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引见
作者:洪寅      更新:2019-09-11 01:15      字数:4182

“芮叔不必客气,叫我小旭就行了。”杨旭同样抱拳应礼。

“礼不可废,师兄便是师兄,不敢逾越了规矩。”

杨旭也不坚持,转口问道:“老爷子可在武堂?”

“在的,昨天听闻师兄回来,师尊他老人家一高兴把晚课都加了一倍的量,现在那些小家伙们都私下里念叨着要记你的好呢。”芮叔一本正经的说道。

杨旭一愣,随即反应过来后也是略显尴尬,想着不能太耽搁别人时间,便又问道:“芮叔这是准备回镇上?”

“是啊,家里那个丫头不是也放假了吗,说是今天到家,我便跟师尊告了个假回家打点打点,否则小丫头到了家见我不在,指不定要跟我那婆娘告什么状呢。”芮叔虽然嘴上埋怨,但是知道闺女要回家还是难掩脸上的欢喜神色:“说起来我们家那妮子跟师兄你还是从小一块长起来的,怎么就越大差距越大了,吃不了习武的苦不说,上个二流大学都不好好用功,整天就知道玩。改天你得帮我去跟她说道说道,你的话比我这个当爹的有用多了。”

一旁的陈默听得有些愣神,这两人话题的跨度是不是有点太跳跃,前脚还是师兄师弟的同门礼仪,转眼就改成了邻里之间的唠家常。

杨旭也是怕这芮叔将话头往奇怪的方向上引,赶忙让开身位将陈默的身影显露了出来,说道:“这位是我大学的同学,今天我正要带他去见一见老爷子,既然老爷子确实在武堂,我们这便过去了,不耽误芮叔出山。”

听闻杨旭是带人去见师尊,芮叔也是好奇的打量了陈默一眼,想看看这个师兄亲自引荐的年轻人有何特别之处。

陈默能感觉到对方知晓他此行的目的之后身上的气场陡然一变,从那个乡下汉子的形象又转变成了深藏不露的武道高手,看向陈默的眼神也带上了几分审视的意味。这个芮叔身上并没有什么敌意,只是想要面见他的师傅,单单是杨旭同学这一层身份显然是不够的。

所谓胆色胆色,一个人声色俱厉的时候确实压制住对面人的胆气,想当年张翼德在当阳桥头三声怒吼,吓死曹将夏侯杰吓退曹军数十万,这便是武人气场带来的强大威力。眼前这个芮叔当然没有那么夸张,但是身为武道高手自然而然散发出来的那种气势,很容易就会给普通人带来一定的压迫感,让人心虚胆颤。

芮叔并非有意要给陈默来一个下马威,气场的转变只不过是他下意识的行为,然则陈默恍若未察,只是迎着芮叔的目光,很平常的对他点了点头,算是打过了招呼。

芮叔有些意外的稍稍愣了一下,不过一想这是杨旭师兄带回来的人,便也欣然点头:“那我便先行一步,师兄若有闲暇就到家里坐坐,小妮子一定很是期待,呵呵……”

“一定。”杨旭欣然应允,并执礼相送:“芮叔慢走。”

看着芮叔离去的背影,陈默侧目而视,他在意倒不是刚才他散发出来的气势,而是对方的姓氏。

许是看出了陈默的疑惑,杨旭开口解释道:“芮叔原是京津人氏,也是早年慕名我们杨氏武学,远道而来求艺的前辈,如今更是我们家老爷子门下的几个大弟子之一,算是已经在杨家镇落地生根,有了自己的家庭。其实现在留守在杨家坳里的武师级别的弟子大多都是如此。”

“那他们以什么为生计?”

