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河北乱相(中)
作者:姜尚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9227

曹操嘿的笑了出声,道:“英雄?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吴晨算不算英雄,还要看他能不能从河北逃出来再说。”蔡琰低叹一声,心中纷乱如麻,不知该说些什么。

曹操挥了挥手,道:“文姬和我有十余年未见,尽说些无趣事作什么?好无聊么?”顿了顿,问道:“文姬回来也有半个月了,有没有回过陈留?”蔡琰摇了摇头,曹操道:“哦,文姬记得蔡师还在时,左邻右舍的名字吗?”蔡琰悠悠地道:“怎会忘呢?左邻姓蔡,右邻姓丁……”曹操道:“丁藐是吗?”蔡琰诧异道:“司空大人怎会……怎会知道?”曹操一撸颔下黑须,道:“哈哈,文姬忘了,二月我领兵过陈留,曾在蔡师故园的桃树上摘了一朵桃花……”便在这时,猛听得屋外突然一阵吵嚷,兵士大声呼喝,蔡琰眉头当即皱了起来,曹操却似乎根本没有听到,神色淡然,侃侃道:“……封在信封中送给文姬。丁藐听到屋中声音,还以为是蔡师回来,特意过来相见,我问了姓名后才知他从小便与蔡师为邻。他还问我,蔡师什么时候再回故居……”蔡琰想起早已过身的父亲,鼻中一酸,哽咽道:“他……他还好吗?”曹操道:“他断了一条腿。那条腿是董卓部抢掠陈留时被西凉战马踏断的,不过也正是基于此,西凉人才没有将他拉走当壮丁……”说到这里,声音一顿,悠悠道:“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余一,念之断人肠,想起光和年间陈留的富庶,现今的陈留是破败许多喽。”蔡琰心中一阵酸楚,集社那日西凉军纵兵屠戮的情景,宛然历历在目,恍惚间,跳荡的雨点声中隐隐响起当日的号角声和乡人的惨呼声。但听得曹操的声音在耳旁响起道:“我记得少年时那棵桃树还只这么高。”说着用手比了比,“但现在已这么高了,”手臂向上又伸了伸,“若非有陈留的兵卒引路,我几乎都不认得了。”

蔡琰用衣袖拭了拭脸颊的泪水,道:“司空大人,小女子想去圉县的故居看看。”曹操道:“那本是文姬的家,文姬想去就去,不用来问我。”猛地一顿,笑道:“文姬是担心路上不安全是吗?”提声道:“文烈,文烈……”一名年轻将领应声推门而入,曹操笑道:“他名曹休,是我曹家的千里驹,我不在许县的日子,便是由他带领我本族亲兵。”向蔡琰一指,向曹休道:“她是我蔡师的女儿,姓蔡名琰字文姬,蔡师待我恩义深重,我与文姬情同兄妹。过段时日她想去圉县故居看看,她要走时,人马兵士,要什么给什么,千万莫让人说我小家子气了。”曹休大声道:“是。”曹操笑道:“是,是什么?是千万莫让人说我小家子气,还是定要让人说我小气?”曹休神色一鄂,磕磕巴巴地道:“是,是一定不会让外人说司空小气……”

蔡琰见曹休神色尴尬,心中苦楚稍减,莞尔微笑。这时,门外忽然道:“禀司空大人,门外捉到两个形迹可疑之人。”曹操神色不变,曹休已接口喝道:“形迹可疑,该送到部尉治所,问司空作什么?”那兵士道:“是,是,只是……那两人都说识得屋中主人……”蔡琰心中一动,道:“捉到的两人中是不是有人手中持有竹箫?”那兵士道:“是,是,原来屋主人果然是识得那两人的。”蔡琰向曹操道:“五六日前起,有人夜夜在我屋外吹箫,我原以为是隔壁搬来的邻人,但听了兵卒适才所说,才知不是。”曹操眼神为之大亮,笑道:“原来还有这等雅事。将那两人带上来。”后面一句已是向外面的兵卒呼喝。那兵卒应了一声,喝令手下押人入屋。房门开处,两人一身泥水的走了进来。两人都是身着儒服,发髻凌乱,垂头丧气地耷拉着脑袋,身上泥水嘀嗒,要多狼狈便有多狼狈,其中一人手中果然握着一把竹箫。

曹操从左面那人瞟到右面那人,再从右面那人瞟到左面那人,眼中尽是笑意,猛地一击掌,提声道:“来人,给两位司马相如看座。”原来司马相如早年落魄时,曾在卓文君家中做客,见过卓文君一面,当夜便在卓文君隔邻抚琴,卓文君闻琴声后攀过院墙,与司马相如相会,此后传为一段佳话,曹操这句便是用了这一典故。蔡琰登时大窘,垂了下头。

