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修改
作者:雪上一枝刀      更新:2019-11-15 04:21      字数:6471

☆百☆度☆搜☆索☆小☆说☆楼☆免☆费☆小☆说☆在☆线☆阅☆读☆

『』徐桂芳点点头,说道,“我不想叫家里人担心,只把这事儿告诉我哥了,我哥给了我钱,叫我悄悄去县里看病!要不你陪我去吧,顺便也看看!”

赵青青点了点头。

其实,徐桂芳跟徐红利说的是,要去县上逛一逛,看看新华书店有没有好的学习资料。徐红利一想,二妹还从没去过县城,去逛一逛也是应该的,就给了她三十块钱。

徐红利对她很大方了,三十块钱不算是小数目了。

徐红利徐桂红姐弟做生意,分钱是很清爽的,每周一结算。一般一周能卖五六百多块,徐桂红两口子的钱很简单,去除了成本,抽出百分之三十就是他们的,两口子一周能分五六十左右。

徐红利挣得钱则要全部上缴,每周都是徐忠民把粮食送过来,把钱拿走。

年前的最后一周卖了六百多块,去掉给徐桂红两口子的五十块,也还有五百多块,因为还上了多年的外债,徐忠民刘凤仙很高兴,将其中四百块收了起来,剩下的一百多,给了徐红利八十块,是想着他马上要相亲的人了,手里得有几个零花钱。

徐桂芳徐桂香姐妹俩也有压岁钱,一人两块,徐红强则是五块。

第二天早上吃过饭,徐桂芳将换洗的衣服,带回来的课本卷子,还有一包冻得邦邦硬的饺子统统塞到编织袋里,提在手上和赵青青去了镇上。

千山镇每天去县里的汽车都是很早发车,她们当天赶不上,必须在镇上住上一晚。

赶到胡家村已经近中午了,徐桂芳领着赵青青走到自己住的东厢,将东西归置好就去了灶间,她先是拿了扁担去村头水井挑了两半桶水,回来将灶间收拾了一下,点火烧柴,先烧了半锅热水灌进暖水瓶,然后开始煮饺子。

没一会儿,两大碗热腾腾的饺子就出锅了。

赵青青一直在旁边看着,徐桂芳干活儿这么麻利,她心里莫名还有点羡慕。赵青青自己在家从来不干家务活儿,倒不是懒,主要是母亲刘洪琴常年不下地,家里就那么些活儿,她自己很轻松的就能干了。

赵青青若要帮忙,还会被责怪做的不好,时间长了,她也就不管了。

二人吃过午饭躺在床上歇了一会儿,然后爬起来各自复习功课,赵青青的最弱的一科是物理,其实徐桂芳也是。

相比较其他科目,她的物理算是差那么一点点。

上次摸底儿考试,物理也是一百二十分的题,她考了一百零五分,是考得最低的一科了,这里面还有一点点水分,上次考试她成绩下滑厉害,物理老师是新婚,没空给她补课,但塞给她一些卷子让她做,也是巧了,那卷子上有两道大题和这次考试的题目极为相似。

要是没有这个原因,估计物理都考不了一百分。

赵青青低下头继续看书,不知为啥,面前摊开的课本,上面的每个字明明都认识,然而连在一起的意思,她却有点看不明白。

其实,她没跟任何人说过,她头痛有很长时间了,至少有小半年了,只是疼一阵好一阵的。有次跟母亲刘洪琴说了,刘洪琴常年挨打,不是这里疼就是哪里疼,好几次都被赵奎亮打得轻微脑震荡,躺在炕上头疼了很多天才好了,根本没当回事儿,把自己的止痛药给女儿吃了两颗也就完了。

徐桂芳说镇医院的大夫怀疑她头疼是脑子里长了瘤子,不知道为啥,赵青青当时心里就是一哆嗦,感觉这大夫说的不是徐桂芳,而是她赵青青。

第二天一大早,两人坐车去了县上。

然而走到县医院,徐桂芳和赵青青傻了眼,看病是需要介绍信的,而且专家号即便是有村里的介绍信那也是不成的,专家不是你想看就能看的,得有单位介绍信,还得够一定级别才行。

一句话来说,她俩现在没资格让专家看病。

两个人你看我我看你呆站了半天,好不容易来了县上一趟,就这么走了肯定不行的。

赵青青想到她大哥大嫂,说道,“要不,咱们去我哥家吧,让他帮着想想办法!”

徐桂芳已经想到了办法,说道,“你哥工厂忙,现在正在上班吧,咱们现在过去,你哥下不了班,也就找不了关系,那今天也来不及了。咱们从早上到现在还没吃饭呢!”说着指了指路对面的馄饨摊子,继续说道,“走,去吃碗馄饨吧!”

