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一将万骨
作者:自轻的愚者      更新:2019-09-22 06:14      字数:4173

哈格拉里扎和萨沃尔联军残存六万,往东北方撤退,大军溃逃进沙漠,没有辎重补给,只能往最近的大补给点走,因为小补给点根本无法养起这样的大军。离巴托姆城最大的补给点,是五十里外的绿松绿洲。

联军抵达绿松绿洲的时候,他们已经口如焦火,但是当他们的第一批人刚刚进入绿洲,就被早早开进绿洲里的黑骑士亚尼伏击。

联军在丢下了数千尸体之后慌忙撤出绿洲,他们以为亚罗音什么时候瞒天过海在绿洲里藏下了伏兵,于是急忙命令已经疲惫不堪的军队合围绿洲。

亚尼接到的命令是率领一万精锐暗兽人死守绿洲,这片绿洲里本来有一个不小的城镇,现在人已经被暗兽人们全部屠尽,他们现在的任务是把任何试图进入绿洲补充给养尤其是水的敌人歼灭,如果联军没有动向的话,就不予理会。

联军被绿洲里的“怪物”给吓到了,他们大白天晒了一天不敢进兵,到了晚上实在是渴得受不了,连哈格拉里扎都没有水喝了,他只能命令人强行进军。

如果没有水,他们非渴死在这里不可。

但是夜战更是黑骑士和各位暗兽人所擅长的,一夜厮杀,联军又丢下了上千具尸体,不得不再次退出绿洲外。

到白天的时候,亚罗音和他的军队就已经不紧不慢的来到了绿松绿洲外,不过他选择了按兵不动静观其变。

亚罗音和将领们走到高地上,远眺战场。各位将领都没穿沉重的铠甲,仿佛看戏一样看着。

“克洛根你听着。沙漠旷野作战,水文是重要的因素,没有水即便是十万大军也不过是板上烤肉,迟早烤熟干透。别看六万大军围住一万军队,围人者,也是被围者。没有绿松绿洲里的水做补给,六万大军寸步难行。”

兰德罗亚恭敬的鞠躬行礼,说:“谨遵宰相大人教诲。”

“宰相大人,这支军队是哪里来的?有多少人马,竟然能在六万大军的围攻下守住一块没有天险的地方?”梅乌疑惑不解。

“凭私人交情借来的。数量嘛,你们就别管了,反正他们是不会输的。”

梅乌虽然疑惑,但还是决口不再过问,其他人也是,没再过问这件事。

“告诉弟兄们,好好休息,晚上进军。他们也该束手就擒了。谁爱继续看下去,就留下吧。”说完,亚罗音没有任何牵念的转身离开了高地,所有随同将领也全随他离开了。

十五万大军数天之内就将全军覆没,仅仅一个星期前,这些将领都还没十足的底气,几乎就在他们恍惚之间,战争已经到了收尾阶段。

整个白天,巴士革的大军都在营帐里休息,亚罗音也是,他对整个战局不闻不问,因为他知道哈格拉里扎和萨沃尔在这片光秃秃的土地上根本无路可走,绿松绿洲离最近的补水点也有四天的路程,没有水他们哪里也去不了。

到了傍晚,亚罗音让自己的人慢慢的做了饭,他站在沙坡上远望绿松绿洲外围的联军,他们既没有水也没有帐篷等蔽日的手段,好些人已经无法站起。而联军的士兵看到不远处的炊烟,知道亚罗音的军队就在这里。但是他们已经没有了战意,缺水让许多士兵连拿起武器的力气都没有了,很多人动作极其缓慢的爬向亚罗音所站的方向,他们已经忍受不了这种折磨,要投降了。

哈格拉里扎并不想就这样投降,他用早已经说不出话的嘶哑的声音呼号属下备战,但这时,已经没有人可以进行作战,连集队都无法完成。

等亚罗音的人慢慢的吃了饭,集队,然后整齐划一的行进过来,步兵方阵在中军,骑兵位于左翼。

亚罗音的人以进攻队列进发,来到躺得到处都是的联军阵地。亚罗音纵马穿过躺得横七竖八的士兵们,来到同样被晒得虚脱、破皮的哈格拉里扎的面前。哈格拉里扎也被晒得有些神志模糊,他看到亚罗音骑马走到自己面前,在意识模糊的时候他还是坚持站起来,手按在剑柄上,要拔鞘里的长剑。但是哈格拉里扎意识已经非常模糊,他的剑还没拔出鞘,整个人就瘫倒在了地上,大口的喘息。

