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作者:雪上一枝刀      更新:2019-11-15 04:21      字数:6343

☆百☆度☆搜☆索☆小☆说☆楼☆免☆费☆小☆说☆在☆线☆阅☆读☆

『』因为转学手续办的很快,徐桂芳头天去找了钱校长,第二天就去了县上,不只是没通知千山镇的同学,就连家里人,徐红利和徐桂红在镇上是知道的,因为地里农活儿不少,徐忠民没空来镇上,徐桂芳都去县上七八天了,家里才知道。

最近这半年,徐忠民觉得,二闺女似乎是突然长大了,凡事都有自己的主见,目光也很长远,会为自己打算,别的不说,和赵子涛合伙开的早餐店,赚的钱一点不比徐桂红姐弟少,即便是去掉了赵子涛的分成,那也着实不少。别说上大学,再养活一家人都够了。

虽然做父母的不能那么贪,但徐忠民对这一份收入是很眼馋的,刘凤仙管钱管的严,他手上虽然经常过钱,但往往没焐热就流走了。

大概徐桂芳也是体恤这一点,而且毕竟她和赵子涛的早餐店能开起来,也有一份徐忠民四处张罗的功劳,就把店里一成的利润给了徐忠民。

这钱不算多,但也不算少了。

徐忠民和刘凤仙都有点担心徐桂芳,孩子主意再大,终归还是个半大孩子,县上一个熟人也没有,万一出个事儿可怎么办?

但地里的活计实在走不开,现在不是生产队那会儿,各家的活计都得自己张罗了,家里少了徐红利一个壮劳力不说,因为徐桂红两口子都在镇上,家里的地只有一个老娘来种,他们两口子干完自己家的,还要给闺女女婿帮忙。

徐忠民刘凤仙托赵青青捎了五十块钱,还有一包换洗的衣物到镇上,徐桂红收到后嫌那些衣服补丁摞着补丁,徐桂芳是在县里上学,穿这么旧的衣服可太难为情了,她自己出钱去市场买了两米多布,请裁缝做成一套春装,另外又装了一篮子各种熟食,坐上班车来看二妹了。

徐桂芳上午第三节课刚上完,她匆匆跑出来,一脸惊喜。

徐桂红一看她那风一吹似乎就能倒的模样,一下子眼圈就红了。

徐桂芳冲大姐笑笑,说道,“大姐!我在这儿挺好的!吃得好住的好!就是学习有点紧,熬夜都把人熬瘦了!”

徐桂红也笑笑,说道,“是吗,那就好!二妹你学习本来就好,不用那么下死力!能有考上大学的分数就行了!”

徐桂芳点点头,指着篮子问道,“这里面是什么好吃的呀?”

考虑到天气越来越暖和了,像馍馍烧饼油条包子这一类的食物不抗放,而且也不稀罕,徐桂红想到二妹爱吃肉,就炸了点肉丸子和排骨,还做了卤肉和卤鸡蛋,稍微多搁了些盐,这样能多放几天。

徐桂红一掀开篮子上的盖布,徐桂芳立即拿起一个肉丸子往嘴里塞,因是早上现做的,这时候还没凉透,吃起来口感很好。

她这些天在学校吃得不错,但食堂的所谓荤菜,就是一多半蔬菜加一少半肉片炒在一起的,味道实在说不上好。

徐桂芳领着姐姐来到寝室,将带来的东西都归置好,根本没时间说别的,将户籍改名字的事情详细告诉了徐桂红,让她回去后说给徐忠民,越早办理越好。

徐桂红虽然有点纳闷二妹转个学怎么还把名字改了,但她还是一一记下了。

十五分钟的课间时间很快结束了,徐桂芳匆匆去上课,徐桂红惦记着镇上的生意,也提着空篮子赶往车站了。

一旦适应了县中的节奏,徐桂芳不觉得太累了,她怕赶不上进度,也是过于紧张了,实际上,理科这几门功课,除了物理略差,其他的几门功课都学得很透彻扎实了。

徐桂芳当然没忘冒名顶替的事情,经过她仔细排查,发现那次碰到的女生是高三三班的,名字叫孙梅梅,应该就是张甜甜的表姐。

只是她侧面打听了一下三班的学生,谁也没听说这个孙梅梅改了名字。

然而任何事情只要存在,就一定会出现破绽。

不知不觉中转到县中半个多月了,徐桂芳第一次参加县中的月考,成绩还是相当不错的,考了全班第二名,年级排名是第四名。

虽然比上次摸底考试只前进了一个名次,但已经很不容易了。

而被她超越的那个男生,好巧不巧就是她的邻桌赵家奇。

徐桂芳总觉得,那男孩看她的眼神更加不爽了,不过,她才不在乎呢!

