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作者:七只生煎包      更新:2019-09-17 12:48      字数:5367

“这事情不是一句两句说得清的,沈修哥哥,我们坐下来谈好吗?”

沈修想了想,觉得的确是这样的,才慢慢走到林灵对面,坐了下来。

“说吧。”沈修看着这女孩子这副模样,脸色稍微好了一点。

他也不是没有绅士风度的人。

薄雾渐渐散去,夏月王朝的京都里一片寂静,皇宫民宅都笼罩在神秘中,沉睡的人们还未从睡梦中清醒,西郊一处巷子石板铺成的路上,已隐隐卓卓地可见两三个人影推着木板车去摆摊。

此处名为后端门,街道两头相通,前头去往朝阳街,后头通往西市,整条巷子约有四五十户

人家,其中就有四家做豆腐的和五家玉雕作坊,坊间有传言,后端门有三宝,玉雕豆腐红莲子,其中前两项是物,后者指的是洪家的大姑娘洪莲笙。

此刻那美人儿正伸着懒腰从锦被中悠悠转醒,掀开被子,一双粉白的玉足从里面伸出来,汲上鞋子,端坐在妆台前。

鎏铜镂空镜子里映出一张妖媚的脸,雪白的皮肤,上斜的杏核眼,鲜红欲滴的菱红小嘴让人恨不得咬上一口,她眨了眼,镜中的美人也对她抛个媚眼。

美艳不可方物!

从这个身体醒来已经三天,每次看到这张脸都被自己绝色的容貌惊艳到,虽然细看之下这副皮囊的眉眼和自己从前有些相似,但前世那被毒素掏空的躯体如何能与如今的媚骨天成相比较。

上辈子她名叫泽芝,莲笙泽芝,同指一物,倒是殊途同归。

今生这康健的身子比以前强过数倍,她欣喜地走来走去,再也不会有前世那种胸闷呕吐感,呼吸间通畅无阻。

这时,现在的母亲杜氏推门进来,见她衣衫不整的样子,气得大叫,“二丫你个死丫头哪去了,没见你姐姐都起来了。”

“来了,”门外走进一个黑面青皮的干瘦丫头,端着木盆急急过来,把木盆放在架子上,就要上前来替她穿衣。

她别扭地推开二丫的手,“我自己来吧。”

“莲笙,让二丫侍候你,你是什么命,她是什么命?”杜氏的大嗓门嚷起,她下意识地去看二丫,发现二丫也是一副杜氏说得没错的样子。

她一翻白眼,把嫡亲妹妹当丫环使,偏偏洪家上下还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看看自己这双手,葱白细嫩又纤长,再看二丫那双手,是黑皮裂口关节大。

“莲笙啊,你以后可是要做侯夫人的,要早早习惯被人侍候的生活。”杜氏边说边帮她整理铺盖,她的被子是锻面棉里的,而这家人的被子都是粗麻草絮的。

二丫赶紧上手,用冰莲夷子替她净脸擦手,再用细绵布擦干水气,打开妆奁上的小瓷瓶,递到她跟前,莲笙挖出一坨莹白透亮的的膏子,细细地匀开抹在脸上。

不一会儿,杜氏也整理完床铺,拿起木梳替她梳起头来,大丫头的发量随她,又黑又顺,随手挽个流云髻,别上绢花,打眼一看,人比花娇。

心下满意,幸好当年洪家还未没落时公公与锦宁候订下孙辈娃娃亲,这些年,家里便是再困顿,都要紧着大丫头来。

前两年还风闻侯府想退亲,自打去年锦宁世子瞧了大丫头一面,再也未提退亲一事,逢年过节的也有东西送来,她的心才算定下,思忖着看世子对自家大丫头的态度,这门亲事肯定跑不掉。

“二丫赶紧把纸伞打上,没看到你姐姐要出门。”看到她要起身,杜氏赶紧吩咐二丫,还不忘替她压平衣角。

二丫屁颠屁颠地从架子上拿出绿里红花的油纸伞,现宝似地打开在门外候着,双眼晶亮地看着她。

莲笙“……”

