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初到杭州
作者:德远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414

靖康元年三月初一日,张越先来到了杭州。

在张越先的记忆中,在小的时候,妈妈教他背诵的唐诗中,白居易的《忆江南》印象颇为深刻。

江南好,风景旧曾诸。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白居易于长庆二年(822年)任杭州刺史。三年任期届满,恋恋不舍地离开杭州。数年后,他在几千里之外,深情的写下了这两脍炙人口的《忆江南》。

杭州当任知府赵鼎,出城八里,迎接大宋亲王赵构来杭,并安排其入住官方馆邑。张越先见这赵鼎面色清白,身形消瘦,一身官服洗的有些落色,却是熨烫得挺直,周身散出一股浩然之气,不禁暗自点头:此人必不是贪赃枉法之徒。

张越先笑着婉拒了赵鼎的安排,说道:“赵大人不必客气,小王已有安歇之所,就不烦劳大人了。”

张越先在心中暗笑,小王,我怎么也学会这个官场上的应酬了?直接说我是张越先不就得了?那样的话,还不把这个家伙给吓死???哈哈哈。

赵鼎见张越先无缘无故哈哈大笑,感觉有些莫名其妙,也陪笑脸,拱手谢道:“王爷真是体察下情,竟为了节省官资而自掏腰包,佩服佩服!”

赵鼎,今年正好4o岁吧,他好象是1o85年出生的,到今年,1125,正好是4o岁。

为什么张越先对这个赵鼎如此了解呢?这件事情啊说来也凑巧。

张越先大学的同班同学赵海洋,是广东高要莲塘镇人。他曾经说过,他是宋太祖赵匡胤的第45代孙。

当赵海洋说这些的时候,同班的二十五名学生,有二十四个人都笑了。一个没笑的,当然就是赵海洋自己了。

后来,张越先与赵海洋成了好朋友。有一天,张越先随意问了赵海洋一句:你真的是那个皇帝的后代吗?

赵海洋拉着张越先回到科技大学13斋的宿舍,从他的皮箱中拿出一本厚厚的、黄旧的书籍,封皮上赫然写着:《赵氏族谱》。

《赵氏族谱》记载,当地赵氏家族的始祖赵鼎,是宋太祖赵匡胤第7代孙,原籍河南省汴梁县(现开封)。

赵鼎受秦烩迫害,贬潮州,又移吉阳军(今广东崖县),后在肇庆城西居住,旋即落户高要莲塘石巷村,为赵氏家族在肇庆的第一世族。石巷村现在还保留着赵鼎的故居,里面悬挂着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匡义以及赵鼎等赵氏先辈的画像。

《赵氏族谱》记载,赵鼎在肇庆生有6个儿子,经过8oo多年的生息繁衍,赵鼎家族后裔在高要莲塘镇已有约4万人,主要分布在莲塘镇的石巷村、上巷村、柑园村、围安村等13条自然村,其中石巷村、上巷村、围安村现在居住的基本上都是赵姓人家。仅上巷村赵氏男丁就过了1万人,从始祖赵鼎至今已4o代。

赵鼎是南宋有名的政治家、词人。字元镇,自号得全居士。徽宗崇宁五年(11o6)进士。曾任河南洛阳令、开封士曹等职。南渡后,累官至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他荐任岳飞、韩世忠等爱国将领,有效地组织了军事力量以抵御金兵。他力□和议,遭到秦桧等人的打击、陷害。

张越先仔细翻阅了这本《赵氏族谱》,对赵鼎这个人印象比较的深刻。没曾想,今天竟然见到了他本人,这怎么不让张越先哑然失笑,怎么不大感意外呢。

但是,面对古代的一个杰出人物,张越先还能说些什么呢。幸好,以后还有很多细细了解的机会,因此,张越先只是略微与这个人打了招呼后,就带着林衡太向吴金奴二伯父的府邸走去。

临别时,张越先在心里暗暗地说:赵海洋啊赵海洋,你放心吧,我绝对不会让你的老祖宗受委屈的!