考试成绩公布的当天,徐桂芳心情很好,趁着午休的时间去逛了下街,为自己买了一盒百雀羚,还有两根漂亮的头绳。

这天中午,徐桂芳坐在教室里做物理卷子,现在的物理老师特别照顾她,为了提高她的物理成绩,总要多给她几套卷子。

徐桂芳刷到一半实在困得不行了,趴在桌子上很快就睡着了。

她头天晚上熬夜刹不住车,睡下大概至少凌晨一点钟了。

朦朦胧胧睡得正想呢,有人推了她两下,徐桂芳不高兴的抬起头,班长张海霞已经站到她面前了,说道,“徐桂芳!外面有人找你!”

徐桂芳觉得有些奇怪,难道是家里又来人了?

上次徐桂红回去后,一天也不敢耽误当晚回家就将徐桂芳改名字的事情说给父亲了,徐忠民第二天就去办理了。

办好新的户籍名字,家里怕她着急,徐红利邮来一封信告诉了她,前几天才收到信的呀。

徐桂芳走出教室,意外看到了李娜和孙建军。

李娜冲她肩膀上就是一拳头,说道,“徐桂芳你太不够意思了!转学也不告诉我们!”

徐桂芳陪着笑道歉,说道,“当时实在是太急了!我本来想等到过周末的时候去镇上一趟,谁知道县中一个月才放一次假!”

李娜当然不是真生她的气,笑着说道,“桂芳,我也转到县中了!”

徐桂芳很高兴,她连忙问道,“是吗,太好了!你分到哪个班了?”

李娜指了指站在旁边的孙建军,说道,“我跟班长都在三班!”

孙建军一直没好意思打扰两个女生说话,这才上前一步,笑着说道,“徐桂芳同学你好!”

徐桂芳冲他笑了笑,说道,“要不要我领你们去三班?”

李娜和孙建军都点了点头。

领着两个人来到三班,三班比起来一班的学习气氛就略差,虽然大部分同学都在学习,大也有少数同学在聊天说笑,睡觉,还有人在吃东西,总之有那么一点点乱。

三班的班长赵胜利提前知道有两个转校生会来,指了指着最后一排的两个空位。

徐桂芳一边帮李娜收拾书桌,一边和她说这话,两个人快一个月没见了,自然有时候不完的话。

徐桂芳把镇上的同班同学几乎都问了一个遍,当然,重点说的就是赵青青。

赵青青最近进步飞速,上次月考考了全班第五名,班长孙建军也是班里的尖子生,一般名次在三四名,这下孙建军也转到县中了,估计赵青青下次的名次还会靠前。

两个人正说着话,从外面走进来一个女生,她瓜子脸,个子蛮高的,身上穿着粉色衬衫,下面配着蓝色工装裤,显得又时髦又青春。

这就是那个孙梅梅。

徐桂芳注意到,有好几个男生偷偷看她。

孙梅梅的同桌赵伟丽正在做数学卷子,有一道题目演算了三四次也做不出来,她偏偏又是个急性子,额头都冒了汗。

“梅梅,你来了?快过来帮我看看这个题怎么解!”

李娜有点好奇,她低声说道,“该不会是那个借给咱们笔记的孙梅梅吧?”

徐桂芳看了几眼那个女生,说道,“有可能!”

等孙梅梅讲完题目,李娜离开座位了,她手里拿着一把奶糖,看见女生就送给人家两颗,走到孙梅梅那里停下了,特意多说了几句话,“你是不是叫孙梅梅?”

孙梅梅楞了一下,说是啊。

李娜笑着说道,“张甜甜是你表姐对吧,她之前还帮我们借你的课堂笔记来着,你那笔记做的可真好!”

孙梅梅对这一番夸奖很受用,矜持的说道,“哪有!也就算是一般吧!听我表姐说,你们班上有个徐桂芳,她也看我的笔记了?”

这次轮到李娜愣了一下,说道,“嗯,是啊!”

其实孙梅梅还想多问一下关于徐桂芳的情况,但初次见面这么打听人不太好,她就客气的说道,“李娜同学,你初来乍到,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说啊!”

徐桂芳在一旁不动声色的观察这个孙梅梅。

一班和三班的教室前后排,离得并不算近,徐桂芳和李娜经常约着一起去操场吃午饭,她把自己做梦被人顶替上大学的事情也告诉了李娜。

李娜记性不错,把三班所有女生的名字都报给她了,当然并没有另一个徐桂芳,不过,她说了一件有点奇怪的事情,说那个孙梅梅不知为啥总爱打听千山镇高中的事儿,尤其是关于她徐桂芳的。

给人感觉有点怪怪的。

徐桂芳更坚信孙梅梅就是那个假徐桂芳。

只是目前还没有证据而已。

关于被顶替的事儿,李娜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她说道,“桂芳,这事儿你就别多想了,反正是做梦,又不是真有人顶替你上了大学!”

