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新家
作者:七步成师      更新:2019-10-24 06:56      字数:2231

现在大家最感兴趣的事情,就是去看新家,住新房,内城的房子,寸土寸金,连仁宗皇帝想要拓宽皇宫,后来一计算恐怖的拆迁费,不得不打消注意。

大文豪苏东坡一直想购买一套东京的房子,一生都不能如愿。

很多官场的人也只能租赁房子居住,那点俸禄远远买不起内城的房子。

王希孟知道,赵佶能够赏赐他一套内城的宅院,一是看在他立功的份上,另一个是因为两个人有说不清楚的关系。

内城可不比外城,内城相当于前世的都市中心,是行政,经济,文化,娱乐的中心地带。

在内城拥有一套房子就像在前世在三环以内拥有一套房产,一百平米就是上千万。

王希孟的宅院可是实实在在的三进式大宅院,要说价值,那估计得上十万贯。

安顿好一切之后,王希孟租了一辆豪华大马车,一家子人兴高采烈坐了进去,还很宽敞,武松则和马车夫坐在一起。

豪华大马车沿着御街一直向北,穿过朱雀门,上了州桥,往相国寺的方向转东——

一路上,两个女孩频频撩开车帘子,好奇地打量着内城的繁华,不断尖叫,互相商量着要出来逛街,购物,买吃的。

到了宋门附近的时候,已是下午申时三刻,宅院就坐落在那个角落,此处还算安静。

汴河就从门前流过,水陆交通很便利,还有一个小码头。

这就是我王希孟的新家!王希孟也一阵振奋,下了车一看,这栋宅院很气派,本以为是栋小宅院,可是一看这高墙大院,王希孟的心也不淡定了。

门口有个五十来岁的老头,已经等在这里,是童贯安排的,赶紧走过来跪下迎接,“小主人,老奴王忠等候多时了。”

“你就是童总管安排过来看门的?”

“是,童总管吩咐小的,一定要伺候好小主人。”

“你也姓王,那我们是一家子啰!”

“借小主人的光,我也忝姓王,今后还得小主人好好照顾一二。”

“好吧,你好好干,到时候我让你当管家。”

王忠大喜,跟着这样的小主子有出路。

王希孟向他介绍了家人,王忠一一见礼。

王希孟见他老成持重,待人接物很有一套,比较满意,“王忠,就带我们去看看。”

苏紫和杨玉嬛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进去观看新家。

“少爷,这是一个翰林住过的,老了后就归隐田园了,房子还是不小的,里面的家具都有,只要有被褥就可以入住。”

苏紫和杨玉嬛惊叫连连,“哇,这么气派的大厅,这家具都是上好的檀木,哇!后面还有一个花园,比旅店还大,我的天,这里还有一个小湖,连接外面的汴河,这间屋子我要了,苏紫,你不要跟我抢,这还是一个闺房呢,你住我隔壁,哇!两边还有偏房,还有两个客房,这是厨房——”

王希孟比较满意,比较起钱进的豪华大庄园那是差得太远,比高俅的大宅院也要差一个档次,但是跟一般的市民和商家比起来,那就要好几个档次。

王希孟算了算,这样的宅院只有身价达到十万贯以上的人才住得起,十万贯的身价就是一个大富翁了。

尤其是还有一个小湖,风光很好,又连接外面的汴河,装运货物很方便。

这么大的宅院,要是不住上几十上百口人还真是觉得很空荡。

“主人,你要是想雇佣奴仆,老头我可以帮忙去找,找过来你再挑选。”

“先不急,等我们安顿下来再说。”王希孟也不想太多的人,人多嘴杂,他不喜欢,一家子人住在这里,什么都能自己搞定。

“我的娘也,这么大的房子,搞清洁都要几天时间。”李月娥惊叹道,“我女婿真是有本事,能住上这样的大房子,我女儿真有福气,我也跟着一起享福。”

“月娥,这才刚刚开始,我儿子以后会更有本事,到时候你住上大将军府就知道什么才是气派,什么叫威风。”王叙得意地炫耀。

“要是你有这么大本事就好了,我也就不嫌弃你。”李月娥白了他一眼。

“你等着瞧吧,说不定有一天我也能当上大官。”

众人里里外外逛了一下,兴致颇高,王家旅店跟这房子比起来,就是乌鸦见凤凰,完全不是一个档次。

他们来的时候也带来了衣物,只要看中了,喜欢就住下来。

“主人,我这几天带人把里里外外都打扫了一遍,你们可以今晚就住下的。”王忠讨好地说道。

众人地瞧着王希孟,要他拿主意,王希孟咳嗽了一下,“我决定,今晚就入住新家!”

“相公,你真好!”“少爷,你最英明!”“儿子,我的好儿子,爹是真的高兴。”

王希孟看到大伙兴高采烈,“王老伯,你带武兄弟去买酒菜,今晚我们就住这里。”

“苏紫,玉嬛,你们去把被褥衣物搬下来,去整理床铺。”“老爹,你就和李婶在湖边看夕阳吧。”

“这孩子,就是这么调皮。”李婶宠溺地看了一眼王希孟,又白了一眼王叙,这父子之间的差距也太大了。

李月娥在幻想,我怎么不年轻二十岁,要是这样,我真不想跟这个很显老的王叙在一块。

王叙要是知道她这么想,一定会气得吐血而亡,“他婶子,要不我们去湖边,吹吹晚风。”

李月娥半推半就地跟着胖胖的王叙走了。

王希孟背着双手,如同一个小大人似的到处溜达。

有新家,有家人,很温馨,很好,如果一直这样下去,也不亏穿越到这个时代,他已经将他们当做自己的家人,有责任要保护他们,让他们过上安逸的生活。

可是,这一切能一直这么下去不?不可能,王希孟想到了几年以后,想到了靖康之耻,如果不做出改变,这一切将会成为虚无。

为了这些可爱的家人,他才不得不放弃安逸的生活,本来靠画画写字就能衣食无忧,悠闲地生活,但是以后的变化很大,不能不提前做好准备,所以他才出头,挑战西夏武学生,得到这个封赏,成为马军军使,以此为起点,踏上能改变命运的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