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出谋划策
作者:双月鸟      更新:2019-10-04 07:06      字数:2966

众人的视线一下子都落在了那道瘦小的身影上,阿九接收到这么多疑惑的目光,也是不卑不亢。

里正钟阿善是个好脾气的,听她这么说,只当是小孩儿多了个嘴,仅是停顿了一下便又继续道:“山河镇上的有钱人就那几户,这金丸子又是个好东西,贼人急着脱手,最有可能的便是卖给镇上的果贩子,你们几个可多问些长年在市集摆摊的贩子,另外,酒楼客栈也去察看一下!”

“山河镇太近了,村里又不少在那边做工的!她们必定是去了远一些又不会被人识出的康城,现在去兴许还能赶上,若先去了山河镇找这一通,再往那边追就太迟了!”阿九平诉的说着话,也不管旁人是否对自己露出吃惊的目光。

“九丫头,你可是晓得那黑心肝的贼人是谁?”杨二叔听她说得如此条理清明,疑惑的上前询问。

聂阿九微摇了摇头:“阿九只是据实分析,无凭无据不敢妄下定论!”

“你这话中的意思分明是说这贼人就是咱山洼村人,你无凭无据这样坏自家庄子上的名声,亏得村上的叔婶都待你不薄,没心肝的贱丫头!”聂长青冷哼,“咱山洼村世世代代出的都是老老实实的寻常百姓,可没有爱干这档子事的,若是即时查到是个外村人,你这贱丫头就跟你那病痪子娘滚出这庄子给在场的叔叔伯伯赔罪吧!”

“三叔说的不错,这贱丫头可真是居心不良!”陈金莲边啃着瓜子连搭着腔,一脸要致阿九于死地的样子,“亏得里正好心肠暂时将那茅屋子给你娘俩住,你这般污蔑庄子里的人,你跟你娘还是趁早滚出庄子吧!”

聂阿九被说得气愤:“若是往康城追不着那贼子,我便……”

“阿九啊,快回去照看你娘吧,出来这许久你娘该着急了!”杨二婶急急的打断阿九的话,生怕她真说出那无力挽回的话,拉着她的手挤出了热闹的外围。

“家里还有个病痪子不顾,倒是知道在这里瞎凑热闹了!”聂长林冷哼的声音不屑的传来。

“行了,不必跟小娃子计较!”里正钟阿善叹了口气,冲着六个青壮年发话,“你们几个去吧,天黑前一定要赶回庄子禀明情况!”

“是!”

看着六名青年离开,祠堂里里外外的人也都一一散去。

杨二婶接着阿九的手埋怨:“今后这样的事儿你可不能出头,你与你娘已然一堆麻烦事儿了,若再惹上些什么,二婶可也保不了你了!”

阿九知道自己实在人微言轻,没有人会听她的,就连一向待她好的杨二婶也不信她的话,只得乖乖点头:“是,那我先回去了!”

杨二婶点头:“嗯,二婶今日田里忙,便不过去看你娘了!跟你娘说一声,我过几日再去瞧她。”

“嗳!”

阿九乖巧点头,目送着杨二婶离开,脚步一转,却是前往钟三叔家的方向去了。

聂阿九急急的赶到钟三叔家门口,正好瞧见钟宝山将周大夫迎进屋子里去,阿九立即上前一把拉住了钟宝山:“宝山哥,我知晓偷你们家金丸子的是谁,你可愿信我?”

钟宝山猛的看向眼前一向胆小懦弱、无主见的小丫头,此刻巴掌大的小脸上却尽是令人不容置疑的神情。

钟家与聂家相邻,前阵子小阿九在河边忿怼聂家上下,勇敢救母的事钟宝山亦是听母亲提起过几嘴,眼前再看她这一脸前所未有的慎重又认真的模样,想来并不是随便说说而已。

“是谁?”钟宝山急问。

阿九却是没有直言,径直道:“里正伯伯已经让宝权哥几人往山河镇、上沟村、下沟村三处寻去,不如你就去一趟康城如何?”

钟宝山是个性子沉稳的,见她没有明说也不再细问,径直点头:“想来你也不会拿这样的事寻开心,我这就去阿富叔家借了马车赶去!小阿九,听说你是周大夫物色的药童,家里便麻烦你跑一下腿,待抓到那贼人,宝山哥必有重谢!”

