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作者:比利比利轰      更新:2019-12-10 13:30      字数:2198

是夜,国师府内一片寂静,仿佛死去了一般。风舆身穿着一身侍女的服饰,悄无声息的走过空旷的走廊。

此刻套在她身上的服装,来自一名国师府的丫鬟。而那位服装的真正主人,如今正躺在一间杂物室里,人事不知的昏睡着。

两天前,风舆偷偷地混入了应天府。那时候的她,笼罩在一片风尘仆仆的沧桑之中,无人能看见她惊人的美貌。故此,她就像一滴落入大海的水珠,并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风舆开始在城中寻找磲婴的下落,但是却无法寻到丝毫的消息。她甚至惊讶的察觉到,磲婴之名竟不知在什么时候,已经在应天府中,成为了民众最唯恐避之不及的话题。只要她向人询问磲婴之事,她就能看到众人脸上那厌恶与恐惧交织的表情蓦然浮现,然后挥手低吼着让她快快离开。

可是早在前不久的日子,磲婴尚还是城中众人争相关注的焦点人物。那时大街小巷都在谈论战神朱枬栀子的回归,各个朝廷要员与王公贵族也是对磲婴热情相邀。磲婴宛然成为了大明帝国的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风舆有理由坚信,在这番莫名的突变背后,一定隐藏着对磲婴的可怕阴谋。

后来,她响起了他们的仇人玄化,心想或许能在此人那寻得磲婴的下落。于是便在这天晚上,尾随一名出门采购的丫鬟,将其击昏后,乔庄成对方的模样,混入了国师府内。

国师府每到晚上八点就万籁俱寂。风舆走在这安静的近乎诡异的大屋里,觉得自己就像是潜入巨人尸体的一只蚂蚁。她暗暗握紧了怀中的匕首,眯起的眼睛里也射出了两道细细的寒芒。

风舆来到了玄化的卧室钱。她轻轻地探手推开了房门,然后迅速的闪身进入,一个翻身就躲入了床底之下。根据她此前擒获的丫鬟的说法,每天晚上玄化都会在禅室中打坐修行,时间会一直持续到午夜,随后他才会返回寝室入睡。所以,风舆便提前藏入玄化的床底,等待着他的到来。

时间在等待中快速的流逝,转眼便过去了两个小时。当风舆已快要被满地如霜的月光所催眠时,房门悄然的打开了,玄化走了进来。

而与此同时,风舆猛然从床底之下一跃而出,仿佛一头雌豹般迅猛的来到了玄化的身前,将手中之匕首架在了对方的脖颈上。

“说,磲婴现在在哪儿?”风舆压低声音的问。

玄化在毫无防备的情形下被风舆所制住,脸上瞬间闪过了一抹诧异的神色,但转瞬之后又复归平静。他目光淡然的望了眼冷森森的匕首,接着视线向上抬升,看向了风舆满溢杀气的脸,终于认出了对方的身份。

“是你。”玄化说。

“是不是没想到?”风舆稍稍加重了施加于匕首的力量,玄化的脖颈上立即便出现了一条淡淡的血线。

“的确没想到,我以为你早已逃掉了。”

玄化此言,让风舆出现了片刻的迷茫,可接着又像一阵烟雾一样迅速消散了。她强忍着手刃仇人的欲望,冷声说道:“很可惜你并没能杀死我。”

“是啊,有些可惜。”玄化很坦诚地说。

“少废话,你们把磲婴怎么样了?”

“暂时还活着,但皇上执意要杀他。我在劝,可似乎皇上听不进去。”

这一番话落入风舆的耳里,让他感到心神大振,手中的匕首也是几欲脱手。早在半个月之前,风舆被月隐召入鲛女宫时,对方就告知她因为玄化屡进谗言,蛊惑朱棣杀死磲婴和风舆,最终便导致了朱棣要对他们痛施毒手。而此后的遭遇,也似乎证明了月隐的说法非虚。因此这段时间以来,在风舆的心中,始终把玄化视之为头号仇敌。可现在听闻玄化的回答,貌似又有另一番引擎。一时间,她的内心中乱成了一片。

于是她不解的怒斥道:“你说什么?难道不是你一直在蛊惑朱棣杀死我们?”

“想杀死你是不假,但是我从未打算杀死磲婴。”他的脸上飘过了一抹苦笑:“再说了,我也没来得及对你动手,你就已在城中消失了。”

风舆死死地盯住玄化的眼睛,想要从中挖出名之为谎言的元素,但入眼所见的只有无可奈何的坦诚。许久之后,她才叹息说:“你让我怎么相信你?”

“是月隐帮助你逃出应天府的吧?”玄化并未回答风舆,而是突然反问了一句。停顿了片刻,他又继续发话到:“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也是她假借我的名义对你动了手。”

随后,玄化便把自己所了解的情况,以及对他对月隐的推测,一五一十的告诉了风舆。

月隐自从被冤死妃嫔的鬼魂附体之后,便导致了性情大变。除了对待朱棣千依百顺以外,对待任何人都是狡诈阴险。可当初不知那附体的鬼魂究竟是采用了何等办法,竟然完美的在外人面前收拢了外溢的阴气,再加上她出色的演技和媚术,把朱棣迷得五迷三道,因此听信了她的谎言,坚持不让玄化进行驱魂。

但玄化对此的屡番坚持,终于让这报复心极重的冤魂所记恨,时时刻刻都想除掉玄化这颗眼中钉肉中刺。终于有一天,她等到了机会,得知朱棣要杀死风舆,并对磲婴夏达最后通牒。

于是她便在玄化下手之前,提前将风舆诱骗到了鲛女宫,谎称这一切的幕后主使正是嫉妒磲婴的玄化所为。随后,她又设法让风舆离开了应天府,再假借玄化的名义对风舆动手,可最终又故意给风舆留下了一条活路。

如此这般,她便给玄化在暗中制造了一名个人实力不俗的生死仇敌。只要时机允许,这名仇敌就会在被她所迷惑的情况下,对玄化挥动起手中的利剑。

风舆听完了玄化的这一番讲述,脑海中顿时掀起了惊涛骇浪。她将玄化的说法与自身的遭遇所对应,再结合上自己内心的几个疑惑,心中不禁愈加的迷茫起来。

霎时间,她响起了矗立于柳林村村头的张老伯,以及在他腰上一闪而过的金色令牌……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