徐桂芳点了点头。

操场上人来人往,很多学生才打饭过来吃,亦有很多学生已经速战速决吃完了,拎着饭盒去水房洗刷。

孙建军蹲在地上大口吃着饭菜,眼睛却盯着不远处徐桂芳的背影。

她比一般的女生个子高,而且特别瘦,今天穿了浅蓝色的上衣,在人群中一眼就能看到。

每次这样偷偷看她的时候,孙建军心里都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像是触碰到了电流那般紧张,但也不光是紧张,还美滋滋的,比夏天吃了一根冰棍还要甜。

才上高一的时候,孙建军就悄悄注意到了她。

和其他叽叽喳喳的女生相比,徐桂芳是那么的不一样,她不爱说话,甚至都很少笑。后来期中考试出来,徐桂芳竟然考了年级第一。

班里很多同学酸葡萄心理,说她虽然学习好,但性格不好,太过傲气,不怎么喜欢和人打交道不说,就连有时候好心送给她的吃食,她都会冷冰冰的拒绝。

说都知道她家穷,吃不饱饭。

但孙建军知道,那不是傲气,那是自尊,或者说,是她给自己的保护色。

有好几次,孙建军都想把饭票偷偷放到她书桌里,但考虑到徐桂芳一定不会接受,只能算了。

此刻孙建军看着她的背影,心里矛盾极了。

孙建军之所以能顺利调到县中,是因为他的堂叔孙卫华在县教育局,他们老家村子就出了这么一个能人,而且孙卫华特别爽快,只要是村里人去找他,能办的事情就都给办了。

孙建军本身学习不错,又有关系,县中也就接收了。

为了感谢堂叔帮了这么大的忙,孙建军在来县中报道之前,先提着一大兜子礼物和父亲孙厚伟去了孙卫华家道谢,没想到堂叔不在家,堂婶也不在家,只有几个堂弟堂妹在家。

孙建军曾经来过孙卫华家几次,记得几位弟弟妹妹的名字,双胞胎堂妹分别叫孙晶晶和孙亮亮。

他刚喊了一声堂妹的名字晶晶,双胞胎一起却嚷嚷开了,说道,“堂哥,我们改名字了,我叫徐桂兰!我叫徐桂芝!”

又指了指桌子上孙梅梅的照片,说道,“姐姐叫徐桂芳!”

孙建军父子觉得奇怪,好好的怎么改了名字,不但名字改了,姓竟然也改了!

一问才知道孙卫华两口子竟然离婚了,几个孩子都跟堂婶徐兰兰,姓都改姓徐了。

而且孙卫华一般也不会来家了,他在教育局有宿舍。

这事儿把父子俩震得不轻,很快就告辞出来了。

孙建军的家在千山镇孙家屯,他们村子比凤仪村还穷,最近几年风调雨顺,村里开始提倡多种棉花,经济条件才比以前好了很多。

孙卫华就是从孙家屯走出来的,不过他父母没福气,都早早病逝了,唯一的一个姐姐嫁到了外村,孙卫华回乡都是去堂哥孙厚伟家里。

孙卫华早看出来堂侄是个可造之材,每次去他家都说些勉励的话。

虽然堂妹说改名字是因为父母离婚了,但孙建军觉得,事情绝对没那么简单。

如果孙梅梅改成徐桂萍,徐桂玲,或者徐桂红,总之改成徐桂芳之外的任何一个名字,他都觉得不会有问题。

但孙梅梅竟然把名字改成了徐桂芳。

如果她和徐桂芳一起参加高考,两个人的名字一模一样,同时参加高考后到底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孙建军不敢细想。

带着一肚子的疑惑,孙建军和李娜一起来到县中报到,让他没想到的是,徐桂芳竟然改了名字,在这里她叫徐桂敏,还特地嘱咐他和李娜不要说出去!

孙建军听了如释负重。

既然徐桂芳现在已经改了名字,那么堂妹愿意用徐桂芳这个名字,就去用好了!

但后来他思来想去,觉得事情还是没那么简单,县中的徐桂敏就是千山镇的徐桂芳,可能堂叔和堂妹孙梅梅现在还不知道,但这不是秘密很好查出来的,相信他们就会知道了!

那么,孙梅梅会不会偷偷再改名字呢?