她根本没想出去,这下也不得迈出门,她家院子墙头一溜的小脑袋,有细小的声音在窃窃私语,“嘘,莲笙姐姐出来了。”

杜氏挥着扫帚,对着墙头一通乱扫,“去,去,一群毛都没长齐的小子,也学那上不了台面的登徒子。”

小毛头门嘻嘻哈哈地四头窜走,街角走来一位蓝巾青衫的先生,颀长如松竹般飘逸挺拔的身姿,行走间四周气流纹丝不动,冰雪峭壁般削薄的脸,暗深的黑眸目空天下一切众生,寡淡的长相却透着说不出的韵味。

“霍夫子好,”小毛头们齐齐站直身,对着先生揖手做恭。

杜氏举着扫帚追上来,霍风不自觉地皱了皱眉,眼睛瞄到墙角粉嫩的衣裙,心下了然,又是那狐媚子勾出来的事。

小毛头们和杜氏齐齐闭了嘴,在这后端门之中霍夫子是最特殊的存在,虽衣着简朴却高洁严谨,无论大人孩童见了,都要屈在那高压迫人下,不自觉地恭敬起来,端端正正的称呼一声夫子。

众人目送着霍夫子消失在街角,两方这才又呲牙裂嘴开起了骂仗,莲笙在院子里听了摇头,自她醒来这样的情形每天都要上演一遍。

杜氏虽粗鄙,但对自己是真心爱护,她自小生在皇家,每走一步都如履薄冰,何曾见过如此直白热烈的亲情维护,莲笙心下感动。

她闪出院门,俏盈盈往那一站,粉色抹胸长裙上层层叠叠,淡绿色内衬从领口处翻出,微风吹来,愈发显得面如凝脂,腰肢不堪一握。

粉唇微启,对着杜氏,“娘,进屋吧。”

半大的小屁孩们只觉得那声音如猫瓜般,轻挠心间,麻痒一片,都齐齐噤了声,抬头挺胸誓必要给美人儿留下好印象。

那故作风雅的样子只让她觉得好笑,街头洪老爹推着摊车回来了,案板上出剩一块孤仃仃的豆腐,杜氏迎上前,喜滋滋地看着卖空的案板,抄起那块豆腐,招呼莲笙进了屋。

小毛头们遗憾地做鸟兽散,莲笙姐姐虽然呆在外面的时辰太短了些,只是今日能见,也不枉趴了半天墙头,复又都高兴欢喜起来,蹦蹦跳跳地各回各家。

洪老爹坐在院子里抽着竹筒烟,杜氏忙把他的荷包掏开,把银钱倒出眉开眼笑地数起来,想着再攒个十天半月的,也可以给大丫头再添置一副银簪子。

外面卖麦牙糖的声音响起,二丫蹭在她身边,吸溜口水,杜氏想了想,拿出三个大子,肉疼地递个她,“讨债鬼,就你嘴馋,记得给你姐留点。”

拿着钱,二丫飞快地跑出门,不会儿嘴里包着糖回来了,将手中的角糖递给她,看着黑瘦汗津的小手中那块粗糙的麦牙糖,莲笙心中一软,“姐姐不爱吃,你吃吧。”

二丫睁大了双眼,只觉这几天姐姐变了好多,以前总嫌她笨手笨脚,不是打便是骂,出门在外从不许她唤姐姐,要称她小姐,更别想让她吃的了。

莲笙也不多言,前世里什么山珍海味,奇珍异果,吃得腻烦,如今看着二丫连个糖角子都如此宝贝,心下触动,看着院角的豆子,搬个凳子就要去捡,杜氏看见马立把她推进屋,“日头太了,豆子脏手,让二丫等会再挑捡。”

“等会我捡,”二丫嘴占着,嘟嚷出声,这样的粗活姐姐可不能干,没得把手弄粗糙。

看莲笙还站着不动,杜氏出声,“日头大了,大丫赶紧进屋。”

