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作者:七只生煎包      更新:2019-09-17 12:48      字数:5554

自己从小和柠檬一起长大,同生共死那么多次,却还是比不上这个半路上出来的沈修。

沈修随手拦了一脸出租车,靠在后排座椅上,闭着眼睛想着这个自己从来不愿意过多思索的问题。

“先生,你去哪里?”出租车司机小声地问道,这么好看的白人,他还是第一次见到。

那个地址在自己的心中反复徘徊,要不要去那个地方。

不要,还是算了吧。

“沐德公寓。”泫冰挣扎了一会儿,说道。

等泫冰下了车,看着眼前这个陌生的地方,心中不由得有些戚戚然,自己是不是有些可悲呢?

“喂,你们在哪里一栋?”泫冰拨通了少琛的电话,他现在和柠檬的关系有些微妙,还是不要…

“你等一下,我下来接你。”少琛挂完电话,就递给夏星一个眼神,表示泫冰要来了,让她先给柠檬做做工作。

这两个家伙…再加上沈修,这不是要闹翻天的节奏么?

四月份将它提上旅行计划的日程,五月份暂时搁置下它,六月份迅速完成所有考试之后认认真真地做了两晚上的攻略,一笔一划地标注好想去哪里,想吃什么。

真正到达之后,全然抛开了计划。在路上的三天半里,我像个游荡的人,走得零零散散,自由散漫,途中相会几位老相识。没有非去不可的地方,不赶时间,大多数时候是漂浮着的,讲究的是“漫不经心的恰巧”。总之对我来说,得以在杭州路道两旁侧的铺天盖地的绿意之下步履不停,就足够成为莫大的享受了。

[20180610雨转晴]

城站和住的地方离得不远,走两步路就到了的距离。出火车站的时候正好下着雨,再加上时间还早着的缘故,一路上都没遇见什么人,除了打扫街道的环卫工人,饶有兴致地扫走着马路上被打湿的落叶。一路走到一公里外的步行街区里的酒店,简单地拾掇之后出门会第一位在杭州的老友。

一开始因为雨水而怏怏,但雨没有下很久便停了,开始放晴

倒是被雨水冲刷过后的植物显得愈发青葱

住的地方正在南宋御街里边

拖着行李箱一路上咯吱咯吱地进入石板路街道

虽是步行街,但倒是没感到拥挤嘈杂,反而觉得安静

从哪一刻开始决定放弃计划好的路线呢,留好肚子打算和好友沿着中山路从计划中列好的第一家餐厅开始拔草,但没有被计划的却是各种意外状况,比如说饥肠辘辘之时却要被告知仍需等位一个钟头。顿时觉着这样跟着计划前进的行程实在是过于形式主义,遂弃,在中山路上乱走。

在杭州会面的第一位友人是我的高中学妹,二人在高中的时候有过几面之缘,但觉得性格实在是相合,朋友便交下了。她的脾性也超好,很宽容地被我带着走了一路又一路。

「大江户」是在计划之外被发现的居酒屋

中山路分为南中北三段,住的地方恰恰好就在中山中路的中心,往北走经过一小段仍在中路上的悦目的复古建筑群后,直达中山北路。印象中最深刻的是北路街两边随意便有个往下行的楼梯,通往神秘的某个居酒屋;还有便是满城蔓延的葱绿,头顶身侧被各种各样的植物包围,夹杂着刚落过雨而残留的水汽,纯粹又清新。

