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启程,杀向长安!
作者:川锋03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933

寒冬料峭,冷风凛冽,中原大地天寒地冻,前几天的陕州迎来入冬以来的第一场大雪,虽然温度经过之后几日的艳阳高照后有略微的上升,雪也融得差不多了,但是一到晚上温度又再次的下降,所以人人都在窝在房子里,不愿意外出。[ 小月手打]

这时候,东方初白,陕州西城门刚开门,便迎来了今日的第一批出城的马车队伍。

这一支最先出门的队伍,有好几名全身戎装、佩着腰刀的军官,护侍着一辆漆得铠亮的马车驶出城去。

那些军官们清一色都骑着高大神骏的白马,马鞍上雕饰华美,连马镫的样式都是精美至极,叫人一看便知这些军官与那些普通军官不一样,然而,在队伍的最后面却跟着一辆稍次一点的马车。

这支队伍出了城门,便是官道,只是寒冬之际,融雪后的官道上虽然没有半点泥泞,却是已被冻成一块块的土疙瘩,马车行起来颠簸不已,由于是队伍便慢吞吞的迎着烈风向西北方向行去。

后面的马车上,端坐着一个神情淡然的道士和两个年轻人,一个衣着华丽,皮肤细腻光滑,一看便知道是富贵人家,从小养尊处优。而另一个虽然面相俊美,气质平和,只是穿着却普通之极,与大街上的老百姓一般无二,偏偏他脸上透出的神情却是叫人难以看穿。

那两个年轻人却是谈笑风声,一会哈哈大笑一会挤眉弄眼,两人毫无半点隔阂,而那道士闭着双眼,盘腿坐在一边,整个人一动不动,丝毫没有被两人所影响,咋一看,倒容易让人误会成一座雕像。

这气质华贵的自然就是西门广大了,昨天陶在在街上遇到他的时候正是自己跑遍整个陕州都没找到自己硝石的时候,正打算进京时,他就邀自己一同进京,想了想,在陕州到长安也只有一天半的路程,所以便一口应承了下来。

陶在与他约定后,他说今日一早便会到客栈接自己,所以等与他告别后陶在与吕洞宾便回到客栈收拾细软,打点一切,今日一早天没亮西门广大便过来接自己了,洗漱一番便开始启程。

陶在扭开头掀开窗帘向外看去,马车外一片萧索,官道边种植着不少胡杨树,这时候胡杨树的叶子早已经渐渐凋零,其中有些只剩光秃秃的枝桠。

这时候,马车已经使出陕州城有一里地有余,前面便是一个山谷,这个山谷叫什么陶在倒是不知,只是看这个山谷两边的山高达数丈,中间却仅有三十尺左右的路通过,像是被人一刀从中间劈开似的,当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马车虽然走得慢,但是在陶在发愣的时候也已经驶进这个山谷,进了山谷,风顿时急促起来,掀起山谷里的沙土扬向天际,一时间飞沙走石,天昏地暗,车夫也连忙猛抽几下鞭子,将马车赶快几步。

而陶在则连忙放下帘子,这时,一边的西门广大冷不然的哈哈笑道:“哈哈……,爱迪生,这陕州的风沙的味道可好?”

陶在瞪了他一眼,靠,早知道又不告诉老子,还好老子反应敏捷才躲过去,要是换成其他人肯定已经遭殃了!

这时,西门广大笑了几声,又继续说道:“不过这只是一个小山谷,长度只有几百米,由于恰好是西北朝向,所以每当冬天刮起西北风时总是会变成这般情形!也不知道为何会这样。”

陶在心道,你当然不知道了,这摆明是空气对流所引起的,当风从一边吹来经过一道狭长的地方时另一边又没有阻拦时便会产生这样的情形,要是在其中一头阻挡一下便可以让这样的情况消失。

在陶在想着的时候,窗外的风声已经停了下来,西门广大却是打了个哈欠,道:“我先阖一会眼,昨夜睡得有些晚今日又早起了些,困得很!你就自便吧!”说着,居然连打几个哈欠,闭上眼躺了下来。

陶在自然没有理他,只是看了看吕洞宾,见他还是那副模样,打坐打得整个人像死了一样,丝毫没有半点可以惊动得他,陶在耸了耸肩,这下都是落得清净自在了,于是又掀开窗帘欣赏起那初阳方起的凄美景色。

车队背后的山谷上也是有着许多的大树,这时候自然也只剩干枯的树枝了,在一块大石上,却是停着两匹白得一模一样的白马,这两匹马无论毛色、大小都是一样,甚至连马鞍、马镫、缰绳等等所有的一切都是一模一样,实在罕见。

然而,教人惊奇的却不是这两匹一模一样的白马,而是在这两匹马旁边的两个人,这两个都是国色天香、倾国倾城的美人,重要的是,这两个人也长得一模一样,同样的容貌,同样的淡妆,同样的……

唯一不同的,怕是只有她们的气质了,一个身材稍显柔弱却是眼光睿智,一看便知道是个心机十分深沉的女子,而另一个身材比较结实一点的则是眼光如水,透漏出的是一副温柔之极的神态。

两个人一同看着陶在他们的马车向前行进,许久,直到看不见了,那身材娇小一点的女子才转过头来看向另一个还在看着的女子说道:“姐姐,为什么这么做?”

那眼光如水的女子叹了一声,道:“小兰啊,其实他并不知道爹爹的意图,也无意破坏爹爹的大事!”

被唤作小兰的女子却哼了一声,眼睛直直的盯着她:“为什么他会知道你作的诗词呢?也知道爹爹的诗词呢?”

眼光如水的女子又叹了一声,没有说话,双脚一点便蹬到马上,身形却是飘逸之极,一气呵成,她上了马后回头向陶在他们行去的方向深深的看了一眼,便轻轻的说道:“走吧!我们也得进京去……”

――――――――――――――――――――――――――――

这一卷铺垫了那么多,终于开始解开谜团了!

去了长安,这一卷最精彩的时候就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