她这才放下凳子,站起身来,院角的晾衣绳上,一水的百纳衣迎风招展,都看不见本来的布料,连里衣小衣都是补丁摞补丁,唯有她的衣服,簇新崭亮,鹤立鸡群。

她翻看自己的双手,掌心细嫩绵软,指甲粉红干净,一看就是十指不沾阳春水娇养大的,可真真是个好命的,洪家早些年倒有点家底,老太爷活着时最讲义气,一班结识的朋友中就有当时侯府庶子顾林。

当时顾林不过一个小透明,跟姨娘吃不饱穿不暖的,洪老太爷对他多有周济照看,两人关系紧密坚实,多年后时来运转,因为侯府内院倾扎,嫡子死的死,残的残,爵位竟落到顾林手里。

顾林当众拉着洪老太爷的手,声称没有他就没有自己的今天,一定要有福同享,方能报多年接济之恩,彼时洪老爹已娶亲杜氏,遂两位老人订下孙辈娃娃亲。

这便是侯府长孙与她洪莲笙婚约的来历。

可惜顾林却是个有福难享的,接手侯府后有些飘飘然,一场酩酊大醉后再也没醒来,紧接着洪老太爷过世,家业落到洪老爹手上,洪老爹不通庶务,很快被人哄骗败光家业,生活拮据,刚开始两年侯府还派人来送节礼,后来慢慢不走动了。

但杜氏是个泼辣的,你不来我就去,年年都要住侯府走上一两遭,侯府夫人是个精怪的,也不撵也不挡,干干把人晾着,从不让儿子露面。

侯夫人的算盘杜氏心知肚明,这是想让他们知难而退,自己主动退婚,侯府才不会落人口实,得个忘恩负义的名声。

杜氏也倔,自家大丫头哪点不好了,刚出生时路过的得道高人还给批过命,直说大丫头是大富大贵多子多孙的命,公爹大喜当即拍板就叫莲笙吧,连生多子多孙。

第二章

莲笙自小长得就出众,不足六岁便艳冠后端门,随着年岁渐长,越来越让人心惊,吓得杜氏死死地拘着她,轻易不肯让她单独出门,后来长大些才敢让她戴着帏帽出去。

如今她也不过堪堪十五岁,那如朝霞般的五官就让人不敢直视,滑嫩如鸡子般的皮肤,白皙又透亮,细致得连毛孔都没有,再加上生得眉目如画,一双秋水杏眼更是水光潋滟,说话间忽闪忽闪地扇动着卷翘的长睫毛,檀口吐气如兰,堪比画中的狐仙。

杜氏也纳闷,大丫他爹长得粗壮老气,自己虽说不难看,但绝对算不上什么美人,为何单单就大丫头长得如此的出众,后来听丈夫回忆,她那很早就去世的婆婆是个远近闻名的大美人,大丫头这是随那未曾谋面的婆母了。

正思忖着,洪老爹的声音传来,“大丫她娘,今儿个割些肉吧,正想喝两盅。”

“这才得了几个钱,就要喝上小酒了,”她不情愿地抱怨着,手慢慢地打开刚锁好的钱匣子,数出二十来个大子,张口叫唤着二丫。

二丫只顾捡着豆子,连头都没有抬,惹得杜氏差点开骂,莲笙马上接口道,“娘,我去吧。”

杜氏想了想,猪肉铺子也不远,走出巷口拐弯便是,便将铜子交给大丫头,狠狠地瞪了一眼二女儿,惫懒装死的死丫头,跟她爹一个德行,想到这又剐了一眼丈夫。

洪老爹也憋闷,不过是馋肉了,割个一两斤打打牙祭,也值当如此怄索,他叹口气,依稀记得早年间,他岁数还不大时,洪家的日子还是很好过的,他爹是个会钻营的,家里山珍海味没有,但肉还是常吃的。

只他爹一过世,情形是每况愈下,如今十天半个月的吃上一回肉,还要看尽婆娘的脸色,也怪他,手里有俩钱学人家做什么生意,贩什么货,折腾得连棺材本都赔了进去。

看着两口子眉来眼去的打着机锋,莲笙摇摇头,也不多言,直接戴上帏帽,打开院门细步走上街,杜氏不放心的叮咛在身后来响起。

她应了一声,走上街头,后端门的巷子里只能通过两辆马车,住户一家挨着一家,都是不大不小二进的前后院,白墙黑瓦,鲜有出色的地方,青石板上早已被人踩踏得微微发亮,有几处还缺着几块,即便是这样,她也瞧出别样的美感来。