呐,如果下定决心好了要做个散漫人,就得学着开始用同等的态度去热情对待普通的、着名的或是琐碎的周遭人事物。

「weiiiiiird」是一家杂货店,说是杂货,但更像个小展馆

通体纯白的独幢小屋位于中山中路上,兜售有意思的小东西

在这六公里路上,有预谋地邂逅这些神奇的小店亦是种趣味

沿途路过的一个小区,名字真好听,清远里

当时只是匆匆一瞥,觉得惊鸿,但没为之而驻足

走过之后甚是觉得遗憾

再经过它的时候认真地停下来端详它

觉得自己对杭州实在是太偏心

沿街商铺一个随意的牌匾也深得我喜爱

中山北路,不得不说真的是日料一条街

和友人大概走了有三公里,走到了北路的尽头,看眼时间发现即便是如此消磨也不过才到下午三点而已,时间太早不至于吃晚饭,又不想再找地方坐下了,肚子饱了没法再喝其他东西(话是这么说但是回去的路上我还是喝了奶茶),俩人便决定乘兴再沿着马路的另一边折返。

回到住的地方稍作歇息一会儿,又穿上跑鞋出门走到位于两公里外的吃晚饭的地方。

实在是因为雨后的气氛过于宜人,呼吸着丝丝发甜的空气,加之抬头眼前尽是树,这一行下来不觉得无聊,反而有种在林子里散步的错觉了。和友人有一句没一句地谈着以前的故事和现在的生活,路上行走的劳累在言语之间被打消去了,时间流逝而不自知。

和聊得来的同行者一块儿散步是种极大享受呐。

晚上被友人带去吃杭帮菜,「院子餐厅」

人生中第一次吃东坡肉,肥而不腻,略带酒香的浓汁味醇

对着肥肉犹豫了很久,还是决定暂不减肥

红糖糍粑amp;蜜汁莲藕

杭帮菜系的“偏甜”属性实在是名不虚传

用来稍微中和味觉的一道咸口的酱鸭

和友人吃晚餐的时候换上了睡衣,放飞自我极为痛快。饭后二人满面油光地讲着家乡话在马路牙子边上散步。送走她进地铁站之后,自己也打算折返回到住的地方。下了地铁站之后还要步行穿过好几个铺着石板路面的老街区,入夜之后气温骤降,凉风掠过脚踝,向上腾起冲刷着树叶,簌簌作响。

[20180611晴]

早上很早就起了。前夜一时兴起就随便决定了今早的行程,九溪踏青,再入杨梅岭。和很多在杭州生活了一两年的人提起九溪时,他们都不知道这是哪儿。九溪十八涧在虎跑山还再往后,虽也在西湖景区的范围之内,但却静悄悄的鲜有人知,也鲜少人至。

之前早些读到张岱在《西湖寻梦》中对于九溪的描述——“九溪在烟霞岭西,龙井山南。其水屈曲洄环,九折而出,故称九溪。其地径路崎岖,草木蔚秀,人烟旷绝,幽阒静悄,别有天地,自非人间。溪下为十八涧,地故深邃,即缁流非遗世绝俗者,不能久居”,字里行间神仙般的闲逸叫人无法不爱,因而对此地的兴致便也格外浓厚。

早上穿过中山南路到尽头去坐公交车前往九溪

南路上的光景全然不同于另外两个方向的大街

这边更像是人间烟火气味四溢的老杭州缩影

四处可见生活得不紧不慢的老人和沿街随意摆放的老旧摊铺

刚开始步行进入九溪的时候,遇到一对老夫妇在遛猫

小小的猫咪在树干上上蹿下跳

阿姨看到我站在远处拍猫,便把猫抓到我面前

猫儿一脸不情愿.jpg

沿着九溪路一直向上山行,沿途偶有成片葱绿的茶园

这是我在山中见到的常景,宽敞的大路上空无一人

有时候走到路边遮荫,路中央拍照,觉得自由极了

再往里走就是九溪路的终点,九溪烟树

夏时这儿颜色只有一片绿,到了秋便会姹紫嫣红

大概在早上八点半这样进入山中,起初空气还有些凉飕飕的,加上山里中本就阴凉,周身静悄又清新的环境使人平静,像飞机腾空离地飞起那刻般释然。爬山的前半段得益于好天气,进展算是顺利的,途中从路边捡起一根棍子,活像个登山人般有板有眼地走一步撑一步。林子里有小溪涧,山间的水流是细细潺潺但又活泼跳跃的,看到它从山那边某个缝隙中钻出来,盘旋过陡峻的岩石,又汇入不知名的溪道里去。