其实徐桂芳想到了一个人,就是同学李娜的爸爸。

班上同学都知道,李娜的爸爸是县医院的医生,但他叫什么名字,是哪一科的却是不知道。

徐桂芳和赵青青一人一碗三鲜馄饨,一个炸荷包。馄饨是白菜韭菜猪肉馅儿的,皮薄肉多,一口一个吃起来很爽,汤里放了紫菜,小虾皮和香菜末,还滴了麻油,炸荷包面皮酥脆,里面的鸡蛋炸的嫩嫩的,咬一口香极了。

徐桂芳吃得很香,赵青青却有点心不在焉,吃饱肚子了接下来怎么办?

一碗馄饨两毛钱,一个炸荷包一毛五,一共是七毛钱,徐桂芳递过去一元零五分,说道,”麻烦再给我盛一碗馄饨,荷包也再来一个!”又指了指对面的县医院,说道,“大婶,我把饭送到里头去,一会儿把碗给您送回来,怎么样?”

卖馄饨的大婶儿同意了。

正是中午时分,医院陆陆续续走出来一些病号,间或也有穿着白大褂的医护人员,大概都是出来买饭的。

徐桂芳端着馄饨,赵青青拿着油纸包着的荷包蛋,进了医院的门卫室。

看门的是个六十左右的老头,正端着搪瓷缸子准备去食堂打饭呢,徐桂芳十分自来熟的跟他打招呼,“大爷,这是要出去啊!”

张老头一看,又是这两个女孩,打扮虽然挺整齐,但一看就是从乡下来的,虽然心里也有点可怜,但规矩不能错了,而且,他一个看门的,说话顶什么用啊。人家大夫不给看就是不给看。

张老头板起脸,说道,“你们要看病就得要介绍信,别瞎转悠了,这里可不是闲逛的地方,快走吧!”

徐桂芳冲他笑笑,说道,“大爷,说实话我们不看病,是来找人的!我俩都是千山镇高中的学生,我们班有个叫李娜的女生,她说她爸爸就在县医院工作,我们都不信,说你妈妈在镇上邮局,你爸爸在县上,你干嘛不去县中读书呢,我们还打了赌呢,若是假的,她要输给我们五块钱!大爷,你知道吗,这县医院有姓李的医生吗?”

张老头一听,就知道徐桂芳说的是李威医生,这医院姓李的大夫有两三个,但只有李威的对象是在千山镇邮局,他的女儿也确实叫李娜,逢年过年都会回县上,每次见了他都打招呼。

张老头的儿子是县医院外科的主任,他老伴去世了三十多年了,自从儿子毕业分到了县医院,他一直都是跟着儿子住在县医院家属院的,因此各家各户的情况都知道。

张老头想也没想的说道。“怎么没有?李娜的爸爸叫李威,就是县医院的内科大夫,你们这些小孩子好好的打什么赌啊,行了,既然知道了,赶快走吧!”

徐桂芳指了指手里的碗,说道,“大爷,若是真的,那我们不能走啊,说好了要是真的,我们要给李叔叔买一碗馄饨,我们送进去了啊!”

两个人飞快地钻进了门诊楼。

说是门诊楼,其实就是两层砖造的筒子楼。

徐桂芳跟护士打听后,很顺利的找到了李威的诊室,这个时候下班时间到了,病人已经走光了,李威脱下白大褂,端着饭盒准备去食堂吃饭了。

徐桂芳和赵青青一进门就跟他打招呼,“李叔叔好!”然后一个人将荷包递给他,另一个人将小馄饨倒入他的饭盒里。

李威被这一番操作弄得愣住了。

这两个女孩和她女儿大小差不多,但问题是他根本不认识啊!

徐桂芳赶紧介绍自己,说道,“李叔叔,我是李娜的同学徐桂芳,这个是赵青青,我们都是一个班的!”

李威和女儿虽然见面次数不多,但是父女俩沟通很多,他从女儿那里听说过徐桂芳的名字,似乎是个学习成绩很好的同学。

李威脸上的神情缓和了一些,问道,“哦,你们是有什么事儿?要找李娜吗?她今天回千山镇,估计这会儿已经在路上了。”

徐桂芳摇摇头,说道,“不是,李叔叔是这样的,我们是来看病的!”将她和赵青青的病情跟李威大概说了一遍,还提到了是否有脑瘤的担忧。

李威坐下来,给两个人详细问诊了一番。

片刻后,他皱了皱眉头,从业二十多年,谁真有病谁假有病还是能看出来的。在他看来,徐桂芳应该没什么事儿,赵青青说不定会有点问题。但这种情况,不照x光谁也说不准的。

照x光一次收费就是八元,两个人就是十六块,这俩孩子肯定没那么多钱,他垫付也不是不可以,只是这个月已经很紧张了,这下就得找同事借钱了。

徐桂芳跟镇医院的大夫打听过,县上医院可以拍x光片。

她笑着跟李威商量,“李叔叔,能不能让我们拍一下x光啊,钱是带够了的!”

