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 章
作者:书荒人的自救      更新:2019-10-07 05:28      字数:3508

算好账后,雪雁共计得钱二千一百五十文。

明珠惊讶地张大了嘴,雪雁做了一个月的针线,赚了两吊钱还多?一个荷包竟然能卖到五十文?自己一个月做的针线一共也才卖了一千多文,厉害了,我的姐妹!

明珠也没什么好羡慕雪雁的,她知道她自己是个跳脱坐不住的,这回能卖这么多其中起码有一多半是之前雪雁还没搬走的时候互相督促一起完成的,后面雪雁一去了上房,她就变成没笼头的野马了,一玩就忘记,晚上休息也是懒得去弄,后面这一小半还是前些天想起要是雪雁和她出去要是被看到还是之前那点该多丢脸啊,估计还要被雪雁那小丫头取笑,也就耐着性子编完了这些。

雪雁不知明珠突如其来的心思,看着柳娘子检查完针线,然后付钱。

民间流通的是铜钱,很少见金银,甚至有的百姓之家终其一生都未必能摸到银子,一吊钱也就是一千文,相当于一两银子,柳娘子虽然店面不算很大,也颇有银两,但是考虑到雪雁明珠是身份不太方便,所以付给她们的仍旧是银子,雪雁的一共是二两,外加五十枚铜钱。

雪雁并没有先收钱,而是在绣庄里挑了自己所需的各色上等绣线。

柳娘子见状,笑道:“雪雁丫头,你的绣工这样好,小件针线虽然能显出工夫,却不如绣图卖得贵,大户人家最喜欢这些了,你扯几尺绸布,绣大件儿物事?”

听柳娘子提起,想起自己以前绣的石榴开花结籽图在现代卖的也还可以,关键是不费什么功夫,便问柳娘子可有门路。

柳娘子道:“你放心,我叫你绣,就有门路给你卖掉,按你说石榴开花结籽图的尺寸,能做一个插屏。不是我吹嘘,咱们县城里的大户人家是不爱在外面的成衣铺子采买现成的衣物,但也有几家中等的人家在我这里采买绣品,你从前的绣工就不比我进的货差,不然我不会和你开这个口,你现在又长进了一大截,绣出来的图样一定走俏。

你绣的一路石榴图寓意不错,很多太太夫人的就喜欢这种,下回绣好带来,我先拿给云家大少奶奶看。”

云家是扬州城里算是排的上号的,家里组上也是出过县令举人的,只是后代子孙不成器,到了这代也只是勉强守成罢了,只是家里有钱也是真的,富贵富贵只剩下富了,家有良田千顷,同时也是知府大人拐着弯的亲戚。

正好,腊月初六是云大少奶奶娘家大嫂的生辰,云大少奶奶交代柳娘子叫人送一幅寓意好的贺礼给她看看,合适的话就留下。

柳娘子本来还在忧心没有好的绣品,现在看到雪雁的绣工,立刻有了主意。

听柳娘子说明云家的身份和利害,雪雁沉思片刻,相比较荷包香囊手帕这些繁琐又不赚钱的小活计,她的确更喜欢绣图,因为后者能体现自己的国画功底。

她当机立断,在绣庄里挑了七尺流云百福花样的缎子、十尺白绫、十尺白绢。

“雪雁丫头眼光就是好啊,这些都是我店里最好的了,缎子和白绫都是从杭州运过来的,白绢也是上等的。你想用哪种料子绣祝寿图?”

“就用白绫吧,到时候红彤彤的石榴绣上去才好看,画面有层次感些。”雪雁解释。

雪雁淡淡一笑,道:“您若信我,就等我绣出来给您看看,云家中意固然好,若是不中意,就得麻烦您放在绣庄中卖出去。”

柳娘子也不多想,答应了,并且衷心期盼能早日看到绣图,见识过雪雁的手艺,她也不怕做出来的东西别人看不上。

“缎子一百三十五文一尺,七尺九百四十五文,白绫九十文一尺,一共九百文,白绢二十二文一尺,共计二百二十文,再加上一百文的绣线,两千零六十五文。抹去零头,我收你两千文。”柳娘子噼里啪啦拨动算盘珠子,很快算了出来。

雪雁苦笑,钱真的不经花,今天的收入几乎都花掉了。

见雪雁大手笔地买下二两银子的丝绢绸绫,明珠肉疼不已,但是看到雪雁脸上灿烂的笑容,也明白这个钱省不得,一分价钱一分货,企图阻止的话就也吐不出来了。

柳娘子算账收钱,嘱咐她们日后年前只做荷包和香囊,尤其是荷包,年关的销路非常好,“雪雁丫头,你这回做的荷包都是新花样,花样新颖,布局精巧,配色雅致,以后就按着这些做。我估摸着这批活计都能卖进云家,价格还能增加一些。当然,你主要还是绣石榴图。”