一个人在山里行走的时候,倘若碰上了其他的活物,便会觉得亲切愉悦。树丛中的生灵很多,上蹿下跳的松鼠,和半身躲藏在草木里和你瞪眼的野肥猫,还有那些空闻其声却不见其踪的鸟类。路过茶园时仔细地定睛观察,会发现遥遥无际之处的一片绿野中有几粒小点,那是在采茶的人们。

走过九溪烟树之后再向上走一段稍微陡的山路,便到了杨梅岭。此时快十一点,正烈日当空,走出树林外来到村庄里之后能遮荫的地方突然变少,手边的水瓶子也见了底,略有吃不消这高温闷热天气了。好巧的是,发现收藏的一家café正在这村子里,实在是喜出望外呐。

小森林的同款糕点和曼特宁手冲

(大概是)因为和店主姐姐意外拥有相似的咖啡口味

感觉自己得到的这一杯手冲格外细腻

「沐居咖啡」在杨梅岭一处高地上,沐山而来

在楼顶的露台,得以享受到美好的观山视角

快到下午的时候坐公交下了山,回到市区里,和另一位好友见面。等到她从城市另一角过来同我碰头之后,二人又接着踏上了全新的觅食之路。再一次感慨自己出行前对于落脚地的盲选址实在是精准,正好位于中心,无论想去哪里都方便。与上午的奔波相较,下午的行程清闲得多了,大抵就是一个人孑然独行时可以无所顾忌地折腾,而两个人在一块儿的时候还是吃吃茶,散散步。

在杭州会面的第二位友人是两年前上海一行的旅伴,基仔。

依旧是在晚餐饭点之前找了家离得近的咖啡厅歇脚

本来想尝试「什么鬼」的招牌舒芙蕾,遭遇售罄

中午坐公交途径苏堤的时候,看到的西湖水是澄蓝一片

实在心动难平,傍晚的时候拉友人和我再来一趟

可惜此时的阳光已不足以让我再看到彼时景象了

怏怏地在苏堤上走了会儿便打飞的去吃晚餐了

晚上本来计划去的餐厅关门了,备选项太远

在路边一个巷子里随便找了家破破旧旧的馆子下了

身边尽是嚷嚷的大叔们,反而让我觉得有点地道

终于苍蝇馆子里吃到西湖醋鱼的感动外地人

人人都爱一点点

饭可以不吃,路可以不走,照可以不拍

奶茶不可以不喝

[20180612还是晴]

在杭州的第三天,陪朋友去寺庙祈福。在选择寺庙时直接略掉了人头攒动的灵隐寺,去了边上的三天竺。我在外出行的时候有很多怪癖,爱早起,大多数时候倾向于步行而非车行,以及极力躲避人群。

天竺三寺分为上中下——下天竺法净寺、中天竺法禅寺以及上天竺法喜寺。与边上的灵隐截然相反,法净寺不过是与之一路之隔,寺内安静空灵,人迹罕至。

与九溪受我喜爱的缘由相同,也是被关于三天竺的古文记载所吸引,引《湖山胜概称》记,“三竺之间,云影天光,泉声松籁,岑寂岛空,香凝钟静,耳目心神之会,觉其迷极其光者,岂不超三界外乎”。

下天竺,西傍飞来峰,东临月桂峰

傍山而建,因而极富山林野趣

与此同时,最受我喜爱的还是寺庙内建筑的鲜艳颜色

几乎没什么人知道的地方

也因为这个缘故,所以香火不算很旺

寺庙里的人们也是一副忙里偷闲的乐呵样子

连接其中两个寺庙的是山间野路

循路而进,山色如列画屏,曲涧淙淙,万分喜爱

中天竺相比下天竺规模又更大了点

游人的踪迹也多了起来

时间很快就被消磨掉了。只来得及去到其中两个寺庙,便到了要往回走的饭点了。坐公交回到市区里,我很执着地一定要吃到前两日都没吃上的blackburger,第一次因为排队人太多,第二次是因为恰好遇上了周一店休,两次都是站在店门口气急得要哭。我这个人,景点可以不必都去,可以随心所欲,但是想吃到的餐厅是无论如何也不能错过的。