来往的街坊们都睁大眼看着这老洪家的大闺女,只觉得她今日的体态说不出的好看,行走间透着他们说不上来的韵味,纷纷屏住呼吸,死死地盯着那曼妙的身影如拂柳迎风般走过,单看身段已是让人沉醉,更别提那万中无一的长相,无外乎别人都称呼她为红莲子,可不就是一朵出淤泥而濯滟的红莲嘛,真真是百年难得见的好相貌。

莲笙正有些新奇地打量着朴实的街道,前世可没有过这样的机会,好好地欣赏她夏氏的万里江山,民风民俗,只觉眼前的一切都充满人间的烟火味,那是久居深宫最向往的滋味,她的翦水大眼中盛满水雾,灵动地看着这巷子的一砖一瓦。

美人如画中走来,偏偏美而不自知,根本不知道此刻自己样子便如那文人墨客眼中的盛世娇妍,一颦一笑都是诗情画意,让人甘愿做她眼里的泪,手里的泥,当她的手轻轻地划过沧桑的青砖后,立马就有一个癫狂的男子如痴如醉地亲吻她刚摸过的地方,其后几个男子扑上去,也要分一杯羹。

那抢得位置的男子心满意足地舔着砖,脸死死地贴在上面,陶醉地闻着,仿佛那上面还带着佳人的体香,只把他美得分不清东南西北,便是即刻要他的命都不会觉有半点痛楚,可谓是闻得美人香,做鬼又何防。

后面的人把他挤下,又换了另一个魔症的男子,做着如出一辙的动作,沉醉其间不可自拔。

渐渐地来往的行人如受到牵引般地跟在她的身后,众人不由自主地默默跟随,待她感觉到不对劲时,猛地一回头,顿时吓得是花容失色。

只见身后乌泱泱的一片,清一色的男子,有老有少,还有早晨才见的那群毛头小子们,齐齐如中盅般地看着自己,见美人回头凝视,所有人都热血沸腾,青壮的汉子亮出结实的手臂,连年老的也不甘示弱,豁着黑洞洞的牙口,使劲地挺直身板。

“……”

她无语,正要开口劝退,人群中一声高喊,“红莲子。”

所有人都一起齐呼,“红莲子,红莲子,红莲子……”

声浪如虹,直冲云霄!

后端门的巷子口被堵得实实的,外面的人进不来,里面的人出不去,边上肉铺的葛屠夫摇头笑着,这定是那洪家的大丫头出门了,自己也想挤过去一见,但他家的黄脸婆娘死死地盯着,如防贼般地看着他,根本就脱不了身。

莲笙着实有些无奈,虽然万人朝拜的场景在她的前世里并不陌生,但此刻身在市井中,她一个未出阁的女子被一群男子团团围中,可不是什么妙事,也没什么值得可喜的。

她清清嗓,“各位乡亲,可否行个方便,小女正要去肉铺割肉,家中正等着下锅呢。”

“放心吧,包在我的身上。”一个汉子拍拍胸脯保证,钻出人群,紧接着又有好几个人也跟上去,这种讨好美人的事,怎么让一人专美于前。

葛屠夫正遗憾今日与那红莲子无缘,正和婆娘小眼瞪绿豆眼,突然冲出十来个大汉,把铜子“哐哐”丢在他的钱筒里,纷纷要求他赶紧割肉。

你一块,他一块,肉案上的半板猪肉很快就只剩骨头了,他心一喜,还从未有过这样的盛况,不到午时猪肉便哄抢一空,赶紧收摊,说不定还能看上那美人一眼。

莲笙发觉围在她周围的男人们自动地空出一圈,并没有靠她太近,也没有人上前唐突,在大部分的人心中,她如同那高山明月,可远观不可采摘,再说洪家可是自小便与那锦宁侯府订过亲的,升斗小民哪敢与世家贵族作对,只这样能瞧上一眼已是万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