曹操却是颇有兴致,向两人道:“你们两个垂下头作什么?莫非鞋尖上长花了?还不快抬起头来。”那两人扭扭捏捏地抬了起头,眼圈青紫,两腮红肿,嘴角破裂,显见得方才被曹兵美美伺候了一顿老拳。两人目光在曹操和蔡琰两人身上飘来飘去,既是尴尬又是羞愧。曹操道:“文姬,这两人你识得吗?”蔡琰面色通红,微微唔了一声,却没有抬头。曹操大手一挥,喝道:“屋主人说了,这两人一人也不识,这就推下去斩了吧。”两人大惊,通地一声跪倒在地,叫道:“司空大人饶命。”

蔡琰也是一惊,急忙抬了起头,向两人望去,啊的一声叫了出声。

原来这两人一个是董祀,另一个则是羊衜。

※※※

“使君,高览说有要事见使君。”

吴晨望着朝歌城,心不在焉地道:“他要做什么?”那名兵卒道:“他说有和朝歌相关的事要见使君。”吴晨望着城楼上洋洋得意的袁军兵士,低叹了一口气,道:“带他过来吧。”

“并州大人,”高览见到吴晨便道,“我听说朝歌城的守将不愿开城。”吴晨道:“于是你便来游说我,河北没救了,我还是带着兵士有多远走多远吧。”高览摇了摇头,道:“不是,我是来劝使君拿下朝歌的。”吴晨浓眉挑了挑,笑道:“什么?”高览道:“方才使君在山上观战,以使君的眼力推断,如果张绣军从汲县武德返军攻城,城中守军能守多少时日?”吴晨苦笑道:“高君侯有必要这么逼我么?”高览面色肃然,一字一顿地道:“有。使君夺城,城中百姓还可免一死,使君不夺城,城中百姓就死定了。”

吴晨诧异道:“你我分属敌我,倘若我军不据城而守,而是与张绣军在平原对垒,一定死伤惨重,君侯为何劝我一定要拿下朝歌?”高览慨然道:“不怕说给使君听,我当初投降司空大人,一是大势已去,二是被郭图所逼,激于一时义愤,但我终究出身河北,手下的兵卒十有八九也是河北人,那些女子赤身露体的出现在我眼前时,我真觉像是父母兄弟被人绑在眼前凌辱,没有哪一刻如那一刻般觉得自己是如此的禽兽不如。我请使君夺朝歌,不单是为了城中百姓,也算是为了心中仅留的一点儿良心。”

吴晨笑了笑,道:“君侯客气了,浪子回头金不换,君侯的良心不是一点儿,而是很多啊。”猛地一提声音,喝道:“冯礼,你不是说你们很能造攻城器械吗?我需要一百部投石车,带上你的人,这就去造吧!”

“轰!”

长约丈余的杠臂挥动,数十块拳头大小石块蓦然腾空,只眨眼间就没入火把光照不到的夜空,迅速化成数个黑点,以惊人的高速向城头飞去。城头的袁军大叫起来,离得远了,也听不清再嚷些什么,猛听的蓬的一声闷响,朝歌的城墙上爆起一阵尘灰,等城灰散尽,就见城墙被砸出数尺长的缺口。

城上的袁军喊声更大了。

一队队兵士来往穿梭,不住调动,更有数十名百姓穿着的人抬着石块、土袋一类的物事奔上城墙,向被砸断的城墙堆去。

吴晨也没想到投石车的威力竟然如此惊人,喝道:“建仁,领两百兵士在城门处布阵,阻挡袁军出城破损器械。冯礼,装石,再给我砸。”

冯礼叫了一声,领手下装石。吴晨向后退了几步,向城中张了张,猛地向一旁的蒋奇道:“朝歌城的四门有瓮城吗?”蒋奇道:“没有。”吴晨道:“嗯,我也觉没有。”提声向冯礼道:“调整投石,向城门砸,砸开城门。”

冯礼和手下应了一声,缓缓推动车子,车轮转动,发出粗重沉闷的木轮倾轧声。这投石车是仓促间用曹军遗留在城外的攻城器械做成,只杆臂的装卸就用了半个多时辰,其它如木轮、套索、榫头等等,只能因繁就简,因此要推动投石车转向,连冯礼在内,动用了数十人。吴晨看着微微发亮的天际,心中不由地有些焦躁,向身旁的宋恪道:“东西两边的斥侯有什么消息?”宋恪道:“东边的斥侯说已追上赢护军和梁校尉,这时应该在回返朝歌的途中。西边的斥侯还没什么消息……不过咱们的斥侯一向机警,若张绣率军回返,咱们一定能先一步知道消息。”

