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法师
作者:锁麟囊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781

心念未已,却听一心叫道:“师叔,小心!”纵身过去将老僧从驴背上提开,那石头砸在驴背上,登时砸成血肉模糊的一团。

锁南坚错哈哈一笑,他只道这老僧是个身怀绝技的少林高手,未想到却是丝毫不会武功,再也无所顾忌,飞扑而下,挥掌直拍一心天灵盖。他已看出一心是这队僧人的首脑,将他击毙,伏虎阵不攻自破。

一心眼见锁南坚错如神兵天降般扑来,人未到,掌风已压得自己透不过气来,便知自己绝非对手。怎奈师伯被南宫柳三人缠斗,诸位师弟又在力抗外敌,只好硬着头皮挥掌迎上。

许怀谷在少林寺领教过锁南坚错大手印的威力,料想一心难以抵敌,锁南坚错身形甫动,他便飞身抢上。只是他距离一心太远,正面迎敌已是不及,只能“围魏救赵”,一掌拍向锁南坚错的背心。

锁南坚错听到背后风声劲急,也不回头,身形微转,右掌从左胁下穿出,与许怀谷对了一掌。这一次与数月前在少林寺对掌不同,那次许怀谷初学残敌六技,锁南坚错未尽全力便将他打得吐血,而这一次,许怀谷神功大成,虽然也是未尽全力,却将锁南坚错震得头昏眼花,跌落尘埃。

转眼已到达前队,南宫柳和锁南坚错并肩而骑走在最先,陈东、麻叶二人却不知去向。一心道:“擒贼先擒王,先拿下对方首领,再打听贵友下落。”从树上跃下,挥起齐眉短棍,直扫南宫柳面门。

锁南坚错大吃一惊,只道又来了个少林高僧,转过头看去,却是个车夫模样的少年,吃惊更甚,怒道:“你是何人,背后偷袭我?”

许怀谷微笑道:“上人贵人多忘事。数月前在少林寺,在下险此命丧大手印下,这次是向上人讨回公道的。”

锁南坚错恍然,认出许怀谷来,却不明白如何数月未见,这小子武功精进若斯。但他自恃密宗绝学,这几月中又从天下第七处学得中原武功的正宗心法,两相印证,武功也是精进,尤其是大手印的功夫也达“金刚大手印”的至高境界,方才不过是措不及防,才让许怀谷占了上风。当下调息宁气,要与许怀谷一决高下。

就在此刻,有人高声呼喝道:“天王帮主有令,伏击任务取消,锁南坚错护法与南宫总巡查带队速返大营。”

南宫柳乍见许怀谷出现,已是胆颤心惊,此时听到撤退命令,当即虚刺一剑,纵身跳出圈外,麻叶、陈东也是罢手不斗。

一心以下十二棍僧虽占上风,但不愿多伤人命,散开了伏虎阵,让他三人撤去。无心犹自叫嚷:“南宫施主,这烟雨剑共有六十四式,你只用了四十七路,尚有十七式也一并施展了吧!”

锁南坚错吃了一掌,心下虽然不忿,终究没有必胜把握,向许怀谷怒视一眼,收回贯注双手的内力,与南宫柳带领帮众迅速撤离。

一心待群盗退尽,上前与许怀谷见礼,谢他援手之情,十二棍僧与他熟识,齐声大赞许怀谷武功了得,竟然惊退了锁南坚错这等大高手。许怀谷逊谢一番,问道:“众位师父东来,莫非是应关老爷子之邀,前来援手么?”一心摇头道:“不是的。”向许怀谷引见那灰衣老僧:“这位是小僧师叔,法名上隐下元,是少林寺莆田别院的监寺及福建黄檗山万福寺的住持,因他不在少林本院出家,故不在‘虚、无、一、空’排名,许少侠在少林寺时也未曾见过。江南倭寇之乱,生灵萘炭,隐元师叔发下诺大愿心,甘冒九死一生之劫难,欲东渡日本,到那里去弘扬佛法,光大我教,要以慈悲之心化解邻邦暴戾之性,维系两国睦邻和平。因师叔一生精研佛法,不习武功,所以小僧奉方丈法谕,护送师叔东渡日本。至于无心师伯,他老人家七十来年中从未离开寺院,借此机会想要外出游历,欲见识一下东洋武学,所以随我们同往。”

