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二章 纳闷了
作者:生生来吃菜      更新:2020-07-17 19:23      字数:4432

倒不是她们有多孝顺,而是这样可以避免很多麻烦,让更多的人来学习,毕竟她们现在也没有能力逃掉这个地方呀。

她们还得生活在那个地方,也许在学堂的时候,她们可以在学堂的庇护下不用与她们的家人们打交道,连面都不用见的。

但是她们终有一日要出学堂,还得出去面对这繁杂的世界,得与人打交道,不可避免的就会遇上她们那难缠的爹爹娘亲们。

那个时候可就没人能再站出来替她们挡住了,因为她们已经学成出来了,那就得面对这些,就得自己解决自己家的问题,如果连自己家的问题都没有办法解决,又怎么去解决外面的那些事儿呢?

为了长久打算,她们必须拿出一点银钱来安抚住她们的家人。

别的不说,至少别影响她们在外面赚钱,报答曾经帮助过她们的人,以及为以后奋斗。

至于给多给少就看她们自己了,以及她们家人的难缠度了,她们都已经上过学堂了,先生们该教她们的东西都教过了,她们自己也会在外面厉练,该怎么安抚住她们的家人们,她们该是心中早已有了对策的。

出一点点的钱就能够让她们安心,这也算是一桩划算的买卖吧。

一点点钱对于她们来说并不多,但对于她们的家人们来说一定算不少了,就算她的家人们不用太卖力干活。

相信也可以过上每天吃肉的生活,毕竟她们学有所成的时候,在外面只要肯努力,肯学肯干,那赚的一定不少的。

当然这事嘛就不能轻易让她们家人知道了,因为在这些女儿的家人们眼中,她们所有的一切都不是她们自己所拥有,而是家人们的。

只有当家人们同意,她们有,她们才得有,这当中怎么让她们的家人们不再继续纠缠?不再要更多?

那就得看她们自己的能力了。

如果连自己赚的钱都守不住那,那估计也没有必要再继续在这儿待下去了。

好在,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情况,那些姑娘们已经不再是以前那个只知道听话听话再听话而没有自己思想的人了,她们有自己的思想,知道自己未来要做什么,现在要做什么。

更知道某些东西是不能够跟随她们一生的,不然她们只有痛苦而亡。

她们的家人们慢慢的意识到了自己的女儿想要再回到她们身边,听从她们的安排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但是吧,这情况比她们最初的时候要好多了,家里日子变好了起来以前十天半个月吃一回肉,现在每天都可以吃一点。

虽然不算多,但每天每人都能够吃着一点肉,饭呢都是管饱的,整个家里的人都胖了一圈,干活也更加卖力了。

让村子里一些人家好些羡慕了,一开始她们当然不是羡慕,而是酸言酸语的,你们家可真糟糕哟!

竟然沦落到让你一次出去抛头露面的赚钱。一开始这些女子的家人们当然是非常不爽的。就考虑过把自己的女儿给叫回来。

可惜叫不回来怎么办呢?只有认了呗!

既然都已经成事实了,也没有办法靠她们的能力改变外人,再这样栓她们也没有意思,她们就有了其她的对策。

是呀,我家的女儿就是这么能干厉害,可以出去赚钱,你家的呢,不只知道在家里吃喝嘛,又没有干出什么有价值的事儿来。

特别是当她们的女儿开始每个月都寄一定的月钱回来的时候,她们的后背就更加挺的直了!

哼,她们的女儿现在可厉害了呢,比好奇人家那好吃懒做的儿子要厉害多了,不仅不吃家里的粮食还每个月都准时寄钱回来。

对与那靠地里的粮食过活的人家来说已经很好了。

她们家中的存钱一般并不多。

家里的种的粮食一部分拿去交税,一部分留做来年的种子,还有一部分就是遇到天干,或者洪水季节粮食收成不好,就连吃都不够,更没有多余的去售卖了,售卖不出去就没有银钱,没有银钱就买不了太多的肉。那生活水平自然是很低的。

现在每个月自己的女儿都会寄回来一定的银钱,那不就是天降之才吗?

