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疑案余迷踪
作者:以然      更新:2020-04-05 21:10      字数:3019

老邓正在惊疑,看到二楼还聚集了不少武士,就急忙上去问端详。

“邓大尹莫要着慌,刺客已经抓住了。”萧慕面无表情的看了看邓有同说道。

“抓住就好!请萧太保即刻审问,若有案情,还请同时知会我开封府一下。”

辽国的官制分为南院和北院,萧慕官职硬寨太保一官,掌禁围枪寨、下铺、传铃之事。硬寨太保是归属于硬寨司。

“若有不明之事,我辽国定会知会你开封府的,或许还要请邓大尹共同参详呢。”萧慕不冷不热的说道。自己国家使臣在大宋被刺,萧慕也是有些生气,所以并未给邓有同一个好脸,虽然刚才听得禀报,张元晨并无大碍。

“既是如此,那就静候太保的音讯了。”邓有同平静的说了一句。

“韩承事郎,日后定少不得打扰你,还请你多多关照。”萧慕面朝着韩清的时候则是突然转变了笑脸。

“啊?哦!”韩清点点头说道:“萧太保将来想来着影剧院看戏或者游玩,随时来找我。”

“好好!”萧慕笑吟吟的拱手道别,“此番多谢韩承事,告辞!”

萧慕说完就领着护卫离开了。

邓有同看了看众人离开的方向,叹了口气说道:“韩清贤侄的脸面比我好使啊!”

“邓伯伯哪里的话,人家遇到了刺客,肯定心里有气,对邓伯伯有些冷落咱也理解。”韩清说完对着竹娘说道:“我和邓伯伯有话要讲,竹娘你先回屋。”

竹娘关心的看了看韩清,就点了点头下楼去安抚那些受惊的行首去了。

“邓伯伯,请借一步说话!”韩清伸手做了个请的姿势。

邓有同进了屋子之后坐下说道:“此番契丹使臣遇刺,恐怕我少不得官家的责备。”他又看了看韩清说道:“给老夫讲讲那刺客怎么抓住的?”

韩清依旧是那套说辞,只不过说到刺客昏迷的时候,韩清从柱子里拿出那把刀说道:“我看到刺客手中的刀像是大宋的,于是小侄擅自做主,给他换了一把刀。”

“什么?”邓有同惊异的占了起了接过那把刀,仔细的看了看,然后再刀柄上闻了闻,然后在手中磕了两下,看到有一些不知名的细末,就说道:“贤侄为何要做这般的偷梁换柱?”

“刀是我大宋的刀,人是哪里的就不知道了!”韩清接着说道:“前些日子小侄买书时候,无意中得了一把党项的刀。于是就把这党项的刀换在那刺客手中。”

“贤侄你是想故意制造混乱?”邓有同又闻了闻刀柄说道。

“邓伯伯你想想看,若是我大宋的人,还是我大宋的刀,将来辽国定是要找我大宋的麻烦。现在换成了党项的刀,那就看辽国怎么想了。”韩清说道。

“刀柄上有茶的味道,不知道这刺客究竟是何人所派!”邓有同说完将刀收了起来说道:“此事干系重大,老夫要去皇宫里走一趟了。”

他拿着包裹好的刀走到门口又停了下来说道:“贤侄你聪慧无比,只是这次所办之事,老夫做不得评论,以后做事定要三思儿后行。”

“一定一定!”韩清送着邓有同出了剧院,回到屋里就自言自语道:“三思?老子反应慢一点估计就横尸了!”

随后竹娘就进了屋来找他,关切的问他有没有受伤,可是被刺客吓住?

“到底怎么回事?”竹娘说道:“怎么就这么忙赶巧,来到你屋里就昏了过去?”

