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筹谋
作者:水罙      更新:2019-10-13 16:25      字数:2583

她当即给京师回信,近些时日,朝堂的动向定要盯紧,最好是半个月左右回一封。尤其是西北。宁夏、榆林两处重开马市后,还不知会有多少双手蠢蠢欲动。

并非人人都能发觉重开马市亦是无奈之举。他们只会想这马市一开,能捞多少银子,他们只管捞银子便是。这大好的江山,便是被这样的人给败了的!

收到这些消息的不止沈昭。

沈家的人同样十分清楚,别人的态度她难以打探出来,但从偶尔来寻她闲聊玩闹的沈存砚脸上便可瞧出沈家的态度,自是忧虑颇深。而像他那样的少年郎,心中更是愤恨不满。

作为大周子民,他还从未听过国朝与异贼议和之事。便是同和年间,情况那等艰险,大长公主亦是不肯割地议和,而是亲自出征,将异贼赶出边境。

虽则重开马市要比割让城池好上许多,却仍免不了议和的名头。

当然,若是换作沈凤忱,他定然不会这般想。他对国朝的情况看得更为清晰,自是知晓若是用开马市这样的条件换取边关将士和民众的安危,是极划得来的。

可惜的是,边关马市一旦重开,弊端太多,别说九边重镇,便是朝堂之上亦是争纷不断。只因国朝兵力不如从前强盛罢了,若是换作以往,异贼岂敢来犯?

这亦是他痛恨之处!

可惜现在的沈昭,实力过于羸弱,连朝中大臣都无力制止的事,她又有何话语权?她如今能做的不过是尽力钳制或劫杀朝中奸臣,令真正的清廉之臣有一席之地。

此时,薛柏一已率领众多部下到达长乐县。只等她过去说明情况。因此,第二日她便赶往长乐县,安排具体事宜。

但海路毕竟不同于陆路,情况更为复杂。沈昭上辈子虽然在辽东境内打过海盗,可毕竟是少数,同国朝如今的倭寇并不相同。

再者,她的目的在于劫货。

且是在海上以海盗的名义劫货,先不说能不能打得过,至少要能发现对方的踪迹才行。她虽在船上安插了眼线,可他们回程的具体时间却无法完全确定。

比如货物贩卖的好坏,海上气候的变化等等,这些都是会影响回程的时间,并不能完全按往常来计算。再者,还要将此事瞒天过海,不可引起他人怀疑,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先不说对战过程,单说劫杀之后,把货运至何方便是十分大的问题。福建沿海之地卫所军士看管虽不严,可奈何此处海商太多,无论哪个港口都少不了眼线。如此大批货,怎会不引人怀疑?

她到达长乐县后,首先便是将那日所见的老知客喊来。对方在此居住多年,祖上又是出海打鱼出身,犹擅航海之事,总归要比她清楚得多。

“老人家,您对这附近的水域熟识吗?”

老知客早料想她的目的不简单,当下听他问及此事,也不觉得意外。随即便道:“不瞒您说,小老儿祖上最擅长海上摸路,年轻时亦随着大船出过海,这附近的海域倒是有七八分清楚。”

沈昭随即便笑了起来,问道:“现下若是让您出海的话,不知会有几分把握?”

老知客闻言,目露惊诧之色,顿了片刻,继而说道:“那要看您想去哪儿?”

话毕,他又看向沈昭。

沈昭见此,则是轻轻应了一声,示意他接着说。

“小老儿年轻时随着船队去过最远的地方是苏禄,至于琉球和东瀛,小老儿也去过两次。”老知客说到最后,神色亦露出几分有荣与焉来。

在整个村子,也只有他去过那样的远的地方,见识过外头的世界。村里的邻里都羡慕不已,可恨的是他那个不孝子竟不愿学这些,否则也不会是如今这般境况。

沈昭顿时来了点兴趣,暗道自己没有找错人。当下又道:“我也不要您领着出海,只需您给我领个路便成。”

“公子这是何意?”

老知客有些意外,他还以为对方是海商。毕竟之前看过码头,如今又问起他出海的事,如果不是有意插手私运,哪里需要查明这些?

沈昭便道:

“您既然跟船队琉球,东瀛等地,那定然也知晓船队回程的路线。我虽未出过海,可也知晓到这附近海域之后,出海的船队便都集在同一条路上。

但在那之前,还有数条被开发的海路,彼此交织。若是让您在那之前,寻到从苏禄回来的船队,可有把握?”

老知客闻言一怔,眉头忍不住皱了起来,道:“我虽出海数次,可每次回程的海路却非固定的。再者,经过数年的经营,海路早已被开拓数条,哪怕知晓船队是从苏禄出发,也难有结果。”

这也是沈昭至今愁眉不展的原因。

她想劫黄延的船队,又想在海上做的悄无声息。

那就不能在近海域,毕竟船只过多,容易暴露。可若是远海域,即便她知晓路线,也未必能成功。海上情势瞬息万变,若是船队遇到暴雨,漩涡,海盗等,便要随时改变路线。

谁知道会在哪一处遇见。

她随即将一卷羊皮纸掏出来,平铺在桌面上,“您看这张舆图。”她随即伸手指了指两处地方,“若是要在这段路程内拦截船队,您觉得哪处何时?”

老知客低着头,仔细端详與图,半晌之后,才指着一处道:“此处最为合适。您别看與图上未画一物,但这附近有一小片岛屿。而且,离他数十离的地方……”

老知客复又指向另一处,那上头标了一片岛屿,“这片岛屿上是有人家的,从苏禄,满剌加等地方回来的船队都会在这里休息一番。如果将人马安在这边的岛屿上,应该能够拦截。”

沈昭顿时一喜,由道:“老人家所言非虚?”

“小老儿不敢欺瞒您。”

老知客随即道。

沈昭闻言,则将羊皮卷收了起来,慢悠悠地道:“若是老人家所言非虚,他日,我需出海之时,老人家可要助我一臂之力。至于令郎,便先住在我府上便好。”

“公子……”老知客一惊,面带惊恐之色。

沈昭便又微微笑道:“您只管放心,此事一成,我不仅让令郎找一份体面的活计,还让您晚年衣食无忧。”面上虽带着笑意,语气里却透着不容置疑地味道。

老知客这才发觉自己被人拉上了贼船,已无退路。他犹豫了半晌,才皱着眉道:“那公子可否让小老儿先回家,同家人说一声?”

沈昭却端起茶碗,轻轻抿了一口,似笑非笑地道:“回家就不必了。反正我也将您家人请了过来,您不如随我回府罢。”

老知客便不再出声,他深知此刻已无反对的权力。

今日之事算是已完成,沈昭随即便起身,领着人往外走。像这种茶楼,人多眼杂,她虽是以普通茶客的身份,所谈之事亦未暴露太多,却仍不得大意,自是不可久待。

此时正值晌午,茶楼里头人满为患,行走之时,难免会相撞,有磕磕绊绊之状。侍书小心翼翼地护着她往前走,侍墨则在后头看着老知客。

即便如此,仍是不小心同人撞上了。

“你这人怎么回事?!”

当即便传来一声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