若她也改成了徐桂敏怎么办?

不知不觉一个星期又过去了,这个周末应该休息了,学校周六下午就没安排课了,徐桂芳简单收拾了一下,午饭都没吃就匆匆赶去车站。

回到千山镇,徐桂芳先去了胡家村,这时候还不到下午两点,徐桂红她们在准备晚上去卖的吃食,看到妹妹回来了,先蒸了几个包子给她吃了。

徐桂芳啃完包子,将带来的衣物洗干净就去了云正街的铺子。

走到半路,正好碰到同学张甜甜。

张甜甜看到她很高兴,说道,“徐桂芳,听说你转到县中了?”

徐桂芳点点头,说道,“是的呀,因为当时太匆忙,没告诉班里的同学!”

张甜甜并不在意这个,她有一个十分惊人的八卦没处说,已经在心里憋了好几天了,这下遇到徐桂芳这个正主了,可要好好说一说了!

她一把扯住徐桂芳的袖子,指了指不远处的家属院,十分热情的邀请道,“桂芳,前面就是我家了,咱们不知道什么时候再见面呢,跟我回家坐坐吧?”

徐桂芳犹豫了一下,点点头答应了。

罐头厂的家属院都是两间半的小院子,张甜甜家收拾的十分干净,她领着徐桂芳走进屋子,从柜子里拿出一个水果罐头打开倒到两只小碗里,端给徐桂芳一碗。

徐桂芳道了谢。

张甜甜用勺子挖着吃了好几口,才十分兴奋的对她说道,“你还记得我表姐孙梅梅吗?她也上县中,之前我还借过她的笔记咱们看呢!”

徐桂芳点点头。

张甜甜啪的一下把勺子放回碗里,更加兴奋的说道,“我发现了一个奇怪事儿,上周我和我妈去县里我二姨家,就是孙梅梅家,没想到我姨和我姨夫离婚了!不但如此,他们家几个孩子都还改了名字!好巧我姨也姓徐,孙梅梅改的名字就叫徐桂芳!你说好笑不好笑?”

徐桂芳猛然抬头,盯着张甜甜看了好几秒。

张甜甜大概觉得这事儿太可笑了,继续笑着说道,“我这表姐自来傲气,以前就嫌弃孙梅梅这名字不好听,没想到这次改名字改了个更土气的!真不知道她是怎么想的!”

徐桂芳附和着笑了几声,问道,“是有点好笑,没想到还有人跟我重名重姓呢,这名字是谁给她起的呀?“

张甜甜嘴一撇,说道,“听说是我前姨夫起的,那人成天就会摆官架子,其实肚里根本没多少墨水!”

徐桂芳继续问道,“是吗,你这个姨夫是做什么工作的?”

张甜甜再次撇嘴,说道,“在县上教育局,听着厉害,其实就是清水衙门,我前姨夫是个处长,算是个小官儿,不过,听说很快会升局长了,成天牛气的不得了!”

徐桂芳一面小口小口的吃着黄桃罐头,一脸镇定。

孙梅梅的父亲在教育局工作,还是个不大不小的官儿,操作这一切对他来说可能并不算难,有这样的背景,也难怪前世敢那么欺负人了!

徐桂芳气愤难当,恨不得立刻去揭发孙氏父女,更恨不得立刻甩孙梅梅几个大嘴巴子,用别人的分数上大学,和小偷有什么区别?难道顶着别人的名字过一生就那么心安理得吗?

做人最起码的良知都被狗吃了!

要不是她偷了自己的成绩,自己就能顺利上大学,顺利毕业参加工作,而不是在十八岁的时候就生下三胞胎,她当时大出血险些送命不说,产后奶水不足,她本来吃不饱,孩子也饿得没日没夜的啼哭,这些把她折磨的奄奄一息,差点就想和孩子一起自杀。

虽然后来硬捱过来了,她却被抑郁症困扰了十几年,一直到四十岁以后挣到了钱,孩子也长大成人后,才算彻底好了。

她气愤归气愤,但同时也觉得十分畅快。

重生以来最大的谜团解开了,冒名顶替的人就是孙梅梅!

徐桂芳吃完罐头,和张甜甜闲聊了几句,从挎包里掏出一条蓝色的纱巾递给她。

这是从县里新开的一家服装店买的,五块钱一条,尽管徐桂芳觉得很土气,但如今很多大姑娘小媳妇都喜欢戴,她一口气买了好几条。

分给徐桂红一条,给徐桂香和刘凤仙各一条,这一条原本是打算送给马焕巧的。

张甜甜高高兴兴的收下了。

手机阅读请访问『m.xslou.com』无弹窗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