张越先并不知道吴金奴患病,只是到了吴府后,见吴金奴没有出来迎接自己,大感不快,后囡囡的二伯父吴唯宽告诉他,孩子在到杭州的当天晚上,就腹部巨痛、呕吐不止,直到今日,病情也不见好转。

囡囡的二伯父吴唯宽也是个商人,家身不比囡囡的父亲少多少,在杭州也算个知名人士,并且,乐善好施,曾经捐助了好几所私学,在当地口碑甚好。

吴唯宽五短身材,肥脸宽额,手里拿着两颗钢蛋,慈祥的脸上布满愁容。见张越先终于到了杭州,勉强露出笑容,但礼数甚为周到。

张越先知道,吴唯宽并是因为囡囡的病才满脸愁容的,毕竟,囡囡是皇家亲王的宠姬,这一点,想必已经从大太监白期对囡囡的态度中已经看得出了。如果囡囡在他的家中有什么闪失,他绝对是脱不了干系的,虽然囡囡是他的侄女。

张越先不顾旅途劳累,脸都没有洗一下就匆忙来到吴金奴的卧房。吴唯宽见康王如此关心自己的侄女,暗暗点了点头,心中感到无比的宽慰。

张越先悄悄推开房门,走到床前,轻轻撩开沙幔,见吴金奴拥着丝绸细被,睡的小脸红扑扑的可爱。

张越先有些激动。离开囡囡已经有好多时日,之前由于有杨采儿在身边,自己并没有感觉寂寞,今日猛然见到爱人,身体感觉反应异常强烈,终于忍不住想要摸一摸女孩的身体。

刚要伸手,猛然想到囡囡还在生病,只好鼻观眼、眼观心地忍耐下来,轻轻搬个小凳,坐在囡囡的脚边,远远看着女孩熟睡的憨态。

张越先最喜欢的就是囡囡天真烂漫的神态,尤其是熟睡的时候。他竟然看得痴了。

他想到囡囡在与自己玩耍时,由于太过要强,尽量迎合自己,弄到最后,竟然捂着私处对着他哇哇大哭,终于承认受不了自己男人的那个……一想到囡囡哇哇大哭、茫然无助的样子,张越先就忍不住想抱住她狠狠亲上一回。

男女私情,有时候是如此的美妙,让青年男女深陷其中。

龙德宫大太监白期闻听康王已然来到杭州,悬着的一颗心也是砰然落肚,急忙找到林衡太询问之后生的情况。林衡太把康王遇险的事情详细与他说了一遍。白期一边听一边冷汗直流,当听到王爷与一个女子一同掉下悬崖时,终于浑身虚脱,一**跌坐在地,半天没有爬起来。

听完林衡太的解说,白期依然放心不下,总是想亲眼看到王爷,才感心安。于是,就蹑手蹑脚来到娘娘的卧室,扒着门缝偷看里面,什么也没看见,就忍不住屏住呼吸,轻轻挪开房门,爬着进屋,看见王爷坐在娘娘床边呆呆愣,到了此时,一颗心才算真正落到了肚子里。

张越先觉得身后有动静,急忙回头,看见白期爬在地上,猥猥琐琐,眼中透露出极度关怀的神情,就冲着白期点了点头,挥了挥手,让他出去。白期见到了康王,心情大好,连忙来到吴唯宽的书房,与他商量晚上为王爷设宴接风的事情。

正当张越先痴痴看着吴金奴熟睡的样子呆的时候,门外传来一轻轻的问话声。

“妹妹今天感觉如何,阿姐陪你到后花园看看杏花开的茂盛……”张越先抬头看时,竟与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对个正着,他不禁心中一跳,脸部不由自主起烧来。

进来的是一个苗条清丽的妙龄女子,着淡绿色坎肩背子,手中袖着一个提篮,里面盛着几种时鲜水果,见床边坐了一个陌生男人,一下子楞住了,看着张越先,不知道是进还是退出去。