特别还是经历了这么一个疯狂给野蚊子喂食的早上。

藏着全杭州top1的美式黑汉堡的「blackburger」

汁多味浓郁的大肉饼实在是让人回味无穷

一整个下去元气完全恢复

午饭过后接下来的这一天是没有任何安排了。在经历过前两日变换各种各样的交通方式的长途跋涉和山林奔波之后,从皮肉到骨头都是松垮的,这时候除了回到床上长睡一觉,以及去吃一个让我卸下舟车劳顿的晚饭之外,什么都勾不起我的兴趣了。怎么说,在旅程的终点(总之这是在杭州的最后一晚了),心中唯一所想的是吃一顿使我只想要横躺在马路中央摸肚皮的晚饭。

和好友回到住的地方稍作歇息之后再次动身,前往遥远的下沙去吃一顿芋圆火锅。坐上出租之后便阖眼休息了,醒来之后已经是在几十公里外的另一个城区了。吃过甜品再买上鸭脖和奶茶,回到住的地方再吃下一顿夜宵。

晚上和基仔就躺在床上摸着鼓鼓的肚子聊天,直到困意袭来。虽然没有真的躺到马路中央,但也足够爽快了。

基仔推荐的留夫鸭,好吃是真的。

所谓的芋圆火锅来自「amusementpark」

就是普通的倒入铜锅中的一汤芋圆

纯粹当成两个闲人城区间半日游咯

杭州街巷间总是无意在散发着融融的市井气息

这是我最钟爱的,每每光是看着照片都会感到平静

[20180613晴]

在这儿的一天要比一天清闲,到了这最后一个半天更是无比慵懒了,活生漂浮的状态,likeadrifter。早上出门后沿着中山南路,一路走到凤凰山脚下的馒头山社区。其实我们自己也不知道为何目的而去,没什么特定想去的店,就是想走走。今天过后估计是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重复来杭州了,临行之际想更贪婪地多看几眼。

中山南路仍是前日记忆中那样,拥挤,热闹,人们,尤其是老人们都喜气融融,这一次走到了南路的尽头。尽头正好是馒头山社区,大概是个疗养院,一路上见着各种模样的人们——晾衣服的,打井水的,坐在小卖部门口下棋的,说不上来为什么,总之就是觉得很亲切和舒服。

早上路过中山南路想要吃「孙奶奶葱包烩」

我们走到门口的时候人家还在准备着摊子

老爷爷便招呼我俩进到厨房里专门为我们煎了一份

坐在人家家里一直在感慨,“太奇妙了!”

第二份早餐,我最爱的街头小吃

来自「文记鱼圆」的素烧鹅

(其实很想吃鱼圆可惜不能生吃)

在馒头山社区中的路途所见

去到一家café——「言叙yanshee」

恰逢店家在为夏天的新甜点拍照片

便也凑着热闹去跟着拍了两张

中午的时候去到一家衢州菜系的餐厅

「上达堂·衢小馆」

鸭头是不可错过的,虽说它辣的程度和川菜有得一拼咯

白切鹅,螺蛳鸭掌和廿八味豆腐

虽说个个看上去都有着毫不起眼的名字

但味道却着实让人惊艳了一下

中午的告别餐,吃得极为隆重,同在杭州的友人作别,也预备着和杭州告别。下午买上一杯一点点去到某个能坐下的地方,开始写寄往四面八方的明信片,一杯四季春见底,该写的也写完了,也是时候拉上行李箱走了。做了三日无事神仙,真有如梦一般漂浮。

有谁会不爱杭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