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老王妃的智慧
作者:酒来疯      更新:2019-09-06 04:40      字数:3872

襄阳府

一个穿着朴素,五十来岁的老妇人,捂着嘴笑个不停。

旁边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全无形象的躺在床上,乐的直打滚。

老妇人止住笑意,问道:“第一次上你家,你请吃饭,吃完以后,居然还要将菜打包拿走

真是不敢置信,这还是以前那个,连吃饭穿衣,都要让人伺候的秦王世子吗?

在秦王府那时候啊,小哈一天也不爱说上一句话,整个人高傲得很,看那时候的他,你绝对不会看出,他会有今天的这番作为。”

田生兰仔细的听着,待老夫人说完,这才说道:“太妃夫人,按他的话说,环境能够改变一个人,也能塑造一个人。

在某一个特定的环境里,能够把人改变的面目全非,无非是好是坏而已,这只是人的求生本能罢了。”

这里,我们需要回头,重点介绍一下,老王妃这段时间逃亡经历,和与田声蓝相遇过程,因为以后有很多事,和这次经历相关。

这个老妇人,就是秦王正妃,朱存极的亲生母亲,在延安府被攻破时,趁乱和丫鬟逃出了王宫。

半道遇到朱存极的妹妹朱筠莉,这个妹妹并不是和他同母所生,是老秦王其他宾妃所生。

是一个庶女,地位很低,甚至原来的朱存极,都不一定知道有这个妹妹存在。

身为一府王妃,对于自己丈夫到底有多少子女,别管那些子女地位高低,一定要做到心里有数。

当她看到朱筠莉的时候,这个七岁的小姑娘,整体造型那叫一个惨,就跟一个小要饭花子似的,不仔细看,根本认不出来。

至于朱筠莉是怎么逃出来,估计只能说,是个必然的奇迹。

也许是她的年龄太小,也许是她的地位太低,本身的穿戴,甚至连高级一点的下人都不如。

也许闯兵杀进王府后,只顾得抢夺金银财宝,和那些衣着鲜艳,亮丽夺人的美女,谁还会去注意,这个如同这个下人的孩子。

总之,幸运之神降临倒了这孩子身上!

小姑娘稀里糊涂的跑出王府,跑出延安府,又幸运地遇到了老王妃,总之她的经历,就是一个奇迹。

那时的老王妃,已经知道,老秦王以死,整个王府被流寇毁掉,府内所有人,都是生死不明,估计是凶多吉少。

也许今后的世界上,这个庶女,就是老秦王唯一的子嗣,他必须要保住她,哪怕以后只是烧张纸,也不至于可怜到,连个祭祀之人都没有。

人吧,就是这样,风平浪静的时候,不会注意到身边的人和事,一旦遇到巨变,就会对失而复得东西,特别珍惜。

像秦王妃,放到平时,对这样一个婢女生的小小庶女,她根本就不会拿正眼去看她。

身遭巨变后的老王妃,看到这个如同小乞丐的庶女,一股柔情瞬间涌上心头,一把将小姑娘抱在怀里,痛哭流涕。

从那一刻起,老王妃便不让小姑娘叫她嫡母,改叫娘亲。

母女二人开始经历了长达一年,颠沛流离,惊险跌宕的生活。

他们的目标,是福建泉州!

你得说,朱存极他老爹很精明,在感觉到大明局势,乱像四起时,便在数年前准备了后路。

在福建泉州买了一个出海口,建立了一只海商船队,做起了海贸生意。

至于什么祖不祖训,已经没什么人在意了,海贸在沿海一带,已经成了一个,完全公开的秘密。

老秦王的船队,由七艘大福船,五艘海沧船。

和郑芝龙那种,海上大豪是没法比,但是在商业船队里,也算得上是中等偏上的规模了。

按理说,有了个这支船队,老王妃的日子,应该过很舒适才对,但往往却是事与愿违。

准确的说,这支船队,就没赚过钱,出海十回,得赔八回,剩下那两回也是不赔不赚。

老王妃是个多精明的人呢?按朱存极的话说:他娘是经过宫斗,才当上王妃,整个就是,现实版的小三上位。

几次之后,老王妃就明白了,这是老王爷用人不熟,错把坏人当好人了。

你以为跟随自己多年的老部下“张乔”,肯定对自己忠心耿耿,将整个船队托付给他,以做后援。

没想到这个家伙,把赚到的银子,全揣到我自己的怀里。

这张乔做的就有点过了,哪怕他留下一半,甚至是三分之一,老王妃也都能忍下来,可这小子玩儿了个绝得,搂干扒净,一点没给剩。

张乔就以为,你们孤儿寡母,我就算全拿了,你还能把我怎么滴?

所有船员水手都是我的人,海上商路航路,都是我跑出来的,就算我把船队给你,你也干不了!

如果你要忍着不知声,我从手指缝里剩点汤水,也能确保你饿不死。

如果你敢支毛炸翅,我直接就能让你滚蛋,没了我,你就得上大街上要饭去。

他是严重低估了,老王妃的智慧。

老王妃一开始没有吱声!张乔在那上蹿下跳,她就当没看见,一个劲示弱,示好。

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暗中观察整个泉州,势力分布,哪个人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老大。

她需要一个,强有力,吃相不算太狠的外援。

最后她选择了泉州海防总兵,手握兵权,在这一片几乎就是大佬之首。

这个人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吃相狠,不贪心。只要答应过的事,只定按商量的办,决得不会最后反悔。

老王妃在酒楼,制造了一场偶遇,直接了当的说道,我要跟你做一笔交易。

泉州总兵一开始没有太在意,一个老女人,能跟我做什么交易?