吴晨望着城头嘶声叫喊的袁军,淡淡地道:“但愿吧。”便在这时,轰的一声,一块投石腾空而起,在空中划出一条弧线砸在朝歌西门的城楼上。朝歌西城的大火虽然已熄了不少,但余火仍在燃烧,投石砸在城楼上,登时溅起漫天火星,那景象便像是放了一场焰火一般,十余名袁军被火星溅射到,惨叫着趴地痛呼。砖石瓦块哗啦啦不住向下倾泻,火势被砖石一压,滞了一滞,猛然间又蹿高数尺,火光中,高两丈余的城楼中央破损了一个尺许方圆的大洞。

“冯赴,冯赴,这就是你说的西凉人不是来攻城的么?这城上的大洞你又作何说?”一人猛地跳上城头厉声叫了起来。直到此刻,吴晨才知方才那名隔城喊话的袁军校尉的姓名。冯赴猛地跨前一步,厉声喝道:“张绣就要来了,咱们不守朝歌,难道叫你守朝歌?西凉人的投石车厉害,但转动不灵,你有本事守朝歌,你就率精壮冲出城门来捣毁投石车啊。你敢么?你拍着胸脯说你敢吗?”

那人大叫道:“呸,我一早便知你出城定有心思,果然被我言中。冯赴,你领西凉人攻河北……咳咳……咱们河北人,人人唾弃……咳……你……你不得好死……咳咳……”冯赴哇地怒吼一声,向城门处狂奔而去,吴晨喝道:“拦住他……”宋恪大步绕前,一把抓住冯赴右肩,冯赴反手一刀向后劈出,宋恪见刀势劲急,急忙松手,嗤的一声,长刀从宋恪面前掠过,冯赴脱开宋恪右手,继续向前扑出,这时就听蓬的一声巨响,一块投石砸在城楼的右侧边际处,直砸的砖木纷飞,城楼的墙面上登时裂出一道数尺长的缝隙。城楼被火烧了数个时辰,这时侧际支撑一裂,再支撑不住,哗啦啦一阵巨响,砖石随着火星倾泻而下。城楼右侧的袁军齐声尖呼:“退后,退后……”

左侧的袁军弩箭齐发,射向攻入箭羽范围的宋、冯两人,宋恪见箭势密集,抽身向后疾退,冯赴却一个翻身,在地上滚了数滚,越过被曹军填平的城河,扑向城门,人影闪得几闪,便消失在堆在城门下的城楼残骸之后。

城上的那名袁军将领大声叫道:“冯赴过来送死了,给我射,射!”就这喊话的功夫,一阵山风从数里外的仓岩山飞卷而下,城上的烟尘随风舒卷,隐隐约约露出城上的景象,就见一名大汉立在城楼右侧的城墙边,单手戗指城下,不住口的厉声喝骂。吴晨心想此人必然是什么蒋义渠的堂弟,只有击倒他,才能迅速占领朝歌。从身后将长弓取下,拉弓搭箭,弓弦弹动,羽箭破开烟雾,飞射而入,城上那名大汉应弦翻倒。

城上袁军静默片刻,猛然间爆发出一阵惊呼。

吴晨右手一挥,厉声道:“攻城!”

※※※

曹操望了望蔡琰,又望了望董祀和羊衜,笑道:“看文姬的神情,显然是认识这两人了,何不为我引见引见。”蔡琰暗暗叹了口气,起身道:“这位是董祀董……先生,如今在尚书府中任尚书郎。这位是羊衜,泰山南城人,早年爹爹和我流落泰山,曾在羊叔叔家中住过一段时日,羊叔叔闻听我自匈奴回返,特意使他来见我。”曹操微哦一声,道:“前几日有人禀报,说是泰山郡功曹羊续要来许县……”羊衜急忙道:“正是家严。”曹操道:“哦,羊功曹既然与蔡师是至交好友,自然也是我的长辈,羊公子,那你我就平辈论交好了。”羊衜又惊又喜,颤声道:“晚辈,晚辈怎敢和司空大人平辈……平辈论交。”曹操悠然道:“你我不平辈论交,你岂不是平自比文姬低了一辈,你这数日的司马相如不就白当了吗?”