李威一愣,亲自领着两个人去了拍片室。

拍完片子之后,就是漫长的等待了。

徐桂芳记得前世去省立医院体检,x光片半个小时就能出来结果的,但现在的县医院,也许是设备落后,得等上两个小时,这还是李威打了招呼插队的结果。

昨天夜里赵青青胡思乱想,在床上翻来覆去的,影响的徐桂芳也没睡好,又是大清早就起来了,她坐在走廊里的连排椅上混混沌沌,没一会儿就合上了眼皮,靠着椅背睡着了。

赵青青其实也很困,但她就是睡不着,也不知道为啥,内心焦躁的跟溺水的蚂蚁一样。

好不容易捱到片子结果出来了,赵青青赶紧把片子的报告抓在手里

“………正中处可见一椭圆形高密度阴影,初步诊断脑肿瘤。”

那上面的字如同一个个尖刀,一下一下扎进了她的心脏。

她觉得甚至觉得自己无法呼吸了。

徐桂芳知道自己没事儿,随意瞄了几眼,转头再看赵青青,脸色发白,额上全是细密的汗,整个身子都在摇摇欲坠。

她心里叹息一声,该来的总会来,但疾病早发现可以早治疗,占尽先机说不定就能治好了。

徐桂芳扶住赵青青,安慰她道,“你先别急,咱们再去找李叔叔看一看!”

赵青青用力支撑住自己,虚弱的点了点头。

李威拿着赵青青的片子仔细看了半天,起身出去了,又过了大约半个小时,一个头发花白的大夫跟着他进来了。

老大夫看完片子,面色有些凝重,说道,“看起来形状十分规则,应该是良性的!不过这个位置也很危险,需要尽快治疗才行!”

李威点了点头,说道,“好,谢谢齐院长!”

老院长走后,赵青青再也忍不住,哇得一声哭了出来。

徐桂芳赶紧劝她,说道,“青青你别哭啊,咱们不是小孩子了,有病就治,有问题就解决,有什么大不了的?”

李威皱着眉头,等赵青青擦干了泪,说道,“你这种情况,齐院长的意思是,需要立即手术,但这个手术县医院现在做不了,你去市里看看吧,我老师在市医院上班,给你开个条子,你拿着条子去,具体怎么治疗,让他再给你安排!”

赵青青接过条子点了点头。

李威犹豫了一下,说道,“治病是大事儿,这次就算了,回去赶紧和家里大人说说吧,有病早治,若是拖下去,你这个位置很危险,说不定会压迫视神经的!”

赵青青忍不住又哭了起来。

徐桂芳却问道,“李叔叔,若是压迫了视神经,会出现什么后果?”

李威回答道,“那样的话,神经失去营养萎缩,人会逐渐失明,如果时间短,视力可以恢复,如果长的话,那就是永久性失明了!”

赵青青听不得这个,两眼一黑就晕倒在地下了。

徐桂芳没有办法,请李威帮忙,用医院的电话往县机械厂去了电话,很快,穿着劳动服,带着一身儿机油味的赵子林来了,此时赵青青已经清醒过来了,只是依然浑身无力,软绵绵的躺在医院的诊床上。

赵子林看到妹妹这个样吓了一大跳,当下跑出去借了个架子车,将妹妹推回家了。

徐桂芳自然要跟着过去。

赵子林的家在机械厂家属院,一排排的瓦房很是整齐,他因为是单职工,分到的房子是一间半。所谓一间半,就是外头有半个房间大小的客厅,里头是卧室,其实就是个套间。厨房厕所都是几家公用的。

没办法,机械厂效益虽然不错,但职工太多,住房很是紧张。

赵青青对着大哥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就是一个劲儿的掉眼泪。

徐桂芳把事情的整个经过跟赵子林说了一遍,赵子林为人老实,不太会说话,也不知道怎么安慰人,只是翻来覆去的说道,“青青你放心,哥一定给你治好!”

赵子林能有这个态度,徐桂芳放下心来。

她一直怀疑,前世赵青青之所以失明,很可能是因为赵家没有积极治疗,拖延了时间,从而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

没一会儿,赵青青的大嫂吴美丽也从百货商店下班了,她穿着深青色呢大衣,脖子上围着火红的围巾,背着白色的皮革挎包,右手提着一个网兜,里面是一条青鱼。

吴美丽一进门就嚷嚷,“子林!我买到鱼了,你再给我做红烧鱼好不好?”

