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风起
作者:长佳木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964

天鹰部落在春季建设的时候,猎隼也没忘记春天正是进行植树的季节,向天鹰提出了建议后,天鹰就派人上山,找一些小乔木和小灌木挖掘回来,把部落的绿化做起来。猎隼不知北美有些什么树,就没有特别说明,为保证树的成活率,要求在挖掘时连根带土都要带回来,并要用藤编筐把小树放好,旧能地别伤根。猎隼别外对小树的高度也作了要求。根据要求,战士们在山上到处寻找着小树,不管什么树,只要达到高度要求,就一律挖下山运送回村庄。

在挖了不少树苗后,因树苗太多太杂,猎隼让人根据树叶做了一个分类,按分类,根据挖来的数量,两条东西和南北的主干道都是用同一种树苗,在‘白宫’广场也用的是同一种树村苗。这些树,猎隼以后才算搞清楚知,在南北的主干道的绿化树,全部种的是北美红枫树,而在东西主干道的绿化树,则种的是红橡树,‘白宫’广场周围绿化用的,种的是北美紫荆树,其它的道路则主要是黄金枫、茶条槭、鹅掌楸瘦形松交叉种置在各条道中边。后来人们把这南北路叫红枫路,东西路叫红橡树路,而‘白宫’后来人们又它叫做‘紫荆宫’。在山上挖掘回大量的灌木,也在猎隼的要求下大量种植。在两所学校,猎隼也让人种植了各种树和灌木进行绿化。

在部落全体人员的努力下,村庄西边,最早开始建的房子已经封了顶,正在进行内外的粉刷,和门窗的安装,马上就可以安排第一批入住的部落人员,后建的房子也相续砌到了第二层,在到湖边去的那边,也完成了地基的建设,已经开始砌砖。本来按猎隼的想法是建好一区的房子入住后,才开始进行第二区的房子,可部落很多人为了早点住上砖瓦房,和更加合理的利用人力,主动的把房子拆了,住进了帐篷。第一区的房子快完工时,第二区的地基已筑好,那边一上梁装瓦,负责砌墙的人员马上就开始第二区的房子修筑,负责挖地基的人,紧接着开始了第三区地基的挖掘工作,第一区粉刷,上瓦和安装门窗,就很快就能入住。在辅路边修建的房子,为了节约时间砖瓦和劳动,这些房子在一个区内,是一栋接一栋。

天鹰部落为了改变部落的居住环境,在伊利湖畔一心进行部落建设时,外边的世界又开始不平静起。欧洲大陆的拿破仑战争,让大量欧洲大陆各个国家,为躲避战争大量人向美国移民,上次西部各个部落因《格林维尔条约》而被迫让出的大量土地,在美国经过几年的移民,已经把土地分得差不多。这时,美国在阿帕拉契亚山脉以西的殖民地总督,又把目标瞄上了印地安人新的土地,各殖民地总督不断的要求印第安部落将条约规定以外的土地让给白人政府。

第一个提出这类要求的是印第安纳殖民地总督威廉-享利-哈里森,1802年,他在这一年的春夏之交,召集了印第安纳殖民地的基普卡人、韦厄人和特拉华印第安人各部落的代表,在文森斯集会,要求他们让出自己的土地,并以武力进行威胁。

会场在文森斯的威廉-享利-哈里森的总督府,高大的总督府门前,左右两边站着共四位全副武装的美军士兵,整齐的着装,扎着武装带,扛着燧发枪、腰间左挎火药壶子弹袋,右挎刺刀,一副杀气腾腾样式。进入总督府,在两边靠墙的位置,在两位军官的带领下,站着两排同样全副武装的士兵。印第安代表们来到后,看到门前面无表情全副武装的白人士兵,进入总督府一样是,两边各一排面无表情的白士兵,如此萧瑟气氛,使空气中传递着一种威慑,让这些到会的印第袋表们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从总督府四面压过来。

威廉-享利-哈里森从在会议桌的前头,印第安部落代表们分开坐到两面边。坐下后,就开始了土地的谈判。在会上,一开场,威廉-享利-哈里森直奔主题,跟与会的各部落印第安代表说笑容可掬地说道:“各位部落代表,现在我们又来了不少的新移民,需要更多的土地安置,现在我召来你们,就是要让你们让出土地,当然,我们殖民地政府会给予各部落相应补尝和帮助。”

各位到会的各落代表,听到出让土地后,就相互议论开,总之,各部落代表对出让土地都不同意,一位部落代表因气愤而激动地站起来说到:“你们白人自从来到我们这里,就不断的抢夺我们土地,和你们签定《格林维尔条约》,让给你们大量士地后,本以你们会尊守条约,相安不过几年,可从前两年开始,你们又开始向我们土地上偷偷地进行移民,现在更是直接就要我们让出土地,土地出让给你们,那我们去哪里,我们部落的人靠什么生存。”

另一位部落代表也着站起来:“我们不要稀罕你们所谓的补尝,我们不会让出我们的土地。”其它到会的代表都有纷纷附和着,会上,代表们通过声音,肢体动作,不断地表达着心中那难以平息的愤怒。

威廉-享利-哈里森微微地笑着,看着那些怒气冲天的印第安人,突然,他猛地站起来,用手用力的一拍桌子,桌子‘啪’的一声发出的响声,盖过了印第安部落代表们的说话声,代表们在突然‘啪’的一声中,不由自主的停下了说话声。威廉-享利-哈里森在桌子的上头,用眼睛傲然打量着各位印第安部落的代表:“我今天让你们来,就是跟你们说,这土你们让也得让,不让也得让,我给你们十天的时间,到时我们会派出我的士兵过去请你们离开。”威廉-享利-哈里森向各部落代表发出最后通牒,停顿一下,鼻中发出一声‘哼’,向外面站岗的士兵发令:“来人,把这些客人送走。”士兵们听到命令,走进总督府的大厅,对这些印地安各部落的代表们连推带赶,把这些气愤的印第安代表们‘送’出了总督府。

印第安的部落代表们各自回到自己的部落,向各自部落的酋长汇报了在威廉-享利-哈里森向各部落下达的最后通牒,各部落并不甘心就这么轻易的放弃自己的土地,都在各自进行积极的作战准备,着手防备着美国白人的攻击。

与此同时,威廉-享利-哈里森也在积极的准备,调集着各种作战用的物资,准备对印第安人进行攻击,和武装驱逐。经过十来天的准备,威廉-享利-哈里森集中了三千名美利坚合众国士兵,及两千名志愿兵和一些民兵开始向各处的印第安部落进攻。威廉-享利-哈里森利用各部落之间没进联合起来,力量分散,从而从容的集中兵力,对各个部落进行分别攻击。各个印第安部落在威廉-享利-哈里森绝对的优势力量下,很快就失败,在美国的士兵的烧杀抢掠下,损失了不少的人和物资后,不得不在部落战士的掩护下,向西迁移。

威廉-享利-哈里森在这次的驱逐战争中,从基普卡人、韦厄人和特拉华部落夺得了两千万英亩的土地。而基普卡人、韦厄人和特拉华印第安部落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各自把部落迁移到,西边的沃巴什河和蒂珀卡努河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