吴金奴被说话声音惊醒,揉着眼睛抻了个懒腰,**的脚儿一下子蹬到了张越先的怀里,猛然感觉床边有人,以为是刚刚说话的女子,就嬉笑道:“你把了我的脚儿先捏一捏吧,等捏好了我就陪你去看杏花。”说着话,也不抬头,把脚丫儿一直伸向张越先的嘴边。

张越先在陌生女子面前遭遇如此尴尬事情,眼前白花花举着女孩的小脚丫儿,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旋即眼睛一闭,握住囡囡的脚儿生生送入了被子里。

吴金奴仍然毫无知觉,见脚儿被塞了回去,就两腿乱蹬着撒娇:“不给我捏捏,就去不得花园了,就让你寂寞如旧、守着空房……”突然觉说走了嘴,连忙起身想解释,突然现床边竟然坐着日夜思念的爱人,不禁大惊失色,压抑了许久的情感终于爆,就哇的一声哭了起来,并边哭边爬到张越先身边,紧紧搂着男人,尽情宣泄着泪水。

张越先眼睛依然看着站在门边的那个女孩,当吴金奴说“让你寂寞如旧、守着空房”的时候,张越先现那个女孩脸色一下子变得苍白,身体晃了晃似乎要跌倒。张越先猛地喊了一声:“注意!”这一嗓子声音很大,把两个又喜又悲的女孩都吓了一跳。吴金奴戛然止住了哭声,起身看着张越先,那个女孩苍白着脸,也是满脸惊愕地看着男孩。

吴金奴猛地现那女孩就站在门边,而自己却搂着一个男人,连忙推开张越先,汕汕笑着说:“姐姐来的正好,待小妹给你引见:此人就是我的爷,康王赵构。”

那女子听见吴金奴说此人就是康王赵构,不禁心中一荡,再次偷偷瞧了几眼,然后对着张越先盈盈下拜,行了个万福:“小女子不知王爷驾到,有失远迎,还请王爷恕罪……“

张越先连忙起身,回了个礼:“姐姐不必客气,小王来的唐突,没有向姐姐请安……”张越先回头瞧了瞧吴金奴,吴金奴明白了他的意思,就光脚跳下牙床,跑到那女孩身边,挽着女孩的胳膊笑着对张越先说:“你也叫姐姐啊?呵呵,这样甚好了,以后……对了对了,这个是吴玉奴姐姐,我的表姐,今年16岁了,已经……”那女孩见吴金奴又要口无遮拦,连忙打断她的话,心中怪那康王说话有些轻薄,脸上还是带着微笑说:“王爷折杀奴家了,怎么敢让王爷叫奴家姐姐,再说了,奴家原比王爷的年龄小……”吴金奴依然毫不知趣地笑着抢话,“什么年龄小啊,我和你叫姐姐,他便也应该叫你姐姐才行!”然后瞪着天真的大眼睛看着张越先,“对也不对?”

张越先看着两个貌美如花的女孩相拥着站在那里说话,简直看的呆了,心中暗想:老天怎么如此偏心,貌如天仙的女子都生在了吴家……

“对也不对???”吴金奴见张越先有些呆,并不回答自己的问话,有些生气,就提高了嗓门。

张越先被吴金奴的大喊吓了一跳,从遐想中惊醒,连忙回答“对对对,你说的当然都是对的,我的好囡囡!”

那个叫吴玉奴的女孩见两个人公然在自己面前打情骂悄,触动了自己的心思,就把手里的果篮轻轻放下,挣脱吴金奴的拥抱,对着张越先行了个礼:“王爷与妹妹先说着话,奴家有些事情要回去处理,奴家先行告退……”说完就慌忙出门,飞也是似地逃回了自己的闺房,想到那两个人甜甜蜜蜜爱恋的样子,又看自己的处境,不禁悲上心头,钻进丝被里痛哭起来。