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魔法史
作者:我是nero      更新:2019-09-22 01:35      字数:3183

当科尔沃回到白树大道时,曼彻斯特也来到了蕾蒂在莱斯菲尔德的宅邸。

就像他对科尔沃所说的一样,他跟蕾蒂都有明面上合法的工作和身份,只不过很少会跟机械之心的其他成员提起。

在其他普通人严厉,曼彻斯特是一名成功的冒险家,在二十几年前中的拓荒运动中通过淘金、矿产、畜牧等行业积累了巨额财富。而妹妹蕾蒂则醉心于博物学、考古学,借着哥哥的财力收集了大量古代文物。

但实际上,这些古代文物往往都与4000年前那一次长夜有关。

艾诺伦的魔法史实际上是一部断代史,从第一个咒语被发现,到如今形成广阔甚远的体系,其中历经了几个王朝的覆灭,这些王朝对魔法或充满敌意,或暧昧合作,但从未有过一个国王正面否认魔法存在的正当性。

于是,历史学家、魔法师们结合魔法发展的特点,将这四千年的历史按照当时的世俗政权分成了几个时代。

首先是魔法初生的阿特留斯“神王”时代,当时的阿特留斯王大力发展魔法,用宗教成员和“朝圣者”武装自己的军队,在北大陆上恣意纵横,把旧艾诺伦国的疆域扩展到北至冰原之海,西至夜伦山脉,成为当时北大陆最强大的帝国。

在传说中,阿特留斯大帝甚至组织过对西大陆沙漠的探索,想要寻找传说中的上古神国,欧瑞迪科帝国。

阿特留斯的统治持续了接近半个世纪,疯狂的扩展和教会权利的失控使得帝国财政迅速恶化,在他继位47年后,民众发起了起义,推翻了他的统治。

而在这个过程中,阿特留斯一直依仗的教会选择了袖手旁观。

“神王”时代结束后,艾诺伦迎来了长达500年的混乱历史,一个接一个的国王即位,又被后来者刺杀;一批接一批的内阁组建,又迫于新王和教会的压力解散。

在这个时代里,战争大大拖慢了生产力的发展,而魔法则因为失去制衡逐渐变得疯狂。

传说中,在这个时代出现了7位最接近神的天使,他们为了神的权柄在陆地上争斗,最终在一场无人知晓的战斗中陨落。

或许还有天使幸存,但很快人们已经不再关心,因为“银手”诺德在一片混乱中组织起了他的军队,依靠从西部草原带来的马匹和精锐的羽翼骑兵,逐一整合艾诺伦割裂的势力,并最终捧起了王冠。

诺德即位后,在教会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依靠残暴的法令征集了整个艾诺伦超过一半的青年人口入伍,并发动了对教会的袭击。

他们依靠纯粹的力量、依靠不计代价的消耗战战胜了当时极端强大的魔法,逼迫教会的势力退出世俗政权,从此教会失去了直接干涉内政的权利,而“神权”与“人权”也彻底割裂开来。

在最后一战中,诺德亲手斩下了圣夜教会大教皇的头颅,并将其高悬在以神名冠名的卡冈图雅教堂大殿上,整整一个月没有取下。

因为这段历史,人们把这段混乱的时期称作“无头君主”时代,既是对这个代表性事件本身的描述,也是对500年混乱的一个总结。

“无头君主”时代之后,希斯王接替诺德执政,“晨光学派”诞生,艾诺伦国进入了稳定发展期。这段时间的史料最为充足,文物保存最为完善,教会和世俗政权和平相处,生产力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堡垒、骑士、贵族……小说中常常出现的这些事物就产生于这个时期,那个时候的艾诺伦借着魔法和土地的红利,外加断断续续几百年的温暖气候,农业、铸铁业、手工业都得到巨大的发展,并开始产生了大规模商业活动的雏形。

对于喜欢跌宕起伏剧情的历史学者来说,这段持续了近千年的时光可以说是乏善可陈,为了纪念开启这个时代的希斯王,他们将这段时期命名为“白龙庆典”时代----希斯王在即位仪式上自称“白龙”,称诺德为“黑龙”。

但繁荣中往往隐藏着危机,“白龙庆典”时代的最后一名贤王阿尔瓦退位后,一直酝酿着反击的教会隐秘地发动了袭击,先是刺杀了即将即位的新王,然后用魔法扶植自己的代理人上位,并在议会和民众都无所察觉的情况下,空前地壮大了自己的实力。