“明珠丫头的络子打的也不错,争取下次来多带点,姑娘家趁年景好多给自己攒点嫁妆钱”柳娘子也是两人合眼缘才多嘴说道。

钱么,当然越多越好了,雪雁含笑答应,承诺下一批也是同样的质量。

用包袱皮包好买下来的料子绣线,拿着柳娘子付的五十文钱,雪雁和明珠离开成衣铺子。

看到有卖冰糖葫芦的,买了五串,花了十文钱。

“雪雁,你怎么买这么多,我们才两个人,这么多也吃不完呀”明珠觉得很奇怪。

“不多,我们一人一根,剩下的是我给伺琴轻风她们带回去的,都是小吃食,她们也不会拒绝的,就是个意思。”

今天能出府也是其他几人好意相让的结果,虽然是她们都不想休才轮到她,可是她却不能太理所当然了,再有理也架不住有人看不惯你非要为难啊,自己一个新来的,要想欺负自己简直是分分钟的事。

明显明珠也听懂了,点点头不再说什么,还又跑去摊子前给其他几位三等丫鬟也买了一串,显然脑子还是转的快的。

想到黛玉待自己也挺好,索性又花四十文钱买了几个活灵活现的小泥人,是黛玉一家人,雪雁专门叫卖泥人的老人家做的,剩下的钱都买麻花、蜜饯、糖糕,细细地用油纸包好,和买来的丝线分开隔好装进包袱里,幸亏出府的时候想着万一要买点东西习惯性的带了一百文在身上,不然这些东西还就只能看着了,等回到林府后门的时候,大家就只看到包袱了。

财不露白,这个道理她们都晓得,尤其是有早上那不愉快的插曲在前。

看门的苏婆子眼睛都红了,“雪雁,明珠,这得花不少钱吧?买了些什么?”顺手就想去翻雪雁包袱。

“谁有闲钱买东西?除了碎布头还有什么?”明珠一手打掉她的手,把包袱往自己和雪雁身边拽了拽,“雪雁辛辛苦苦做了一些针线活计,卖了几个钱,都用来买布头了,你还以为是什么。”

这苏婆子真是越来越不像样,逮着机会就想欺负雪雁,另一个看门婆子就不这样。

刚刚也是红了眼,一时忘了明珠这丫头还在旁边呢,一看那丫头不饶人的泼辣样,苏婆子立即闭口不言。

那赖皮样看的雪雁又气又觉得好笑,这么一大把年纪了,至于嘛,她长的这么像个软柿子吗,真是。

其实在苏婆子眼里雪雁还真是个软柿子,不过这也是她不知道雪雁的底细,雪雁的性子就是个不喜张扬的,一般忍到她的人她也喜欢不声不响的还回去,所以这才让苏婆子这么肆无忌惮。

也不想在这里和苏婆子歪缠,不软不硬的顶了几句,雪雁就带着还愤愤不平的明珠回了上房。

也不急着给黛玉等人带的礼物送过去,两人先把包袱银钱收拾好,才和明珠一起去给几位姐姐送糖葫芦和麻花等吃食,本想着顺便去见见姑娘,偏偏明珠这丫头平时看着大大咧咧的,一到关键时候就怂了,怕雪雁拉着她去,急忙的跟大家聊了几句就飞快的逃走了。

雪雁:“……”是她太凶猛还是黛玉长的吓人?跑的跟兔子一样。

果然,把泥人送上去后,黛玉表现的非常孩子气,捧着又蹦又跳,直到王妈妈皱起眉头了才停下来,又爱惜的叫流云拿去妥善摆在厢房的书桌上才罢,看着流云拿着泥人出了门,黛玉才想起雪雁还在一旁,脸色瞬间通红,很是不好意思。

“多谢雪雁了,这泥人我很喜欢,还是你知道我,下面那些管事老是送些金银珠宝什么的上来,岂不俗气,这个就挺合我心意,对了,赶集好不好玩,是什么样的,快说出来大家听听,”还是小孩子,一点点新鲜事物就会变得很好奇,只是这视金钱如粪土的习惯这么小就有了吗,不行啊,看来以后得多在黛玉面前潜移默化才行,太清高是不适合在这世间生存的。

“是,奴婢这就……”,“雪雁。还不退下,小小年纪卖弄什么,没得污了姑娘的耳朵,那些市井之事是能说给姑娘听的吗?”她刚起了个头,想叫黛玉知道些扬州的物价和平民百姓的生活就被王妈妈打断了。

听完王妈妈的意思,雪雁不着痕迹的翻了翻白眼,心里严重怀疑黛玉这身自视清高的作风就是这王妈妈教出来了,还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啊,难怪日后过的身上没钱,被贾府众人嘲笑是来府里打秋风的破落户。

黛玉正在兴头上却被泼冷水,小小的人儿蹙起眉头,显然对王妈妈这种行为也厌烦的很,只是这王妈妈是她的乳母,平时虽有点碎嘴子,但心还是为她好的,连母亲也颇给她体面,只是看来太给她面了,这房里她倒是成第一人了。

好吧,恐怕王妈妈自己也没想到黛玉短短时间脑袋里已经闪过这么多念头,怕是知道也不以为意吧,仗着从小奶大黛玉的情分,除了几位主子,她早已不把别人放在眼中。

雪雁此时也不好和王妈妈硬抗,没看到姑娘都没表态吗,她又何必显得自己不知轻重,“姑娘,时辰也不早了,要不奴婢去小厨房给姑娘做几样新点心吧。”错开话题,免得黛玉尴尬,雪雁行了一礼缓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