“杀了我,杀了我吧……”哈格拉里扎虚弱的哀求。

亚罗音有些不屑的扭开脸,他的人正在逐一收取联军手上的武器,并且把这些人收拾起来,就像捡垃圾一样容易。

“来人。”亚罗音命令,“找到萨沃尔,把他们两个捆起来。”

不多时,巴士革军在另一处找到了萨沃尔,连同哈格拉里扎一起捆了起来,各由两个兵士架着,随亚罗音和兰德罗亚走进绿洲。

亚罗音举着火把,走进已经血流成河的绿洲里。这个绿洲纵横达数里,是一个极为重要的东西大道补给点。

亚罗音的军队走进森林的时候,有数个暗影围了上来,但是他们又退却了,放任亚罗音和他胆战心惊的属下们走进了绿洲里。

那些暗影在森林中蠢蠢欲动,始终跟随在亚罗音一行人周围,直到亚罗音他们走到开阔的湖边,在那里,黑骑士亚尼和几个暗兽人手下已经久候多时。

借助清冷的月光,包括兰德罗亚在内的人第一次看到暗兽人和黑骑士的真身。

哈格拉里扎和萨沃尔感到了深深的恐惧,而押解他们的巴士革士兵心里也感觉充满了畏惧,不敢上前。

亚罗音走上前来,和亚尼相对而立。

亚尼仍用那嘶风的诡异口吻,说:“不许人进入绿松绿洲的要求,我已经完成了任务。”

“的确很出色,不愧是黑骑士,的确是实力不俗。”

“你打算什么时候和龙曼大君汇合?”

“什么时候?这我可不知道,巴士革的破事还没解决。而且,我不喜欢和人共事,更不喜欢和你们共事。”

“你的意思是说,要拒绝龙曼大君的邀请吗?”

“我本来就没打算和他共事。”

“你就不怕和龙曼大君翻脸?”亚尼的手按在剑柄上。

亚罗音一声冷笑,“我怕?整个东洲,唯独我不怕龙曼,黑骑士更不在话下。”

亚尼陷入了沉默,不过亚罗音也没有表现出更深的敌意,他微微出了口气,把手一招,让人把两个战俘押上来。亚罗音看着这两个战俘,说:“你们不是口渴吗?喝水去吧。”

哈格拉里扎和萨沃尔有些彷徨,但不等他们反应过来,巴士革士兵已经把他们拖到了湖里,把两个手脚被捆起来的人,按进水里活活溺死。

亚罗音站在亚尼的身边,二人各望一处,一股并不融洽的气氛在二人之间形成了一堵无形的墙。

“剩下的人,怎么处理。”亚尼问。

“四万人没办法看管比自己还多得多的战俘。”亚罗音说出了自己的计划。

他既是一个统帅,又是一个屠夫,让人看不懂。

他仿佛只是在为个人恩怨实施没有底线的报复,但这种报复的代价要由一些本来并不直接相干的人承受,这些人可能是未来他会需要到的人,但他却把这些人都给掩埋了。

很快,在绿洲的外围如同开始下雨一般响起了越来越大、越来越嘈杂的声音。那是人的哀嚎,这种哀嚎很快响成一片,如同无数雨滴的声音汇成一片轰鸣,让人最终即便手有千指也不能指其一处。空气中本就充斥的血腥味,变得越发浓重。

这是一个注定载入东洲史册的杀戮之夜。亚尼能看到成千上万哀鸣的冤魂如同奔腾的洪流,自亚罗音身后滚滚而过,此时的亚罗音神态凝重却又带着十足的决绝,站在湖边巍然不动。

此时的亚罗音仿佛洪流中矗立的一棵孤木,不能轻易靠近。

亚尼不再过问亚罗音什么时候和龙曼汇合,没有必要了,这个人即便不入魔影,也已经和魔族是差不多了。

“我要回去向大君复命了。”