羊衜惊喜交加,连声道:“是,是……”蔡琰面色一沉,道:“司空大人,小女子虽然被匈奴掠走多年,但也知汉人礼仪廉耻,如果司空大人仍是如此……如此说话,小女子只有……只有送客了。”

曹操神色一鄂,突然哈的笑了出声,道:“是我说错话了,文姬大人大量,就原谅为兄吧。”跟着向羊衜手上的竹箫一指,笑道:“这个竹箫是什么时候学的?左右无事,不妨在这里吹上一曲如何?”

蔡琰为之气结,羊衜却是按耐不住心头的喜悦,口中却道:“学生如何敢在司空大人面前献丑?”曹操哈哈大笑,道:“我面前献丑倒没什么,只是文姬深通音律,你要是真献丑了,我也救不了你。”羊衜脸色登时一红,曹操道:“不如这样吧,你也是爱乐之人,文姬又深通音律,让文姬指点指点,岂不受益终身?”羊衜喜不自胜,道:“司空大人既如此说,学生……学生就只有献丑了……但吹首什么呢,吹首什么呢?”后面这两句却是低声自问。

曹操道:“就《饮马长城窟行》吧。”羊衜神色登时一愣,就连蔡琰也神色古怪地望了过来。曹操向两人望了望,笑道:“我听子和说,当日为文姬接风洗尘时,就有一个名叫黄睿的文士弹奏过这一曲。子和每每说起,每多赞誉之辞,连我都为之心动了……”扫了一眼羊衜,笑道:“怎么这般脸色?是不会吗?”羊衜神色尴尬,期期艾艾地道:“学生……学生只听说过,却……却从来没有听人弹过……”曹操挥了挥手,笑道:“那就是不会喽。无妨,无妨,就吹一首你最拿手的吧。”羊衜咬了咬嘴唇,道:“那学生就吹奏一曲《梁甫吟》好了。”曹操笑道:“《梁甫吟》?齐鲁名曲,我少年时曾听过,确是好曲……好,《梁甫吟》也好。”

羊衜深吸一口气,将竹箫举起,略略准了准音色,便吹奏起来。曹操用手敲着桌案,和着箫声,朗声歌道:“步出齐东门,遥望荡阴里,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

箫声轻越,曹操的歌声铿锵,在这雨夜中听来,越发的激昂雄浑,就像是磅礴大雨之中,猛然间一骑骏马破开风雨,呼啸而前。蔡琰心神一颤,蓦地想起当日和黄睿两人一骑在狂沙之中飞奔的情景。那时黄沙漫漫,渺无人迹,狂风怒吼,飞沙走石,天地都似已化作无物,自己孤独无力地独立风沙之中,唯有从紧靠的背上才能感受微微的一丝温暖。自仲道死后,早已死去的心,就在那一刻,再次开始跳动。

“他此时又在作些什么?还是在等着小倩姑娘么?”想起那日黄睿涕泪满面的哭泣,就连瓷杯深刺入手也恍然不觉的情景,蔡琰只觉鼻中发酸,眼睛发涩。自出潼关后,蔡琰便压抑自己不再想与黄睿相关的事,只是在这雨夜之中,苦苦压抑的思念陡然如破堤的洪水汹涌溃泻,再没有什么可以阻止得住……

※※※

号角声中,散在朝歌城下的安定军迅速汇聚。此时大军弃了战马,全以步兵列阵,十里方圆战马长嘶,人头耸动,火光映照下,就如子夜时缓缓升起的海潮,动荡澎湃。城墙上燃烧的火焰将烟雾不住送往高空,在山风拂荡之下,犹如缓缓汇聚的战云,弥散在朝歌城内外。

蓦然间号角声一个回转,陡然收声,千余兵士发出惊天动地的呐喊,潮水般冲向城池。城头上袁军嘶声叫喊,没头苍蝇般在城墙上到处乱撞。没有了最高将领的统领,袁军都不知该如何是好,有的居高临下,据城而守,有的则退到城下,向内城退却。吴晨指挥兵士寻瑕抵隙,投石车不时将石块打上城头,据城而守的袁军不住哀号,死伤惨重之下亦撤下城头,退向城下。

吴晨一边命蒋奇领着一队河北兵士隔城喊话,一边命建仁领着数百弓兵压制仍盘踞城头的袁军。突然蓬的一声巨响,城上砖石飞泻,狠狠砸在拉住吊桥的桥墩上,桥墩摇了数摇,哗然碎裂,混在城楼的砖石中倾泻在地上。

铁索哗啦啦一阵猛响,吊桥轰然砸下。尘灰中,朝歌西城城门洞开,露出城洞中正用力砍剁城门的冯赴。吴晨当即喝令:“宋恪,你领三百兵士,去撞开城门!”宋恪接了军令,点起兵卒,向城洞涌了过去。