原来这位隐元法师不谙武艺,在武林中默默无闻,但精通佛法,在佛教界却是名扬海内外,名气之盛,还在少林寺方丈无缘禅师之上。他少年时投福建黄檗山万福寺剃度出家,而后周游各地,遍访名师,曾在少林寺得上代掌门人虚空长老传法,遂与少林无字辈高僧有同门之谊,归寺后做了住持。四出募化,扩建寺院,使万福寺成为中国东南名刹,并受无缘方丈之邀,兼任少林寺莆田别院的监寺。

倭寇之乱,福建深受其害,为烈程度仅逊于江浙。隐元法师目睹乱世苦难,认为解决倭寇之乱,不但要军民一心,抗暴除倭,更重要的是应与日本国人加强交流,只有彼此了解才能达成和解,进而互相尊重,实现睦邻友好。所以欲效彷前代鉴真、法显这等大德高僧东渡日本,传播佛法,介绍真实之中华,重新开启中日文化交流,增进彼此信任与尊重,从而彻底解决倭寇之祸。

只是其时闽粤江浙一带倭寇正炽,海上往来交通断绝,所以求助于少林本院,于是在少林武僧的保护下,绕道山东出海东渡日本。

许怀谷见这隐元法师,以六旬高龄,不顾身体嬴弱,不计风波险恶,以一己之身,投虎狼之域,只为弘扬佛法,去化解两国民众彼此的误识,实现众生和谐相处之夙愿。景仰之情油然而生,急忙躬身施礼道:“大师不畏艰难险阻,越海东渡日本,以无边佛法普渡化外众生,这份心志实在令在下佩服之极,这才是真正的大无畏,大智慧,我等这些江湖人每日好勇斗狠,争奇斗胜,与大师之举相比,实在是鸡犬之争了。”

隐元法师微笑道:“前代高僧玄藏西行万里,鉴真六次东渡,只为弘扬佛法,老僧这么做,不过是效仿先贤罢了。前辈高僧们九死一生,百折不回,才是真正的大无畏,大智慧呀!老僧劳烦少林本院的师兄、师侄们护送,与先贤们相比,勇气和毅力可差得太多了。而若是累及他们承担如今日一般的危难,更是心中不安。”

一心诸僧俱是双手合什,肃然道:“我等为师叔护法,光大我教,纵然百死,心尤不悔。”

许怀谷心中也是一片肃然,只觉与这些僧人传教护法的心志相比,什么江湖争雄,王图霸业,都变得毫无意义,就是自已这般深仇大恨,屈辱委曲也不过就是恶梦一场。

一心又道:“山东泰安府关师叔是少林俗家大弟子,小僧们绕道前去拜会,就是请他安排船只渡我等过海,如何惹来这些强盗在此伏击,实在令人费解。”

许怀谷于是将从南宫柳口中听来的话复述一遍,又道:“在下也正是要拜见关老爷子,正好同行。”众僧拾起散落在地的经书包裹,随他上路。

沿路走下山岗,来到许怀谷藏车的那片密林外,许怀谷道:“各位师父稍等,在下有位朋友在马车里载着,这就把车赶出来。”他将马车藏得隐秘,料想南宫柳一伙虽然经行此处,但来去匆忙,也不会发现。

许怀谷快步入林,看见马车稳稳停在林中,心中先自一宽。哪知掀开车帘一看,车中的千叶真一竟然踪影皆无。许怀谷心中大悔,实不该将她一个不会武功、双腿行动不便的女孩子独自置于荒野中。这条路早被盗众封锁,往来行人绝足,真一自然是被南宫柳一伙劫掠而去了。

许怀谷向众僧说明情况,就要单身追击盗众。一心道:“对方人多势众,少侠一人前往太过凶险,小僧陪你同去,也好有个照应。”转身对一个四旬左右的中年僧人道:“一尘师弟,你带领大家先到关师叔处,我与许少侠到那里会合。”

这一尘是十二棍僧中仅次于一心的第二高手,本是个独行大盗,十年前幡然悔悟,到少林寺出家为僧。他江湖阅历极为丰富,无字辈的两位高僧,一个精练武学,一个专研佛法,于世事都不通达,沿途一切事务都一向由一心和一尘打理。

许怀谷与一心施展轻功向南追去,群盗人数众多,所行较慢,许怀谷二人轻功卓绝,只顿饭功夫就已望见群盗后队。他二人只为救人,不愿多伤人命,从路旁林地中绕过,沿路却未发现被掳的真一。

<div align=center><!--阅读面页章节尾部广告--></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