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会开
作者:玄清天尊      更新:2019-09-09 06:08      字数:2139

那紫色书简直接散开,朝着四面八方激射而去……

看到那紫色书简散开,在场众人紧绷的那根弦瞬间震颤,接着诸修纷纷出手,向那散落的紫色书简抓去。

只见一枚紫色书简飞出,瞬间便朝一位玄门修士的方向激射而来,而这修士也是激灵,眼疾手快,瞬间便将那紫色书简给摄了过来。看着到手的紫色书简,这玄门修士不由一呆,似是有些不敢置信。

陡然,那修士不知被何处飞来的一串手串打中,一个趔趄下,紫色书简便脱手而出,却被左广元飞出接住,遁光闪动,头也不回的去了。

而另一边,赤阳散人逼开诸修,用“赤阳华澜图”卷起三枚书简,遁光一动,便风驰电掣般去了。

血魄老祖化出无尽血魄,拦了三枚紫色书简后,亦转身化作一道流光,朝着远方奔去。

至于玄门这边,却是秋水真人得了两枚,宗诚真人得了两枚,谷逸真人得了一枚。

还有一块玲珑玉佩却是飞到了张逸辰处,被他一把抓在手中,放于袖内。

而左广元乃是这次左道聚会的发起者,赤阳散人与血魄老祖乃是众人的精神领袖,是故众多左道修士见几三人都去了,再加上紫色书简亦是被夺完,亦是立刻就跟着血魄老祖等人前后脚跑了,脱身而去,只留下玄门中人留在原地。

玄门诸修互相望了望,便要开口商量此事,却不料诚敬真人突然现身,让众人揭过此事,第二日召开法会。

众位修士虽是心中疑惑,却也不好商议,便开始筹备起法会之事来……

…………………………

不觉然已是到了第二日,玄门诸修悬花结彩,香气氤氲,架建法台,开始法会之事。

只见诸修排列座次,分定左右,面容肃穆,一派安然:或是九华巾,水合袍,道德清高,或是双抓髻,淡黄袍,云清隐士;又或是大红袍,九云冠,闲乐真人,又或是绛绡衣,碧玉冠,修行全真。青云绕绕,彩气翩翩,祥光笼五色金光,瑞云起千丛艳色。

噹——伴随金钟玉罄之声,诚敬、虚静、玉宵三位真人升座法台之上。

接着又是法磬三响,诸修齐颂“度人无量天尊”、“福生无量天尊”、“功德无量天尊“之名。

“法不缘不授,无福不授,无慧根者不授,无道心者不授,沉迷红尘者退,无是非心者退,痴愚者不纳,无向道之心莫听。”三位真人望着底下诸修,缓缓开口道。

台下鸦雀无声,伴随着一声钟响,意味着法会正式开始。

接着,便听神秀真人开口道:“人之生也,安而不病、壮而不老、生而不死,何道可致如此?”

虚静真人道:“人之生,自父母交会而二气相合,即精血为胎胞,于太初之后而有太质。阴承阳生,气随胎化,三百日形圆。灵光入体,与母分离。自太素之后已有升降,而长黄芽。五千日气足,其数自满八十一丈。方当十五,乃曰童男。是时阴中阳半,可比东日之光。过此以往,走失元阳,耗散真气,气弱则病、老、死、绝矣。平生愚昧,自损灵光,一世凶顽,时除寿数。所以来生而身有等殊,寿有长短。既生复灭,既灭复生。转转不悟而世世堕落,则失身于异类,透灵于别壳。至真之根性不复于人,傍道轮回,永无解脱。或遇真仙至人,与消其罪,除皮脱壳,再得人身。方在痴病愚昧之中,积行百劫,升在福地,犹不免饥寒残患。遍逦升迁,渐得完全形貌,尚居奴婢卑贱之中。苟或复作前孽,如立板走丸,再入傍道轮回。”

诚敬真人道:“故人生欲免轮回,不入于异类躯壳,尝使其身无病、老、死、苦,顶天立地,负阴抱阳而为人也。为人勿使为鬼,人中修取仙,仙中升天仙。”

静弦真人又问道:“所谓大道者,何也?”

玉宵真人道:“大道无形、无名、无问、无应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莫可得而知也,莫可得而行也!”

诚敬真人道:“道本无问,问本无应。及乎真元一判,太朴已散。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一为体,二为用,三为造化。体用不出于阴阳,造化皆因于**。上、中、下列为三才;天、地、人共得一道。道生二气,气生三才,三才生五行,五行生万物。万物之中,最灵、最贵者,人也。惟人也穷万物之理,尽一己之性。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全命、保生以合于道,当与天地齐其坚固,而同得长久。”

虚静真人道:“道者涵乾括坤,其本无名。论其无,则影响犹为有焉;论其有,则万物尚为无焉。以言乎迩,则周流秋毫而有馀焉;以言乎远,则弥纶太虚而不足焉。为声之声,为响之响,为形之形,为影之影,方者得之而静,员者得之而动,降者得之而俯,昇者得之以仰,强名为道,已失其真,况复乃千割百判,亿分万析,使其姓号至於无垠,去道辽辽,不亦远哉?

俗人不能识其太初之本,而修其流淫之末,人能淡默恬愉,不染不移,养其心以无欲,颐其神以粹素,扫涤诱慕,收之以正,除难求之思,遣害真之累,薄喜怒之邪,灭爱恶之端,则不请福而福来,不禳祸而祸去矣。何者,命在其中,不系於外,道存乎此,无俟於彼也。”

“……”

忽然,谷逸真人望着在场诸修,道:“嗟夫!人身难得,光景易迁,罔测修短,安逃业报?不自及早省悟,惟只甘分得终,若临歧一念有差,堕于三涂恶趣,又岂能回阳换骨,白日而飞天哉?故要须洞晓阴阳,深达造化,方能追二气于黄道,会三性于元宫,攒簇五行,和合四象,玉鼎汤煎,金炉火炽,始得元珠有象、太乙归真。至于仿危虑险,慎于运用抽添,养正持盈,要在守雌抱一,自然复阳生之气,剥阴杀之形。节气既交,脱胎神化,位号真人,名成功遂。”

“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