长已经退休十三年了,虽然日子过的清贫,但也去自己的儿女那里盘剥了一些小余夕的生活费、学杂费出来,怎么着也不能亏了这个“老闺女”不是?

忘了说了。郝院长在余夕6岁的时候,终于顶不住这个小妖孽地攻势,正式认了她做闺女,惹得老人家的亲生儿女喋喋不休。没爱心?你去弄一个比你小上30岁的小丫头片子当妹妹试试!你要能舒坦那才叫怪呢!

可让余夕认郝院长做奶奶……余夕能答应么?小嘴一瘪,不哭,只是眨巴眼睛,眨巴上那么两秒,眼泪就很顺当地“吧嗒吧嗒”往下掉,也不抽噎。就是眼泪挂在眼角,晶莹剔透,好看极了。两个小手拽住衣服的角,捏的紧紧的。让大家这么看上两圈。

于是。都很没节气地投降了。

当郝大妈,哦。现在该称为郝奶奶了,当郝奶奶家的老大,也就是陈为领着余夕来到北京市昌平区一中报名读初一的时候,昌平一中的人万万没有想到,这只妖孽竟然将他们地学习生活硬生生地搅成了一锅粥,烂得一塌糊涂的粥。昌平一中的老师们也没有想到,这个看上去美丽可爱地女孩竟然将一中的所有适龄雄性地心楞是弄乱了五年。

五年?问我为什么五年?丫在高二地时候就提前报考了电影学院走了。

当余夕这只妖孽流露出想提前高考的时候,所有老地老师和女的老师,都长长地吁了一口气,立马全力以赴地安排帮余夕这个不但占据了校花榜首还占据了学习成绩榜首的家伙补课,不但补文化课,还补艺术、音乐课,甚至应考心理课,总之,一句话:惟恐其一个大意不慎,没考上继续用春天般温柔的手段摧残一众适龄雄性;而所有适龄雄性在知道余夕要提前高考的时候都“唉---”了一长声。

余夕的五年中学生涯不可谓不精彩,精彩到让人拍案叫绝。

第一年,余夕成功地将原来雄霸一中的冷面君王王忆山从冷冷的喜玛拉雅山巅拽了下来。

王忆山,名字很文艺,丫有个算是高干的家庭,父亲是军区某部的少将,母亲是个解放军文艺团的演员,据说他父母当年的爱情轰轰烈烈,是当时普罗大众的崇拜对象和羡慕鸳侣。

可这做儿子的,尽管有一个极其文艺婉约的名字,却一直都很冷淡沉默,用当时最流行的形容词,就是----酷!

但凡家里有点钱,又有点背景的小孩,往往就是学生们簇拥追捧的人物,在学校一向吃的开。更何况这王忆山也确实没有什么可挑剔的,家教严格,学习很好,除了对待老师、同学冷淡些,也没什么毛病,更没有一些所谓高干子弟的那些个臭毛病,因此老大地位早就稳不可撼,人称冷面君

可余夕却去撼了。

蚍蜉撼大树,虽然蚍蜉不知道她撼的是什么,却去撼了。

意外的是,大树竟然在蚍蜉那么一用力的时候,居然轰然倒下,砸碎了所有人的眼镜。

余夕就是那只蚍蜉,王忆山就是那棵大树。

余夕在进校后的三个月,就把王忆山撼动了。从此,昌平一中少了一个冷面君王,多了一个裙下之臣。

王忆山少了一段美好的岁月,余夕多了一个耍弄的对象。

其实也不能说余夕耍弄,而是,就凭一个只会装酷的小孩,根本搞不定一个从福利院里出来的孤儿的百般变化,每天光是应付余夕的追求者就已经焦头烂额,还得应付余夕这个妖孽,王忆山不被耍成陀螺才怪。

作为一个孤儿,余夕太早明白了人性,太早懂得了自我。

一句话:不在一个成熟度上!幸而王忆山也是心甘情愿被利用,满足一下作为男子汉大丈夫?的虚荣心,可谓是各取所需。

<div align=center><!--阅读面页章节尾部广告--></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