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将军传说 第二章:意外来客
作者:若轻丶风扬      更新:2019-08-28 21:52      字数:2913

第二天一早,我和老猫两人随便弄了点吃的,吃了后,便跑到我三叔公哪儿去询问那遗忘了的口诀。

在农村各家的房子是分开的,不像城市里那样楼上楼下,几米距离便能到。

三叔公家距离我这儿并不远,十分钟的路程,再加上我和老猫都是年轻小伙子,走路的速度自然也就快得多,没用多少时间便到了。

三叔公已经年过七旬,膝下无儿无女,是个标准的孤寡老人,所以平时对待我和老猫就像是对待自己亲人一样。

我们两个一跨进门槛,正好看见他老人家正在吃早饭,农村的早饭一般都比城市早,早吃还干活。三叔公见是我们,老人一脸笑容,招呼我们坐,然后从厨房里拿出两双碗筷。

小时候也没少在这儿蹭饭,我们两个诶了一声,分别坐了下来。

“你们两个小子,有些日子没来我这儿了啊,现在都是个顶个的大人了。”三叔公慈祥地笑着,“想想你们小时候那调皮捣蛋的日子,可把我给害苦了。”

一听这话,我们瞬间想起小时候那些陈年旧事,那时候三叔公可没这么老,身子骨硬朗着,庄稼做的那叫一个好。有一年,原本是大丰收的,可惜遇上了我和老猫,当时我们两个因为一个鸟蛋,大打出手,在三叔公的庄稼地里一个劲地闹腾,长得杠杠的玉米,被我们压得东倒西歪,一片狼藉,一大片玉米地就这样被糟蹋了。

当时我差点被恼羞成怒的父亲打成残疾,还是三叔公给我求的情,最后我父亲说赔偿,三叔公摇头,说都不容易,你陪给我,你家几口吃什么,我也就一个人,吃不了多少。

自此,我和老猫对三叔公都非常尊敬,平时一没事就往他家跑,帮他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就当是赎罪。

我们知道三叔公指的就是这事,两人尴尬一笑,我吃了一口菜,道:“哈哈!三叔公这事您老还没忘呢,那时候不是年少不懂事嘛,让您老人家过了苦日子,那是老猫这个家伙一根筋,让我一个鸟蛋又死不了人,我看不惯他这种自私的行为,所以出手教训了一下他,没想到战场没选对,酿成大祸啊!”

啪的一声,老猫伸手就拍在我头上,“当时我原本是想把你拖远一点打的,可没想到你当时太胖,我拉不动,要不然我怎么会被我叔揍!”

“你特么才胖!”

“你胖!”

…………

哈哈!三叔公看我俩这样,哈哈大笑起来,我和老猫对视一眼也应声而笑,随即三人扯起家常来。

早饭吃得差不多了,我话锋一转,问道:“三叔公,把你以前给我们讲的那个传说再给我们讲讲呗!”

三叔公道:“这地传说太多,你是要听哪一个?”

“就是那个将军墓那个传说,想回味回味一下,您给哥俩个再说说。”

“那我给你们再侃侃。”三叔公回忆了一下,开口道:“这个将军墓,传说……”

我和老猫竖起耳朵,认真听了起来。

他前面说的那些,我们都知道,我们需要的是那些遗忘了的口诀,不过不好开口催促他,耐着心等他缓缓道来,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前面的故事总算说完了,接下来便是口诀的事情,我和老猫打起精神来。

三叔公说道:“这口诀相传是那修造的方士传下来的,共有四句,神仙台上点名状,龙隔阴阳地穴寻,双龙仰头送仙人,羽化登仙去凡尘。”

口诀一出,便代表这个传说的内容结束了。我点点头,“这个传说听着很有味道,三叔公,你认为这个将军墓真的存在吗?”