亚罗音望了他一眼,只说:“不送。”

然后,亚尼走进密林里收整他的军队,亚罗音则把自己的人带出绿洲。

当亚罗音他们走出绿洲的时候,对于联军士兵的屠戮仍未结束,巴士革的士兵们头上系着白色的头带——用来区别联军士兵,他们把联军的士兵围起来,借着火把的火光,在绿洲外的沙坑里进行残忍的屠杀。

数万人的哀嚎和无数的鲜血的腥臭让这个清冷的沙漠之夜变得异常恐怖。兰德罗亚跟在亚罗音身后,牙关在打颤,犹如在地狱边缘上一样,身子一边发汗一边忍不住的打冷战,头脑极为沉重。

亚罗音从士兵们后方走过,每个士兵都向他问候致意,他只是点点头回话。

对于参加了战争的人来说,今晚是他们的收获之夜,敌军的人头能让他们获得名利:亚罗音已经承诺,将所有士兵的名字录入王国史卷刻入祭庙之中,名留青史。当然,士兵们收割的人头更代表实实在在的奖励。

这位统帅虽然为人冷漠,但是能带来胜利,半年多的征战,现在巴士革的士兵都愿意听从他的。

亚罗音回到将领们所站的位置,各位将领正在居高临下监视着这场屠俘行动,即便是这些在内战中步步晋升至此的将领,也依然觉得这场屠俘行动实在太过残暴。在过去近二十年历史中,巴士革王属下的军队统共杀敌总数,还不如今夜亚罗音屠俘的数量。

亚罗音站在高处,俯瞰着整个屠宰场。

克拉瑞斯和梅乌等将领看到亚罗音没把哈格拉里扎和萨沃尔带出来,就知道事情已经解决。

这时,有人通报:绿洲北部有一支军旅开出。

亚罗音摆摆手,说:“让他们走。派传令兵给陛下报信,就说我巴士革劲旅不负陛下重托,全歼叛贼十五万六千人,我军将士乘胜追击攻克里底克及沙巴亚之后即日班师,返回王都。”

说完,亚罗音抬眼远眺北方,但是绿洲遮挡,眼前又是杀声震天,视听混淆,也不好多说。

亚罗音微微张肺吸气,说:“还看什么看,回去吧,通告诸军,庆贺什么的,回到王都再说。”

各位将领随亚罗音回到将领营帐中,众人还在为今晚的杀戮而各感不一,有的将领即便征战多年,对这样东洲历史上罕见的屠戮还是有些难以接受。

克拉瑞斯回忆起第一役之前,亚罗音在点将台抛硬币的事,忍不住把事情和各位同僚再叙一遍。亚罗音坐在帅位上一言不发,老实说,他也有些累了,连续几天大战,所有人都累了,但他尤其疲惫。亚罗音的手下们因为这一夜的屠杀而浑身燥热,就像喝了酒一样想说话,而亚罗音也不阻止这些部下的讨论。

克拉瑞斯感慨一声说:“果然,神的旨意谁都不能违抗啊。”

亚罗音一醒,眼睛乜斜的看着克拉瑞斯。

梅乌也感慨说:“神佑巴士革,即便是十五万大军,也无法阻挡神的决意啊。”

“哦?”亚罗音用手支着自己的脸,对所有人的话都提出了一声质疑,这些人急忙把目光投过来。亚罗音打开笔筒下方的小抽屉,用两指夹出一枚巴士革王国的钱币,恰和前些天交锋前卜卦的钱币一模一样。

“真的是神意打赢了这场战争吗?”

亚罗音左右换面,把玩着手里的硬币,提出这个让他自己也需要慎重思考的问题。

神是否有意帮助亚罗音打赢这场战争?这个问题真假与否还有待商榷,但神意绝不会在这个肤浅的小把戏上体现。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目光都集中在了那枚小小的硬币上,他们错愕而惊讶的发现——

那枚硬币,两面都是正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