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作者:雪上一枝刀      更新:2019-11-15 04:21      字数:8004

☆百☆度☆搜☆索☆小☆说☆楼☆免☆费☆小☆说☆在☆线☆阅☆读☆

『』孙梅梅喝完半缸子水,强迫自己不再想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儿。

没错,孙卫华和徐兰兰的确在闹离婚,但离婚的内情,根本不是孙梅梅所想的这样。

孙卫华是个心思缜密的人,一旦决定了做一件事儿,会把每一步都计划周详,就像他当年凭推荐上大学,还有大学时追求徐兰兰,他都不算最优秀的竞争者,但最后就是胜过了别人,一举拿下了战果!

他当然不是真要和徐兰兰离婚,能娶到徐兰兰他很满足,徐兰兰漂亮能干,脱了衣服身材也性感极了,这样的老婆打着灯笼难找。

但同时他又是真的要和徐兰兰离婚,因为以他对徐兰兰的了解,要是让她知道离婚是假离婚,不过是为了让孙梅梅随她的姓,顺便再改名为徐桂芳。

徐兰兰这人什么都好,就是脑子一根筋,要是让她知道孙梅梅会顶替别人上大学,到时准会跳出来第一个反对,没准儿还会告诉丈母娘一家,这样的话事情就不好办了。

这种事儿要越少人知道越好,他现在就连孙梅梅本人都没告诉呢。

所以孙卫华要狠下心真离婚才行,反正他们都二十年的夫妻了,即便离了,徐兰兰都四十多了,他觉得是宝贝,别人眼里不过是残花败柳半老徐娘,一时半会儿肯定找不到合适的人,等孙梅梅上了大学,他再拿出当年追她的那股劲儿,估计只用一半的力,保准徐兰兰很快就缴械投降。

关于“假徐桂芳”的户籍和学籍问题,孙卫华也考虑过了,既然是顶替,那就要做的漂亮一点,能以假乱真才好,他打听过了,徐桂芳现在的班主任李老师好争上游,去年就开始活动了,想调到县中工作。

可惜托的关系不太给力,至今没能如愿。

孙卫华准备当一回好人,动用人脉将他调到县里来,这么做的目的有两个,第一这位李老师很看重徐桂芳这个学生,等高考成绩下来了,要是他报了个假分数,李老师肯定会怀疑,若是去市里查分数就糟糕了,学生们不知道,但老师们都知道去市里查分数不是太难的事情,但要是李老师调走了,就不会有老师那么操心徐桂芳的事情了。

第二调走了李老师,可以再调过去一个他安排的人,到时候不但可以帮着瞒天过海,连徐桂芳有什么动静都能及时知道。

当然了,一个乡下丫头估计也不会有什么事儿,更不可能提前知道她会被冒名顶替。

孙卫华想通了这个关节,很快就下手了,他申请出差去了一趟杨林镇高中,名义上是为公事,实际上是为了找杨柳镇高中的一个数学老师徐梦倩。

徐梦倩今年二十五岁,是正经师专毕业的,家里也是贫农出身,按说这样的人分配工作不是问题,然而这位女老师在毕业前夕却被未婚夫一家给告了,说她在外乱搞男女关系,说得证据确凿,而且连她的相好都揪出来了,如此一来她的名声臭了,哪个学校都不敢要她,后来她去县上人事局哭闹,恰好碰到了去那里办事儿的孙卫华。

孙卫华看她挺可怜的,一时动了心,就做主把她分到了杨柳镇高中。这对于徐梦倩来说,并不算好的结果,她的条件本来可以分到县中没问题,但她已经十分满足了。

徐梦倩本身是千山镇人,在杨柳镇人生地不熟,孙卫华略略用了一点手段,她就主动往他怀里钻了。

简而言之,徐梦倩就是他的□□之物,指那打哪,放这么一个人去千山镇,他才放心。

徐梦倩和徐兰兰不一样,她长得娇小玲珑,五官也秀丽小巧,再配上雪白的皮肤,柔弱的像一株软绵绵的花儿。

此刻她在孙卫华身下娇笑连连,说道,“你是说让我去千山镇高中?这儿多好啊!”