武者成家不算奇怪,但是大部分时间都在山上修行的武人如何养家糊口便是一大问题,故而陈默才有此一问,以他跟杨旭的关系倒也不不必计较是否问得唐突。

“这就得好好感谢一下官家的政策了,其实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现在的武人在官家那里都有一个评级,达到一定的级称就可以获得津贴,这也是国家这些年为保护传统国术技艺所做出的一些措施,而且我们杨家所有武师级别的弟子大多都会在一些诸如武校、警校,甚至官家武装部门担任顾问一类的职责,也算是有半个公务员的身份。”杨旭答道。

陈默听言恍然,杨旭口中所谓官家武装部门,大意所指就是军营一类的地方。现在人都以为军用格斗才是真正的杀人技,而传统武术不过是一些表演套路,殊不知华夏武学技艺自诞生起就是用来取人性命的。

所谓术有专攻,现代军人要通晓各式各样的现代化武器装备,光是学习掌握就已经占据了他们大部分的训练时间。而丢开这些辅助装备之后还能剩下什么呢,拼的无非就是最原始的近身格斗技巧,而这些技巧,其实就是从一些传统武学当中简化而来的。可以说每一个学艺有成的武师,基本上就等于是一本活着的格斗教科书。

不过,有一点杨旭没有明说,但是陈默却能从他的叙述中判断得出来,官家所谓的评级津贴应该是用作鼓励的性质居多,犹如普通国家公民的低保一样,保证饿不死人是足以了,但是想要拿来养家糊口安身立命是远远不够的。否则像五刀这样散修高手只要到官家去评个级就行了,如何还要刀头舔血拿一身武艺去黑道上混饭吃。

所谓格斗顾问这种工作轻松薪水不少的活计,不用说基本上便是由包括杨家在内的这些武学世家所包揽了,野武散修根本插不上手分不到羹,只能另辟蹊径以谋出路。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现在大部分东西都讲究品牌效应,即便是武学也不例外。没理由官家会放着百年传承名声在外的世家子弟人才不用,偏偏要去寻那不知哪里冒出来的散修。

“本来从资历上来说芮叔他们都算是我的前辈,但是在我武艺小有所成那年,我们家老爷子非要亲自以师傅名誉的将我收入门下,而且还直接冠上了首席弟子的名头,所以刚才芮叔才会对我以师兄相称。”

杨旭略显尴尬的摸了摸鼻梁,自觉对陈默并未发问的另外一个问题也做了解释。

其实关于这一点杨旭也没有说仔细,想当年杨家的老爷子见他有惊鸿天资,一时高兴之下,甚至在整个门中发声要代师授徒,将杨旭收作自己的师弟,以同辈相待。

只是这个决定未免太过惊世骇俗,一来两人血缘关系摆在哪里,爷孙成了兄弟怎么也说不过去;二来整个杨家镇中比老爷子辈分更大的也几乎没有,当时仅仅十几岁出头的杨旭一下辈分蹿升这么高,这让他的父辈们怎么看?让那些从小玩到大的小伙伴怎么看?他今后在家禽界……呸!……他今后在杨家镇还怎么混?

所以一想到那些个叔叔伯伯要管他叫师叔,那些个小伙伴要称呼他为叔爷,不仅杨家上下开始极力劝阻,就是杨旭自己都表示坚决反对。

好在老爷子最终也没有一意孤行,退让了一步,但是这个首席弟子却是怎么也推脱不掉的了。所以虽然叔爷的名头是省去了,但师叔师兄之类的称呼还是免不了,这让镇上的许多小女生心下都愤愤不平——杨旭哥哥叫起来多么亲切暧昧啊,但是杨旭叔叔听着怎么都不像话,暧昧起来总有那么一股罪恶感是怎么回事?

别人尚且不说,以杨父的本分他倒不介意在门中喊杨旭一声师兄,但是杨旭自己又如何敢答应?别说心里的那道坎过不去,这事如果让宋女侠知道了回到家里难免要一顿训斥。别看杨母平时在家也是时不时的奚落丈夫的武艺跟地位,但是一旦杨旭胆敢对他父亲有什么不敬的举动,河东狮吼可不仅仅是适用在夫妻之间的。