“嗯!”聂阿九点头。

不过一眨眼,钟宝山已经跑出了老远。

聂阿九总算松了口气,这下子,那对贼母女便逃不掉了。

+

屋子里,周大夫掏出银针为钟三叔中了风的半边身子下着针,钟三婶立在一角默默的拭着泪。

阿九默默的立在门边,没有出声。

“周大夫,我家阿贵这病可还能治?”

周玄明沉默不语,从药箱里取出三颗至宝丹,扳开钟阿贵的牙关塞了进去,随即起身嘱咐道:“派个人同我回去取药,老夫明日会再过来行针一次,三日后可尝试下地走走,想要痊愈恐怕没那么容易,能保住四肢不僵已属万幸!”

钟三婶一下子悲从中来,捂住口鼻许久才唤:“宝山,宝山……快随周大夫前去镇上取药!”

阿九立即走了进来:“宝山哥去追偷金丸子的贼了,交待了让我跑腿!”

“阿九啊,那就麻烦你了!”

“不麻烦!”阿九摇摇头,望了眼瘫在床上,嘴都歪向一边的钟三叔,心底划过一记自责。

周大夫一见是她,原本严肃的神情倒是一喜:“是你这女娃!老夫今日过来,正想着顺道去看看你娘,不知你那药材又采的如何了!”

阿九低下头,心底有些发虚。

虽然才两日,可她却只顾着抓李三妹母女的把柄,耽误了不少功夫,昨日采的那些又委实少得可怜。

周大夫一路上心情极好的考了她那四味药材。

“黄芪:甘温,补脾肺之气,益卫固表。入药部分为根,除去茎苗及须根,大小分开,洗净,润透,切厚片,晒干。”

“白术:苦性甘苦温,入足阳明胃、足太阴脾经。补中燥湿,止渴生津,最益脾精,大养胃气,降浊阴而进饮食,善止呕吐,升清阳而消水欲,能医泄利。白术入药需拣净杂质,用水浸泡,泡后捞出,润透,切片,晒干!”

“当归:性味甘辛温,用治中风不省人事、口吐白沫、产后风瘫……”

“熟地:性味甘而微温,有补血,滋养肝肾之阴之功效。多与当归合用……”

周大夫抚着胡须,颇为满意道:“嗯,记性甚好!正好钟阿贵这病用得着你这其中的两味药材,不知你可有晾晒?”

聂阿九一改刚刚的朗朗上口,默默的低下头去。

周玄明慈善的摆了摆手:“不过两日,想来也没多少成果,不急!咱们先去看看你娘,你再随我去仁寿堂走一趟。”

“是!”

自那日周大夫教了她辨识这四味药材,阿九便在心中将他当成师傅,虽然周大夫并无意收她为徒,阿九却已然对这位仁医感恩戴德、言听计从。

很快到了茅草屋外,周玄明看着屋外摆着的三个圆型簸箕,上头却只有几株切好的黄芪和熟地,每味更是不足几两,脸色不经难看的一变,当下看了眼一旁心虚的小阿九,心底颇为失望。

“想来你也是忙于更要紧的事,对老夫给的这活计并不甚在意!”

“不、不是……”阿九听罢,吓白了脸,正要解释。

“罢了罢了,去瞧瞧你娘!”周玄明烦心的摆摆手,示意阿九引路,屋内只有一名年轻妇人,他一男子着实不方便就这般登堂入室。

阿九自知有愧,立即收住了解释,默不作声的进屋。

屋内柳芸娘正纳着鞋底,听阿九说周大夫来了,立即扬声:“还不快请,周大夫是咱的大恩人,哪能让人家站在外头等候。”

阿九立即出来相迎。

周玄明也不再迟疑,一个跨步迈入。

瞧了瞧柳芸娘的脸色,又把了把脉,拉黑的脸色这才稍稍好转:“调养的不错,索性也是根骨子硬朗,再吃十天半个月的药便能下地干些轻活了。”

柳芸娘激动的眼眶子微红:“多谢周大夫,不仅医好了我的病,还让阿九得了这样好的活计,周大夫的大恩大德,芸娘母女十辈子也报答不完!”

周玄明默默的点了记头,扫了一脸惴惴不安的小阿九一眼,先一步往屋外走去:“跟我去取药吧!”

“是!”

阿九简单的将钟三叔的情况同柳芸娘说了一遍,得到柳芸娘的首肯之后,立即跟着周大夫往镇上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