徐梦倩在杨林镇虽然人生地不熟,但这样也不是没有好处的,孙卫华一般两个月才来一次,甚至三四个月才来一次,她偷偷在外发展了三个相好,都是算是镇上的有钱人,日子过得逍遥着呢。

其实孙卫华知道她的顾虑,徐梦倩就是千山镇人,老家人都知道她的底细,到时候风言风语也许是少不了的。

但他喘着粗气承诺,最多两年就想办法将她调到县中。

徐梦倩这下满意了,又开始低声嘤咛起来。

李老师的调动办起来有些难,现任县中校长钱明武是建国第一批大学生,约五十岁上下,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他担任县中校长一职已经十来年了,这些年县中的升学率一直稳中有升,将临县的几个高中都抛到了后面,和市高中的升学率差距逐年减小,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和这位校长的领导有方不无关系。

钱明武严格控制教室队伍,绝对不允许关系户进来,每一个新来的老师他都要反复听课,确认满意了还要试用一个月,才会办正事入职手续。

这个做法不符合人事政策,但县人事局人人都不是喝神仙水长大的,都有老婆孩子,孩子也要上高中,这么干最终受益的还是孩子,而且钱明武那人霸道的很,你说了他也会阴奉阳违,久而久之,就成了规矩。

比起下面镇上有经验的老师,县中更欢迎师专的优秀毕业生,因为人年轻冲劲大,可塑性也强,像李老师这种都四十岁了,老油条了,上课都成了机械的重复,哪还有什么激情?

孙卫华没办法,转头找了教育局的局长钱明庆,看名字也能知道了,李明庆和李明武是一家人,他是钱明武的堂哥。

钱校长不得不卖堂哥一个面子,答应了先听听这位李老师的课。

实际上外人不知道,县中也需要一名数学老师,原本教高二的一位女教师突然怀孕了,原本怀孕了也不打紧,一个年级组数学老师六七个,等她休产假时,大家把她的课时分一分就行了,但问题就在于,原本已经有一个女教师怀孕了,再有一个,怎么能安排过来呢?

李老师接到让他去县中讲课的通知,还以为是疏通的关系到位了,连夜准备了教案。固然,已经教书将近二十年,不可能像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那么富有激情了,但李老师讲课也是十分不错的,数学是一门精确且富有连贯性的科学,每个知识点环环相扣,李老师最大的特点就是有整体观念,这种教学方法,能让学生最大限度的将所学的知识点融会贯通。

钱校长只听了他讲的一节课,就立马相中了。

从去年年底,千山镇高三毕业班就被传要重新分班了,而且要严格按照成绩来排序,学生们听了人心惶惶,除了个别的尖子生,都担心自己分不到一班,老师们也是明争暗斗,谁都想当一班的班主任。

二班现在的班主任家里有些关系,自然也和李老师一样要力争上游,本来他的打算是,若学校执意要如此,他就要动用关系将李老师挤走了。

据他了解,这位李老师其实没啥背景,人托人找了一个县上人事局快退休的处长,要是别的单位或许会有用,县中可不行,县中校长是个硬骨头,他看不好的人才,不管是谁都不会要的。

没想到李老师还真的去县中试课了,而且还一试就中了。

因为县中有奇葩的一个月试教时间,即便是暂时还没有办人事手续,李老师却必须要走马上任了,所以他要调走了根本不可能是秘密。

千山镇高中好老师本来就不多,校长一再挽留,但李老师不为所动,这么些年他窝在这个镇高中早就受够了,镇上工资低,每年好学生也没有几个,再熬下去也没什么意思。

当然了,这一届学生还不错,尖子生着实有几个,而且最近班里好几个同学的学习成绩都提高了不少,尤其是赵青青和李娜,让李老师最惋惜的还是徐桂芳,这女学生的成绩现在好得很,比县中尖子生不差什么了,要是他能带走就好了。

但他走了学校已经很难受了,不可能再让他带走最优秀的学生。

李老师竟然调到了县中,这件事儿让徐桂芳很是惊讶,诚然,自她重生后,很多事情都发生了改变,但那是在她或多或少的干预下,李老师这事儿,可完全跟他没有关系的。

徐桂芳不知道的是,其实前世李老师也去县中试课了,可惜的是,那天他家小女儿不慎吃了冷馍馍突然发高烧,因为带孩子去了医院就没能去成。

这一世的转折点在于李老师的老婆李婶子,前世她没跟着表姐去市里逛,这一次却去了,正是看到市里那么多做小生意的,而且还很赚钱,李婶子当时就动了心,她做吃食是一把好手,烧饼油条都不在话下,回来就操持着弄了一套家物什,借了亲戚家的两间房子开始卖早点。