老王妃将手中的船契,往桌上一拍,向他面前一推,说道:“这是我的远海船队,我要把它卖了。

你帮我找到买家,这笔买卖做成之后,我将所得银两的一半,作为谢礼,送给总兵大人。”

泉州总兵面色微变,他太清楚一艘海船的价值,整整一支船队,那的多少银子。

泉州总兵也不是个笨人,估计这里面有事,要不然这个老女人,不可能下如此大的本钱。

老王妃也没隐瞒,将自己的遭遇,一五一十的说了一遍,不过身份没却有告诉他。

泉州总兵一听,明白怎么回事了!

这事对面前这个老女人来说,是个无解的难题。

可对于他这个,掌握一方兵权的总兵来说,想收拾张乔那帮人,几乎没有任何难度。

总兵答应她之后问道:“你就不怕我,把你的财产全部吞掉吗?你可要知道,以我的实力,吞掉所有银两,没有任何问题。”

老王妃微微一,道:“总兵大人在泉州,已经30多年了,虽然为人办事有些很辣,却有一个所有人认可的优点。

那就是言出必行,恪守承诺。只要您答应过的事情,肯定会办到,在不是我夸你,整个泉州都知道。”

泉州总兵哈哈大笑,将那些船契拿在手里,说道:“这活儿我接了,所得银两分配比例,就按你说的办。”

当船队靠岸后,泉州总兵,派人把船上包括张乔在内的所有人,以违反海禁的罪名,全部抓了起来。

这个理由很神奇,神奇到让旁观者都目瞪口呆,你要说违法,大家都这么干,还都没事。

为什么偏偏,把这支船队给灭了?得罪人了?泉州海商,私底下议论纷纷。

一开始这,张乔也没觉的这事有多严重?就以为官府就是想,敲打勒索点银钱,顶多是破财消灾,没什么大不了。

后来觉得不对劲了,把他们抓起来之后,不打,不骂,也不审,就关在牢房里不闻不问。

没过多长时间,他从看望他的家人嘴里得知,泉州总兵受老王妃所托,正在拍卖整个船队,

这一招釜底抽筋,瞬间让张乔,瞬间感到天塌地陷,摊软在地,没有一丝力。

想拍卖一支船队,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每艘船对于跑海上的人来说,那就是命根子。

拥有这样一支船队,那是无数人的梦想,可价格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承受的起。

老王妃给出价格,只有是市场原价的八成。即使只有八成的价格,想买下整只船队,也需要近十万两白银。

泉州总兵,为了银子那也是真卖力,通过他人介绍,最后决定,将船队卖给一位来自晋省,准备做海运的大豪商。

一共十二艘船,他给出了二十万两银子的价格,这是一个相当败家的价格,多了将近一倍。

这些船的制造成本是多少钱呢?白银十二万两。

也就是说,那位晋省豪商,以两倍新船的价格,买了一支二手船队。

却没有人认为他傻子,只有人唉叹,自己出手不够狠,实力不够雄厚。

为什么这么说?

这支船队运行了四年,船况保养良好,正处于性能最佳期。

到手里马上就能赚银子,只要不出现什么意外,跑两趟南洋,二十万银子,一年就就能回本。

这类九成新旧船,之所以受欢迎的原因,就是造新船的周期实在是太长。

备料,设计,造船,最后交工,海试,想让一艘船最后在大海上航行,没个一两年时间你想都甭想。

这还得是,马上给你建造的前提下。

沿海造能这种大福船的船厂并不多,每家船厂的订单都排得满满得,不可能你一去,马上就给你造,排个一两年队,再正常不过了。

也就是说,你想让这样一只船队下海,没个三四年的时间,根本就不可能。

老王妃一听说,买他船队的人晋省商人,就有些激动,虽然晋省算不上他家乡,但却跟延安府紧挨着。

商人耳目又灵,对于一些消息都是非常灵通,她真的很想知道,秦王府最后怎么样了,还有没有其他人活下来。

当老王妃看到田生兰第一眼,整个人愣住了,不是因为她绝美妖艳的面容,而是她怎么都没想到,买它船队的人,居然是个女人。

既然都是女人,也就少了顾忌,俩人是越说越近,越聊越投机。

最后老王妃,直接挑明啊自己的身份!

这倒也没什么,这里离秦王府有好几千里地,即使说出自己的身份,也不会有人太在意,她现在的身份,顶多算是一个落难的贵人。

可是田生兰听完她的自我介绍后,眼睛一下就直了,喝了半天酒,原来对面的这个老女人,居然是她的婆婆,而且还是亲的。

又再三确认后,田生兰赶紧起身跪在老王妃面前,将自己的身份和朱存极的事情,从头到尾说了一遍。

经历了大风大浪的老王妃,听完之后,嘎的一声,两眼一翻,晕了。

就是老王妃的经历,和跟田生兰相识的过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