她是个身材玲珑的女人,五官也小巧清秀,声音又甜又嗲,赵子林有点不好意思,挑开门帘子瓦声瓦气的说道,“美丽,青青病了,今儿你做饭吧!”

吴美丽将东西放下来到里间,看到赵青青外衣都没脱,就那样躺在她的床上,心里一下子就不高兴了。

她有轻微的洁癖,床单被套都是素净的白底儿,而且不超过一个星期必定要里里外外清洗一遍的。

若是太阳光好,恨不得天天晒被子。

赵青青冲她笑了笑,说道,“嫂子下班了?”

吴美丽点点头,看着小姑子不像是有大病的样子,便问道,“青青这是怎么了,得了什么病啊?”

赵青青眼睛潮又想落泪,赵子林塞给妹妹一把饼干,将吴美丽拉到了外间。

不知道两口子怎么商量的,徐桂芳听到了外面小声争吵的声音,没一会儿,吴美丽进了里屋,笑着跟赵青青说道,“青青啊,你好好躺着,家里地方小,我回娘家住了啊!”说着从柜子里掏出一个桔子罐头放在床头,又冲徐桂芳笑了笑,便踩着皮鞋哒哒的走了。

吴美丽走后,赵子林一直呆在外屋抽烟发呆。

当天晚上,是徐桂芳下厨将青鱼烧了,还煮了一锅面条。

第二天一大早,赵子林就上班去了,徐桂芳和赵青青不知道他这是什么意思,正商量着怎么办,赵子林穿着工作服又来了。

他虽然在机械厂是一级工,工资加上奖金一个月也有四十多了,但是,这些钱都要一分不剩的交给吴美丽,家里的大小开支都由她酌情分配。

好在吴美丽还算公平,每个月都往凤仪村捎两块钱,过年过节还会捎些从百货商店买来的打折的各种物品,很多都是农村人花钱也买不到的。

比如布料,暖水瓶,解放鞋,还有各种点心,奶糖,饼干,麦乳精。

外人说起来赵家的大儿媳妇,都要伸出大拇指称赞一番。

吴美丽的表面功夫做的很好,以至于赵子林也被迷惑到了,刚才他开口管吴美丽要钱给妹妹治病,没想到的是,妻子一口拒绝了。

不但拒绝了,还跑回了娘家。

赵子林一大早去了工厂就开始四处借钱,机械厂的工人都不穷,但谁也不会拿着大把的现金来上班啊,最后赵子林没办法,去厂里会计处透支了三个月的工资,一路小跑着回来了。

虽然知道自己得了病,估计要花不少钱,但赵青青看到哥哥递过来的一百多块还是有点被吓到了,她长这么大,还没见过这么多大团结呢。

赵子林一见妹妹不肯要,找个破布将钱包上了,递给徐桂芳,说道,“桂芳妹子,这事儿就拜托你了,这钱麻烦你回去交给我爸!我工作太忙请不下假,让我爸赶紧带着青青去看病吧!”

徐桂芳将钱放到旧挎包里,点了点头。

既然如此,赵子林家里也不方便多待了,赵青青只是受到了惊吓,身体并没有虚弱到不能坐车赶路,当天下午她们就返回了千山镇。

这一天是正月十五,也就是元宵节,镇上组织了踩高跷的,还有灯会,说起来比除夕过年的时候还更热闹些。

但两个人都没有心情闲逛,徐桂芳生火烧了半锅水,将剩下的冻饺子煮了两碗,吃过午饭,将屋门和大门都落上锁,步行回凤仪村了。

明日就开学了,徐桂芳竟然又两手空空的回来了,徐家人都觉得奇怪,徐红利问道,“二妹,你怎么又来家了?”

徐桂芳将赵青青得病的事儿说了一遍,不过详细处做了更改,只说是俩人正在县上逛,赵青青突然头痛的晕倒在地上了,没办法去了县上医院看。

徐忠民立即说道,“我晚上去赵家看看!”

说实话,他看不上赵奎亮,虽然这人干庄稼活儿比他还要在行,在外头为人也算大方,但他打老婆这一点,让徐忠民很是反感。所以俩家虽住的不远,几乎没什么走动。

但赵青青这闺女很不错,脾气好为人厚道,看到谁都是笑眯眯的打招呼,而且,他家生活紧,桂芳带的干粮不太够吃的,赵青青总是将她的饭票分给桂芳吃,而且从来没拿这个说过什么,就凭这一点,也得去看看。

手机阅读请访问『m.xslou.com』无弹窗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