看到这里大家想必明白了,赵子涛两口子在云正街的早点铺子,原来就是李婶子的,后来她嫌地方小,搬到更热闹的街道去了。

半年多时间,李婶子挣了不少钱,当时她说要卖早点,家里人都反对,她力排众议坚持了下来,如今谁都羡慕他。

李婶子生了好几个孩子,以前她因为家里穷,李老师又是个只顾工作的人,李婶子不但要照顾孩子,还要想办法打点零工挣钱,俩人为孩子的事儿没少吵架,现在家里有钱了,她雇了两个远房亲戚在店里帮忙,自己空出时间来精心照顾孩子,每天换着花样做饭,冷馍馍这种东西根本不会入孩子的口,自然小女儿也不会发烧了。

这世间的事儿,其实也像一道数学方程式,牵一发而动全身。

因为李老师突然调走了,上头很快又调来一位年轻的数学女老师徐梦倩,虽然教课也不错,但和李老师差远了。

学校也再不提分班的事情了。

上一世李老师也调走了,但不是调到县上,而是被排挤到了一个很偏远的镇高中,也是这个徐梦倩接了他们高三毕业班。

徐桂芳很不喜欢这个徐梦倩。

前世她心思单纯,对徐梦倩和李老师一样的尊敬,然而徐梦倩和大多数老师不一样,她不喜欢数学成绩很好的徐桂芳,经常出些难题刁难她。

可怜徐桂芳还以为这是老师给她上小灶呢。

后来高考成绩出来,她竟然只考了三百多分,连专科线都没过,徐桂芳对这个分数很有疑惑,她带着几分委屈和困惑去找了班主任徐梦倩,没想到对方一句劝慰的话都没说,反而将她狠狠批评了一顿!

说她心太飘了,竟然敢质疑高考分数,质疑高考分数,就是质疑党和政府呢,这可是政治错误!

这么一大顶帽子被扣下来,把徐桂芳吓个够呛,只好含着泪回家了。

现在想来,只怕这个徐梦倩和冒名顶替她的人脱不了干系!

徐梦倩原本她以为,孙卫华嘴里的穷丫头,应该是破衣烂衫,面黄肌瘦,就跟她当年上学时差不多,但见到徐桂芳后发现,这位女学生身上穿着时髦的天蓝色春装,一看质量就是从百货商店买的,身条虽然很瘦,但气色很好,小脸白里透红,一副家里经济状况不错的女学生该有的样子!

徐梦倩自己就是千山镇人,当年就是在这里上的高中,也和徐桂芳一样是有名的尖子生,但她家穷,连黑馍馍都吃不饱,有次她饿坏了,忍不住偷吃了其他学生的干粮,为了一口吃食丢尽了脸面,即便是她学习再好,当时在班里的人缘也很差,很多人都看不起她。

但这个徐桂芳学习成绩可真是好,比她当年要好得多,徐梦倩翻翻她最近几次的成绩,科科都好得很,除了物理稍微差那么一点点。

再仔细观察,发现徐桂芳在班里人缘也出奇的好,她性格很好,很多学生管她借笔记,借卷子,或者请教问题,不管是谁,都很耐性的给人家讲解。

徐梦倩不得不承认,这是个无论各方面都很不错的女孩,尽管她还是不喜欢她,但为了完成孙卫华的任务,尽快取得徐桂芳的信任,也不得不做些表面文章。

一个老师想要造成偏爱某个学生的印象,其实是很容易的,徐梦倩的办法也很简单,上课回回提问不说,下了课也不立马走,总是绕到徐桂芳的位子上问东问西,有不明白的立马就给她讲开了。

徐桂芳学习好,能到到新老师偏爱倒也正常,但当徐梦倩不光是如此,还会时不时给徐桂芳带些小礼物。

有时候是一些小零食,饼干奶糖之类的,有时候是一只漂亮的发夹,虽说这些东西都不是太值钱,但因为是老师送的,在一班学生的眼里就显得格外不一样。

当然,这些东西徐桂芳不会要,就是收下了,吃食转头就送给了同学,发夹之类的小东西,瞅人不注意,扔到了校外的山沟里。

她才不会要徐梦倩这个坏女人的东西!

徐梦倩除了在课堂上表现得对她另眼看待,课下还主动给徐桂芳加课,不知道从哪里找到一些奥数题目让她做。

相比于高考,奥数的套路明显是不一样的,徐桂芳又不参加奥赛,做这些题目纯粹是白耽误工夫,她这回不会再上当,她要么不肯去,要么领了卷子好几天也不做。

这一天,徐桂芳下了课拿着卷子去办公室,徐梦倩正和一个办公室的男老师说着笑话,两个人都笑得嘎嘎的,尤其是徐梦倩,说是花枝乱颤也不为过。

徐梦倩很意外她主动过来,热情的给她讲解题目,徐桂芳迟疑着问道,“徐老师,杨林镇高中比起咱们学校,升学率是不是还要高一点啊?”

