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三百门大炮、平壤血战 2
作者:老白牛      更新:2019-11-23 06:13      字数:3231

震耳欲聋的炮响声不断。无数的铅弹、铁砂、石块。不时横扫在平壤城西头。

火光烟雾冲天。在明军猛烈的炮火攻击下。城头日军伤亡惨重。而且日军没见到什么大炮。所以他们不论是将领还是士兵。都没有应对火炮的经验。不会躲避炮弹。只是傻头傻脑的挨炸。或是抱头鼠窜。哭嚎着不知该如何应对。

说实在。此时的明军火炮。就类似一种大号的霰弹枪。一炮打出去。就是一片铁砂弹幕笼罩方圆之地。被铁砂扫中。就是一片肢体横飞的血雾。三百多门火炮一齐射击。那威力可想而知。

才一轮炮击后。平壤城西之地。就到处是血肉模糊的日军尸体。死伤日军流出来的血。很快又被寒冷的天气冻住。在城头上形成一片血色的冰河。还有那些被击倒燃烧的各色日军家纹旗。

小西行长也差点被一个如拳头般大小的炮铅弹扫中。吓得他全身胆战。心下冰冷。没想到唐人火炮的威力这么大。难道自己事先了解的唐人情报都是假的?

不过说实在。除了乱叫乱喊外。就连小西行长在内。都不知该如何付对城外的明军火炮。加上日本人骨子里的一根筋。第一军团的日军士兵们。也确实是非常强悍。就算死伤再多。还是在各旗本武士的指挥下。嚎叫着冲上城头各处防守。继续成为明军大炮的活靶子。

事后明军随军医士记载:“每落炮一发。倭兵死伤者众。然毫不在意。仍蚁聚而突之。直至中炮仆地乃止。”

佛郎机火炮装有瞄准具。配有准星。照门。炮耳等。火炮置于战车座架时。炮身可左右旋转。调整射击角度范围。城下明军在第一轮炮击后。有些火炮打偏了。在炮手们的调整下。城下的火炮战车。又开始了第二轮的炮击。完了所有地配装子铳。明军火炮们才停了下来。炮击结束时。城头己是日军尸体遍地。加上缺胳膊断腿的日军伤者的哭嚎声。有如地狱一般。

这个时候。小西行长连死的心都有了。明军大炮威力这么大。发射时间距离这么短。自己手下的将士们。还如何与他们作战?

他不知道的是。在明军炮击时。日将大友义统曾率领一支部队来增援小西行长。结果还没到平壤城时。就被明军震天动地的炮声吓了回去了。不战而退。

好容易。明军地狱一般的炮火停止了。小西行长略略统计了一下城头的伤亡。不由吐血三升。仅城西北数门城墙上的日军。在几轮炮击后。就死伤数百人。这仗还怎么打?

不过小西行长毕竟是第一军团地军团长。领军经验丰富。他知道明军肯定就要进攻了。勉强镇定下来。召集日军各将继续防守各城头城门。鼓舞士气等。

而日军虽然伤亡惨重。但很快的。在小西行长等高级或是中级军官的指挥下。他们就恢复了防守阵形。公正地说。不论是当时还是后世的日军。都有着极强的纪律性及服从性。确实是个非常强悍的对手。

“攻城!”

明军阵营中。李如松手一挥。立时中军位置的战鼓声擂响。随着各旗号飞扬。各路明军呐喊声有如天崩地裂般响起。他们依事先地布置。抬着战梯。潮水般地杀向平壤各门。城外的明军火炮们。也对城头进行压制性的射击。

各军攻击后。李如松也亲率五百家丁上前督阵。黄来福自然是率着一些家丁紧紧地跟在他的身旁。至于他的三千人马。还是停在城外不动。随时作为各门的预备队。

攻打平壤城西面七星门的是蓟镇都督佥事杨元。和辽东副将张世爵率领的两万人。眼见这些人马滚滚地冲到城下。纷纷竖起了战梯。一时间。数百架战梯架上了平壤城头。如蚁般地明军向城上攀去。很多明军眼中都是火红。只要攻上城头。就有五千两银子啊。

小西行长抽出武士刀。对着城外大吼道:“射击。铁炮队射击。”

在他身旁。早有一千多人。矮小又精悍。身披轻胴的日军铁炮足轻。排成整齐的三列。听小西行长这样一喝。立时城头伸出一片黑乎乎地铁管。

“砰砰砰砰。”

铁管冒出一片片刺眼的火光烟雾。如爆豆般的声音响个不绝。

立时一片惨叫。正在战梯上爬的明军士兵们。纷纷中弹。身上冒出血雾。摔倒下去。

“再射击。”