而且女儿也不会在家里吃喝,不会占一米地,只会往家里寄钱,这算来算去都是好事呀,当然前提是得摒弃掉周围人的酸言酸语。

当她们有了这样的想法之后,发现日子确实是越过越好呀!

只要太过于浪费,有时候还能存下不少钱呢,给家里的儿子娶一个媳妇都绰绰有余了,还能够把儿子的成亲宴给办得风风光光的,那可不就有大大的脸面了嘛,再说又不是她们主动让女儿出去的,是女儿自己要去的,可比那些家里过不下去了,把女儿给卖去当丫鬟或者别人的小妾,甚至是卖去那等地方要好多了呀。

她们这钱是女儿光明正大赚来的,她们也可以光明正大的用,有啥觉得丢人的?

一点也不丢人呀!

抬头挺胸的走在村子里面,家里个个都满面红光的,可比那些些说只知道说酸话的人家要好多了呢。

说酸话的人既然人家根本就不搭理她们,而且日子越过越好,慢慢的被酸话都说不出来了,只能够在一旁羡慕嫉妒恨呀!

哼,自家为什么不多生两个女儿,或者为什么当初要早早的把女儿给嫁了出去,成了别人家的人,不然现在她们的日子可能也是这么好呀。

也有那人家见着那有女儿的人家,得到了这样的好处,纷纷效仿,把自己的女儿送去了学堂。

慢慢的这种现象越来越多了。当大家看到实际的好处的时候,谁还管什么风言风语呀?

那些东西能填饱肚子吗?能让她们在大冬天变暖和起来吗?不能呀!

不能何必在意那么多呢。

甚至有的小姑娘在刚刚懂事或者刚刚学会说话的时候,就已经发了豪言壮志自己以后也要向村里的某个小姐姐一样,等到年岁了就去那学堂读书,然后赚很多很多的钱,让家人都过上好日子!

这样的话她们的家人们听了自然是高兴的,以至于在这之前她们都尽量的让自家的女儿好好的等到了年岁就去那学堂读书学习。

基本上都没怎么给她们安排那亲事儿了。

也有人会问,为什么不给安排?想要耽搁女儿的黄金期吗?

安排亲事儿干嘛呀?把女儿嫁出去了,那就是别人家的人了!

赚了钱自然也不可能归她们了,可能只会逢年过节的给一点,那可不划算呢!

当然也不能够让女儿永远不嫁人的,但总得让她们把养女儿的成本钱给赚回来吧。

总体来说,那些开有学堂的地方的女儿们的生活状况变好了。连带着作为老百姓们的整体的生活状况都上升了不少。

一年下来做一个初步的统计,会发现整个东国都因此增加了不少的收入。有更多的人参与创造价值。

皇帝一开始就是打算陪着她的爱妃闹着玩儿的,谁知却见着这么大的效果,她也感到震惊无比,还特意把自己身边的能臣都召集了过来做了一番商议。

既然让女子读书学习这些技能能够创造如此大的财富,那何不让她们东国出钱增加更多的学堂?

让更多的女子能够进学堂读书对吧?不要整天只想着嫁人生子嘛!

整天在那后院能折腾出什么来呀,都在外面去赚钱,赚够了再回家嘛!

虽说将来呐以及那些贵女们创办的学堂已经有很多了,并且还在不断的扩建,但对于整个东国来说,还是只能算是九牛一毛。

如果她们官府参与进来建立更多女子也能读的学堂,那等十五年之后,她们东国的整个经济都会上升一大截的,想要成为第一强国也不是梦了!

有了将来呐她们的学堂在前面探风将来呐他们办的学堂很快就开展了起来。

陆陆续续送孩子们去读书的人家也不在少数,只不过那些人家更想把自家的女孩子送去将来呐她们开车的学堂。

为什么?

因为更好呀!

