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山区的“宝”和城市的“草”
作者:少雄      更新:2019-11-22 16:29      字数:2547

没错,是琴音和琴声回到小山村了。琴音一路上领略了家乡开辟的公路,还有那些更加开阔和有序的农田,她不禁欢呼雀跃起来:“家乡变化可真大,这才是梦中的家乡!”到了村外,远远地看见一群人在热闹地向村口移来,向她和哥哥张望,琴音一眼便认出了辛献,她自言自语地说道:“村里又出什么大事件了吧?”琴声也自言自语地说道:“辛献都成了村里的常客了,能有什么大事?”

走进村口,琴音和琴声马上便被村里的大人小孩们包围了。大家都对几年没有回过家的琴音抱着浓厚的兴趣,想看看经过大学校园教育的琴音都有哪些变化。最为崇拜琴音的,要算村里那些上学的孩子,他们都围拢上来,要琴音讲述“天之骄子”的故事。

琴音微笑着与大家打招呼,并且将买回来的水果糖分给大家吃。琴母向琴父报喜,说琴声和琴音都回来了。琴父喃喃地说道:“原来只希望能回来一个,没想到两个都回来了。”

辛献迎了过来,琴音与辛献打了招呼。辛献问道:“你是临时请假回来的,还是辞职专门回来的?”

琴音答道:“还是我们自己的家乡好,我是辞职回来的。”

辛献笑容满面地告诉琴音:“到我们县的文化局上班吧。我们县经济发展了,希望你们能在文化方面有所作为,不要落下。”

琴音用感激的目光看着辛献,说道:“我不是宝贝,你们不用对我期望太高。”

辛献大声说道:“你就是我们山区县的宝贝啊!现如今,能考上大学的,毕业后都想留在大城市工作,能回来的人少之又少。你回来了,我就算给他们一个示范,也得好好地培养你啊!”

说完,辛献和在场的村民们都笑了起来。琴音看着大家的笑,脑海里闪过在城市工作的时候的压抑,再看看眼前这些朴实无华的笑脸,不由得也笑了起来。心里暗暗地想,其实在山区也不一定比城市差呀,开心就行,哈哈。

琴音对辛献说:“好啊!恰好,我也需要一个平台,好好地振兴我们的家乡。”

辛献用肯定的语气说道:“那好吧,你什么时候安顿好家里,什么时候就到县委来报到。”

辛献交代完这些事情,便与村民们告别,上车回程。

琴音到了琴奶奶床前,摸着奶奶的手问寒问暖。琴奶奶则摸着琴音的头发,连声说道:“我的美丽宝贝回来了,我的美丽宝贝回来了。”

与奶奶叙旧许久,琴音又来到琴父床前。琴父看着琴音,连声说道:“你终于回来了,你终于回来了。”说着,琴父还动手拍去琴音衣服上的灰尘,生怕琴音有一点儿委屈似的,让琴母煮点心给兄妹俩吃。

刚回来的这一天,琴音便感觉自己真的像宝贝。在大城市里,在职场上的一切不快乐的东西,在这里都暂时没有了踪影,有的都是温暖,是关怀,是相互的崇敬。

本来,琴音在回来的路上还为自己的前途命运担心,担心回到上大学之前的样子。而刚刚回村便受到了辛献的入职邀请,琴音的心里变得踏实起来,信心百倍地与琴奶奶、琴父、琴母谈到了将来。

琴奶奶、琴父、琴母听说辛献已经邀请琴音到县文化局工作,心里也高兴得不得了,哪顾得上让琴音照料什么的?只是一味地催促琴音快点到县城办理好上班的手续。

第二天,琴声便骑自行车,搭着琴音往县城跑。

路过林前的美味小食店,琴音让琴声停车,专门下车,走到店门前,像多年未能见面的老朋友突然相见一样,仔细地感受着小食店的变化。林前依然还是那个林前,他急忙跑过来请琴音进店品尝美食。而琴音已经不是数年前那个琴音,她不紧不慢地端详着店前、店后的一切,像是在观赏,更像是在回忆。

林前一直跟在琴音的左右,就像一个下级见到上级大领导一样,紧紧地跟随在左右,生怕错漏了哪些细节。

琴音看完了店子,又盯着林前看。

林前被琴音盯得浑身不自在,连忙说道:“你是这家美食店的创始人。请进店品尝我特意为你做的美食。”

琴音还是盯着林前看,嘴上说道:“没想到你还挺会发挥的,一家破店都被你做成万元户了。”

林前答道:“当初从你手上接过来时,我手头太紧,都没有给你过户费。现在有钱了,可以补偿你的。”

“我不是那意思。”琴音说着,便转身示意琴声继续赶路。

林前再三邀请琴音进店,琴音说道:“今天有更加要紧的事,不进店了。下次吧。”说完,便侧身坐到自行车上,不一会儿功夫便离开很远了。

林前站在原地,感叹地说:“哎呀!这几年没见,琴音还真有变化,像女将军一样的气质。但一时也找出不出来,究竟哪里变了?”

琴音到了县城,直接便进了县委大院,找到了辛献。辛献让秘书带着琴音,一番手续办理完了,便直接来到了县文化局。

文化局在琴音到来之前便已经收到了消息,为琴音准备好了办公室和全套的办公桌椅、书架。辛献的秘书告诉琴音说,辛献对琴音回来工作十分重视,连夜都已经叫人布置好了办公室。琴音由辛献的秘书带着来到自己将来办公的地方,看着那洁净整齐的摆设,特别是特意收拾的书架,还有书架上的书本,一股暖流在身上奔腾。她望着整洁光亮的办公室,眼睛渐渐地模糊起来……

从经济特区回来的大学生到县文化局报到的消息,开始在县委大院各个单位中传开来。县文化局旁边便是邮电局,邮电局的工作人员找到琴音说,从经济特区发来一份你的电报,本来是要发到你们公社去的,既然你已经在这里了,就过来收了吧。

琴音走到邮电局,收取了电报。电文说:

“琴音:你由我公司出资代培,服务年限未满离职,请按规定赔偿公司损失一万元。音像分公司经理杨韵。”

琴音看了电报,一时又为这一万元的赔偿费忧愁起来。她觉得在大城市的一些企业工作真像是一棵草,自己当初为企业开拓市场,赚了那么多钱,如今告别了还来追赔偿金一万元;况且,这才离职三两天呢,电报的落款已经是音像分公司经理杨韵了,换一个人可真快,一点儿人情味也没有。

正当琴音愤愤不平地看着电报的时候,辛献也不知什么时候走进了她的新办公室。辛献伸手向琴音要电报。琴音犹豫不决地将电报递给了辛献。。

辛献看完电报,突然哈哈大笑起来。他说道:“一个出色的人才,岂是一万元所能衡量的?”他交待秘书,这一万元没有让琴音自己出钱的道理,赶紧协调县里为琴音付钱。另外,一定要照顾好琴音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琴音看着辛献为自己忙碌的样子,听着辛献关怀的话语,感觉自己这棵大城市的草,却是山区小城的宝。她暗暗地下定决心,一定要实现自己的梦,圆山区人民的致富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