日军铁炮足轻第二列又上前射击。

“砰砰砰砰。”声又是不绝。

又是一片地明军惨叫声。

等第二列放完后。日军铁炮足轻第三列又上前。而先前两列放完的日军铁炮足轻又赶忙装药。日军的“三段射击法”确实高明。一列射击后。另两列填弹引火。每一击之间不过几秒的间隔。轮番射击。威力巨大。

小西行长地部下铃木重秀还发明出“铁炮狙击法”。一杆火枪由四个人使用。在射手左边。右边。后面各设一人。每击一发后。左边的人填入子弹。右边地人填入火药。后面的负责点火。每一击之间距离时间更短。他们这一队铁炮足轻。虽然只有一列人。但射击的威力。却是不少于那三列日军铁炮足轻。

加上日本人工作认真。他们军中使用的火枪质量确实好。完全没有炸膛的危险。完全可以紧贴脸边。放心瞄准使用。

一千多只火枪。连继发射。这样的威力是巨大的。战梯上的明军。纷纷被火枪射中。惨叫倒地。

杨元部的一个明军千总。只是骂了句:“将士们不用怕。倭人的火铳只能放一次。乘这个机会大家登上城去……”就被日军一个火枪手一枪打入头盔。摔倒在城下。生死不明。

日军火枪这么猛。这是出乎登城明军的意料之外的。不止这些。日军还有大批的弓箭手。不住地向城下射箭。日军密密麻麻的竹矛手。还在箭垛旁。不住地向攀近城头的明军乱刺。还有很多日军。向城下倾倒煮沸的大锅热水。又投掷巨石。滚木等。

好容易冲上城头的明军士兵。面对的是那些日军武士。特别是那些旗本。黑衣母众。赤衣母众等人。这些人人数少。但作战时疯狂不要命。他们手持锋利的武士刀。口中哇哇叫着。矮壮的身子一冲一跳。手中的武士刀直劈下来。没有几个明军抵达得住。

这个是战斗意志非常坚定。比蒙古人凶悍数倍的对手。

战斗如此残酷。就算攻打七星门的是辽东。蓟镇两镇抽调出来的精兵。但他们也动摇了。纷纷从城头战梯上败退下来。正在这时。李如松带领家丁们及黄来福等人巡视到这。二话没说。斩杀了两位后退的千总。

他冷冷道:“敢后退者。格杀勿论!”

看着这一切。退下来的明军将士们惊恐了。为了不被李如松斩了。他们只能去斩日本人了。

于是战斗又开始了。

不过此次攻打七星门的明军吸取了教训。杨元和张世爵商议了一下。经过李如松的同意。调来了一批福建的藤牌兵。让他们用高高的藤牌掩护。然后军中的明军弓箭手借着他们盾牌的掩护。挡住日军火铳的射击。慢慢地逼到城下。向城头射箭。以压制日军的铁炮。

明军擅长使用火箭。就是普通的弓箭大多使用火药助推。此时数千明军弓箭手。在藤牌的掩护。一齐弯弓搭箭。向城头射去。箭杆上的药捻哧哧声响成一片。只见明军阵地白烟弥漫。无数利箭带着一股淡淡的烟雾或是长长的焰尾。不断飞向城头。

火药助推的箭矢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力。威力可破重甲。除了躲避外。任何阻挡都无用。一时间。城头的日军纷纷惨叫。很多人还被射得像刺猬一般。

乘这个机会。七星门外的明军又开始进攻。此时他们己经摸出了一套规律。就是城下弓箭手放箭掩护。登城的步兵们则是持牌拿刀进攻。不过日军在小西行长的督阵下。仍是拼命抵抗。滚石如雨般打下来。铁炮也是不停地射击。战事又激烈残酷起来。

七星门城外。杨元和张世爵二人都是大吼大叫着。指挥部下进攻。李如松则是静静地看着。不发一言。黄来福也是看着城头。暗惊战事的残酷。日军的顽固。

他心想。如果是自己的五寨堡军队来攻城。除了付出沉重的死伤外。怕也没什么好的办法。只有他身旁的杨小驴满脸的兴奋之色。

不过黄来福很快看出。明军弓箭手们的臂力是有限的。射了几箭就没有力气了。对城头日军的压制远远不够。辽东。蓟镇两镇士兵。大多用三眼铳。射程不足。靠得太近的话。滚石如雨。怕又会死伤惨重。虎蹲炮也是如此。而远处的大将军炮。由于现在日军明军混战在一起。如果开炮的话。会打到自己的人。

杨元和张世爵着急地对李如松道:“提督大人。倭人火铳太烈。我军将士。伤亡惨重啊。”

李如松猛地对黄来福道:“黄将军。速调你的火器队来压制倭人铳矢。”

黄来福大声应道:“末将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