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谁挽狂澜
作者:鱼香包子      更新:2019-09-22 04:38      字数:2629

公子骀是撞进偏殿之中的。

他来得太快,以至于进殿的时候差点儿就绊在了门槛上。还好紧紧跟在他身后的公子萏眼疾手快地拉了一下,才没让他直接摔进来。

“现在要怎么办?!”公子骀人还没站稳,话已经冲口而出。偏殿之中的诸卿大夫和公子骀一殿为臣,可是从来没有人见过公子骀说话的时候是这般惶急的态度。毕竟,对于织绣印染之外的事情,公子骀向来都是毫不关心的。

能从织染署里把孟兄带出来,公子萏当然已经向他透露了噩耗。不过如此惊人的消息,从妹妹的嘴里说出来,他无论如何也没办法让自己镇静下来。可是,难得如此挂心国家大事的公子骀,此时收获的回答,却只有来自印衢的一声声哀叹。

公子骀快速走到了自己的案边,可是看着无话可说的一众臣子,只觉得席上像是长着棘刺,怎么也坐不下来。

公子骀从织染署赶回来的这段时间,七穆都已经陆陆续续地抵达了西宫之中。罕欣亦已经向他们宣布了君臣被掳,大军覆没的消息,并大致地解释了导致这场悲剧的晋郑密约。罕欣本担心晋郑密约的事情会引来一些质问,不过此时的偏殿之中,众人只剩下了面面相觑,除了印衢的叹息之外,听不到别的声音。听到晋郑密约的事情固然惊讶,可是亲人失陷,社稷垂危带来的无计可施的沉重感让人更加窒息,一时间都不知该如何开口。

----------

“让我去见见韩卿吧。尽快多准备一些珍宝财货,还有女乐百工。”

打破沉默的声音,来自于另一位留守的卿士游律。游氏的家族之中,也有不少晚辈陷于此战之中。不过相比起印衢来,游律此时还能够保持镇定,思考对策。

听到了游律提出的方案,偏殿里一时却没有人做声。化解这场危机,毫无疑问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诸族首脑都需要仔细盘算自家可以承受的损失。

“在这一战中,我们已经赔上了国中大半的精锐兵马。此时不可能再和晋人讨价还价了。”游律加重了语气。“老夫我空有些年齿,在晋国也还有些说得上话的好友。去卑辞相求,也许还能有些转机……”

沉默又持续了一会儿才被打破,说话的是国氏留守都城的嫡子国楚:“如果只是付出些财货民女便能够平息此事,换回被掳的君臣,国氏上下决无意见。只要力所能及,拿出多少都是可以的。只是,少正大人,你说的这些,够把国君和诸卿大夫换回来么?”

“是啊。”丰氏家族留守的丰逵亦是族中的嫡长子,他也出声附和了国楚的观点,“财货珍宝,七穆拿得出来,女乐百工,新郑城里也搜刮得到。可是如司寇所言,与晋人的密约之中,我们已经许了许多财货,晋人若是觉得不够,当时便可以提出。这一次他们的志向,恐怕远远不止于此。”

“除此之外,自然还要定好一些可以放弃的封邑。财货不足,便只有再赂以封土。”游律说道。

积聚的财宝去了还会再来,卑贱的女工也可以随便送出,可是封土领邑却是七穆能够强大富足的根本。游律此言一出,诸家卿大夫又陷入了沉默。

----------

对于游律的建议,驷彰不以为然。不论是什么代价,现在晋人已经都不需要通过外交的交涉来获得了。只要兵临城下,新郑若是来不及做好准备,整个郑国所有东西都是唾手可得的。以现在新郑的守备状态,这明显比谈判交涉更划得来。

“晋国如今已经是三卿分立。三卿一直有建侯自立的打算,亦具备了相当的实力。一年多前,三卿就曾试着自建侯号,却不为诸侯所敬,皆是因为出身稍低,难以被天子和诸侯接纳。韩氏实力弱于魏氏,就更难以如愿以偿。”(1)良氏留守的良柳又提出了一个新的建议,“我们郑国是天子最近的亲属,除了财宝之外,如果能以三公子嫁于韩氏联姻,抬高韩氏的身份,说不定就可以打动韩卿。”

这个建议一经提出,除了驷彰和公子骀之外的其他在坐卿大夫,无不眼前一亮。

公子萏的高贵身份,对于韩卿说不定真的是个诱惑。以郑国的爵位和周天子的亲属关系(2),这层身份的抬升,或许真的可以让韩氏更加接近自立建侯的夙愿。而这身份,只有在郑国还存在的前提下才能得到承认。这样一来,韩氏说不定真的会放新郑一马。

就连驷彰也不得不承认,这个计划确实要高明不少,一时看起来几乎没有什么毛病。

可是,他感觉心中此时充满的不甘。公子萏的笑语充塞在他的脑海里,对于这个“高明”的建议,驷彰绝对不想接受。

----------

“这不行,这不行……”一直不知道该怎么插话的公子骀,在听到良柳的计划之后,几乎是立刻下意识地叫了出来。

妹妹的嫁衣,公子骀早就想好了是要亲手来缝制的。或许她的婚事会有联姻的成分,可那想必也会是伯兄和叔芈这样缠绵缱倦的爱侣。将她送入敌国的虎口,这样的归宿是公子骀从来没有想到过的。然而对于良柳的计划,公子骀除了在感情上不能接受之外,却又找不出其他的缺陷。早已成为傀儡的郑国公族,他们的感情恐怕根本不是能够摆在朝堂称量的筹码。

-----------

“这……也许倒真的是个主意。”在公子骀的反对声中,罕欣虽然有些迟疑,最终还是认可了良柳的提议。他望向了游律,游律也对着他点了点头。罕欣于是转头看着公子骀,缓慢而坚定地说道,“只要能够免于兵灾,存留社稷,在坐的谁也不应该置身事外。既然三公子是公族之人,那也就更没有拒绝的理由。”

尽管公子萏这十余日以来早已习惯了存在于朝议之中,可那些时候,她都是躲在屏风里面的。虽然对于伯兄的命运如何她也很担心,不过一时之间她也没有做好直接踏入议事寝殿的心理准备。当公子骀走进在殿中坐下的时候,公子萏微一踌躇,还是选择退开了几步,躲在了殿门外的窗下。没想到,她等来的,却是对于自己未来的一道判决。

她还不能完全理解自己对于驷彰若有若无的牵挂;她还因为兄嫂这对美满和谐的爱侣而感到羡慕不已;她还在梦想着到几日后的上巳之会中感受一下姻缘的世界。可是,就在刚才这一瞬间,这些春日的绮念,轻而易举地就被宣判了死刑。而且,这道判决被冠以拯救她的兄长和故国的名义,公子萏甚至不知道该如何拒绝,便如落入河水的一片浮叶,被卷在波涛之中,只能无奈接受东流入海的命运。

或者,也许世上真的会有如古治子般的勇士,能让河水倒流三百步?(3)

----------

“昔年,晋国自怀公至襄公曾三娶秦国宗女。可是晋国为了独霸中原,最终还是与亲家反目成仇。秦国当年有独霸西陲之力,秦女尚且阻止不了秦晋的争战。郑国此时危如累卵,公子萏只是一介稚女,又怎么可以把社稷安危统统寄托在一个她的肩上?”

驷彰努力地想要控制自己,可是他的声音里仍然听得出愤怒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