这个过程被称为“傀儡时代”,持续了整整两百年。两百年间,唯一意识到问题的“晨光学派”进行了无数次斗争,但因为本身对魔法的掌握有限,他们几乎无力抗衡教会已经培养起来的魔法师。

更重要的是,教会并不打算对他们赶尽杀绝,而是放任晨光学派一次次地暴露出自己在议会和政府中的底牌,并逐一清除。

晨光学派受到致命打击,教会最终组织了全面的绞杀行动,确认几乎无人生还后,彻底暴露出自己的意图。

于是,长达900年的黑暗时代开始了。

实际上,大多数历史学家更愿意把这一个时期称作“遗落时代”,因为在教会彻底掌权后,时间线似乎进入了虚空,历史记录模糊不清,几乎每一本史料都自相矛盾,而属于那一时期的文物没有任何代表性,在900年这个巨大的跨度中没有产生任何质变。

数不清的人想要去探索那个时代的秘密,却发现无从下手。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如果我们想要知道白龙庆典时代的某一件物品的用途,我们会先确定这件物品的发现地点,然后确认它所使用的工艺,紧接着结合同一地点发现的其他物品、史料上所记录的关联事项,甚至再扩大到当时的产业水平、社会环境、风俗,总能最终分析出它的用途。

就拿夜壶举例吧,考古人员在一间倒塌掩埋的房屋中发现了这个奇形怪状的陶制物体,它的开口呈伸出的颈状,但越往下收缩越明显,真正可供液体流过的通径极小,而内胆的容量又极大。

这时,有经验的考古学家已经可以大致猜出它的用途了,但这还不够。

发现的位置应该是卧室,因为在同一个房间内发现了用于固定木床的特殊铁钉、银镜和一些其他生活用品;当时的下水道体系极落后,等同于没有;制陶业很发达,成本低廉,不太可能是工艺品;流传下来的文学作品中有关于夜壶的描述。

综合这些,就可以确定物品的真实用途。

但是,“遗落时代”完全不同,没有史料、没有文学、没有艺术作品流传,生产力水平停滞不前,没有新的物品和技术被发现,连家族传承都不复存在;而本该在这个时代扮演主角的教会,仿佛也完全变成了局外人,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是的,白龙庆典时代中崛起的那些巨大家族,甚至教会,都在遗落时代悉数陨落。

除了机械之心。

或者叫篝火卫队,这是唯一一个在黑暗时代有清晰传承的组织,虽然这中间的细节并不会对下层成员公开,虽然篝火卫队的记载也像是被封印了一样,仅仅局限于自身已经很小部分的外延,但毕竟成为了那个时代的幸存者。

曼彻斯特很想知道在那个时代到底发生了什么,不只是他,现在的火石成员也想知道。

遗落时代的终结是伴随着篝火卫队的崛起而发生的,在短短的三十年间,历史仿佛重新恢复了生机,密集的文字史料、文物和艺术作品开始涌现,似乎将那个时代彻底抛在了身后。

教会也从遗落时代的巨大教训中恢复过来,他们开始组建大书库,对重大事件、重要物品和艺术品进行强制性的存档,并任命了拜伦威斯为大书库教堂主教。

之后的事情,蕾蒂在一开始时就说过了。

拜伦威斯被教会联军围剿成为了新时代开启的标志性事件,艾诺伦的工商业迅速发展,一件又一件地重大发明出现,生产力迅速提升,教会主动收缩了自己的势力,转而专注于民众权利和人民幸福的工作。

但这并不意味着教会对权利没有丝毫企图,如果是这样的话,就不会发生篝火卫队更名为机械之心的事情了。

这段历史颇为隐秘,只有火石中的几个高层知情,但不管怎样,机械之心所代表的世俗政权在那次事件之后算是彻底放弃了对教会的希望,仅仅最低限度地维持着表面的和平。

关于遗落时代结束后,直到今天的这一段历史如何命名,历史学家们尚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多是针对某一个跨度较短的时期,以当时在位的君王命名。但如果在研究中需要提到这一个整体,大家都会默契地称之为“黎明时代”。

在这个时代里,魔法和科技此消彼长,各自发展,激烈的碰撞带来了数不清的技术进步,也许总会有一些偶然的黑暗、有一些不可避免的战争和死亡,但所有人都相信,这应该就是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