韩清依旧把那套说辞说了一遍,只是并未提到换了党项人的刀。

竹娘听罢也是觉得韩清真的太幸运了,刺客居然没有动手伤害他。

“那刺客慌不择路,哪顾得上伤我。”

“看来以后门口的守卫也要配备上刀剑了。否则的话刺客跑掉了,咱影剧院也是说不清楚。”竹娘说道。

“如果守卫直接把刺客拦在影剧院外面,估计所有的事情都是发生在外面了。”韩清鬼鬼祟祟的把手放在了竹娘的臀上说道。

“行首们受了惊吓,大戏也被迫中断了。”竹娘说道。

“写一个赔付说明,贴在影剧院外面的墙上,就说买了今天戏票的人,可以下次重新来看。”

“门口的守卫有两个受了伤,我得去看看。”竹娘说道。

“嗯,发一些安抚的钱财给他们。”韩清说道:“他们为了影剧院受伤,咱们不能亏待他们。”

“我看你根本就是没有受了惊吓!”竹娘红了脸推开了他,噘着嘴说道。

“真的受了惊吓,只不过一会儿的功夫就过去了。”韩清坏笑着说道。

“哼!”竹娘白了他一眼,就往屋外走去,边走边说道:“打烊之后我要跟你去看太婆,好久没去看望了。”

“哦!”韩清握了握自己的手,似乎还在留恋着刚才的那一份绵软的感觉。

大宋皇宫之内,官家和刘娥听了邓有同的奏报,略微的沉思了一会儿。

“官家,这刺客目前还在辽国的驿馆之中,尚未传出任何音讯和我大宋有关。”邓有同说道。

“你刚才说找了巡捕之人验看了这刀,可有发现什么秘密?”官家问道。

“刀柄上缠着很多层布条作为防滑,但是有不少茶叶粉末。”

“这是为何?”官家皱眉问道。

“微臣不知,此时还在查验中。”

君臣正在说着话,外面有人禀报国信所的枢密都承旨施衍行求见。

宋朝以前,四夷朝觐使节的各项具体接待与管理事宜,主要由鸿胪寺负责处理,而鸿胪寺并非专门的外交机关,它还负责掌管“凶事仪式及丧葬之事”。

到了宋代,开始发生重要的变化,枢密院作为外交主管机关,负责对辽等外交往来的一切事务,鸿胪寺虽名义上仍是主管外交事务的机构,但实际上它的具体事务已经下放到其下属的外事机关。

所以在宋初,枢密院设礼房,专掌宋辽国信之事。并专门设置主管往来的国信所,作为负责与辽往的具体事务机构。它虽然分别隶属于鸿胪寺和入内内侍省,但实际上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外事机构。

国信所负责与辽外交往来的具体事务,主要包括选派外交使团的成员以及阅习外交仪范,负责接待辽使节,并督促地方做好接待工作,管理国信礼物,管理外交文档和对都亭驿的管理等。

施衍行就是前去都亭驿探听了一下情况,然后回来禀报。

“启禀官家,那刺客刚押解到都亭驿就死了。”施衍行说道:“为此微臣特意去验看了尸首,确实已经没有了生命。”

“死了?”官家皱了皱眉,“那辽国可是探查出什么机密?”

“听那萧太保说,只能暂时判断并非宋人所为。”施衍行说道:“那辽使张元晨只是被刺伤而已,包扎一下,熬点药服了,休息两个月即可痊愈。”

“下去吧!”官家说道:“辽国那边一定派人盯紧了,看看还会有什么消息传出。”

“全城暗查一次,看看有什么可疑的人。”官家又对着邓有同说了一句。

回到后宫之后,官家坐在椅子上就想着刚才听到的话说道:“韩清竟然把那刀给换了?”

“让我来猜想一下。”刘娥拿了锦墩坐在官家跟前说道:“这韩清本是个玲珑之人,看到刺客乃是宋人打扮,恐怕是担忧辽国责难与我大宋,所以就换成了党项的刀。”

官家听了点点头。

“其实这东西就是想把水搅浑,无论那刺客吐露出什么实情,都要解释这刀怎么回事,所以把宋人的刀剑换成党项的刀剑,能让那契丹吃不准到底是谁干的。其实只要一拷问,什么都明明白白,可惜啊,这刺客居然死了!”刘娥分析道。

“这韩清的举动,倒也是为了我大宋着想。”官家若有所思的说道。

“这个小王八蛋,居然还和老娘我讨价还价,辛亏我精明,要不然就让他钻了空子!”刘娥说道:“就是个刺客的事,他居然也要生生的往党项人身上泼脏水。”

“哈哈哈哈!”官家知道刘娥那次应天府书院里揪韩清的耳朵的事,想到这里就哈哈笑个不停,然后止住了笑说道:“他真是一心向着我大宋,此子真是一个妙人!”

“就看契丹那边到时候怎么个光景吧。”刘娥想了想就说道。

喜欢行走大宋请大家收藏:()行走大宋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