好在哪儿呢?第一人家全免各种食宿费也不用付。

还会定期的带她们出去历练,学有所成之后还会给她们安排对应的岗位,但官府的学堂就没有这么多了,她们只是表示收女学生学费呢,也会适当的减免一些。

但其她的就都得自己给了,学出来之后要做什么,那也得自己去干了。

但饶是如此也比那只收男子的学堂要好多了呀!

她们允许女子进学堂,然后学的东西都是一样的,还额外的增加了一些技术性含量比较高的课程。

就像那将来呐她们的学堂一样的,只不过整体来看还是比将来呐她们的学堂要差上一些。

将来呐学堂的一些院长呀,先生还食堂被请去那些学堂做指导呢。

将来呐她们开学堂的根本目的并不是想要让更多的女子进来学习,而是想要让自己的商业发展得更好。

现在朝廷已经在培养女子们了,她们自然也不用发挥太多心思,在这上面开设过多的学堂了。

那学堂一人开着,只不过收女学子的条件要求变高了,要求那最好的来。

条件待遇呢,也适当提高一些,其她的本身条件没有那么好的,就去那官府办的学堂吧!

反正都是一样的学习。

只要要认真好好学啊,定能够学到一些东西的,以后再去那些商铺里干活也是可以的。

大多商人们看得就比较现实了,她们看的只有利益,这个员工能不能够为自己的店铺创造利益,创造价值,如果能的话,管她男女老少呢,进来吧进来吧。

所以当那些在官府般的学堂里的女学子们学有所成之后,不一定非要到将来她们的商铺里干活,她们有更宽广的选择,当然大多还是比较喜欢去将来呐她们底下的商铺的,因为条件更诱人呀!

发展前景更好。

但不管怎么说,她们的这一举动让东国整个女子的生存环境变好了,让她们的未来也变得更加的美好。

等这事儿走上正轨之后,将来呐就没怎么花心思在上面了。

她做的时候是全心全意的在做,等过了那激动的时刻之后,后面慢慢的平静下来,在后面就觉得有些无聊了。

皇帝终于可以与她的来妃好好的相处了,不用担心有其她的事物打扰到她。

当然在这当中那郡主也出了不少的力呢,她的那管辖之地就是第一个女子学堂办起来的地方。

并且在短短的五年之内,它让它那平凡的封地变得更加厉害了起来,连番受到了朝廷的几次嘉奖,说她御下有方呢。

本来这些郡主呢有封地,其实也是明面上好看,真正管理事物的一般都是其她的官员。

只不过呢,这位郡主是真的在做一些正事儿那,官员都不好意思揽工,也不敢,毕竟人家郡主可是有后台的呢!

再说人家郡主确实是做了实事,连她这一个大男人都佩服不已,她也跟着占了一不少的光。

没必要把所有的功劳都揽在自己身上了。

那些家长对于郡主来说不过是锦上添花,她发现自个儿经营自个儿的生意,建学堂,给她们制定学习的方案,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

看着越来越多的女子像她一样自立自强了起来,这也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儿。看到她的小姐妹们也纷纷走出了泥潭,走路挺头走路,不用再考虑那么多的规矩,想怎么走就怎么走。那感觉可好了。

时不时的与她的小姐妹们相聚。

聚会内容也不仅限于聊一些胭脂水粉,还会聊她们的生意,聊她们目前正在做的一些大事。

有时候她的小姐妹们可比她们家里的男人们还要忙呢。

但家里的男人们也不能够有太多的意见。

因为人家确确实实在为家里创收呀,在为她们争光呀!

而且还是在没有家人太多协作的情况下能不厉害吗?好歹也是她们生的呀,对吧?

孩子厉害了也代表她们厉害嘛。

也有那已经嫁人了的小姐妹,不过她们那日子过得也很不错。在家里有很大的话语权,家中的丈夫公公婆婆都非常的尊重她们。不会上赶着做一些她不喜欢的事儿。

让好些乖乖贵女们羡慕不已,纳闷自己怎么就没有遇见这样的好夫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