“西凉人就要入城了,西凉人就要入城了……”城头的袁军的喊声又惊又惶,一人大声叫道:“射箭……挡住他们,挡住他们……”话音未落,突然篷的一声闷响,城门在撞击之下,霍然洞开。

“嗬……”

安定军的欢呼声震天动地。

一骑从远处飞速驰来,在缓坡下跳下战马,一个箭步奔到吴晨身前,抱拳禀道:“朝歌南门有人射下羽箭,说是商议投诚之事。”说着,将一封书信递了上来,那封书信前后对穿了一个破洞,看得出正是穿在羽箭上的。吴晨将信取来,展开看了看,道:“苏由?他是哪个?”蒋奇道:“他以前是咱们冀州别驾。袁公在世时,颇受重用。大公子投降曹操,咱们公子去平叛,就曾命他和审别驾一起守邺城,可是他却想将邺城献给曹操,幸亏审别驾发现的早,苏由没有得逞,但是那老头也滑头的很,先一步跑出邺城,来到朝歌,将朝歌献给了曹操。这封降书是他写的?”吴晨点了点头。蒋奇咬牙切齿道:“这老匹夫,咱们早该把他砍了的。”

吴晨心道:“幸亏没砍,不然没有他献城,朝歌不知在张绣回来前能不能夺下来。”但这番话却不能说出口,向身旁的亲兵道:“这封信说,他手下的兵士已占据朝歌南门,只需我们举火为号,他就会出城相迎。”提声道:“你们都随我去南门吧。”高览道:“但这里……”吴晨道:“这里就由高君侯看着。”高览神色又是错愕又是激动,沉声道:“高某一阶囚虏,如何能当得起使君如此错爱?”音色微微发颤,就像是随时都会哭出声来也似。

吴晨微微笑了笑,道:“谁说高君侯是囚俘,在君侯向我进言的时候,我就不当君侯是囚俘了。”高览道:“但……”吴晨道:“不用但来但去的,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我信任君侯,难道君侯不信任自己?”高览深吸数口气,猛地单膝跪下,哽咽道:“高览不会说什么话,但使君高义,高览永记在心。”猛地一甩手,挺胸站起,道:“借使君令箭一用。”就只一跪一起之间,高览身躯屈张,神色已由之前的憔悴落寞,一变而为当日初相见时的威猛绝伦。吴晨心中感慨,取下身后的令箭,递给高览,向众人道:“自即刻起,高君侯就暂代朝歌东门攻守大将。”拍了拍高览的肩膀,向左右喝道:“这就去南门吧。”

其时,不止东门,整个朝歌城都已动起来,从城下向城内望去,就见火把光从城中各个角落不住晃动,映得朝歌城就像烧着了一般,明灭闪烁。吴晨从东门缓坡纵马驰下,先向西走了半里,再向南绕去,到南门时,果然就见城门洞开,城上灯火闪烁,照得城墙上下亮如白昼。

“城下的是吴使君吗?”一人望见吴晨等人驰近,大声叫了起来。吴晨循声望了过去,就见一名头戴玉冠、身着文士服的老者站在城楼顶端,一脸的焦急。蒋奇在身旁道:“正是苏由老贼,使君小心。”吴晨低声道:“我省的。”提声回道:“不错,正是我。”苏由似乎长舒了一口气,叫道:“使君稍等片刻,老夫这就亲迎使君入城。”向底下招了招手,一名兵卒从城楼底部爬了上城,扶着苏由步下城楼。

蒋奇道:“使君千万小心,这苏由背主求荣,兼且诡计多端。他请使君入城,不定打的什么鬼主意。”吴晨点了点头,向城楼上下不住逡视,心中暗暗好奇,这苏由要用什么诡计呢?

※※※※※※※※※※※※※※※

※※※※※※※※※※※※※※※

作者按:《梁父吟》是齐鲁歌谣,内容讲述春秋时期齐国国相晏子设计诛杀齐国勇士的故事:齐景公时期,齐国有三个勇士——田开疆,古冶子和公孙接。这三人勇猛强悍,为齐国的强大立下了汗马功劳,只是个性高傲而且狂妄,时不时地不听齐王的号令,这使得齐景公和晏子都很忌惮,于是晏子就设计了一个陷阱除掉了三人,即梁父吟中所说的“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梁甫吟》全词:

步出齐东门,遥望荡阴里。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问是谁家墓?田疆古冶子。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纪。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谁能为此谋?国相齐晏子!</div><hr /><!--阅读面页章节尾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