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业城风平浪静 季白论圣上心事
作者:琦书斋      更新:2019-08-30 16:10      字数:1940

此刻的大皇妃已经不再是那个疯疯癫癫的女人,小皇子回来了大皇妃自然也就不必继续装疯卖傻。而皇上也不会再让他委屈在偏僻的冷宫之中。

而这次轰轰烈烈的时间也就这样不了了之,没有人升官,也没有人被贬。似乎一切都没发生过一样。

四皇子在家里急得团团转,想象中的风起云涌并没有发生,表面上二皇子并没有受到任何的打击。

这可不是四皇子想要的结果,二皇子没受打击,而自己又多了一个潜在的竞争对手。

季白看着四皇子全无风度的踱步心里觉得好笑,站起来拉住四皇子示意四皇子不要慌张。

四皇子满脸无奈:“老师您也看到了,灵鹫这次判断失误搞得我焦头烂额。找回小皇子根本没对我二哥造成任何冲击,谁知道墨棠长大了是不是个新麻烦?”

季白拍拍二皇子:“子瑜你别急,今天老师就再给你上一课。”

四皇子听到季白的语气知道季白这是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告诉自己,停下了漫无目的脚步:“还请老师赐教。”

季白笑了笑:“这一课叫帝王之术,你真当圣上心里不清楚大皇子的事儿是谁做的么?就算圣上不清楚大内官能不知道么?但是圣上为什么没有动作呢?”

四皇子疑惑的摇了摇头也不说话。

“第一是此事过去太久,而这一次也没有明显的证据指向二皇子,第二是此事牵扯过大,如果清查二皇子涉及的人又太多。”

四皇子听到这里出言打断了季白:“难道父皇就这么被二皇兄裹挟?那我岂不是永无出头之日?”

季白挽了挽袖子摇了摇头:“这就是我要教给殿下的,皇上是不会被任何人裹挟的,哪怕那个人是他的亲儿子。圣上之所以不动是因为身为人主要懂得等待时机,不能头脑一热便随意决定。

现如今我大梁的官员多半是原来吴国的旧官员,这些人一是贪赃枉法,二是容易背叛,圣上早就想对他们开刀,可是这个刀要怎么开是一个学问,动的太快则会导致我大梁整体难以运转陷入瘫痪,动的太慢又收效甚微。所以圣上是想把这整个吴国遗留的官员集团彻底拔除,而不是单纯的惩罚二皇子。

换句话说一旦这些依附在二皇子手下的贪官污吏被连根拔除二皇子还有什么资本争夺皇帝大位呢?”

四皇子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可是什么是合适的时机呢?老师又是如何判断父皇是想打击这些官员呢?”

季白哈哈大笑道:“我自然不会随意揣测圣上的心思,我来你这之前吏部收到了一系列的手谕。首先是吴郡新任的太守和会稽的太守互换,然后是王平协理柴桑。在之后是孙礼加任长沙太守。这一系列的调令其实都是一个目的把原来的官员的运动范围缩小。会稽太守到了刚刚被请查的吴郡自然会收敛许多,而吴郡太守新官上任又是圣上亲自指派会稽的那些人自然不敢有大动作,至于孙礼王平这样的将军就更是忠心耿耿油盐不进。圣上这次是先把底下那些人贪腐的路径进行切割,没了太守这个中间环节他们上下联动就变得乏力起来。

第二则是吏部新出台的政策也很耐人寻味,圣上要求各地把吏的地位提升。圣上是想通过提升底层劳动者的办法去压缩这些官员的权利,更重要的是给这人机会,有朝一日能替代掉原来的官员。一旦圣上对贪官大面积动手,这些人能直接递补上来不会导致整体瘫痪。

第三是现在御史台改为大内官统领,如此一来很多事情就没人能够从中斡旋。”

四皇子点了点头:“父皇想对这些人动手便好。”

季白又摇了摇头道:“我不知自己判断是否准确,但是依我看来皇上的真正目的并不一定是这些贪官,反而是大将军。”

“老师是说父皇想动丁仪?”

“不只是丁仪,而是大将军这个位置。大将军这个规矩自古有之,但是一般都是外戚掌管,这个位置权势大限制少对于皇上来说是个不小的威胁,尤其是我大梁从一开始就没有外戚势力的前提下。圣上怕是早就想铲除这个势力滔天又没什么必要的位置了。”

“可是这和如今的情势有什么关系呢?”

“这几年丁仪结党营私,贪污腐败圣上绝对是看在眼里的,圣上的眼线无孔不入,金吾卫御史台还有那些暗里的眼线都是干这个的,但是圣上为什么始终没有动作呢?你应该比我更了解皇上,皇上起于微末最见不得为官者欺辱百姓,但一直对丁仪放任不管,早起的时候我们或许真的需要依靠丁仪的势力来稳定大梁局面,可如今大梁已经安稳,三国之中我大梁虽土地最少却已经隐隐有超越吴国之势,圣上真的还是要靠丁仪稳住局面么?所以我断言圣上是在故意放纵丁仪。丁仪这种人是不知道收敛的,越放纵他他就会越嚣张,等到他嚣张到十恶不赦的境地的时候圣上再出手对付他。到时候再顺水推舟一举撤销大将军这个职务就没人会开口反对了。”。

四皇子有些犹豫的说到:“可是父皇就不怕丁仪谋反么?”

季白严肃的点了点头:“圣上当然是担心的,所以才把兵权分给你和三皇子啊。要不然你以为就凭灵鹫那点把戏圣上能看不出来?灵鹫不过是早早看到了圣上的打算加以利用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