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刘秀入河北 四
作者:福笑天下      更新:2019-08-31 13:57      字数:1901

“王妹,怎么圣儿还没有出来。”真定王刘扬问道。

“王兄,这个圣儿从小就精灵古怪,又不知道在搞什么幺蛾子。”郭母说完然后对在一旁的郭况说.“况儿去看看你姐姐在搞什么。”

郭况说:“诺,母亲。孩儿这就去看看。”

待郭况走后,刘扬说:“王妹,此次王兄前来就是来为圣儿说媒的。”

郭母说:“哦,不知是哪家公子,要王兄亲自前来保媒!”

刘扬说:“此人乃汉平帝之子刘子舆,如今得赵国刘林,广阳国刘接相助,河北众多郡县投靠他,大有夺天下之势。”

郭母说:“王兄,小妹从未听说过汉平帝有儿子遗落民间,此事还有待考量。”

刘扬原本想利用政治联姻当筹码投靠“刘子舆”得敲门砖,现在也只能作罢了。

刘扬说:“王妹说得有理。”

这时郭况回来禀报:“母亲,姐姐她早已不在屋内。”

郭母听到郭况的回报,有点恼火:“来人。”

管家跑进来说:“郭主,有何事?”

郭母说:“传令下去,命家丁全部去把小姐找回来。”

管家说:“诺,郭主。”然后去安排人手找。

郭况说:“母亲,舅父,孩儿也去寻姐姐。”

郭母说:“去吧,你这个姐姐真不让人省心。”

郭况拜别母亲舅父去寻找姐姐,其实担心姐姐吃亏,名义上是找人,其实是去通风报信。

郭母对刘扬说:“圣儿,况儿,其父亲郭昌死的早,我为了这个家辛苦操劳,疏于对他们的管教。”

刘扬说:“王妹,况儿比较沉稳,做事小心谨慎,日后王妹可放心把家族交于他打理,其实圣儿性格就是有点男儿气质,没有什么大毛病。”

郭母说:“对于况儿我不担心,就怕以后圣儿有婆家,这个性格会吃亏。”郭母想到郭圣通不由叹口气。

女扮男装的郭圣通带着小红在真定城逛着。.

小红喊道:”小姐。”

郭圣通敲了小红头说:“叫公子。“

小红摸着头说:“小姐你……”

郭圣通又要敲她的头。

小红赶紧改口喊道:“公子。”

”主公,据斥候来报,那个自称刘子舆得王朗,在刘林和刘接扶持下,已经在邯郸称帝了。“马援说。

刘秀说:“世人皆知成、哀、平三帝皆无子,国统三绝,后继无人。,这世上何来刘子舆。”

马援说:“不过有人相信,从赵王府传出来的消息经过是这样说的。”

王郎说:我的母亲本是成皇帝的讴者(歌姬),一次偶然机会被成帝宠幸,不久就怀孕了。当时,皇后赵飞燕、婕妤赵合德姐妹独擅后宫。她们嫉妒成性,心狠手辣,残害宫人、皇子无数!她们也想害死我母亲,但却未能得逞。讴者产下一子,这就是我,刘子舆!"

刘林问:"那你怎么会流落到邯郸?"

王郎叹了口气:"我母亲担心我在宫中遇害,将我当成宫女之子送出宫外,寄养在民间。我十二岁的时候,遇到了郎中李曼卿。李大人精通相术,知我并非凡人,就将我带往巴蜀避难。五年后,我从巴蜀潜回中原,来到丹阳定居。又过了三年,我独自到长安游历。此后,我转会中山国,来往于燕、赵之间,以待天时!"

王郎的一番话,犹如天外奇谈,把刘林听得目瞪口呆。王郎又拿出了一些皇宫里才有的御用品,还说了一些当年的宫廷旧事,都与刘林了解的相吻合。再推算一下年龄,王郎的年纪也大致上符合。几下对照,刘林越看王郎,越觉得他像是先帝之子。他没有想到,苦苦寻找了多年的真龙天子,竟然就在自己身边!

对于王郎的话,刘林深信不疑。他马上与赵国大户李育、张参等人通谋,决定立王郎为新天子。

十二月十七日,在刘林等人的拥护下,所谓的"成帝之子"王郎大模大样地登上了邯郸赵宫旧址,做起了大汉皇帝。热闹完后,王郎自然要分封百官:刘林为丞相,李育为大司马,张参为大将军。同时分派使节到河北各地招安,准备和刘秀争地盘。

王郎的招安檄文如下:

"制诏部剌史、郡太守:朕,孝成皇帝之子刘子舆者也。昔遭赵氏之祸,因以王莽篡杀,赖知命者将护朕躬,解形河滨,削夡(音qì,多的意思)赵、魏。王莽窃位,获罪于天,天命佑汉,故使东郡太守翟义、严乡侯刘信,拥兵征讨,出入胡、汉。普天率土,知朕隐在人间。南岳诸刘,为其先驱。朕仰观天文,乃兴于斯,以今月壬辰即位赵宫。休气熏蒸,应时获雨。盖闻为国,子之袭父,古今不易。刘圣公未知朕,故且持帝号。诸兴义兵,咸以助朕,皆当裂土享祚子孙。已诏圣公及翟太守,亟与功臣诣行在所。疑刺史、二千石皆圣公所置,未鷪朕之沉滞,或不识去就,强者负力,弱者惶惑。今元元创痍,已过半矣,朕甚悼焉,故遣使者班下诏书。"

赵国以北、辽东以西,无不从风而靡,纷纷开门迎接王郎使者。放眼赵、魏各地,到处是王郎的势力范围。

“主公,和郭家联姻刻不容缓,待真定王刘扬投靠王朗,我们在河北将无立锥之地。”马援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