我这话一问出,我发现三叔公明显愣了一下,不过很快掩饰了过去,但这怎么能逃脱我们两个当兵的眼力。三叔公看了我们一眼,说道:“这个存不存在不好说,毕竟这只是个传说,也有人去找过,不过进了大山深处,活着回来的人微乎其微。”

“怎么,你们两个小兔崽子想去找这个将军墓?我可告诉你们,这大山不是好惹的。”

“三叔公不瞒你,我和老猫正有这种想法,我们两个现在兵也当不成了,不能干坐着吧,所以进大山去找找,找得到那就算是发了,找不到那也无所谓,大不了回来后,我和老猫收拾去城里打工。”

老猫说道:“何司令说得没错,三叔公你要是还知道些什么,你可得告诉我们,如果找到了,咱们仨一去大城市过好日子去,你这也在农村呆一辈子了,不想在晚年到城市去开开眼?”

三叔公说道:“我知道的全都给你们说了,我在农村呆了一辈子,不想去什么大城市了,去了住不惯,还是在这破屋子里住的自在。”

见问也问不出什么,闲谈几句,我和老猫帮他打扫了一下屋子,收拾干净后,就离开了。

“我觉得三叔公好像有点不对,老猫你发现没有,我问将军墓存不存在的时候,三叔公明显愣了一下。他是不是有什么没说啊”走在路上,我扭头跟老猫说。

“这点我也察觉到了,不过会不会是三叔公人老了,愣一下是很正常啊。他也没什么好隐藏的,如果要藏,他就不会从小跟我们两个扯这个传说了。”

“也有这可能,人老了反应迟钝。”我点点头,“现在这传说的内容都齐全了,咱们现在就进镇子上,买点东西,准备进山。”

………………

到镇子上,我们买了一些进山的必须品,原本想买两顶帐篷的,可这落后的乡镇也没给我们留下个买处。从当年在一起打架的哥们手里倒腾了两把开山刀,也算是进山起到防身的作用。

在镇子上转悠了一个上午,买了电筒六把,有两把是那种非常小的,不用充电那种,上一节南孚电池就能用,这是备用的。各种压缩食品都有带,剩下的就是一些杂七杂八的用品。

这些东西看着普通,虽然只花了五六百块钱,但是凭现在我们的经济状况,这心里也是在滴血。两人收拾一番,纷纷将东西装进背包里,两把开山刀用一个黑色的袋子包装好,提在手里。

一切准备就绪,我们两个背上背包,就朝坐车的地方而去。

这镇子距离我们哪儿还是有一段距离的,坐车要花半个小时,这是赶在现在,通公路,通车了,若是在以前,那就是开十一路,走个一个小时都不一定到,特别是背着五六十斤粮食来卖的这种,来回一趟,走得你腿贼疼,不休息个一两天,别想走路舒畅。

顶着烈日,流着汗水,我们坐上了回去的面包车。一上车,感觉车上好像坐满了人,我感到好奇,今天并不是赶集的日子,按道理应该不会坐满人,我放下装备包,扭头仔细瞧了瞧。

全是陌生面孔,穿着野外服,一看就知道全是城里人,村里人不会穿得这么讲究。共五人,三个中年男人,两个二十几岁的年轻姑娘。我回头刚好对上其中一个男的目光,随即对我一笑,我礼貌性得笑了一下,以示回应。

两个女孩长得都非常得漂亮,其中一个扎着马尾辫,给人很干练的感觉。

我收回目光,重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这车是七座,加上我和老猫刚好坐满,司机吆喝一声坐好咯,便启动了。

一路颠颠簸簸,车里其中一个女的直报怨这破路,扎马尾辫那女孩只是紧皱眉头不言语,从表情也能看出她对这路的态度也不会好到哪儿去,倒是那三个男的无所谓的样子。

这车里如果是坐的当地人,这个节骨眼上早就吹起家常来,有时一两个搞笑的话题,总逗得大伙儿哈哈大笑。

时间差不多了,我们到了村子里,下了车。令我没想到的是这几人竟然也跟着我们一起下了车,在车上并没有注意看她们带的行李,这一下车就看了个清楚,各个黑色双肩背包,有一个男的特别大,里面应该是装了什么大型的东西。

我和老猫检查了一下装备有没有遗漏过后,瞄了一眼他们,便走了。

回到家,我们将新买的电筒全给它充满电,准备明天一早就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