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每一寸棱角都在
作者:顾与忱七      更新:2019-10-24 01:06      字数:1929

“万家灯火通明可黑暗的依旧是我。”

.

“丁零零零……”

上课铃敲响后,原本的体育课走进来的却是数学老师,教室里立刻爆发出一阵丧气的“唉”的声浪。

又是占课。

虽然明知道高二的近义词就是艰苦,张怡筠还是不由得狠狠叹了口气,一个用力,手里自动铅笔的笔芯“啪”的一下折断。

总觉得过完一个照例非常放纵的暑假回来、进入高二以后,很多东西都变了。

而假期里风筝一般飞扬散漫的心思一时半刻又无法收回,投入到学习中去。

数学老师已经分秒必争地开始讲练习,张怡筠垂着眼睛翻开作业本,克制不住地打了个呵欠。

好烦。

“这样吧,先请几个同学来讲一讲,等他们讲完我再来点评。”数学老师用不容分说的口气点了几个班里平时学得好的男生,停顿片刻,又点了江思奕的名字,“最后一题比较难,得好一点的同学来讲。”

张怡筠顺着大家的视线一起回头看了一眼坐在她身后的男生,在心里不出所料地哦了一声。

不过一学期的时间,江思奕已经隐然成了班里的理科第一人,而且大概没有多少人不服气。虽说顾长欢理科也很好,不过这学期她旷课也无数次了,考试都没有参加,很多人说她退学了一样。太久没来,位置就被取而代之了。

而江思奕确实对数学具有某种天赋,但更令人瞩目的是他的勤奋——完全不掩饰的、显露在所有人眼前的勤奋。

上课积极抢答,经常单独请教老师,做各种课外习题……男生们大多文科不好,难得他对语文和英语也肯花功夫,在混乱的早读课里神情自若地读英语课文,主动和语文老师探讨作文问题,诸如此类的举动,再加上他在理科课堂上一贯的高调做派,难免会有同学私下里说他装腔作势、故作姿态,但他似乎并不在意,依然我行我素。在课下他也很活泼有很多男生经常在课间找他打球。

张怡筠叹了口气。

有的时候也会不甘心,但是说努力就立刻努力起来实在太难。

长期的懒惰习惯不是那么容易改掉的。不论江思奕行事的风格是不是过于自我以至于让人看不惯,至少他对学习的专注态度是很多人,包括她在内,难以达到的。这点她不能不承认。

何况江思奕还是她喜欢的人呢。

张怡筠定了定神,开始听讲台前的同学讲题。

有资格上去讲的基本都是好学生,就题论题讲得也像模像样。前几道题目不是很难,她仔细听了听也就明白了,关键是最后一道大题——几何压轴题,一个线条复杂的图形,配上几行不明所以的条件,是道很标准的送命题。

怀着一种万分微妙的心情,张怡筠看着江思奕从后排的座位站起来,几步走到黑板前。她极力让自己的思维保持专心不要到处乱飘,却不由得想,这题他能讲好么?能讲出来就不错了吧。

图已经画好了,当当正正地摆在黑板中央,他却没有急着做辅助线或者标出角度,反而用一种悠悠然的懒散调子开了口:“这道题呢,看上去要求的ad长度和题目给的角度条件没有任何关系,不太好找思路,所以我们必须结合图形,和以前做过的题里的一些特殊模型来做……”

条理清晰地分析完题目,把隐含的各种条件写在图的旁边,这才开始做题。

理科学霸通常自带气场,哪怕一个矮小驼背、戴着厚厚眼镜、目光常年呆滞的理工男,演算起题目时也会显得形象高大、气质不凡,何况江思奕这样清秀修长的男生。

张怡筠怔怔地看着他拿起讲台上的三角板和圆规,讲完这道题后仿佛意犹未尽,又信手在黑板上画下几道同类题目的图形。白色粉笔在他手里如有神助,泼墨写意般挥洒出一长串流畅的解题过程,那些晦涩难懂的数字与符号,好像都要开出花来。

也许是阳光太好,时机太巧。

她错觉讲台上站着的那少年,每一寸棱角都在微微发光。

仿佛回到了故事初,那个站在讲台上讲述自己画作的少年。

十月末,阳光褪去了盛夏时的暴烈,落在皮肤上带来的只有微热。

后来的某一节语文课,讲古诗词鉴赏,文艺气质浓厚的语文老师讲到兴头上,提笔唰唰唰在黑板上写下八个大字:“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然后又敲着黑板问,有没有人知道王国维提出的词的三个境界。

底下的同学们面面相觑。

最后还是江思奕站起来,回答:“‘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博得一片惊羡的目光。

他们都惊叹他能完整答出这个问题,以及回答时那种自信的风范。只有张怡筠在江思奕坐下后偷偷瞄了他一眼,瞥见男生唇角扬起,微笑的弧度里藏了点掩饰得很好的得意,不由得也低头微微笑起来。

都是习惯掩饰的人啊。

如果她和他能像以前一样那么无话不谈——她一定要对他说,哎,别藏着了,你刚才确实很拽。

如果她能重新再靠近他一点,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