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昆阳之战 一
作者:福笑天下      更新:2019-08-31 13:57      字数:1714

更始皇帝即位后,天下为之一振,投军士卒百姓愈发踊跃,宛城虽万分震恐,但岑严尤陈茂防守得更加滴水不漏。城内外堆满了尸体。汉军阵亡将士好歹还有人收拢掩埋,官兵尸首哪还有人顾及,天气渐渐转暖,任其暴晒腐烂,再加上鸦雀啄食,尸水、血水混在一起,流成一片,浸入干裂的大地,阳光一照,反射出棕红色的油光,弥漫着呛人的腐败气息。

宛城战事仍无进展,汉军补给却日渐枯竭,更始皇帝朝会军议,若再不寻他法,仍死困宛城,战事恐有变数。诸将议定,从大军中分拨出来三路兵马,一路北上,一路南下,一路东去,徇傍诸县。一者震慑各地官府、世族认清形势,二者征集粮饷、兵源以供宛城汉军所需,三者敲打颍川严尤、陈茂,以防身后火起。刘玄早与绿林诸将私下议定三路军马人选。北方仍属朝廷势力范围,又有严尤、陈茂近在咫尺,故使大军征讨,主帅以王凤为首,又遣李轶、马武、宗佻(tiāo)辅之,并令刘秀、邓晨同去。东路汝南、沛郡距宛城甚近,令汉军如芒在背,遣王常率下江精兵征讨,以解后顾之忧,事成之后不必回转宛城,一路北上,助王凤一臂之力。南路最为轻松,官兵早已被打乱建制,仅一些散兵游勇聚众一处负隅反抗,故从平林后部拨出些许人马南下平乱。

宛城战事仍无进展,汉军补给却日渐枯竭,更始皇帝朝会军议,若再不寻他法,仍死困宛城,战事恐有变数。诸将议定,从大军中分拨出来三路兵马,一路北上,一路南下,一路东去,徇傍诸县。一者震慑各地官府、世族认清形势,二者征集粮饷、兵源以供宛城汉军所需,三者敲打颍川严尤、陈茂,以防身后火起。刘玄早与绿林诸将私下议定三路军马人选。北方仍属朝廷势力范围,又有严尤、陈茂近在咫尺,故使大军征讨,主帅以王凤为首,又遣李轶、马武、宗佻(tiāo)辅之,并令刘秀、邓晨同去。东路汝南、沛郡距宛城甚近,令汉军如芒在背,遣王常率下江精兵征讨,以解后顾之忧,事成之后不必回转宛城,一路北上,助王凤一臂之力。南路最为轻松,官兵早已被打乱建制,仅一些散兵游勇聚众一处负隅反抗,故从平林后部拨出些许人马南下平乱。

大军一路北上,所向披靡,连下定陵、郾(yǎn)县等数城,又与北上的王常合兵一处,攻陷昆阳,沿途多得牛马、财物、谷数十万斛,转运宛城,极大地缓解了汉军燃眉之急。可随着战线逐渐拉长,兵力日渐吃紧。

刘秀领军攻占颖阳,正在颖阳府中休息。

侍卫来报:“将军,颖阳士族王霸求见。”

刘秀:“快请。”刘秀甚是欣喜。

王霸弯下腰说:“将军,某愿追随刘将军左右,建功立业。光耀门楣。”

刘秀扶起王霸说:“甚好,甚好。”

刘秀看见身后还有两人,遂问:“此二人何许人也?”

王霸说:“将军,我来介绍,这位是子卫,襄城人氏,本为襄县亭长,听闻将军徇傍颍川,便弃了吏籍前来投奔。马成,字君迁,本是棘阳人氏,为县吏,时因汉军起兵,道路不通,留于颍川,听闻将军于民无犯,特来投军。我乃颖阳人氏,王霸字元伯。”

刘秀说:“有你等相助,大事必成。”

话刚落音,侍卫又进来通传:“将军,门外有人求见。”

刘秀说:“快,请进来”

侍卫说:“诺。”

只见进来一壮汉,刘秀定睛一看原来是贾复。

刘秀说:“君文好久不见,别来无恙。”

贾复一时没有想起来,疑惑问道:“将军,我们见过?”

刘秀说:“曾前往长安求学途中,与君文有一面之缘。”

贾复一听就想起来了,说:“你是文叔,哦不参见主公。某他日曾遇见一位高人,他要某投效将军你账下,辅助将军。”

王霸,傅俊,马成听到贾复的说词后,也口呼:“拜见主公。”

刘秀惊讶说:“你们这是为何?”

王霸说:“我等日前也偶见这位高人,他言我等辅助真命天子。”

刘秀试探说:“真命天子在南阳,你等说这僭越的话,莫非是要害本将军的性命?”。

贾复说:“那某先走一步,告辞。”

刘秀急忙拉住贾复说:“本将军只不过试探你们是否真心跟随。”

贾复也笑着说:“某也是在试探主公。”

刘秀等人不由哈哈大笑。

刘秀说:“既然你等追随于本将军左右,本将军就拜、傅俊为校尉,贾复马成为安集掾,随军听用。”

贾复,王霸,傅俊,马成异口同声说:“诺,参见主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