当然以杨旭的教养秉性,他对自己的父亲当然是极为敬重的,这份敬重甚至更甚于对宋女侠,就算在师门内也是坚持以家里的关系相称,所以倒没有这样的尴尬情况发生。

陈默听言对这一点也没有细问,他了解杨旭的实力,刚才那个芮叔虽然也是个高手,但是比起杨旭给他的感觉还是多有不如,所以对于杨旭被对方称作师兄这一点,陈默反倒不觉有什么意外。

经杨旭指引,两人径直往那名为武堂的地方而去,一路上倒也遇到不少人,如杨旭所说,确实都是一些上一辈的武者,鲜有年轻人的身影。而他们看到杨旭之后,也都是抱拳以师兄称呼见礼,看来杨旭所谓的首席弟子基本上就等同于大师兄,身份只在老爷子一人之下。

杨家坳的武堂其实就是一座偌大的道场,在华夏传统文化中也称堂口或校场,陈默进门之后果然看到了那一排排意想当中的兵器架、木人桩,以及一些他道不出名字的习武用具,就是不见一样现代化的健身器械。

整个杨家坳当中自然不仅仅只有这个校场,但是看起来这个武堂确实是核心所在,校场之后的木质结构建筑极为气派,已经超越的房屋的范畴,足以称得上殿堂。虽然整体风格还是略显陈旧,但是比之那些名山古刹也不会逊色太多。

武堂之内倒有小十个人的样子,但是因为校场空旷,所以看起来还是显得冷清,在那些个年轻弟子没有过来做功课的时候,大抵整个杨家坳的各个角落都是这般模样。

陈默入眼所见,那些人动作并不统一,而是各自在做着自己的修行。有定身如松,单脚支撑站在梅花桩上做金鸡独立的;有脚下游龙,踩着八卦方位在在练习步法的;更有陈默最为熟悉,如公园老人慢吞吞打着太极的,就是没有呼呼喝喝,拳脚如风的那种场面。但是偏偏这样的氛围反而令陈默心思肃然,不敢小觑。

杨旭说过他的武学造诣已经越过了勤学苦练的那一道门槛,更多的是需要一些体悟跟自我突破,如果这武堂内的人也都是达到这个境界之上的武者的话,那么就相当恐怖了。他们当中一个人的武道或许不如杨旭那般集百家所长融圆一身,但是在单独一门武艺上的造诣想必不会比杨旭逊色多少,甚至犹有过之。这些人如果选择对一个目标群起而攻之,陈默在不动用身体之力以外的力量的情况下,估计也只有被虐的份。

杨旭主动轻身上前一一见礼,不出意外都是一口一个叔,一口一个伯,而这些人的回礼就统一多了,纷纷执礼‘见过杨旭师兄。’

大概是听到屋外的动静,武堂殿内的大门被打开,一个发须皆白的老者大步跨出。这老者固然有着与他年龄不相符的健朗仪态,但是却不能形容他做仙风道骨,因为他身形高大威武,甚至在一米八五的杨旭面前也不妨多让。老人面色红润有光,本该彰显儒雅的中山古装被他高高撑起,可以想象他衣衫之下的筋肉有多么的发达。

罗辑曾经以猎奇的心思翻找过一些筋肉人的网络照片,但是以陈默的目测来看,那些个所谓的现实版的龟仙人比之眼前这个老者来说可谓是小巫见大巫了,只是他的体魄更加的匀称完美,没有健身爱好者的那么臃肿。

华夏武学讲究精、气、神的修行,但是历史上从来也不缺少关于天生神力的描述,如果那等传说真的存在的话,那么眼前这个老人无意便是其中之一。

老人看到杨旭后虽然脸上的威仪不减,但是仍然掩盖不住那一抹欣慰,只是他正要开口招呼这个宝贝孙儿的时候,却眼尖一下看到了杨旭身旁的陈默,登时脸色一肃。

“旭儿,这位是?”

杨旭了解老爷子的脾气,所以早有预料他见面头一句就这么发问,于是开口答道:“这是孙儿大学的同学,这一次来杨家镇,是想在孙儿的引见下见识一下我们杨家的武学。”

听杨旭这么一说,不仅老爷子眉头一皱,便是旁边的那些武师都变了脸色,齐齐盯向了陈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