其实这是她随口说的,但恰好说得就是事实。

徐梦倩愣了一下,矢口否认,说道,“你听谁说的?胡说八道,还是千山镇要好一点,你打听这个干什么?”

徐桂芳不露声色的仔细观察着面前的女老师,徐梦倩眼里闪过几秒稍纵即逝的慌乱,然后就是用略带着戒备的语气问她。

刚才和徐梦倩说笑的男老师端着饭盒去打饭了,徐桂芳左右看了一下无人,笑着说道,”没什么,徐老师,前些天有人告诉我杨林镇高中很好,说是像我这样的学生,要是转过去还可以给奖学金呢,要是考上大学也有奖学金是吧?“

这事儿倒不是她完全胡说的,还是徐忠民当一个稀罕事儿跟她讲的,说是鲁省那边儿特别注重教育,他打交道的那个油坊,夫妻俩有三个孩子,其中老大和徐桂芳同岁,也是高三,因为学习好,学校不但免除了学杂费,还给一定的奖学金,并且承诺,考上大学还有一笔奖学金。

徐梦倩目光有些闪烁,徐桂芳说得没错,杨林镇中学的确有这个打算,还鼓励老师从外校去挖优秀的学生,倘若她还在杨林镇高中,要是徐桂芳这样的学生想转过去,那她是一百个欢迎。

可惜现在她在千山镇,而且还有孙卫华交给的任务。

这一刻徐梦倩突然良心发现,她看着站在面前微笑的女学生,心里闪过一丝怜悯,虽然才当了两年的老师,但她也清楚徐桂芳是个难得的好苗子,可惜,她被孙卫华给发现了,成绩再好,注定上不了大学了。

说起来,自己的经历虽然不幸,但好歹还读完了师专,摆脱了叔叔那不要脸的一家人!

徐梦倩板起脸说道,“徐桂芳!还有两个月就高考了,你不把精力都放在学习上,怎么还有心思想东想西的?转学是那么容易的?你家都在这里,你一个人过去读书能行吗?小孩子想事太欠考虑!对了,你这次考试有一道题做错了知道吗?你们物理老师说了,你这次有两个填空题都是粗心大意做错的,再好好提高一下你的总成绩,这才是你该关心的!”

她说道最后,简直有点声俱厉下的意味。

徐桂芳低着头,一副认错的态度出了办公室。

说不上来为什么,她总觉得徐梦倩说话语气有点怪怪的,像是有点紧张的感觉。

这恰恰印证了她之前的推测,徐梦倩的确和冒名顶替的事情有关。

让孙卫华意外的是,徐兰兰很痛快的答应了离婚,敲定了离婚,两个人开始平分婚后财产了,其实也没什么好分的,家里住的房子是物资局的公房,孙卫华需要搬出去,不过他教育局也有宿舍,不用担心住处,再就是家里的收音机,自行车,缝纫机,电视机这些值些钱,但孙卫华一样儿也没要。

他在这方面做出让步,是希望徐兰兰可以同意孩子的归属问题,孙卫华的意见是,他只要老大老二,老三以下五个小得都不要。

这让徐兰兰有点意外,他不是很喜欢老三孙梅梅吗?但同时也觉得很符合他的性格,老大老二都已经参加工作,基本不用操心了。

其实和孙卫华结婚第一年徐兰兰就后悔了,孙卫华固然喜欢她,但这个人特别会钻营,现实的让人害怕。只是当时她怀了孕没法离婚,后来也是一年接一年的生孩子,一连养大七个孩子耗费了她所有的耐心,已经懒得离婚了。

反正离婚了孩子也不可能消失啊,她一个人养还更累。

但现在孙卫华主动要离婚,而且提出家里存款,财务都不要,只是把五个孩子甩包给她,倒也可以接受。

过了几天,孙卫华如愿拿到离婚证,他做的第一件事让人有些意外又有些不齿,他领着五个孩子去了派出所,说孩子如今都跟徐兰兰,就不好再姓孙了,应该改姓徐,更令人惊讶的是,他连几个孩子的名字都给提前取好了。

老三孙梅梅改为徐桂芳,老四改为徐建勇,老五改为建强,老六改为徐桂芝,老七改为徐桂兰。

几个孩子眼巴巴的看着父亲,希望他能立刻改变主意。

谁也没想到爸妈这么快就离了婚,更没想到一向温和的爸爸这么心狠,说不要他们就不要了。

双胞胎妹妹先哭了起来,老七徐晶晶一边哭一边嚷嚷,“我不要叫徐桂兰,难听死了!”

