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各有所图
作者:水罙      更新:2019-10-13 16:26      字数:2263

距崇仁皇帝遇刺已足足过去一夜,维德殿却未曾传出什么消息来。

皇帝遇刺,情况不明,祈福之事自要拖延。可殿中未有动静,却让人心里愈发没底。随行的大臣,无论受宠与否,都数次派人前去探听,结果却是一样。

均被殿外守着的禁卫军拦截,除去皇后娘娘之外,无人可亲见崇仁皇帝,便是德高望重的大长公主亦不例外。

就在众人以为崇仁皇帝出了险情,猜测皇后等人许是在商议此时是该立即压下此事,还是发写讣告之时,宫殿里突然传来公公的话,却是崇仁皇帝平安无事。

只是伤筋动骨,尚需休养。

听到这个消息,随行大臣的心才落了下来。又纷纷请示面圣,不想却被陆皇后拦截在殿外。

“还请诸位大人安心,陛下的伤势现已稳定,只是身子骨尚且虚弱,依照御医之言,需静养数日。祈福之事暂停,即日起,众人可于殿内为陛下祈祷,以求早日康复。”

陆皇后已经发话,禁卫军统领又站在一侧,寸步不让。

朝臣们自然不能强行要求面圣,只得应下皇后之言,于殿内祈祷。心里又盼望着崇仁皇帝能早日康复,总不至于一直待在这太山之上。

但静养之事,虽避朝臣,却没有避亲的道理,所以大长公主与皇室小辈,事后都去维德殿见了一面。

崇仁皇帝确实已无大碍,只因年岁已大,经不起这样的折腾,才颇显疲倦。如今正让人做上好的膳食养着,想着过两日情况更为稳定,再起驾回宫。

大长公主并未多说什么,只见他平安无事,便放下心来。若是崇仁皇帝正在此时出了些许意外,只怕会酿成大错,届时便是祸乱将至。

但是这行刺之人,也该严查。

听说那人眼见事败,便立即咬舌自尽,十分果断,显然是他人蓄养的死士,不过最终能够伤得了崇仁皇帝,作为一个刺客,已是可以载入史册的辉煌战绩。

听说崇仁皇帝遇刺时,正在殿外的小花园散布,而那刺客则是早已躲在树冠里,伺机而动。一时间,便是周遭的禁卫军也未能完全反应过来。

好在有个机灵点儿的小太监眼疾手快,替崇仁皇帝挡住了最为致命的一击,使得刺客失了良机,最后只伤了他的肋骨,而未造成太大危害。

不过即便如此,也说明此行中隐藏了不法之徒。

比如崇仁皇帝的行踪怎会暴露的?

听说陆皇后已在崇仁皇帝面前自行请罪,又严整随行的宫女太监,以及守在行宫的侍卫,但收效甚微,只是将一些可疑之人斩杀干净。可幕后真凶,并未有半点痕迹。

这么下去,别说是崇仁皇帝,别是陆皇后与朝中大臣都焦虑不已。一是此事一日不解,随行之人便都有嫌疑,二是不知对方是否还有后手,忧心防不胜防。

但是在某方面大家却很默契。

无论是谁,都把此事压了下去。崇仁皇帝在太山遇刺之事,无人敢透露半分。

当然,事无绝对。

那日,云祯也跟着大长公主一起探望过崇仁皇帝。许是真的已到年纪,对方气色极差。她敏锐地察觉到异常之处,不禁悄悄给云礼去了封信。

……

“……遇刺是怎么回事?!”

在太山殿宇群中,一处较为偏僻的地方,慕容祁压低了声音询问荀嘉。

诸臣随天子祈福之时,众人自然不可携带谋士之类的,即便是仆从已有定数。而那些随行的妇女,也都是品级甚高的。就是为了避免人多眼杂,出现意外扰乱秩序。

没想到这才在太山待上一日,就有人急不可耐地跑了过来。可见他对崇仁皇帝之行确实一清二楚,细思极恐啊。

荀嘉的脸色亦十分难看。

他事先已料想程濂或许会有所举动,但没想到对方如此迅速,更不曾想过对方实力这般强盛,竟能在近侍中安插眼线。

对崇仁皇帝的出行这般了解,除去内侍,并无别的解释。

“此事是我们大意了。本以为依靠禁卫军的力量,阻挡一两次暗杀不足为虑,不想想程景濂隐匿得如此之深。只可惜,禁卫军那边我们插不了手,纵使怀疑也是有心无力。”

此事确实让人很是无奈。他们总不至于同禁卫军统领直言,有人预谋刺杀崇仁皇帝,必要加强防备。这只会让人觉得此地无银三百两。

慕容祁叹了口气。

“好在父皇安然无恙。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虽然荀嘉有意搅乱朝局,但崇仁皇帝身死显然不在此例。当然只有他好好地活着,才能让朝局维持在一个更好插手的局面。

“殿下放心,有此警戒之后,陛下身边定会严加防备,若再有人想行不轨之事,只怕难以得逞。”

话虽如此,可慕容祁心中仍然生出不好的预感,有些放心不下。

“先生此举终究是过于凶险。但愿父皇的身子能尽快好起来,顺利举行祈福之事,迟则生变,再拖下去,只怕亦非善事。”

荀嘉闻此,却压低了声音。

“依我拙见,陛下的身子需‘不好’,事情才会更稳妥。不然,程景濂哪有那般大的胆子?这样才是最好的时机。”

“你这是何意?”

慕容祁的脸色不免微沉了下来。

“可别行不轨之事!”

荀嘉忍不住失笑。

“殿下这是想到哪儿去了?我哪有那样的胆子。只是觉得该给京师去个信。陛下不是命人封锁消息吗?遇刺之事未必能传过去。我们则要让程景濂以为,他所行之事已成,正好给他壮壮胆。”

慕容祁顿时明白过来。

若是崇仁皇帝安然无恙,即便程濂占领皇宫大内,亦是守了座空城,得位不正。当然只有当朝天子薨逝,他才有机会拥立别的皇子。

“如今父皇已封锁太山通至山脚的消息渠道,如何传得出去?”

荀嘉闻言,便胸有成竹地笑道:“还请殿下放心,此事我早有准备,必不会叫他人发觉。”

慕容祁知他心中颇有沟壑,事先有所准备,倒不奇怪。

当即也不多说什么,只叮嘱了一句,“旁的不说,老祖宗那里定要瞒死了才行。这样荒唐之事,若让她老人家知晓,怕是难逃一劫。”

荀嘉应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