孙梅梅从进门一直板着脸,不看爸爸,也不管妹妹,她的目光阴郁,眼下一片乌青。谁都不知道,父母离婚最难受的是她。

一直以来,孙梅梅都为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为骄傲,事实也的确如此,她们班上的同学,百分之八十的家境都不如她。

但现在让她引以为傲的东西像泡沫,说没就没了。

从今以后,孙梅梅这个人就从世界上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徐桂芳”!

等等不对!

徐桂芳!!!

她是千山镇高中的尖子生啊,以后要和她重名重姓了??

孙梅梅心下大惊,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有了一个朦朦胧胧的想法,她忍不住抬头看了一眼父亲,孙卫华也正在看她,目光含义丰富。

证实了大致的猜想,孙梅梅立即变了一副表情,她拿出姐姐的姿态对妹妹说道,“桂兰,桂芝,多好听的名字啊,晶晶,你知不知道古代形容绝世美人怎么形容的,就是如芝如兰!”

徐晶晶擦擦眼泪,有些迟疑的说道,“真的吗三姐?”

孙梅梅用力点点头。

孙卫华顺利给五个孩子改了名字之后,又把孙梅梅,也就是假徐桂芳的户口从县上迁出来,顺利的迁到了千山镇凤仪村。

要说孙卫华的人脉,还真的没有那么广,为了将假徐桂芳的户口迁出去,他想了各种办法但觉得都有漏洞。

人托人的话,这中间难免就会走漏风声,他必须找一个完全不会说出去的人办这件事儿才行,思来想去,人心隔肚皮,竟觉得没有一个合适的人选。

后来和马靖宇说起迁户口的事儿,马靖宇这人好揽事儿,还没问清楚呢就说他能办,说县里公安局长是他父亲的老部下。

何况,从农村往城市迁户口很难,但从城市往村里迁,又不要分田分宅基地,就是挂一个空头号,那还不是容易的很?

以为这段时间孙卫华又给他介绍了几单拍摄的生意,其中一单是去海南跟拍,这一趟就挣了三百多,马靖宇热心的很,很快联系到人,县上直接给镇政府去了电话,连凤仪村都不必通知,直接就落了户。

假徐桂芳自己落到凤仪村,一个人就是一户,办好手续后,马靖宇揣着户口本给孙卫华去送,他一时好奇打开看了看,却有点糊涂了。

孙卫华的三女儿不是叫孙梅梅吗?听说马上要参加高考了,这个时候改什么名字落什么户?这事儿投着点奇怪啊!

徐桂芳!

马靖宇觉得这名字有点耳熟,但又想不起来在哪听过了,孙卫华离婚了他是知道的,孩子归前妻徐兰兰,那么孙梅梅改姓徐,似乎也没什么大惊小怪的?他这样说服了自己,把户口本丢给孙卫华,也就撂开手了。

第二天,马靖宇带着刘春华捎给刘春丽的一些吃食,还有他自己从海南给小姨子买的衣服,骑着摩托车来到了凤仪村。

也是真巧,徐家辉竟跟着徐忠民去了鲁县,据说是向人家学习如何种花生和棉花去了,已经去了两天了,按计划回来至少也得四五天。

两个人顾不上别的,进门就是进屋一番折腾,之后,刘春丽怕他肚子饿,要去灶间煮面,马靖宇突然就想起来孙梅梅改名字的事儿了,便问道,“春丽,村里是不是有女娃叫徐桂芳的?”

刘春丽点点头,说道,“是呀,你忘了?就是忠民哥家的二女儿,那丫头脑子好使,在镇上读高中呢,学习好着呢,据说考上大学不是问题!”

马靖宇心里有了不好的预感,他皱了皱眉头什么也没说。

作者有话要说也许是巧合吧,昨天的收益是以往的一半。

但我觉得,和评论里有人说我写得水一定有关系,卖文和卖地瓜没有本质的区别,一堆人准备买你突然说地瓜好像烂了,其他人还敢买吗?

其实吧,一个故事不可能没有铺垫只有,我知道大家都很想看最的部分,但因为这是我写的故事,必须按照我自己的节奏来。

而且这文有大约十万存稿,基本的框架已经出来了,改是不可能的了,最多细节上完善一下。

所以,我说这么多的意思就是,你要觉得水直接弃文就行了,拒绝任何性质的写文指导。

手机阅读请访问『m.xslou.com』无弹窗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